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人工骨粉(Bio-Oss骨粉)在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联合Bio-Gide生物膜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Bio-Oss骨粉联合PRF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组织愈合情况、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植体周围的骨密度、植骨高度、成骨厚度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组织愈合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低于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成骨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植骨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联合Bio-Oss骨粉可有效增加种植区骨量和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促进骨缺损再生和组织愈合,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在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缺损的外侧皮瓣修复术与前臂皮瓣修复术对比。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我院)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共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通过肿瘤切除术后均出现组织缺损现象,对所有组织缺损的患者依照不同的皮瓣修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外侧皮瓣修复术的68例患者分为外侧皮瓣修复组,应用前臂皮瓣修复术的52例患者分为前臂皮瓣修复组,对比两组的皮瓣修复效果,治疗后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危象率以及血管吻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外侧皮瓣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5.59 %,前臂皮瓣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 %,外侧皮瓣修复组明显高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外侧皮瓣修复组患者的外形修复、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以及口腔闭合评分明显高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两组的皮瓣成功率均比较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危象率比较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吻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外侧皮瓣修复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前臂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 %,外侧皮瓣修复组明显低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缺损患者应用外侧皮瓣修复术能够提升患者的皮瓣修复效果,提升患者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2020年5月共3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住院病人。纳入患者均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技术。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吸引引流术,待创面新鲜后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对术后皮瓣成活情况;Maryland功能评分以及BMRC感觉功能评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术后2周时,28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区与受区伤口愈合良好,干燥、无渗出。3例术后出现皮瓣肿胀,皮瓣颜色发暗,伤口渗出较多,皮瓣边缘坏死,窦道形成等,给予切开引流、加强换药、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治疗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无创面再坏死,裂开,感染等情况出现。其中2例再次入院行皮瓣整形术。术后6个月时,Maryland功能评分:优:17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3%。BMRC感觉功能评分:S3-S4:20例;S2:8例;S1:3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改良髓芯减压人工骨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予以改良髓芯减压人工骨植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2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改良髓芯减压人工骨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血液流变学及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Kirby-Baure(K-B)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足部溃疡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性。结果:96例成功分离出菌株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分泌物中共分离出107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57.01%)、革兰阳性菌43株(40.19%)和真菌3株(2.80%),占总菌株百分比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20.56%)、奇异变形杆菌14株(13.08%)和肺炎克雷伯菌10株(9.35%);前三位革兰阴性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及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高于9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利福平敏感性较高(高于95.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高于90.00%)。结论: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耐药情况严峻,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根据药敏结果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1例卵巢囊性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物的大体以及镜下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特征。结果:患者左侧单房囊性颗粒细胞瘤,大小为14.6 cm×18.9 cm×9.8 cm,囊壁厚薄不均一;镜下可见内壁由颗粒细胞组成,细胞层数不一,可见典型的Call-Exner小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α-inhibin,Vimentin,CD99均阳性。结论:卵巢囊性颗粒细胞瘤可依据镜下发现不典型增生的颗粒细胞、典型的Call-Exner小体和核沟等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降钙素原(PCT)、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0例PPI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囊袋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PCT、Hb、NLR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PCT、Hb、NLR对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400例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率为8.00%(32/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糖尿病、起搏器更换/升级、术后囊袋血肿和PCT、NLR升高、Hb降低为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CT、Hb、NLR联合预测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CT、Hb、NLR单独预测。结论:术前PCT、NLR升高和Hb降低与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有关,术前PCT、Hb、NLR联合预测术后囊袋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我院)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常规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组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基础上联用高压氧疗法。检测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 PCT)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水平;并记录两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s-CRP、PCT和WB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hs-CRP、PCT和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明显降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血清hs-CRP、PCT和WBC水平,加快创腔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提高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全瓷冠、高嵌体与覆盖体对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修复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其分为全瓷冠组、高嵌体组与覆盖体组各48例。全瓷冠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高嵌体组给予高嵌体修复治疗,覆盖体组给予覆盖体修复治疗,观察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修复后3个月的牙龈指数(GI)与探诊出血(BOP)阳性率低于修复前,高嵌体组、覆盖体组低于全瓷冠组(P<0.05)。全瓷冠组、高嵌体组、覆盖体组修复后3年的龋齿、牙周炎症、牙体修复体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 %、16.7 %、8.3 %,对比有差异(P<0.05)。高嵌体组、覆盖体组随访3年的修复体固位、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分都高于全瓷冠组(P<0.05)。随访3年,三组修复体固位对比无差异(P>0.05),但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对比有差异(P<0.05)。全瓷冠组、高嵌体组、覆盖体组随访3年的满意度分别为87.5 %、97.9 %和100.0 %,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全瓷冠、高嵌体与覆盖体在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修复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对牙周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与对比氧化锆全瓷修复与金属烤瓷修复对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到2019年3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牙体缺损患者11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使用氧化锆全瓷修复,对照组给予金属烤瓷修复治疗,记录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结果: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颜色与形态评价合格率分别为98.2 %、100.0 %和94.6 %,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 %、89.3 %和76.8 % (P<0.05)。