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是甲鱼重要的病毒性病原之一,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中华鳖虹彩病毒超分支滚环扩增体系(HRCA),对STIV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方法]根据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独有的基因序列和锁式探针公共连接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的锁式探针及其扩增引物,对HRCA的系列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该方法对感染STIV显症和未显症的甲鱼组织进行检测.[结果]10 nmol/L探针经T4 DNA连接酶作用20 min环化,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扩增20 min即可获得很好的检测效果.特异性试验表明,在多种待检病毒样中,HRCA能特异地检测出STIV,同时HRCA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检测出的最低模板量为101拷贝,而常规PCR的检测下限为103拷贝,对显症和尚未显症的感染早期甲鱼组织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建立的中华鳖虹彩病毒HRCA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能从组织样品中准确地检测出STIV,可以用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家蚕细小病毒样病毒(Bombyx mori parvo-like virus,BmPLV)是一种二分病毒,该病毒在家蚕中肠柱状细胞核内复制和包装,感染的细胞核呈现过分膨胀、细胞核孚尔根浓染等细胞病理学特征。病毒粒子直径20~24 nm,无囊膜呈球型。基因组为单链线性双分子DNA(VD1、VD2),分别独立包装在各自的衣壳中。病毒编码四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和pol(DNA聚合酶),一个主要结构蛋白VP及次要结构蛋白P133。其基因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可形成与BmPLV复制有关的"锅柄形"结构,以及含自身编码的DNA聚合酶的序列,推测该病毒与腺病毒复制方式相类似,依靠共价蛋白为起始物完成复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BsNPV)在油桐尺蠖成虫卵巢细胞系(Bs484)中的以下感染特性:1.病毒接种传代3-4天的细胞时,病毒感染率最高;2.病毒按种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感染细胞的多角体总产量平行;3.病毒在细胞中连续传代七次后其滴度无明显变化;4,病毒基因组在感染细胞后6小时左右开始合成,并于感染后14小时达到最大。此外,本实验还发展了一种用于检测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核酸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超薄切片、冷冻蚀刻和放射自显影等几种电镜技术研究了一种繁殖比较缓慢的痘病毒——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的形态结构及发生过程。冷冻蚀刻技术显示了发育早期的病毒粒子中已开始有核心和侧体的分化,在病毒的成熟与释放过程中,其形状大小及囊膜膜内微粒数量与分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电镜放射臼显影术显示了毒浆结构与病毒发育的关系。在感染晚期病毒诱导的一种包涵体样结构中不含DNA。  相似文献   

5.
核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的核酸是双股环状DNA,在病毒颗粒中呈超螺旋状态。超螺旋DNA复制时,一般皆有超螺旋解旋过程。为了解这一机制,本文报道了从NPV感染的家蚕中肠组织中分离细胞核,经过羟基磷灰石、磷酸纤维素柱层析,ssDNA-纤维素亲和层析,纯化了DNA拓扑异构酶I,SDS-PAGE测定分子量为47kd,最适Mg~(++)浓度约为5mM。AcNPV感染的TN368细胞DNA拓扑异构酶I总活力较正常细胞酶活力高1~3倍,且活力的提高与病毒增殖平行。讨论了昆虫细胞DNA拓扑异构酶I的性质及其与NPV复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钟江 《微生物与感染》2003,26(4):41-41,48
疱疹病毒是一类大型双链DNA病毒.至今已发现9种疱疹病毒可感染人类,分别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HSV-1、2)、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以及人疱疹病毒(HHV)-6A、HHV-6B、HHV-7、卡波济肉瘤相关病毒(HHV-8)等,它们是已知感染人类的病毒种类数最多的一个病毒科.  相似文献   

