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 Cu稳态调控机制,从黄颡鱼cDNA中克隆获得了810和192 bp的ccs (Pfccs)和cox17 (Pfcox17)基因编码序列,并成功构建了p ET32a(+)-Pfccs和p ET32a(+)-Pfcox17重组表达载体;转化重组质粒到E. coli Rosetta (DE3)感受态细胞中,以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作为诱导剂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表达,发现PfCCS蛋白主要在沉淀中表达, PfCOX17蛋白主要在上清中表达;分别采用包涵体和亲和层析纯化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重组PfCCS和PfCOX17蛋白;以纯化得到的PfCCS和PfCOX17蛋白免疫Balb/C小鼠3次,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鉴定了PfCCS和PfCOX17抗血清可以分别特异性识别重组PfCCS和PfCOX17蛋白,也可以分别特异性识别黄颡鱼内源性CCS和COX17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对黄颡鱼CCS和COX17蛋白在鳃、心脏和肝脏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发现黄颡鱼CCS和CO...  相似文献   

2.
自噬相关基因Atg5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自噬相关基因Atg5,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后制备抗Atg5多克隆抗体。方法:用RT-PCR方法从RAW264.7细胞基因组中克隆Atg5基因,连接至pQE80L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DH50α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目的蛋白纯化后,以100μg/kg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Atg5多克隆抗体;提取RAW264.7细胞总蛋白,以制备的抗Atg5多抗进行Westernblot反应,检测多抗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克隆了Atg5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Atg5,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Western blot结果证明该产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纯化蛋白免疫动物后制备了抗Atg5多克隆抗体。结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Atg5,制备了抗Atg5多克隆抗体,为自噬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3.
构建人SUMO-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1a(+)-SUMO-3,表达重组GST-SUMO-3融合蛋白,制备人SUMO-3多克隆抗体。试验结果显示,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EYFP-SUMO-3中克隆到的SUMO-3 N端93个氨基酸的基因序列与NCBI上提供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ET41a(+)-SUMO-3构建成功;重组pET41a(+)-SUMO-3在E.coli.BL21 (DE3) pLysS中表达GST-SUMO-3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4.0 kDa,与预期分子量一致;采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GST-SUMO-3并免疫家兔,获得人SUMO-3抗体;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SUMO-3,ELISA检测结果成阳性,抗体效价约为1: 20000。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人SUMO-3及SUMO第二类家族的功能提供了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水稻幼苗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得到1.1 kb的编码PDK2(登录号:AK100033)基因的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3d=PDK2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PDK2的最佳表达条件为:28℃,120 r/min,0.5 mmol/L IPTG诱导60min.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以制备PDK2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较好,这为进一步研究水稻PDK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勇  李羽  伍静  张彩勤  白冰  毛峰峰  师长宏  张海 《生物磁学》2013,(24):4601-4604
目的:通过克隆LC3.I基因,体外原核表达LC3-I蛋白后制备抗LC3单克隆抗体,作为自噬研究中的标记分子检测自噬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方法:RT.PCR方法从RAW264.7细胞基因组中克隆LC3基因,亚克隆至pQE80L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E.cobDH5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Westemblot鉴定表达蛋白。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分泌抗LC3.I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制备mAb,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辛酸一硫酸铵沉淀法及亲和层析法纯化mAb。结果:成功克隆了LC3一I基因,并对其在E.coilDH5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量Mr为20×10^3有特异条带,Westernblot验证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LC3-Im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导产生的腹水获得的抗体效价在10^5-10^7之间,结论:在E.coli中对LC3-I进行表达,并制备特异性较强抗LC3-I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自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标记分子,可对自噬形成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文昌鱼BRA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亮  李光  王义权 《动物学杂志》2017,52(3):431-440
Brachyury编码的转录调控因子BRA参与脊索动物脊索的分化形成,文昌鱼是最早具有真正脊索的后生动物类群,因此开展文昌鱼Brachyury基因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脊索的起源与进化。文昌鱼具有2个Brachyury基因:Bra1和Bra2,二者编码的蛋白序列相似度高达93%,缺少有效区分二者的特异抗原表位,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Bra2表达量显著高于Bra1,进一步对BRA2蛋白序列特征分析发现其N端拥有丰富的潜在抗原决定簇,因此本研究选择了Bra2 N端696 bp基因序列所编码的蛋白片段作为制备抗体的抗原蛋白。将该段基因序列克隆重组入p ET28a原核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获分子量约31 ku的可溶性重组蛋白。通过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1.3 g/L高纯度抗原蛋白,用3只ICR小鼠(Mus musculus)经4轮重组蛋白免疫[剂量50μg/(只·次)]后获得最高效价(1︰256 000)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鼠抗文昌鱼BRA多克隆抗体不仅可特异识别重组抗原蛋白,也可高效识别文昌鱼胚胎总蛋白中的BRA1和BRA2,为后续深入研究文昌鱼BRA在脊索发育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7.