两组修复后6个月的探诊深度(Pocket depths,PD)与牙龈指数(Gingi valindex,GI)值都高于修复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后6个月的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8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的牙龈炎、修复体断裂、继发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 % (P<0.05)。结论:相对于金属烤瓷,氧化锆全瓷修复牙体缺损能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影响,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提高修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种皮瓣在口腔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皮瓣修复口腔面部组织缺损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胸大肌皮瓣26例,前臂皮瓣22例,股前外侧皮瓣16例。术后3~12月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患者均采用胸大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和前臂皮瓣进行口腔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不同皮瓣来源数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治愈,移植成功率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发生积血、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不同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的皮瓣修复口腔面部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均较好,皮瓣的选择较广泛,显著改善了患者口腔生理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 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及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2020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90例胫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 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统计。并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统计患者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情况,据此将患者分为愈合组和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2.11± 2.98)d、开始负重时间为(45.39± 7.78)d、完全负重时间(76.41± 11.23)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8.89%(8/90)。经随访观察,共有 29例患者出现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为 32.22%(29/90)。而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合并软组织损伤、合并腓骨骨折、术后过早活动及有吸烟史的人数占比高于愈合组患者(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口感染、合并软组织损伤、合并腓骨骨折、术后过早活动、有吸烟史是患者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较好,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较好,但患者易出现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可能与伤口感染、合并软组织损伤、合并腓骨骨折、术后过早活动、吸烟史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为糖尿病所致的牙周炎提供临床治疗的依据,方法:4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制备健康兔的牙槽骨缺损;B组为胰岛素组,制备健康兔牙槽骨缺损后,用胰岛素治疗;C组为糖尿病组,制备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D组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制备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后,用胰岛素治疗。每组10只,缺损制备后4、8周各处死5只,对各组成骨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结果:组织学观察A、B、D组修复区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以B组为显著;C组仅见少许成骨,多为纤维组织。新生骨面积比和成骨细胞数在4、8周时均为D组大于c组,B组大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应用胰岛素促进糖尿病兔缺损牙槽骨形成新骨的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尿病兔牙槽骨缺损的戍骨,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对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血清IL-6水平及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4例行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阻生牙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术后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牙槽骨密度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水平均升高,IL-6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IL-6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不良明显反应。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显著提高下颌阻生牙术后患者的创口恢复,且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及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列缺失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随访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生活质量、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龈沟液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8.15%vs87.04%)(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分别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41%vs22.22%)(P0.05)。结论:牙列缺失患者经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的效果更好,对于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少并发症,值得关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素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支架植入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56例,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入院当日开始给予免疫营养制剂(在普通低脂饮食基础上添加鱼油脂肪酸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入院当日开始给予普通低脂饮食,两组均治疗5 d,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5 d的CD4~+值都明显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术后15 d的CD4~+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CD8~+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5 d的血清IL-6和TNF-α值都明显低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术后15 d的血清IL-6和TNF-α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应用免疫营养素可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桂龙咳喘宁片联合抗菌药物对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化疗治疗的120例肺癌伴有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桂龙咳喘宁片,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肺部细菌清除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具有显著性差异(x~2=13.121;P=0.004)。治疗前,两组WBC、CRP及NEU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及NEU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部细菌清除率为9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4%(x~2=54.876,P=0.000)。结论:桂龙咳喘宁片联合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比较选择性环氧合酶-2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5-脂氧合酶(5-Lox)抑制剂齐留通及Cox/5-Lox双酶抑制剂利克飞龙对酒精相关性口腔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66只C57BL/6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4NQO组)、阳性对照组、齐留通干预组、塞来昔布干预组和利克飞龙干预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饮用50μg/m L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溶液16周后,阳性对照组及各干预组以8%酒精溶液代替饮用水喂养8周,同时开始分别用三蒸水和同等药量的齐留通、塞来昔布、利克飞龙(100 mg·kg-1·d-1)灌胃8周;于24周处死动物,取舌行组织病理学观察、BrdU免疫组化染色、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舌组织中5-Lox、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饮用酒精后,口腔癌发生率从16.7%增加到58.3%,5-Lox、Cox-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癌组织中BrdU阳性率显著升高。齐留通干预后,口腔癌发生率(41.7%)显著降低,5-Lox表达显著减少,Cox-2表达显著增加,Brd U阳性率显著降低;塞来昔布干预后,口腔癌发生率(50.0%)显著降低,Cox-2表达显著减少,5-Lox表达显著增加,BrdU阳性率显著降低;利克飞龙干预后,口腔癌发生率(25%),Brd U阳性率与阳性对照组、齐留通干预组和塞来昔布干预组相比均显著降低,5-Lox、Cox-2蛋白表达比阳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酒精促进口腔癌变的过程可能与5-Lox和Cox-2的表达上调关系密切;齐留通和塞来昔布可以分别抑制5-Lox和Cox-2活性,使口腔癌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利克飞龙对口腔癌的抑制作用优于齐留通和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3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0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治疗)和B组(43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牙周指标及牙槽骨密度、牙槽骨缺损高度。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低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牙槽骨缺损高度低于A组,牙槽骨密度高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杆菌、球菌、丝状菌、弯曲菌检出率低于A组,梭状菌、螺旋体检出率高于A组(P<0.05)。结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牙周再生术、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及牙槽骨缺损情况,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但该联合治疗方案会对口腔的细菌微生态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在接受该方案治疗时,应注意口腔清洁,尽量减轻对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