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胫小车蝗活动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春光  梁燕华 《昆虫知识》1990,27(6):332-336
黄胫小车蝗活动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在时间、位置、方位三因素中,以方位因素水平间最显著,F=21.89>F_0.01(3.83);在互作中最显著的为时间×位置,F=80.34>F_0.01(2.12);在连作时间×位置×方位也最显著,F=3.79>F_0.01(1.64)。用新复极差测验方位北小区最显著,α=0.01;时间×位置的互作,12时有食料最显著,α=0.01;位置×方位的互作,笼壁北小区最显著,α=0.01;时间×位置×方位的互作,20时笼壁北小区最显著,α=0.01。光量、温度(x)与虫量(y)均呈负相关,r=-0.6153、r=-0.7877。  相似文献   

2.
黄胫小车蝗室内种群的建立及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美国人最早从草地血黑蝗Melanoplussanguinipes上分离到病毒[1] ,1969年确认为是一种痘病毒(entomopoxvirus ,EPV) [2 ] ,其后他们用这种草地蝗虫大量增殖痘病毒 ,现已进入了田间试验阶段[3] 。 1981年我国也从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4 ] ,但我国没有人研究过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问题 ,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与鳞翅目昆虫不同 ,即使在当地条件下饲养也很困难 ,这使得我国利用痘病毒防治草地蝗虫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2 0世纪 80年代末 ,我们从新疆和内蒙古的其它重要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5] ,能…  相似文献   

3.
黄胫小车蝗为害小麦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受精囊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受精囊为单个,由高度卷曲的受精囊管和蚕豆状的端囊构成。受精囊壁主要由表皮层、上皮层、基膜和肌肉层构成;上皮层包含上皮细胞、导管细胞和腺细胞。上皮细胞在靠表皮层的边缘有大量的微绒毛,两相邻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相互嵌入,并有细微的突起延伸在导管细胞及腺细胞之间,直到基膜,达基膜处的上皮细胞膜折叠,与腺细胞膜的折叠,一起形成迷宫样的指状突起,附着在基膜上。导管细胞有一个较大的核和分泌导管,连接于腺细胞的细胞腔和受精囊腔,将腺细胞中分泌物运输到受精囊腔中。腺细胞具有典型的分泌细胞特征: 含发达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不同大小的囊泡。肌肉层位于受精囊最外层,附在基膜上。在受精囊不同部位的结构有差异。在交配前和交配后,受精囊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胫小车蝗受精囊内含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组织化学、亲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黄胫小车蝗 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交配前后受精囊内含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受精囊内含物有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交配前后黄胫小车蝗受精囊腔及腺细胞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交配后的含量明显高于交配前的,说明交配活动启动了受精囊腺细胞的分泌,使受精囊腔及受精囊管中积聚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交配前后受精囊脂类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用亲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交配后受精囊进行染色分析,表明受精囊腔内含物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要以糖蛋白形式存在,糖残基主要有半乳糖、甘露糖及α-葡萄糖。  相似文献   

