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并分析与 T细胞免疫分子及气道基底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 86例,根据哮喘控制情况分为急性发作期组 48例和缓解期组 38例,选择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 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 MC-CP、S1P水平、肺功能、T细胞免疫分子、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厚度(BMT),并分析血清 MC-CP、S1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T细胞免疫分子及BMT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患者血清 MC-CP、S1P水平及 BMT、CD8+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MC-CP、S1P、CD8+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 FEV1%pred、CD4+、CD4+/ CD8+,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组上述指标低于缓解期组(P<0.05)。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 MC-CP、S1P与 CD8+、BMT呈正相关(P<0.05),与 FEV1%pred、CD4+、CD4+/CD8+、IgA、IgM、IgG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 MC-CP、S1P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与肺功能、免疫功能和气道重塑相关,且血清MC-CP与 S1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布地奈德组(n=46)与联合组(n=48)。布地奈德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经口吸入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测量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检测所有患者的CD3~+、CD4~+和CD8~+,计算CD4~+/CD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均明显上升,且联合组的FEV1%、FEV1/FVC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IL-4、IL-6、IL-8、IL-17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的IL-4、IL-6、IL-8、IL-17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布地奈德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CD3~+、CD4~+以及CD4~+/CD8~+均明显上升,且联合组的CD3~+、CD4~+以及CD4~+/CD8~+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的82.61%(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炎性指标,并能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及血清白介素(IL)-2、IL-4、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平衡紊乱、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补充电解质等,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于治疗前后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IL-2、IL-4、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哮鸣音、胸闷、咳嗽症状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4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4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血清IL-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T细胞亚群中,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比明显对照组高,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乌司他丁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IL-2、IL-4及T细胞亚群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ST)联合孟鲁斯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ASBA)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ASB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43)以及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ST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肺功能、细胞因子水平、咳嗽评分、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SGRQ)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的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γ-干扰素(INF-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0.93%,与对照组的16.28%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SBA给予ST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机体炎症反映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其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7)与实验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液尿损伤分子-1(KIM-1)、心钠肽(ANP)、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1、6(IL-1、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尿液KIM-1、ANP、血清CYS-C、IL-1、IL-6、CRP、TNF-α、ET-1、APACHE-Ⅱ评分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可显著减轻脓毒症时急性肾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肾脏血流灌注,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1-磷酸鞘氨醇(S1P)、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及黏蛋白域蛋白4(TIM4)与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气道炎症和治疗后再次急性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47例缓解期患者纳为缓解组,73例急性发作期患者纳为发作组。对比发作组、缓解组血清S1P、SFRP1、TIM4、SFRP5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气道炎症[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痰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嗜酸粒细胞],治疗结束后以门诊复查或电话的形式进行随访1年,根据1年内是否再次急性复发分组,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血清S1P、SFRP1、TIM4、SFRP5水平。结果:发作组的S1P、SFRP1、TIM4高于缓解组,SFRP5低于缓解组(P<0.05)。发作组的FEV1、FVC、FEV1/FVC低于缓解组(P<0.05)。发作组的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FeNO、血嗜酸粒细胞高于缓解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1P、SFRP1、TIM4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FeNO、血嗜酸粒细胞均呈正相关(P<0.05)。SFRP5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P<0.05),而与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FeNO、血嗜酸粒细胞均呈负相关(P<0.05)。复发组的S1P、SFRP1、TIM4高于未复发组,SFRP5低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S1P、SFRP1、TIM4水平异常升高,SFRP5异常降低,且与肺功能、气道炎症、再次急性复发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10万IU静点,每8 h 1次;试验组患者予以乌司他丁30万IU静点,每8 h 1次。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血淀粉酶、肝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MY、ALT以及Cr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缩短(P0.05);试验组TNF-α、IL-1、IL-6、IL-8水平较低(P0.05);试验组AMY、ALT以及Cr水平较低(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安全有效,较正常剂量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TNF-α、IL-1、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5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血清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 beta,IL-1β)、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加入葡萄糖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的变化及血淀粉酶水平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个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水平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6(CCL26)与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BA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急性发作期组,根据病情分级将BA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轻度亚组55例、中度亚组43例、重度亚组20例,另选取同期77例BA临床控制期患者(临床控制期组)和6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作为对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A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GRN、SFRP1、CCL26水平与肺功能和气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临床控制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PGRN水平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峰值呼气流速(PEF)依次降低,SFRP1、CCL26水平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依次升高(P<0.05)。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PGRN水平和FEV1%pred、PEF依次降低,SFRP1、CCL26水平和FeNO、外周血EOS计数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A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GRN水平与FEV1%pred、PEF呈正相关,与FeNO、外周血EOS计数呈负相关(P<0.05),SFRP1、CCL26与FEV1%pred、PEF呈负相关,与FeNO、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BA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GRN水平降低,SFRP1、CCL26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和气道炎症有关,可能成为BA急性发作期患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三烯D4(LTD4)、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在入院后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每次0.5 mg,加入3 mL生理盐水进行持续吸入,每天两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每天两次。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LTD4、NGF、TIMP-1水平及T淋巴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77.77%(35/45)](P0.05);喘憋消失、咳嗽缓解、肺部湿罗音、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32±1.03)d vs(6.08±1.24)d,(5.60±1.12)d vs(7.21±1.30)d,(3.19±0.98)d vs(4.98±1.02)d,(3.25±1.03)d vs(5.89±1.35)d](P0.05);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92.63±10.01)L/s vs(78.36±9.19)L/s,(95.37±11.72)%vs(80.19±10.23)%](P0.05);血清LTD4、NGF、TI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4±0.86)ng/ml vs(12.68±1.01)ng/mL,(68.18±9.01)pg/mL vs(80.78±10.24)pg/mL,(34.16±5.06)ng/mL vs(49.76±5.47)ng/mL](P0.05);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66.15±7.20)%vs(62.03±6.85)%,(45.13±7.90)%vs(37.42±7.06)%](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34.16±5.06)%vs(49.76±5.47)%](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显著,能够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LTD4、NGF、TIMP-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并确诊为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2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3(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60/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IL-3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MP-9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儿童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Cys LTs)及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FLA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8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通过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血清Cys LTs及FLA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97%)(P0.05);两组FEV1、FVC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两组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增加,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D4~+及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增加,CD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Cys LTs及FLA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ys LTs及FLA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用药能有效的提高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患儿免疫功能及降低血清Cys LTs及FLA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过氧化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使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ECP、LPO、FeNO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2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第治疗后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CP、LPO、Fe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沙丁胺醇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ECP、LPO、Fe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诊断价值及与其肺功能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关系。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BA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病情的不同分成急性发作组(急性发作期)42例与非急性发作组(缓解期)36例。比较两组FeNO、肺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清ECP、IL-13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此外,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eNO对BA急性发作期的有关诊断效能。结果:急性发作组FeNO水平高于非急性发作组,而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水平均低于非急性发作组(均P<0.05)。急性发作组血清ECP、IL-13水平均高于非急性发作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A急性发作期患者FeNO与PEF%pred、FEV1%pred、FVC%pred均呈负相关,而与血清ECP、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FeNO诊断BA急性发作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5.51%、94.05%。结论:BA急性发作期患者FeNO水平显著升高,且和肺功能、血清ECP、IL-13密切相关,检测FeNO对BA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肺部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5%(2/46)、8.70%(4/46),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