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致死浓度赤藓糖醇对红火蚁工蚁觅食和弃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火蚁是国际上最具危险性外来害虫之一,已入侵华南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为弄清潜在杀虫剂赤藓糖醇在亚致死浓度下对红火蚁的影响,本研究使用0.05 g/mL赤藓糖醇水溶液喂食室内蚁群24 h,观察了工蚁的觅食行为和弃尸行为的变化。结果显示,取食赤藓糖醇后工蚁发现食物时间约为5 min,而取食10%蔗糖水后发现食物时间缩短到2 min以内;取食赤藓糖醇后工蚁招募速度和食物搬运效率也显著低于对照。取食赤藓糖醇后工蚁发现尸体时间和弃尸速度变化显著,发现尸体时间由对照的3.45 min延长至8.13 min,开始丢弃尸体时间由20 min延长至37.5 min,丢弃完所有尸体耗时由3.08 h增大至5.37 h。亚致死浓度赤藓糖醇显著降低了红火蚁工蚁觅食和弃尸能力。  相似文献   

2.
产赤藓糖醇菌种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珠  张鑫 《生物技术》2005,15(4):22-23
以耐高渗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变异株C1。其摇瓶发酵产赤藓糖醇24.9g/L左右。通过摇瓶发酵试验,研究了菌株C1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多次传代实验,菌株C1的发酵产糖醇能力没有改变,表明其是稳定的变异株。赤藓糖醇的产量由诱变前的12、594g/L提高到24.943g/L,提高了98.1%。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4.
甘露赤藓糖醇脂的微生物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糖亦藓糖醇脂(MEL)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EL不仅具有比较确定的分子结构和优良的界面性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一些特异性能,如:抗菌性、高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在MEL的脂肪酸生物合成及其生理机能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采用优于传统发酵法的休止细胞法以及随程提取和改进反应器设计等手段大幅度提高了MEL的生产强度。MEL极有可能成为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中最  相似文献   

5.
赤藓糖醇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藓糖醇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微生物发酵法。为提高圆酵母(Torulasp.)B84512转化葡萄糖生产赤藓糖醇的发酵产量,采用控制发酵过程中葡萄糖起始浓度(30.0%)、中间流加葡萄糖浆的工艺使总葡萄糖糖浓度达到40%,发酵120h可产赤藓糖醇162.5gL,生产率为1.35gL·h,而不采取中间流加工艺,起始葡萄糖浓度为40.0%,发酵120h可产赤藓糖醇120gL,生产率为1.00gL·h。通过研究发现在赤藓糖醇发酵过程中采取中间流加葡萄糖工艺,能大大提高赤藓糖醇的发酵水平,提高幅度达30-35%,生产率也有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型甜味剂--赤藓糖醇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土壤、酿造食品、花粉等样品中分离赤藓糖醇产生菌的方法,分离得到约300株耐高渗酵母,其中有3株菌产赤藓糖醇,2608在葡萄糖培养液中可产赤藓糖醇32mg/ml。  相似文献   

7.
糖的过量摄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风险.甜味剂的发现和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食品中糖的添加.作为天然甜味剂的赤藓糖醇,因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如热值低、基本不被人体代谢、稳定性高和食用不会引起肠道不适等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赤藓糖醇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产品中,其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正逐年提升,这对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提出...  相似文献   

8.
当前,陶瓷膜已经在发酵液中的赤藓糖醇提纯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工艺技术人员将陶瓷膜组件引进各大生产企业,实现了对赤藓糖醇发酵液的分离提取。文章结合陶瓷膜在赤藓糖醇的提取实验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分析了在陶瓷膜运行过程中,运行压力、运行温度、浓缩倍数、加水量等对陶瓷膜组件运行的通量、稳定性及收率的影响。较之传统工艺,陶瓷膜过滤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即工艺流程更短、过滤清液的质量更稳定、除菌效果更好以及运行成本更低等。  相似文献   