6.
杨佐娟  何建平 《昆虫知识》2006,43(4):447-452
细胞凋亡是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命现象,是多细胞生物体一种重要的自我稳定机制。除体细胞发生凋亡外,生殖细胞在其发生过程中也有细胞凋亡。对近10年来昆虫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研究作了综述。重点关注昆虫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发生的阶段、凋亡的形态特征、凋亡的调控及意义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昌鱼卵子发生中成熟分裂时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方永强威.  U 《动物学报》1996,42(4):355-360
首次观察文昌鱼卵发生进入和一次成熟分裂前期联合会丝复合粗线期,双线期和网状期卵原细胞及卵母细胞生发泡及胞质的超微结构特点,在生发泡内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丝复合体中央出现重组节。不同发育类型的核样体及其相关线粒体是这一时期卵母细胞胞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生物素标记的凝集素(UEA-I、SBA、PNA)为探针,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卵子发生过程中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内糖复合物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发生的各期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中没有UEA-I受体的表达,SBA和PNA受体以不同的分布模式呈阶段性表达。两者首次出现于卵母细胞生长期,随后PNA受体消失,SBA受体大量表达;在卵黄形成期前期SBA受体和重新出现的PNA受体表达于卵黄颗粒形成部位,卵黄形成期后期两者均为阴性表达;成熟卵子中两种受体又以不同程度重新出现于卵黄膜。两种受体在滤泡细胞内均大量表达。提示,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β-(1,3)半乳糖胺复合物的修饰和变化与卵母细胞的发育、卵黄物质的形成及滤泡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卵黄膜上的糖复合物可能与精卵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是一种在我国分布广泛、 对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的经济害虫。本文对黄胫小车蝗10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 利用DnaSP 5.0和Arlequin 3.5.1.2软件对该蝗虫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程度、 基因流水平及分子变异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单倍型贝叶斯系统发育进化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144个序列样本中, 共检测到21种单倍型, 其中1种单倍型为10个地理种群所共享。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653, 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度范围在0.423~0.790之间。总群体和各种群的Tajima’s D检验结果皆不显著, 说明该种害虫在较近的历史上未经历群体扩张。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4436, 固定系数Fst为0.05255, 基因流Nm为9.01。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 种群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的大小与其地理距离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贝叶斯系统发育进化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显示, 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 分布格局较为混杂, 未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研究结果揭示, 黄胫小车蝗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并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丽英  王思芳 《病毒学报》1995,11(4):351-356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胞凋亡是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命现象,除各种体细胞凋亡外,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中也发生细胞凋亡。就雌性生殖系而言,细胞凋亡是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有三种学说解释这一现象:1)被忽视死亡;2)因缺陷死亡;3)自我牺牲死亡。本文主要综述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的现象、卵母细胞凋亡学说、线粒体遗传与卵母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凋亡的分子机理,同时还探讨了卵母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卵子发生的组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南美白对虾的卵子发生过程,根据卵细胞大小、核仁形态、卵黄粒的有无、皮质棒的出现以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的关系,将南美白对虾的卵子发生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的卵母细胞三个时期,并描述了各期卵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阔叶鳞盖蕨(Microlepia platyphylla)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以阐明其卵发生的细胞学机制,探讨其演化地位。阔叶鳞盖蕨孢子褐色,四面体形,具三裂缝,接种5~10d后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为心形原叶体,原叶体发育是铁线蕨型,通常为雌雄异株,精子器产生于不规则配子体的表面,颈卵器产生于心形原叶体生长点的下方,性器官是薄囊蕨型。卵发生研究表明,阔叶鳞盖蕨颈卵器产生于生长点下方表面细胞,经两次分裂形成了顶细胞、初生细胞和基细胞。其中初生细胞再经两次不等分裂产生卵细胞、腹沟细胞和颈沟细胞,此3个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紧密相连,随发育,腹沟细胞与卵细胞间形成了分离腔,但在孔区处始终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成熟卵细胞上形成了卵膜和受精孔,卵核表面产生了核外突,通过比较表明阔叶鳞盖蕨卵发生与蕨(Pteridium aquilinum)卵发生相似。  相似文献   

14.
剑尾鱼卵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卵胎生硬骨鱼类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剑尾鱼卵子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相。Ⅰ时相的卵母细胞呈原始分化状态,细胞外具一层细胞质膜。Ⅱ时相卵母细胞外不仅具有质膜,而且还包绕一层滤泡细胞。Ⅲ时相和Ⅳ时相的卵母细胞分化明显,胞质内开始积累脂滴和卵黄颗粒。Ⅴ时相为成熟卵子,卵子的卵膜极薄,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脂滴和卵黄。Ⅵ时相卵母细胞进入退化期,滤泡细胞从卵周向中央突入,卵黄被完全吸收,滤泡细胞自身也变得肥大。结果表明,剑尾鱼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15.
对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颈卵器发育和卵发生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细胞化学的研究,颈卵器起始于原始细胞,该细胞呈乳突状,经横分裂产生基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3次纵斜向分裂和1次横分裂产生初生细胞,初生细胞是颈卵器内的第一个细胞,经横分裂产生中央细胞和颈沟母细胞,前者产生1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后者最终产生4个颈沟细胞。颈卵器的成熟表现为颈部显著伸长和腹部膨大,卵细胞成熟时具有不规则的核,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囊泡和颗粒物,卵细胞周围充满粘性物质,细胞化学研究表明,该粘性物质为多糖,卵细胞质中深染色的颗粒可能为脂类物质,腹沟细胞自产生后就逐渐退化,颈沟细胞的退化迟于腹沟细胞,其数量通常为4个,偶尔可见5个颈沟细胞或具有双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九孔鲍卵子发生及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卵子发生、卵巢结构及其发育.根据卵细胞的大小、形状,核仁的形态,卵黄颗粒的积累情况,滤泡的结构等.将九孔鲍卵子的发生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3个时期;卵巢壁由外膜及内生殖上皮构成,生殖上皮分化产生卵原细胞和滤泡细胞;卵巢的结构单位是滤泡.根据卵巢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将九孔鲍的卵巢发育分为休止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共5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PCR扩增,获得OaEPV球状体蛋白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OaEPV球状体蛋白基因编码区全长为2967bp,编码分子量为111kDa的球状体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OaEPV球状体蛋白基因与直翅目昆虫痘病毒关系最近,与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痘病毒关系较远。对已知的几种昆虫痘病毒球状体蛋白基因做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以病毒寄主的昆虫分类目作为昆虫痘病毒的分属依据,更符合分子水平的分析结果,也与近年来许多学者所提出的“将鳞翅目与直翅目昆虫痘病毒分为2个不同的属”的观点相一致。对这些球状体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疏水性进行分析,表明球状体蛋白的疏水性随寄主昆虫所处的目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病毒与寄主长期的协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