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NF-κB与持久炎症及肿瘤发生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F-κB是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早先的研究证明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应答.最近的研究发现,某一部位的持久炎症反应将导致NF-κB信号通路组成性持续激活,导致NF-κB靶基因的异常表达,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往往与肿瘤的发生、转移、组织浸润以及肿瘤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相关.因此,将NF-κB作为靶向分子,抑制其活性已成为肿瘤防治的研究热点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水平和NF-κBp65核转位的变化;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确定旋覆花内酯(1-o-acetylbritannilactone,ABL)对核内NF-κBp65与DNA调控元件的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的VSMC,p65核转位加快,细胞核内的NF-κBp65水平快速升高,同时伴有IκB-α的减少;用ABL预处理VSMC后,LPS诱导的p65核转位增加及IκB-α减少受到明显抑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EMSA结果显示,LPS处理VSMC,其核蛋白与含有NF-κB结合位点的探针的结合活性升高;而用ABL预处理的VSMC,LPS诱导的核蛋白与探针结合活性的升高受到明显抑制。进而,ABL对NF-κB活化启动的下游炎性基因COX-2表达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因此,ABL是一种抗炎物质,通过抑制NF-κB活化和炎性基因COX-2的表达而减弱或消除LPS诱导的VSMC炎症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异性抑制溴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BET)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原代分离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小鼠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后用肿瘤坏死因α(TNFα)刺激模拟炎症过程,以小分子化合物JQ1特异性抑制BET蛋白,分组如下:(1)对照组;(2)TNFα(25 ng/m L)处理组;(3)TNFα+JQ1处理组。采用Realtime-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5X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各组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转录活性。2.LDL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随机分为2组:JQ1组(n=8,JQ1腹腔注射,50 mg/kg,每天一次)和对照组(n=8,DMSO溶媒组),同时给予高胆固醇饮食8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弓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炎症因子m RN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使用JQ1干预后,炎症因子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VCAM-1及白细胞介素-8(IL-8)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LDLR-/-小鼠高脂饮食诱导8周后JQ1显著下调了主动脉弓部VCAM-1蛋白表达。5X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与TNFα(-)相比,TNFα(+)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增强,JQ1可以显著下调报告基因活性(P0.01)。结论:BET蛋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血管内皮炎症基因转录;抑制BET蛋白下调了NF-κB目的基因表达从而减轻了内皮激活及高脂诱导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CXCR4和NF-κ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CXCR4和NF-κB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所选标本包括20例正常子宫内膜蜡块、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石蜡标本、60例子宫内膜癌。结果:CXCR4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为73.33%、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为43.33%,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为25.00%;NF-κB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3.33%、36.67%、1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和NF-κB两个因子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年龄、肌层浸润情况无相关性,但与癌组织分化级别相关。两个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341,P=0.008)。结论:CXCR4和NF-κB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两者成正相关,两个因子在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NF—κB因其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及其它应激反应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常见的形式是由p50和p65组成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受到外部因素刺激后,NF-κB由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并发生磷酸化和乙酰化,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研究表明受NF-κB调节的基因有200多种,其激活因子不少于150种,所以对NF-κB在各种条件下的激活过程及信号传导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了当前关于NF—κB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由TNF-α、IL-Ⅰ及LPS刺激而引起NF—κB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人类某些疾病当中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裴崇强  金鸣 《生物磁学》2009,(20):3972-3975,3985
NF-κB信号转导途径与肺部的炎症性病变有密切关系,以此信号通路为作用靶点的抗炎治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肺部各种细胞内NF-κB活化的作用以及应用NF-κB抑制剂治疗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为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炎症的药物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F-κB"圈套"(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PC12细胞中NF-κB活化的抑制过程,建立κB-de-coy抑制NF-κB活化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培养于6孔板的PC12细胞进行分组转染,实验组:LF2000+κB-decoy(6μg/well);对照组:LF2000+错配-decoy;正常组:LF2000。转染48h后,加入LPS(200ng/ml),作用0.5~4h。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内NF-κB的表达及活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转染错配-decoy的对照组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和活化明显增加(P0.01),2~4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κB-decoy实验组的PC12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处于较稳定水平,在LPS刺激的各时间点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κB-decoy可以降低生理状态下PC12细胞内NF-κB的正常表达水平,抑制病理状态下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9.
