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α1-抗胰蛋白酶(α1-A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加重期(急性组)患者49例,稳定期(稳定组)患者38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急性组、稳定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NE、α1-AT、CRP、PCT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并分析COPD患者NE、α1-AT、CRP、PCT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急性组与稳定组患者的NE、CRP、PCT水平均明显升高,α1-A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急性组患者的NE、CRP、PCT水平高于稳定组,α1-AT水平低于稳定组(P0.05);急性组与稳定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E、CRP、PCT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α1-AT与FEV1%及FEV1/FVC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NE、CRP、PCT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α1-A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NE、α1-AT、CRP、PCT均与肺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加强对此类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对COPD患者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_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每组。观察组采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F-1、TGF-β_1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GF-1、TGF-β_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GF-1、TGF-β_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贫血、脱发、神经感觉障碍、神经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GF-β_1及IGF-1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T(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观察组)以及80例非胆红素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资料,包括所有患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CK-MB、cTnT、IGF-1、头颅核磁共振(skull magnetic resonance,MRI)、临床表现等及出院后随访资料。根据胆红素水平高低,将观察组分为轻度(33例)、中度组(27例)及重度组(20例),比较其:TBIL、IGF-1、CK-MB、cTnT水平。结果:各组新生儿TBIL、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黄疸组TBIL、CK-MB、cTnT值分别高于轻度、中度黄疸组和对照组,IGF-1低于轻度、中度黄疸组和对照组(P<0.05);中度黄疸组TBIL、CK-MB、cTnT高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IGF-1低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黄疸组TBIL、CK-MB、cTnT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T与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87,P<0.05);血清CK-MB与TBI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20,P>0.05);血清IGF-1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r=-0.568,P<0.05)。苍白球异常信号组患儿血清IGF-1值为(11.05±0.51) ng/mL,明显低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14.22±2.67) ng/mL(P<0.05);苍白球异常信号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为(347.62±33.01)μmol/L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341.75±35.14)μmol/L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T和IGF-1水平分别有助于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和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VEGF、IGF-1、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VEGF、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患者视力快速恢复,用药安全性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烧伤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Ⅰ组(1%~15%)34例、Ⅱ组(16%~30%)9例、Ⅲ组(31%~50%)17例、Ⅳ组(51%~95%)10例;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者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分析其与TBSA的相关性。结果:在10d观察期内,Ⅲ组和Ⅳ组患者的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Ⅱ组患者IGF-1水平仅在烧伤后1 d时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且在烧伤后2 d,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浆IGF-1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GFB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浆IGFBP-1有上升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烧伤患者血浆IGF-1水平与TBSA值呈负相关(r=-0.693,P0.05);血浆IGFBP-1水平与TBSA值呈正相关(r=0.377,P0.05)。结论:烧伤患者血浆IGF-1水平显著下降,而IGFBP-1水平则显著升高,与烧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判断烧伤患者预后的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疗效及对血清饥饿激素(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SS患儿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7)与对照组(n=57)。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GH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以及IGF-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重、总甲状腺素、骨龄、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S患儿应用rhGH治疗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ISS患儿体内血清IGF-1、Ghrelin水平,安全无副作用,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17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病例组),随机选取的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两组的血清TNF-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NO水平,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IGF-II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IGF-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3 d、7 d、10 d血清TNF-α、IGF-II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血清TNF-α、IGF-I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血清NO水平在术后3 d、7 d、10 d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血清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术前病例组患者TNF-α、IGF-I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33,P<0.05),TNF-α、IGF-II与NO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r=-0.681、-0.716,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TNF-α、IGF-Ⅱ呈高表达,NO呈低表达,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IGF-Ⅱ、NO逐渐趋于正常,联合检测围手术期血清TNF-α、NO、IGF-Ⅱ有助于早期评估胃癌病情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39例,根据Sepsis 3.0定义,将脓毒症患者分成一般脓毒症组(n=73)及脓毒症休克组(n=66),根据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28d后的转归资料,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不同预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脓毒症患者血清IGF-1、HMGB1水平、急性病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MGB1、IGF-1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一般脓毒症组CD3~+、CD4~+、CD4~+/CD8~+高于脓毒症休克组,CD8~+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血清HMGB1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血清IGF-1水平则低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存活组CD8~+低于死亡组,CD3~+、CD4~+、CD4~+/CD8~+高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血清HMGB1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CD8~+、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与CD8~+、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血清HMGB1、T淋巴细胞亚群、IGF-1均存在异常变化,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胫骨骨折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钙素(BGP)水平,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钙素(BG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康复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观疗效及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3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内固定术,观察为内外联合固定术。