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interleukin-2 receptorγchain,IL-2Rγc)是约3年前发现的IL-2受体亚单位之一,它不但参与高、中亲和力IL-2R的形成,而且作为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参与IL-4、IL-7、IL-9和IL-15受体以及可能的IL-13受体功能性复合物的形成.IL-2Rγc基因结构与功能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以及染色体定位已阐明.IL-2Rγc及信号传导的异常导致人类X染色体连锁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XSCID).因此,阐明IL-2Rγc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学作用,对了解淋巴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成熟、免疫应答及其调控等问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介素(IL)-1β是已知具有胃细胞保护性,抗溃疡,抗分泌和延迟胃排空的最强力因子,它通过刺激胃内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作用。IL-1β通过多种通路抑制培养壁细胞的酸分泌,该抑制发生于后受体水平。IL-1β对分泌酸的壁细胞,和分泌组胺的ECL细胞二者具有阻滞作用。壁细胞表达IL-1受体。IL-1β抑制卡马可和胃泌素刺激的壁细胞酸分泌作用,对组胺刺激也有一定作用。HP感染导致浸润的胃粘膜炎症细胞释放包括IL-1β的细胞因子。IL-1β可通过其对ECL细胞分泌组胺活性的抑制,相应地介导酸分泌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与惊厥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o HY  Jiang YW  Wu XR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67-369
白细胞介素1(IL-1)是重要的神经免疫介质。研究发现,惊厥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源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脑内迅速增加,体内注射IL-1β可加重惊厥及神经元的损伤,而抑制β的作用,则惊厥及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简要概括IL-1与惊厥性脑损伤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IL-1在惊厥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孤啡肽对海马IL—1β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H  Du LN  Jiang JW  Wu GC  Cao XD 《生理学报》2001,53(3):209-214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及大鼠创伤应激模型,观察孤啡肽对海马白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抗大鼠IL-1β抗体能明显改善创伤介导的免疫反应,即有效下调巨噬细胞分泌IL-1和TNF-α的能力,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后2h海马IL-1β的表达明显下降,且此作用能反啡肽受体拮抗剂阻断,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孤喱肽的受体在神经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实验结果提示,海马的IL-1β参与创伤应激介导的免疫反应,孤喱肽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海马的中枢神经细胞,抑制L-1β的合成及释放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胃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敏  柯旭 《微生物学杂志》1998,18(3):58-59,64
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re-ceptor,IL-2R),因其在IL-2介导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SIL-2R作为免疫功能的标志物与调节物已迅速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研究[1,2]。但有关胃癌患者胃液SIL-2R改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胃癌患者胃液SIL—2R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其病变局部免疫功能状态及其可能相关因素,并为临床诊断胃癌提供了有用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研究对象共91例患者,其中胃癌组(实验组)34例,其他消化道疾病力例(对照组),后者包括胃溃疡25例、萎缩性胃炎13例、浅表性胃炎19例,上述患者均经电子…  相似文献   

6.
炎症体(innammasome)是一种多蛋白复合体,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一l(caspase-1)调控白细胞介素-lβ(IL-1β)和IL-18的加工和成熟,进而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体作为炎症和细胞死亡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天然免疫和免疫炎性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炎症体的结构与作用机制、信号调节及相关疾病等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8受体家族黄仕和(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关键词IL-8R近几年来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的研究发展迅速,现在命名的有15种白细胞介素(IL-1~IL-15),其受体克隆的有前10种白细胞介素(IL-lR~IL-10R)。本...  相似文献   

8.
Xu DY  Jia HB 《生理学报》2001,53(5):349-354
实验通过大鼠侧脑室和杏仁核给予5-HT3受体激动剂1-phenylbiguanide(PBG),用3H-TdR掺入法测定脾细胞丝裂原(concanavalin A,Con A和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增殖效应,用活化脾细胞增殖法测定IL-2生成,MTT法测定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和用放射免疫测定血浆皮质酮水平,以探讨大鼠杏仁核5-HT3受体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5-HT3受体拮抗剂granisetron(GNT,0.1-0.4mg/kg ip)剂量依赖地增强Con A和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作用在连续给药5d最明显,双侧脑室给予PBG(5ug/side)可增强ConA和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作用在连续给药3d最明显,双侧和单侧中共杏仁核给予PBG0.5ug均增强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和IL-2生成,底内侧杏仁核给予同剂量PBG仅增强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不影响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和IL-2生成,中央杏仁核给予PBG升高血浆皮质酮的作用较底侧杏仁核给予等量PBG引起的升高血浆皮质酮作用明显(P<0.01),侧脑室,中央杏仁核和底内杏仁核给予PBG对丝裂原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影响不同,但均被同时同部位给予GNT所拮抗,提示杏仁核中央核和底内侧核的5-HT3受体可能以不同方式参与ConA或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的调制。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独特的少TATA型启动子、特殊的mRNA结构及其前体蛋白需IL-1β转化酶(ICE)加工成熟的特点,便得IL-18基因可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胞,IL-18IL-18受体结合组成受体复合物,受体复合物信号通过IRAK-TRAF6途径激活NF-кB,及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LCK-MAPK信号途径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IL-2等细胞  相似文献   

