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美罗培南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肺部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Interleukin)-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6 %,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 %,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IL-6、IL-10、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08 %,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 %,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用于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罗培南治疗,其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用于RA诊断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6例RA患者为RA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活动期RA组(69例)和缓解期RA组(57例)两个亚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记录比较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RA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水平及DAS28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RA组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RA组和对照组(P0.01),缓解期RA组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GM-CSF、IL-6及TNF-α水平三者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DAS28与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473、0.584、0.675,P均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上调,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通过检测此类细胞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对重症肺炎(SP)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P患者78例,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和观察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各39例,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治疗7 d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TNF-α、PCT、CRP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脓性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氧分压(pO2)、氧合指数(OI)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TNF-α、PCT、CR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治疗SP患者,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且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11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血清TNF-α、IL-1β、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CPSI评分、白细胞计数、血清TNF-α、IL-1β、M-CS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和降低血清TNF-α、IL-1β、M-CSF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18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91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7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洞闭合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COPD合并PTB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和肺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羟考酮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2水平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在术后使用硫酸吗啡注射液,观察组在术后使用羟考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2水平的变化、镇痛效果、术后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患肢达45°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6、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48、72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术后6、12、24、48、7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患肢达45°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TNF-α、IL-6、IL-2水平的影响较小,且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有脑膜瘤拟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以DEX 1.0μ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50 mL溶液静脉输注,10 min内输完,而后以0.5μg/kg/h输注DEX。对照组以等速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并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10 min(T1)、诱导后(T2)、开皮时(T3)、手术1 h(T4)、手术结束时(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糖、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HR在T2、T3时间点均高于T1时间点,而研究组患者HR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MAP在T3时间点高于T1时间点,对照组患者在T3、T4时间点高于T1时间点,而研究组患者MAP在T3、T4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T2、T3、T4、T5时间点血糖均高于T1时间点,而研究组患者在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T2、T3、T4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均高于T1时间点(P0.05),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T3、T4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EX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有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抗炎、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从而促进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IL-6、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9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IL-17水平的变化,治疗后第3d、5d、7d时的病毒转阴率,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TNF-α、IL-6、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9.45±3.12)ng/L vs.(47.83±3.91)ng/L,(24.56±3.05)μg/L vs.(36.12±3.28)μg/L,(9.74±1.14)pg/ml vs.(18.45±2.02)pg/ml](P0.05)。观察组在第3d、5d、7d时的病毒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27/48)vs.29.17%(14/48),72.92%(35/48)vs.50.00%(24/48),95.83%(46/48)vs.75.00%(36/48)](P0.05)。观察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1.28±0.30)d vs.(2.34±0.38)d,(2.12±0.32)d vs.(3.53±0.40)d,(1.23±0.25)d vs.(2.45±0.32)d,(2.07±0.30)d vs.(3.12±0.36)d,(4.85±0.56)d vs.(6.13±0.70)d](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45/48)vs.70.83%(34/48)](P0.05)。结论: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可能与有效降低血浆TNF-α、IL-6、IL-17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10万IU静点,每8 h 1次;试验组患者予以乌司他丁30万IU静点,每8 h 1次。