Rel/NF-κB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 1 986年真核细胞核转录因子Rel/NF κB被发现以来 ,对它的研究就一直方兴未艾。Rel/NF κB参与一系列病理和生理过程反应 ,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 ,在细胞的生长、分化、粘附、凋亡等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Rel/NF κB信号转导通路在静息状态时 ,Rel/NF κB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 ,抑制其核转位信号 ,使之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胞浆中 ;胞外刺激信号如活性氧介质 (ROI)、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病毒、UV、内质网超载等通过转导激活IKK上游激酶MEKK 1或NIK而使IKK复合物活化 ,在酪蛋白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诱导serpinE1分泌增多是否引起心肌细胞NF-κB核易位及凋亡。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模型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体外试验中,应用低糖(5.5 mmol/L)及高糖(25 mmol/L)浓度培养基分别处理大鼠心肌H9C2细胞。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的serpinE1水平,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脏组织及细胞中 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以及细胞浆、细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此外,H9C2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serpinE1重组蛋白处理组、JSH-23与serpinE1重组蛋白共同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相同指标。结果:糖尿病小鼠血清及高糖处理的细胞培养上清中serpinE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同对照组相比,细胞核/细胞浆NF-κB、cleaved caspase-3/ 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及H9C2细胞高糖处理组中显著上升(P<0.05)。此外,serpinE1重组蛋白处理后细胞核/细胞浆NF-κB以及cleaved caspase-3/ caspase-3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JSH-23则减弱了serpinE1的这些效应。结论:糖尿病诱导serpinE1分泌增多促进心肌细胞NF-κB核易位及凋亡。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汉黄芩素对高脂饮食喂养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影响,本研究将ApoE-/-小鼠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汉黄芩素10 mg/kg组、高脂饮食+汉黄芩素20 mg/kg组,高脂饮食和药物同时给予,12周后收集动脉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IL-6、TNF-α、ICAM-1和VC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虫粉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盐水组、美洲大蠊虫粉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TLR4)抑制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均构建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术后假手术组不做治疗,盐水组与美洲大蠊虫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美洲大蠊虫粉(630 mg/kg)灌胃处理,TLR4抑制剂组给予TLR4抑制剂(3 mg/kg)腹腔注射处理。术后1、3、7、14 d运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神经元数目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炎性因子IL-1、IL-6、IL-10和TNF-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NF-κB p65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盐水组BBB评分、神经元数目显著下降,而病理损伤程度、IL-1、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盐水组相比,美洲大蠊虫粉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LRP16在电离辐射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在HeLa细胞中,分别运用双萤光素酶分析和Western印迹检测LRP16对κB-Luc报告基因及NF-κB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LRP16过表达促进电离辐射诱导的κB-Luc活性,而抑制LRP16则降低电离辐射诱导的κB-Luc活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LRP16过表达促进电离辐射诱导NF-κB的下游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是,抑制LRP16降低电离辐射诱导NF-κB下游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结论:LRP16可以调节电离辐射诱导NF-κB的转录活性,并且调控NF-κB下游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为进一步阐明电离辐射激活NF-κB转录活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NF-κB活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F—κB组成性活性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和正常发挥,涉及T细胞、B细胞等多种重要免疫细胞的发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免疫受体如MHC Ⅰ类分子、T细胞受体、IL-2R以及补体、急性时相蛋白等的表达调控。某些因素的刺激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使NF-κB的诱导性活性上升数倍,甚至数十倍,结果引起免疫应答过度,造成以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的免疫病理的发生。正确认识NF-κB活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关系,有助于我们对NF-κB信号转导途径中存在的高级管理机制的研究,成为人们破译NF-κB活化的免疫生理应答及免疫病理应答调节的关键,对于临床寻求免疫病理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败血症等炎症相关疾病中,巨噬细胞过度产生的炎症因子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5-羟色胺受体3(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3, 5-HT3R)拮抗剂,近来被发现在免疫系统中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细胞,引发巨噬细胞炎症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结果显示,在RAW 264.7细胞中,与无处理组相比,LPS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炎症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进一步使用5-HT3R拮抗剂格拉司琼(granisetron, GA)进行预处理,检测其抗炎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结果表明,与LPS处理组相比,随着GA浓度的升高,其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的效果越好(P<0.05)。同时,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的结果也表明,所使用的GA对细胞不造成损伤。