7.
CpGDNA是指含有胞嘧啶-鸟嘌呤模体的未甲基化DNA片段,常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的基因组以及质粒DNA中,也可通过人工合成。它具有高效的免疫刺激活性,当微生物感染时,CpGDNA的释放向机体免疫系统提供了一种“危险信号”,触发机体保护性免疫应答以清除外来病原体。CpGDNA激活的细胞信号机制包括CpGDNA的内吞,与Toll样受体9(Toll-likere-ceptor9,TLR9)特异性识别及其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从而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并受到各种内源性因素的反馈调节。现对CpGDNA所激活的受体分子、与TLR9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调节以及不同类型CpGDNA激活的分子机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杆状病毒是一类特异性感染节肢动物的大DNA病毒,其感染宿主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在自然界中,包涵体来源型病毒(ODVs)通过对中肠上皮细胞的感染来起始杆状病毒的初始感染,这个过程依赖于一类被命名为口服感染因子(PIFs)的ODV囊膜蛋白.有意思的是,在其他无脊椎动物大DNA病毒中也能发现PIFs同源蛋白,这意味着口服感染是这些病毒所共有的一种古老而进化上保守的入侵机制.本文综述了各个PIF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PIF复合物的发现,并讨论了无脊椎动物DNA病毒中PIFs的演化关系.最后展望了未来关于口服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粉纹夜蛾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 (TnSNPV)在同源细胞连续传代及测定病毒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TnSNPV病毒的分子量为 115.8kbp。感染细胞 8小时后病毒开始复制 ,4 0h达到最大量。在整个传代期间 ,芽生病毒 (BV)对Tn 5B1 4细胞一直有很强的侵染力 ,大约可保持在 5.0logT CID50 /mL的侵染力。但随着传递代数的增加 ,多角体产量及对幼虫的侵染力明显下降 ;电镜观察结果发现 ,来自传代早期 (10代前 )的病毒克隆产生正常的多角体 ,内含大量的病毒粒子 ,而来自传代后期(15代以后 )的病毒克隆多为无粒子的多角体 ;内切酶分析和DNA杂交结果表明 ,分离的病毒克隆株与野生型病毒的基因组同源 ,通过连续传代后 ,发生某些DNA片段的缺失。因此 ,这些特性的改变是导致对幼虫毒力下降和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从被AcNPV感染的大蜡螟中提纯到AcNPV DNA,以质粒pBR325作为载体,从AcNPV基因组DNA EeoRI片段克隆中得到含A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经原位杂交,酶切鉴定,DNA顺序分析,并与Hooft Van Iddekinge等人测定的结果比较,证明筛选到的7.3kb EcoRI片段包含了AcNPV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及其启动基因。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启动基因是迄今为止在真核细胞中所发现的最强启动基因之一,是理想的表达外源基因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11.
用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黑点银纹夜蛾(Arqyrogramma agnata Stgr,)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A,SNPV),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PL MNPV)以及用A,A,SNPV感染斜纹夜蛾幼虫所获得的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暂称PoI MNPV)三种病毒核酸的同源性,用SDS-Tris酚法分别提取病毒核酸,用内切酶Eco RⅠ酶解,比较了病毒核酸的酶解图谱及分子量,用〔α-~(32)P〕dATP标记的三种病毒核酸Eco RⅠ酶解片段作探针,分别与各病毒核酸的Eco RI酶解片段杂交,结果表明PoI MNPV与PL MNPV的病毒核酸同源,而A,A,SNPV DNA不与PoI MNPV DNA、PL MNPV DNA杂交,无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新的生物治蝗措施,采用显微镜和生化方法,对1992年从新疆木垒县西伯利亚蝗上分离的一株痘病毒(Gomphocerus sibiricus entomopoxvirus, GsEPV)的超微结构、发育循环和DNA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的包含体为球形,最大直径约6.90μm,最小直径约3.95μm,平均为5.33μm.脂肪体超薄切片中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大小为267nm×103nm.病毒粒子髓核折叠成2~3折,其横切面呈圆形,中间有3~4个电子非致密的圆点.GsEPV主要感染寄主脂肪体.接种后15~20天包含体大量形成,此时已没有游离病毒粒子存在,发育同步,并且比其它痘病毒发育周期短.GsEPV-DNA经三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BglⅡ和EcoRⅠ酶解后分别得到20、17和29条片段,其分子量分别为155.37×106D,156.45×106D和156.79×106D,平均为155.37×106D.与已报道的蝗虫痘病毒进行比较,这些痘病毒可分为二种类型:一种包含体为圆形的;另一种为椭圆形.形态相似的包含体病毒髓核结构相似,分子量也在一个范围内,具有椭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如OaEPV、CiEPV、MsEPV、AcEPV和PnEPV,其病毒粒子中DNA链折叠较少(1~2折),分子量也较小,通常在125×106D范围;而具有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如DkEPV和GsEPV,其DNA链折叠较多(2~3折),分子量也较大,在155×106D范围.  相似文献   

13.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NPV)感染的中肠组织中的DNA多聚酶,经过磷酸纤维素柱层析纯化,正常家蚕中肠与NPV感染的家蚕中肠NPV多聚酶都表现了前和后两个活力峰,感染NPV的家蚕中肠DNA多聚酶前、后峰的比活力比正常家蚕中肠DNA多聚酶前,后峰的比活力分别提高10~15倍,总活力回收为56~60%。研究了DNA多聚酶的性质,讨论了与NPV复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的直径为42nm,由三部分组成。 一、外壳:厚7nm,由奴层脂质组成,嵌入50~60个亚简位,有些含有HBsAg,有些同时含有前基因产物。 二、核心:为二十面体的对称结构,直径为27nm。 三、HBV DNA(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含有小的环状DNA分子。在感染的肝细胞内能够检出游离的或整合的病毒DNA。 HBV的外壳和核心分别在感染细胞核内和胞浆内合成,然后在胞浆内装配成Dane颗粒。  相似文献   