为了识别大鼠卵巢中的生殖细胞,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和纯化RVLG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睾丸组织中扩增获得RVLG cDNA片段,然后克隆到pMD19-T载体上进行测序,经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后,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后的GST-RVLG融合蛋白免疫昆明(KM)小鼠,最后给小鼠腹腔注射S180细胞制备抗RVLG腹水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RVLG腹水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定该抗体的效价.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RVLG cDNA片段比GenBank中报道的大鼠RVLG cDNA(NM_001077647)多60 bp,原因是由于RVLG的可变剪切方式造成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RVLG,且GST-RVLG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10%以上.制备的抗体可特异性识别RVLG蛋白,其效价达1:20 000.获得的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小鼠抗RVLG蛋白腹水多克隆抗体为下阶段研究RVLG的特异性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提取羽化3 d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触角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出小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基因,大小为492 bp,Blast结果显示与多种昆虫的GOBP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4E中,转化宿主菌TB1(DE3),获得单克隆重组质粒pMAL-c4E-GOBP2.IPTG成功诱导pMAL-c4E-GOBP2表达出约60 kDa的融合蛋白.优化诱导条件为3 mmol/L终浓度IPTG、6 h,可获得大量可溶性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通过亲和色谱法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表明制备的抗体效价达1:1.28×1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和LC3B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30只8周龄SD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封入大肠埃希菌LPS(5 μg/μL)棉球,玻璃离子封闭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6、12、24和48 h处死大鼠,分离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牙髓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LC3Av1和LC3B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正常牙髓组织中LC3Av1和LC3B少量表达。实验组中,LC3Av1在12、24和48 h时表达量较0、6 h时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3B在6、12 h时表达量较0、24和48 h时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表达分布均集中于成牙本质细胞及多细胞层中的成纤维细胞。结论 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和LC3B在牙髓组织中的表达随炎症发展增加,提示自噬作用可能与牙髓炎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原核表达和纯化PACS-1,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RT-PCR扩增出PACS-1的编码基因,测序正确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PACS-1与GST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纯化;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应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结果:表达和纯化了PACS-1,并获得了较高效价的抗血清。结论:获得纯化的PACS-1及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ACS-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Wnt家族成员在黄颡鱼卵巢发育中的作用, 研究首先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取了黄颡鱼Wnt5a、Wnt5b、Wnt7a和Wnt9b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即1984、2905、2158和1622 bp, 其中ORF长度分别为1124、1124、1049和1073 bp, 编码375、375、350和3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显示, 这些基因十分保守, 黄颡鱼WNT与墨西哥丽脂鲤和斑马鱼比较接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 这些基因的mRNA在脑、脾脏、肾脏、鳃、心脏、肌肉、脂肪、肝脏及卵巢等组织中都有表达, 但表达水平不尽相同。Wnt家族基因对铜的响应研究表明: 在暴露28d时, Wnt7a mRNA水平随着铜浓度先上升后下降, 但是Wnt5a、Wnt5b和Wnt9b基因表达各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 在56d, Wnt5b在60 μg Cu/L组最低, 其他2个组差异不显著, Wnt9b mRNA水平随着铜浓度先上升后下降, 但是Wnt5a和Wnt7a基因表达各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Wnt家族这些基因的功能发生了分化, 部分成员介导了铜影响黄颡鱼卵巢发育的调控。研究首次揭示了黄颡鱼Wnt家族部分成员的基因结构和功能, 为深入探讨他们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一支高特异性的莱茵衣藻BBS8兔源多克隆抗体, 研究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N-端6×His标签标记的BBS8融合蛋白(6×His::BBS8)并对其进行镍柱纯化, 而后将纯化所得6×His::BBS8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免疫3次后采集少量抗血清, 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为1﹕102400。然后, 利用protein A纯化珠对所得BBS8抗血清进行IgG亚型抗体富集, 接着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和纯化所得N-端MBP标签标记的BBS8(MBP::BBS8)对IgG抗血清进行抗原抗体亲和纯化。利用纯化后的anti-BBS8多克隆抗体对莱茵衣藻野生型CC-125和bbs8突变体藻种的全细胞蛋白提取物进行免疫印迹鉴定, 所得anti-BBS8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高, 适合用于后续莱茵衣藻BBS8蛋白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实验设置饱食投喂(AS)、80%饱食(80AS)、50%饱食(50AS)及先饥饿34d后再饱食投喂31d (HAS)四个处理组,饲养初重(86.6±0.41) g的雌性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65d,于实验中期(34d)和实验结束时取样,以探究投喂策略对黄颡鱼母本生长性能和繁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80AS组、50AS组和HAS组的总摄食量基本符合实验设计的比例且显著低于AS组。在实验结束时, 80AS组的增重率和体重与AS组无显著差异, HAS组体重显著低于AS组并与80AS组无显著差异,生长未能达到同期饱食水平。各组在实验结束时的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随投喂水平降低而降低,性腺粗脂肪和粗蛋白则无显著差异,据此可以推测母本将营养优先供给性腺而非肌肉。实验末期AS组和80AS组卵直径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50AS组并低于HAS组,表明饥饿后恢复摄食对卵的发育有补偿效应。实验结束时各处理组的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未受到投喂策略的显著影响。80AS、50AS及HAS组的star、sf-1、3β-hsd和cyp19a1基因表达由中期的显著低于AS组上调...  相似文献   

14.