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血淀粉酶、肝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MY、ALT以及Cr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缩短(P0.05);试验组TNF-α、IL-1、IL-6、IL-8水平较低(P0.05);试验组AMY、ALT以及Cr水平较低(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安全有效,较正常剂量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TNF-α、IL-1、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ET-1、Ang-1、G-CSF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1、3、7、14天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Ang-1、G-CS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血清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脑梗死、脑积水、癫痫、肺部感染、切口脑脊液瘘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达到4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56%;而治疗组的死亡率(5.0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清ET-1、Ang-1以及G-CSF水平,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从而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地屈孕酮,每次1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500 mg/(k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0(IL-10)水平,CD4~+/CD8~+、CD8~+以及CD4~+及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8.05%(32/41),明显高于对照组[60.98%(25/41)](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IL-6、IL-10、CD4~+/CD8~+以及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0、CD4~+/CD8~+以及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82.93%(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31.71%(13/41)](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屈孕酮可以有效增强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均治疗至胎儿娩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血清VEGF、APN和Hcy水平的变化及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APN、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Hc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可能与其有效调节血清VEGF、APN、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容  周焱  赵川  李毅  杨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3):2524-2527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门诊诊治的108例耐药肺结核,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4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D3~+、CD4~+、CD8~+、CD4~+/CD8~+、TOS、TAS、OSI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IL-6,TNF-α,TOS及O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8~+、T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高,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及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65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血清PAF-AH、esRAGE、CA125水平、免疫功能、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F-AH、esRA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87.20±15.10)ng/mL vs.(135.13±11.42)ng/mL,(0.32±0.08)ng/L vs.(0.26±0.05)ng/L,(21.06±3.27)U/mL vs.(30.49±4.23)U/mL](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69.56±7.89)%vs.(57.56±6.05)%,(43.30±5.11)%vs.(37.86±4.53)%,(2.14±0.30) vs.(1.82±0.26)](P0.05);观察组血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比对照组低[(2.17±0.34)L vs(1.84±0.29)L,(67.34±8.28)%vs.(60.37±6.05)%,(36.23±3.15)mmHg vs.(42.85±3.88)mmHg](P0.05);观察组动脉血压分压(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89.45±7.40)mmHg vs.(80.23±6.82)mmHg,(33.83±3.11)mmHg vs.(40.02±3.86)mmHg](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肺动脉高压状态,其内在机制可能和调节血清PAF-AH、esRAGE、CA125水平及缓解气道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气宁心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ST2蛋白(s ST2)、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宁心汤治疗,每天1剂,于早晚服用,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GDF-15、s ST2、APN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37/40)vs72.50%(29/40)](P0.05);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53.56±6.24)mm vs(57.40±6.72)mm,(41.26±4.95)mm vs(46.28±4.86)mm](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7.91±5.93)%vs(50.27±5.90)%](P0.05);血清GDF-15、s ST2、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0.81±73.14)ng/L vs(1192.86±93.62)ng/L,(4.28±1.02)ng/mL vs(20.69±3.48)ng/mL,(13.47±2.18)mg/L vs(16.05±3.63)mg/L](P0.05);APACHE-Ⅱ、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90±3.28)分vs(20.37±4.97)分,(3.24±0.92)分vs(5.38±1.01)分](P0.05)。结论:益气宁心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心心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GDF-15、s ST2、APN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sVCAM-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VCAM-1、CGRP水平、平均听阀比、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 VCAM-1、CGRP水平、平均听阀比、T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 VCAM-1水平、平均听阀比、TH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2.35%,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地塞米松治疗,这可能与其显著改善患者血清s VCAM-1、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Rt-PA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IL-6、IL-17及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 d、3 d、7 d、14 d时血清IL-6、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3 d、7 d时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4 d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采用Rt-PA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17、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三烯D4(LTD4)、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在入院后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每次0.5 mg,加入3 mL生理盐水进行持续吸入,每天两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每天两次。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LTD4、NGF、TIMP-1水平及T淋巴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77.77%(35/45)](P0.05);喘憋消失、咳嗽缓解、肺部湿罗音、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32±1.03)d vs(6.08±1.24)d,(5.60±1.12)d vs(7.21±1.30)d,(3.19±0.98)d vs(4.98±1.02)d,(3.25±1.03)d vs(5.89±1.35)d](P0.05);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92.63±10.01)L/s vs(78.36±9.19)L/s,(95.37±11.72)%vs(80.19±10.23)%](P0.05);血清LTD4、NGF、TI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4±0.86)ng/ml vs(12.68±1.01)ng/mL,(68.18±9.01)pg/mL vs(80.78±10.24)pg/mL,(34.16±5.06)ng/mL vs(49.76±5.47)ng/mL](P0.05);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66.15±7.20)%vs(62.03±6.85)%,(45.13±7.90)%vs(37.42±7.06)%](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34.16±5.06)%vs(49.76±5.47)%](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显著,能够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LTD4、NGF、TIMP-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蛋白(S-100B)、血管生成素(An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血清S-100B、人血管生成素(ANG)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NIHS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AN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S-100B、AN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S-100B、AN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