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P、TNF-α、TGF-β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35/43)比41.86%(18/43)](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P、TNF-α、TGF-β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NF-α、TGF-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AL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TNF-α、TGF-β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0/43)比11.63%(5/43)](P0.05)。结论: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升高患者血清ALP水平,降低TNF-α、TGF-β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18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91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7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洞闭合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COPD合并PTB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和肺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胱抑素C(CysC)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16例作为研究组。按其病情分成轻度组152例、中度组105例以及重度组59例,另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C、总胆红素(TSB)水平,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的关系。此外,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基线资料,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ST、IGF-1、NSE、CysC、TS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水平与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母婴血型不合、产前使用催产素、围生期疾病以及TSB、AST、IGF-1、NSE、CysC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产前使用催产素、围生期疾病以及TSB、AST、IGF-1、NSE、CysC(P<0.05)。结论:随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的加剧,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均逐渐升高且均与血清TSB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上述血清学指标辅助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且以上指标水平的升高会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PF分为COPD合并PF组(n=35)和COPD组(n=45),分析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及高分辨CT(HRCT)结果,检测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对COPD合并PF的预测效能。结果:COPD合并PF患者的临床症状位于两种单病之间,肺功检查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Ico弥散量多表现为中重度减低,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较明显,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具有两病的特点。COPD合并PF组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PD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联合诊断COPD合并PF的敏感度为96.00%,AUC为0.894,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OPD合并PF患者具有COPD和PF临床表现融合的特点,使得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且其血清TGF-β1、CTGF、TNF-α水平呈高表达,对COPD合并P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CA125水平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取同时期参加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血清VEGF、IGF-1、CA125的水平,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的疗效。结果:34例痛经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改善,最终29例完全缓解,有效率85.2%。患者组治疗前血清VEGF、IGF-1、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组血清IGF-1、VEGF和CA125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术后6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清IGF-1、VEGF、CA125的变化可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中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AP-1)、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肺功能、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6例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VAP-1、MSP、SDF-1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根据COPD稳定期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n=53)、中度组(n=34)、重度组(n=29),比较三组上述各指标水平。采用COPD评估测试表(CAT)评估三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VAP-1、MSP、SDF-1水平与肺功能、炎性因子及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血清VAP-1、MSP、SDF-1、IL-6、IL-17、IL-22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FEV1、FVC、FEV1/FVC以及PEF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VAP-1、MSP、SDF-1、IL-6、IL-17、IL-22、TNF-α水平及CAT评分较中度、重度组明显降低,且中度组低于重度组,而轻度组FEV1、FVC、FEV1/FVC、PEF较中度、重度组增高,且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VAP-1、MSP、SDF-1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三者与血清IL-6、IL-17、IL-22、TNF-α水平及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VAP-1、MSP、SDF-1水平明显上调,且三者与患者的肺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有望通过测定血清VAP-1、MSP、SDF-1水平,评估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羟基端糖肽(copept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并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致力前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选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PaCO_2、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EV1、FVC均叫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98)。对照组采用白蛋白治疗,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治疗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指数水平,治疗前后胆红素各项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铁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8%(97/105) vs. 80.61%(79/98)](P0.05);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5±0.82) d vs.(5.31±0.92) d,(56.02±7.36)μmol/L vs.(82.86±9.32)μmol/L](P0.05);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8.75±6.21) d vs.(146.03±7.32) d,(7.49±0.85)μmol/L vs.(9.57±1.02)μmol/L,(117.80±6.52)μmol/L vs.(151.09±8.34)μmol/L](P0.05);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01±6.45) U/L vs.(89.56±10.73) U/L,(19.30±2.17) ng/L vs 26.78±3.67) ng/L](P0.05);而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0.27)g/L vs.(1.60±0.24)g/L](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白蛋白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黄疸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hs-CRP、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VC、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19.61%、38.7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单用沙丁胺醇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TNF-α、IL-1β细胞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观察组的TNF-α与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术后胃瘫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疗效良好,且能降低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宫炎康胶囊联合头孢他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4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宫炎康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高切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头孢他啶与宫炎康胶囊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