使用3种不同硒含量的饲料饲养黄颡鱼12周,研究饲料硒含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肠系膜脂肪组织脂类代谢和miRNAs表达水平的影响,饲料硒含量分别为0.03(低硒组)、0.25(适宜硒组)和6.39 mg Se/kg饲料(高硒组)。结果表明,相比较于适宜硒组,高硒和低硒组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的酶活性在低硒组中活性显著下降(P<0.05),在高硒组中活性显著上升(P<0.05);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的酶活性在低硒组中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在高硒组中显著下降(P<0.05);苹果酸酶(ME)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酶活性在低硒和高硒组中均显著上升(P<0.05)。相比于适宜硒组,在高硒组miR-26a、miR-183、miR-135、let-7b、let-7c和let-7g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而在低硒组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miR-181a-5p和let-7e在低硒组中...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鱼溶浆(SW)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以30%鱼粉日粮为对照(FM), 在无鱼粉日粮中分别添加约8% (SW8)、17% (SW17)和25% (SW25)的鱼溶浆(干物质), 设计4组等氮等能日粮, 在池塘网箱中养殖黄颡鱼[初始体重(15.67±0.11) g] 60d。结果显示: 与FM组相比, SW25组黄颡鱼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 SW17、SW25组肝胰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同时, SW17、SW25组血清胆固醇降低11.9%—16.6%, 甘油三酯降低32.5%—47.9% (P<0.05)。SW25组肝胰脏胆汁酸水平比FM组降低了76.3% (P<0.05), 而在血清、肠道中胆汁酸水平升高了125.7%和123.3% (P<0.05)。黄颡鱼肝胰脏CYP7A1基因的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 BSEP、ABCC4、NTCP 基因的表达量随鱼溶浆添加量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SW25组的表达量比FM组高16.9%、68.2%和222.8%, ABCC4、NTCP表达量变化显著(P<0.05)。结果表明: 在无鱼粉日粮中添加25%的鱼溶浆(干物质), 不影响黄颡鱼肝胰脏胆汁酸的合成作用, 但促使胆汁酸向血液、肠道中转移, 增强了脂肪的能量代谢作用, 减少鱼体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菜籽粕与棉籽粕复合替代饲料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品质及肌纤维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了5组等氮等能的饲料,以含鱼粉25%的处理组为对照饲料(FM),以菜籽粕与棉籽粕3﹕2混合后分别替代其中的10%、20%、30%和40%鱼粉,设置了RM10、RM20、RM30和RM40四个试验组。使用初始体质量为(2.38±0.10) g的黄颡鱼幼鱼,分别用上述5种饲料饲喂10周。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菜粕棉粕混合替代水平达到20%及以上时黄颡鱼肌肉中的粗蛋白与粗脂肪显著降低,而水分和灰分则无显著差异;肌肉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肌纤维中直径≥50μm的纤维数量随着替代水平达到20%后不断减小,而≤20μm的纤维数量则呈现上升趋势;植物蛋白源的替代也会对黄颡鱼的肌肉质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肌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myod、myog和mrf4的mRNA水平随着替代水平上升而逐渐升高,而myf5与mstn的基因表达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TOR通路相关基因中的akt、tor和s6k1等基因随着替代水平升高而下降, 4e-bp1则随着替代水...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浙江省黄颡鱼主养区暴发了严重的溃疡病, 为查明该病的病原特点, 了解病原的致病因子及药物敏感性, 对溃疡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上分离的多株优势菌, 分别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和管家基因16S rRNA、pyrH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分类鉴定, 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分析菌株的病原性, 利用平板法测定相关的毒力因子并采用PCR法对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 应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 11株优势菌皆为拟态弧菌, 2株代表菌腹腔注射感染黄颡鱼后均可引发溃疡症状; 11株拟态弧菌均具有溶血活性、蛋白酶、明胶酶和DNA酶活性, 不具有卵磷脂酶活性, 可分泌产生铁载体; 所有菌株均携带vmh、ompU、toxR及matCDB-iucABCD-iutA等毒力相关基因, tcpA、ctxA、st、zot、ace、tdh等毒力基因均未检出。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间甲氧嘧啶高度耐药, 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土霉素、甲砜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较敏感, 个别菌株对新霉素和甲砜霉素耐药。