另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检测表明,GA可以抑制LPS诱导的NF-κB的核移位和转录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槲皮素调节AMPK/SIRT1/NF-κB通路对乙型肝炎(HB)大鼠肝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只Wistar大鼠分为Ctrl组、HB组、槲皮素低剂量组(槲皮素L组,50 mg/kg)、槲皮素高剂量组(槲皮素H组,200 mg/kg)及槲皮素H+AMPK抑制剂组(200 mg/kg槲皮素+10 mg/kg Compound C),每组各13只,采用尾静脉注射携带1.3拷贝HBV基因组的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AAV8-1.3HBV)法建立HB大鼠模型(Ctrl组除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表面抗原(HBsAg)、HB e抗原(HBeAg)、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肝组织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中HBV-DN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曼森氏(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法(WB)检测肝组织中AMPK/SIRT1/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trl组比较,HB组血清中HBsAg、HBeAg、HBV-DNA、ALT、AST、TBIL水平均升高(P<0.05);肝组织可见肝静脉扩张、充血,肝细胞排列紊乱、水肿、坏死,同时发生明显纤维化;肝组织中AMPK磷酸化、SIRT1蛋白水平均降低,IL-1β、TNF-α水平及核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经槲皮素L、槲皮素H干预后上述情况均得到改善,且槲皮素H干预改善更明显(P<0.05);而增加AMPK抑制剂干预后,槲皮素H干预的改善作用被削弱(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减轻HB大鼠肝组织损伤,保护其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SIRT1/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对LP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8 mg·kg-1)、加味逍遥散低、高剂量组(3.64、7.28 g·kg-1)。采用慢性LPS注射(ip,0.5 mg·kg-1)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于造模同时灌胃给药,共14 d。采用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Iba-1的表达,ELISA法检测海马匀浆液中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TLR4、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P<0.01),海马小胶质细胞明显激活(P<0.01),TNF-α、IL-6含量增加(P<0.01),TLR4、NF-κB蛋白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和高剂量加味逍遥散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P< 0.05),小胶质细胞Iba-1表达恢复正常(P<0.01),TNF-α、IL-6含量下降(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氟西汀组比较,高剂量加味逍遥散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者抗抑郁功效无显著区别。结论: 加味逍遥散能明显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进而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3(IRAK3)基因表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siIRAK3组和siIRAK3+LPS组。siIRAK3组和siIRAK3+LPS组心肌细胞转染IRAK3沉默核糖核酸(siRNA),对照组和LPS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转染48 h后LPS组和siIRAK3+LPS组分别用LPS(10 μg/mL)处理心肌细胞6 h,对照组和siIRAK3组加入等量的PBS溶液。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PS对心肌细胞IRAK3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四组心肌细胞增殖,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四组心肌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四组心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因子(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结果:Western bolt结果显示,LPS使原代心肌细胞IRAK3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CCK-8和TUNE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细胞活力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升高(P<0.05);siIRAK3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LPS组相比,siIRAK3+LPS组心肌细胞活力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比例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细胞分泌的IL-6、TNF-α升高,NF-κB蛋白表达升高而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siIRAK3+LPS组心肌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减少,NF-κB蛋白表达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干扰IRAK3基因表达通过负向调控NF-κB通路减轻LPS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4 %鸡蛋清白蛋白与2 %的Al(OH3)共同致敏小鼠,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鼠模型40只,将模型大鼠分别使用低、中、高剂量(0.2、1.0、2.0 g/kg)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孟鲁司特钠进行干预,1次/日连续干预14 d,于干预14 d时采集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注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气管及肺组织,对各组BALF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嗜酸性粒细胞、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差异开展比较,对各组小鼠肺组织黏膜上皮增生程度评分、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病变总评分差异,以及TLR4、MyD88、p65蛋白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降低哮喘模型小鼠BALF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同时还能够改善小鼠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状态,且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的TLR4、MyD88、p65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改善小鼠哮喘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调节TLR4、MyD88、p65蛋白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和免疫反应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量资料表明,尼古丁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迄今为止,其致病的分子机理尚不完全明了。作者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尼古丁为刺激因素,采用Western blot和凝胶迁移等实验手段,观察了尼古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尼古丁能够迅速激活NF-κB抑制蛋白激酶IKK,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IκB,活化转录因子NF-κB,导致下游靶基因actin转录增加。而且,这些作用可以被尼古丁受体阻断剂所阻断。这些结果从细胞信号转导的角度,对尼古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理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