10.
IL-1β的基因克隆及在原核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唱韶红  吴军  巩新 《微生物学报》2002,42(3):311-315
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白细胞,提取其总RNA,根据文献报道的IL-1β的核苷酸序列合成5’和3’端引物,用RT-PCR的方法获得了IL-1β的基因cDNA,并在大肠肝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全菌的40%,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活性分析,获得了纯度大于98%的样品,该样品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外源NF—IL6高表达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介素6核转录因子(NF-IL6)的功能非常广泛,它不仅参与炎症反应和急性期蛋白质基因、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调控,还参与肿瘤的凋亡、抑制和维持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为探讨NF-IL6基因的表达与巨噬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关系,我们用含重组NF-IL6基因编码区的表达质粒pCN,转染小鼠腹腔留居巨噬细胞,并用蛋白质印迹法证实了外源NF-IL6基因在巨噬细胞中的高表达;随后用碱性磷酸酯酶法检测高表达NF-IL6基因的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外源NF-IL6基因的过量表达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该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这表明人工加强NF-IL6的表达能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IL-6及其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单克隆抗体和突变体,针对人IL-6和人IL-6R的活性区域构建的单克隆抗体对于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显示出了很好的短期疗效,根据与生长激素(GH)及其受体复合物GH/(GHbp)2的结构对比,推测人IL-6和IL-6Ra的活性位点,结合定点突变技术,设计IL-6突变体,IL-6R突变体和IL-6突变体-IL-6Ra融合蛋白,它们对天然hIL-6的生物活性显示出了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信号受体家族--Toll/IL-1R家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oll受体最初是在研究果蝇胚胎腹背侧体轴的形成中发现的,由于它与IL-1受体在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通路上的诸多相似,人们将它们归入一个大的信号受体oll/UIL-1R家族。许多研究均证实,除与胚胎发育有关外,这一信号受体家族的成员在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天然免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类Toll蛋白在介导内毒素对细胞操作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IL-12受(IL-12R)主要分布在外周血单个核心细胞上,由β1和β2两条链组成,二者均属于GP130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目前已克隆出入和鼠的IL-12R。由IL-12R介导的IL-12的信号传导涉及了JAK/STAT途径中TYK2、JAK2、STAT3及STAT4的酪氨酸磷酸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记录脑图(EEG)同时观察行为的方法,观察IL-1β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测脑室注射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和皮层、海马EEG的影响。结果:IL-1β能明显缩短PTZ致大鼠急性惊厥发作及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增加痫波的发放频率。IL-1ra能减少急性惊厥痫波放频率,对急性惊厥发主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和惊厥发作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趋化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结构与功能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伯瑶  吴琦 《生命科学》1997,9(5):222-226
趋化细胞因子(chemokine)之分子一级结构、cDNA克隆及其基因结构研究确立了其在功能上具选择特异性的α和β亚家族。LPS、IL-1、TNF、IL-4和INF等对其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α亚家族的代表IL-8基因5’-旁侧区中-94和-71碱基对之间的核苷酸元件为其基因转录激活所必需。IL-8分子N-端的ELR基序为其受体识别所必备。编码IL-8RA和RB、MIP-1αR、MCP-1RA和RB之cDNA已分离获得。G-CSF和LPS可调节IL-8受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白介素1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介素(IL-1)是在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信号转导机制极为复杂,最近几年发现了几条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分别为:IL-1受体相关激酶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转导途径、JAK-STAT信号通路和离子通道。这些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为深入理解IL-1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并为炎症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Ji GC  Ma F  Zhang YQ  Wu GC 《生理学报》2002,54(4):325-328
实验在SD大鼠上应用脑室微量注射和辐射热测痛的方法,研究了脑内微量注射白介素-1β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实验大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在给药组大鼠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的白介素-1β(5、50和500pg/kg),对照组大鼠脑室注射配药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50ng/kg)在脑室注射白介素-1β前20min给予。实验以大鼠对光热刺激引起的缩爪反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结果表明,脑室注射白介素-1β可显著缩短大鼠对光热刺激的缩爪反射潜伏期,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关系。脑室给予500pg/kg的白介素-1β 20min后,大鼠对光热刺激的缩爪反射潜伏期显著缩短,40min时达峰值,然后逐渐恢复。该作用可被白介素-1β受体拮抗剂阻断。结果提示脑中白介素-1β可通过作用于白介素-1受体引起热痛敏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彬  陈敏  周度金 《生命的化学》2002,22(2):115-118
孤儿核受体是核受体超家族中较独特的成员,它参与了糖类、脂类及胆固醇和类固醇激素的代谢,可能是体内细胞基本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孤儿核受体SF-1最初作为肾上腺和性腺中的P450羟化酶必需的调节子而被鉴定,在类固醇组织、垂体和下丘脑腹内侧核均有表达,SF01在基础结构上具有不同于其他核受体的特征结构域,并广泛参与许多基因如类固醇合成酶类、Muellerian抑制性物质、黄体生成素β亚基启动子等的表达调控,基因剔除实验证实SF-1是肾上腺类固醇合成和性别分化中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受体的一种共享分子──IL-2Rγ黄仕和,秦椿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同济医科大学工业毒理研究室,汉口430030)关键词IL-2Rγ迄今为止,已有10种白细胞介素受体(IL-IR~IL-10R)被克隆出来。这些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