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拟态弧菌感染可引起黄颡鱼溃疡病, 不同发病养殖场的分离株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及毒力基因型, 并具有较一致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耐药谱型, 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鱼溶浆、酶解鱼溶浆和酶解鱼浆完全替代鱼粉后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的影响, 在黄颡鱼实用型日粮配方模式下, 以28%的日本级蒸汽鱼粉为对照(FM), 按照FM组鱼粉蛋白质量的15%、30%和45%三个梯度, 分别添加鱼溶浆(SW15、SW30和SW45)、酶解鱼溶浆(SWH15、SWH30和SWH45)、酶解鱼浆(FPH15、FPH30和FPH45)完全替代鱼粉, 设计共10组等氮等能日粮, 每组设定3个重复, 在池塘网箱中养殖初始体重(18.68±0.10) g /尾黄颡鱼60d。结果显示: (1)以FM为对照, SW的3个试验组黄颡鱼的SGR降低9.89%—20.33%(P<0.05), FCR增加18.79%—44.85%(P<0.05); SWH试验组中SWH15和SWH45的SGR相对FM组分别降低8.79%和14.84%, FCR相对FM组增加16.97%和27.88%, 差异显著(P<0.05); FPH试验组中FPH15和FPH45的SGR相对FM组降低13.18%和15.38%, FCR相对FM增加30.30%和29.70%, 差异显著(P<0.05); (2)SWH30和FPH30组的SGR、FCR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 (3)相对于SW, 同等添加量SWH的SGR增加4.40%—9.39%, FCR降低9.81%—15.31%(P<0.05); (4)与FM组的FIFO值相比, SW30、SWH30和FPH30的FIFO值仅为0.67、0.61和0.60, 降低67.67%—70.15%(P<0.05)。结果表明: 在黄颡鱼日粮中, 8.5%添加量的酶解鱼溶浆(干物质)、8.2%添加量的酶解鱼浆(干物质)可以完全替代鱼粉(28%), 而相应的FIFO值分别比鱼粉组降低了69.95%和70.15%; 酶解鱼溶浆对黄颡鱼的生长效果优于鱼溶浆。日粮中过高或过低添加量的鱼溶浆、酶解鱼溶浆和酶解鱼浆都会导致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Angiopoietin-related protein 1 (ARP1) is one of the antiangiogenic facto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blood vessel network formation. Here a rapid method to prepare ARP1 polyclonal antibody in 1 month was developed. The gene of fibrinogen homology domain (FD) for ARP1 was cloned and the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a soluble form of MBP-FD fused protein. The MBP-FD protein was purified using amylos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of maltose-binding protein.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BP-FD were obtained through immunization in BALB/c mice. The titer was determined by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antibody specificity was assessed by Western blot. The full-length ARP1 protein in stable form expressed in transfected human large lung cancer cell lines NCI-H460 was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ICC) analysis using ARP1 polyclonal antibodi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ntibody possesses good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This work provides a substantial base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f ARP1 function and associated mechanisms.

Supplemental material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Go to the publisher's online edition of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to view the supplemental file.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研究设计了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维生素D3饲料(1120、2260、3950、8030和16600 IU/kg),对体重为(5.0±0.2) g的黄颡鱼进行了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并在生长实验结束后进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攻毒72h。于攻毒前(0)和攻毒后(72h)采样,每个饲料组分别取6尾鱼的脾脏、头肾、肝脏和前肠四个组织,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D3处理对攻毒前和攻毒后TLR18、TLR19和TLR2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同时另取6条新鲜黄颡鱼的肌肉、头肾、肾脏、皮肤、脑、鳃、脾脏、胃上皮、小肠和肝脏,检测TLR18、TLR19和TLR21基因在黄颡鱼中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的维生素D3添加水平会显著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 TLR18、TLR19和TLR21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饲料中不同维生素D3含量在攻毒前后均会显著影响TLR18、TLR19和TLR21在头肾、脾脏、肝脏和前肠中的表达,攻毒后基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