15.
RNA病毒基因组和转录复制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RNA病毒的种类和数量比DNA病毒多得多,根据基因组类型,RNA病毒可分为多种类型,许多研究者认为,存在于古细菌Myxobacteria中,仅仅有一个逆转录酶基因的反转子(Retron)可能是所有病毒的祖先,进化的模式如下,反转子→反座子→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病毒→副反转录病毒→DNA病毒,RNA病毒转录。/复制在很多特征上与DNA病毒迥然不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是RNA病转录/复制的主要催化剂,RNA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都从3'端poly(A)或类tRNA结构或其他结构起始,内部终止是转录,通读到5'末端终止是复制,RNA病毒的模板有正链病毒(RNA模板,负链病毒RNA模板和全长正负链反基因组RNA模板,RNA模板的选择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知之甚少,选择模板,RNA聚合酶与转录因子结合形成复制体是两种主要的调控方法,另外,5'UTR和3'UTR也可以调控RNA病毒的转录。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新的生物治蝗措施 ,采用显微镜和生化方法 ,对 1992年从新疆木垒县西伯利亚蝗上分离的一株痘病毒 (Gomphocerussibiricusentomopoxvirus,GsEPV)的超微结构、发育循环和DNA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毒的包含体为球形 ,最大直径约 6 90 μm ,最小直径约 3 95 μm ,平均为 5 33μm。脂肪体超薄切片中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 ,大小为 2 6 7nm× 10 3nm。病毒粒子髓核折叠成 2~ 3折 ,其横切面呈圆形 ,中间有 3~ 4个电子非致密的圆点。GsEPV主要感染寄主脂肪体。接种后 15~ 2 0天包含体大量形成 ,此时已没有游离病毒粒子存在 ,发育同步 ,并且比其它痘病毒发育周期短。GsEPV -DNA经三种限制性内切酶 HindⅢ、BglⅡ和 EcoRⅠ酶解后分别得到2 0、17和 2 9条片段 ,其分子量分别为 15 5 37× 10 6D ,15 6 45× 10 6D和 15 6 79× 10 6D ,平均为 15 5 37× 10 6D。与已报道的蝗虫痘病毒进行比较 ,这些痘病毒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包含体为圆形的 ;另一种为椭圆形。形态相似的包含体病毒髓核结构相似 ,分子量也在一个范围内 ,具有椭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如OaEPV、CiEPV、MsEPV、AcEPV和PnEPV ,其病毒粒子中DNA链折叠较少 (1~ 2折 ) ,分子量也较小 ,通常在 12 5× 10 6D范围 ;而具有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  相似文献   

17.
对虾病毒病的诊断 ,只根据患病对虾群体的表现症状 ,是不能确诊的。目前最基本又广为采用的诊断技术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来找到病毒包涵体 ,或应用细胞病理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在组织切片检查中 ,对虾病毒核酸 DNA的 Schiff's反应已有报道。但对于稳定可能的快速显示对虾病毒 DNA成分的改良染色技术还未见报道。我们采用龚志锦等 (1994 )研究的改进染色液配制方法 ,首次进行中国对虾病毒核酸DNA显示实验 ,得到了较好的 DNA染色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用 取患病或室内感染的中国对虾 ,分别进行冰冻切片和 3种不…  相似文献   

18.
夏宇程  钟江 《病毒学报》2018,34(5):755-762
马赛病毒是一种感染棘阿米巴的大型双链DNA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这类病毒的分离报道。本研究从上海地区环境土壤样品中分离了一株马赛病毒。该病毒可以高效地感染棘阿米巴,病毒颗粒呈典型的二十面体结构,直径大约在0.25μm,基因组为368kb。病毒基因组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属马赛病毒科的A系马赛病毒,与欧洲、澳大利亚等地报道的病毒株相似度极高。通过与分离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另外四株马赛病毒比较发现大部分病毒基因都处于负选择,说明马赛病毒的核心基因非常保守并且足以支持病毒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正>Shope于1933年首先证明了形成肿瘤的棉尾兔乳头状瘤病毒(CRPV),以后相继发现了牛、马、犬、鹿等各自特有的乳头状瘤病毒。所有的乳头状瘤病毒,如其名所示,都能形成乳头状瘤。具有致癌性者,已知有CRPV和BPV(牛乳头状瘤病毒),为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癌变的珍贵模型。本文以HPV为重点论述。 一、HPV的特性 1、病毒颗粒 HPV颗粒的外壳是表面具有72个衣壳蛋白亚单位(壳微粒)的正二十面体,外壳至少由2个结构蛋白(分子量53000~59000及70000)所组成。由于外壳缺乏脂质,故对醚有抗性。其它的蛋白质为组蛋白(H2、H3、H4),在中空颗粒中不存在。核酸为8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鸟嘌呤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是病毒慢性感染的分子基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通过Cre/loxP介导的位点特异性DNA重组策略,在细胞核内由前体质粒诱导重组cccDNA(rcccDNAloxP)产生,首次建立了HBV cccDNA的体外培养细胞和小鼠实验模型。本研究基于大肠埃希菌ZYCY10P3S2T PhiC31重组酶诱导表达系统,建立了一种体外诱导HBV rcccDNA(rcccDNAattR)微环产生和纯化的策略。纯化的rcccDNAattR微环具有超螺旋结构,细胞培养实验证实其能支持功能性的HBV复制和抗原表达。与普通的线性HBV复制子编码质粒相比,rcccDNAattR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模型能诱导显著延长的病毒抗原血症。因此,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和实验小鼠水平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化的HBV cccDNA实验模型系统,并再次显示rcccDNA具有显著的稳定性,能作为一种基本策略在小鼠模型中诱导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