9.
10.
使用含碘乙酸的固体平板培养基对自然界中富含高浓度糖分的含菌样品进行筛选,获得一株产赤藓糖醇的菌株,再运用紫外线、氯化锂和硫酸二乙酯(DES)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育种,利用纸层析、高碘酸氧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赤藓糖醇,最终获得一株能够高产赤藓糖醇的耐高渗菌株JunA-27.对该菌株的细胞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提取了菌株的DNA并对18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该菌株与Yarrowia lipolytica相似性最高,并将其命名为Yarrowia lipolytica WX 506.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的诱饵放置时间,本研究采用火腿肠诱饵诱集法,观察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红火蚁诱集的个体数量,利用房室模型分析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诱饵放置时间的增加,红火蚁工蚁的诱集数量会出现一个高峰,春季诱集高峰出现在诱饵放置后38-44 min,秋季出现在诱饵放置后24-29 min,并建立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红火蚁诱集量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12764.8807×e(-0.029102 X)"12820.4625×e(-0.030064 X)(春季上午)、Y=16166.6800×e(-0.023994 X)"16217.0808×e(-0.024866 X)(春季下午)、Y=12211.9095×e(-0.040576 X)"12275.2496×e(-0.041620 X)(秋季上午)、Y=12306.4111×e(-0.049724 X)"12383.6907×e(-0.051217 X)(秋季下午)。因此,在利用火腿肠诱饵监测红火蚁时,春季诱饵放置的最适时间约为40 min,秋季的最适时间约为30 min。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对颜色信号的选择与利用,本研究测定了不同颜色色卡对工蚁的趋向行为以及不同颜色饵料对工蚁觅食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红火蚁的高效监测与防控提供重要基础。结果表明颜色显著影响了红火蚁工蚁的趋向行为,黑色对工蚁的引诱率最高,可达32%;黄色对工蚁的引诱率最低,仅为7%。研究也发现不同颜色的饵料显著影响了红火蚁工蚁的觅食。在5 min时间内,工蚁在黄色、绿色以及蓝色饵料上觅食的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在紫色和黑色上饵料的觅食工蚁数;工蚁对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饵料的搬运量最大,显著高于紫色与黑色的饵料。综上,红火蚁工蚁可以识别与利用颜色信号,在制备红火蚁监测与防控饵剂时,可以考虑将饵剂染色红、橙、黄、绿、蓝等反射波长较长的颜色,以便工蚁能快速定位到饵剂并搬运更多的饵剂到蚁巢中。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异巢不同品级的个体置于同一容器中,对红火蚁的巢间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蚁后与异巢幼蚁共处时,异巢幼蚁的羽化率为33.3%,与对照处理的38.3%(蚁后与同巢幼蚁共处)无显著差异。工蚁与异巢幼蚁共处时,异巢幼蚁的羽化率为53.7%,与对照处理的72.2%(工蚁与同巢幼蚁共处)无显著差异。蚁后与异巢工蚁共处时,异巢蚁后的存活率为45%,与对照处理的61.7%(工蚁与同巢蚁后共处)无显著差异。有翅繁殖雌蚁与异巢工蚁共处时,异巢工蚁的存活率为86.7%与对照处理的99.4%(工蚁与同巢有翅繁殖雌蚁共处)存在显著差异;异巢有翅雌蚁的存活率为22.2%,与对照处理的88.9%(工蚁与同巢有翅繁殖雌蚁共处)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同区域内红火蚁异巢各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容性,并巢行为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4.
几种饵料对红火蚁觅食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荒地类型生境中测定花生酱、猫饲料、狗饲料、花生油、面包及蜂蜜等几种常见饵料对红火蚁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面包、狗饲料、猫饲料和花生酱对红火蚁引诱力较强,花生油次之,蜂蜜最低;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红火蚁对供试的几种饵料无明显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在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Hymenoptera:Formicidae)防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有关热处理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的最佳组合仍值得进一步探究。为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干热(45.5、46、46.5、47、47.5、48、49、50和51℃)和热水(41、41.5、42.5、43、45、46、47和48℃)处理红火蚁工蚁0.5~5 min,记录工蚁的击倒率、及处理后12 h的存活情况。结果显示,热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红火蚁工蚁的击倒率和死亡率越高。干热处理过程中,48℃高温处理4 min、49℃高温处理3 min、50或51℃高温处理2 min均可杀死100%的工蚁。采用热水处理时,45或46℃热水处理5 min、48℃热水处理2 min便可杀死全部的工蚁。因此,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物理防治措施,热处理可用于红火蚁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自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收集装置对红火蚁婚飞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过程中共观察到婚飞273次,无论大、中、小蚁巢均有有翅蚁婚飞现象;共收集到有翅蚁10 618头,雌雄比为2.1:1;单次婚飞有翅蚁均为雌虫的有167次,均为雄虫的有25次,单次婚飞有翅蚊既有雌虫又有雄虫(雌虫+雄虫)的共81次;同一蚁巢可以发生多次婚飞,同一蚁巢不同次婚飞的有翅蚁性别比也会发生变化;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2月未收集到有翅蚁,其余各月均可观察到有翅蚁婚飞,婚飞最高峰期为2010年4月和5月,其次是2009年6-9月,婚飞次数和收集到的有翅蚁数量成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8:30-15:00均有有翅蚁婚飞,而婚飞高峰期为11:30-13:30,婚飞一般持续30~150 min.婚飞一般发生在雨后晴天或相对低温后气温快速回升以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及其蜜露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召集作用,利用双向选择诱集装置测定了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及其分泌蜜露对红火蚁工蚁的诱集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蜜露对红火蚁工蚁具有强烈的召集作用,不管扶桑绵粉蚧存在与否,均可在10~20 min出现觅食工蚁的数量高峰,之后随着蜜露量减少,觅食工蚁诱集数量也逐渐降低,明显高于对照;(2)仅有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存在时,红火蚁觅食工蚁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50 min才达到数量高峰,之后无明显下降趋势;(3)对比蜜露和雌成虫对红火蚁工蚁的诱集结果发现,蜜露对红火蚁工蚁的召集作用明显较强,10 min即可出现91.50头的觅食工蚁数量高峰,而雌成虫对红火蚁的诱集量较低,诱集高峰出现在42 min,诱集量仅为39.17头。因此,扶桑绵粉蚧及其蜜露均对红火蚁工蚁具有一定的召集作用,蜜露的召集作用明显较强,而雌成虫的召集作用较为稳定,未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高亿波  陆永跃  曾玲  黄俊 《昆虫知识》2007,44(5):758-762
应用一种新方法--刻度图示法研究红火蚁工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群体活动性规律,结果表明,标尺上红火蚁最高爬升高度、平均爬升高度、工蚁恢复平静时间、工蚁累计数量均随着蚁巢体积增大而增大,通过分析建立红火蚁工蚁活动性程度各指标值与蚁巢大小关系多个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活动蚁巢减退率和工蚁减退率为指标,评价红火蚁克星(Ⅳ型)、灭蚁威、火蚁净、蚁净安和灭蚁蝗等5种药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间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药后21 d,红火蚁克星(Ⅳ型)和灭蚁威饵剂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蚁巢防效和活动工蚁的防治效果均达90.0%以上。建议采用上述两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从而延缓红火蚁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