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蛋白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估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疗效分为显著组(n=22)、有效组(n=35)、无效组(n=11),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6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钙结合蛋白(S100β)等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DNF及N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100β与GF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疗效组治疗前后BDNF、S100β、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组的各指标水平最高;不同疗效组治疗前后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疗效组BDNF、NGF均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清BNDF水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GFAP水平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NGF、S100β水平与PANS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早期即存在神经营养不良及神经损伤,血清蛋白因子GFAP、BDNF或可作为辅助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素(CLU)、神经调节蛋白-1(NRG-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VD患者作为VD组。按照认知功能评分将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轻度痴呆组60例、中度痴呆组48例以及重度痴呆组42例。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V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VD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LU、NRG-1水平;对比不同痴呆程度组血清CLU、NRG-1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V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G-1、CLU预测V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VD组血清C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RG-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重度痴呆组的血清CLU比轻度痴呆组更高,而NRG-1比轻度痴呆组更低(P<0.05)。重度痴呆组的血清CLU比中度组更高,而NRG-1比中度组更低(P<0.05)。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预后良好组105例,预后不良组4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年龄、CLU、吸烟及合并高脂血症比例均相比预后良好组更高,而NRG-1、MMSE评分、MoCA评分及NIHSS评分均相比预后良好组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LU升高、合并高脂血症和年龄偏大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NRG-1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NRG-1联合CLU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最高。结论:VD患者血清CLU升高,而血清NRG-1明显降低,与痴呆程度有关。血清NRG-1联合CLU对VD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对住院3个月及以上的123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定精简版(MNA-SF)评估营养状况,并采集一般资料、相关营养生化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MNA-SF评分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23例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者67例(54.47%),营养不良者37例(30.08%),营养正常者19例(15.44%)。有认知障碍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P<0.05),重度认知障碍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认知障碍者(P<0.05)。与无认知障碍者比较,中度、重度认知障碍者MNA-SF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中度认知障碍者比较,重度认知障碍者MNA-SF评分显著降低(P<0.05)。营养不良者MMSE 6个认知领域评分和认知总评分均显著低于营养不良风险/正常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MNA-SF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86, P=0.023<0.05)。结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临床部门需加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有认知损害老人的营养关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GF)浓度、多巴胺(DA)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DNF、NGF、DA水平、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69.39%,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DNF、NGF、DA水平、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与增加BDNF、NGF、D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癌疼痛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肝癌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疼痛程度分为4例轻度疼痛组、19例中度疼痛组、7例重度疼痛组,同期纳入30例肝癌无痛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并分析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和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肝癌无痛组及对照组(P0.05)。重度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疼痛组及轻度疼痛组(P0.05)。治疗后,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和N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9、0.571、0.563,P值均0.001)。结论: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较肝癌无痛者明显上升,且和疼痛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焦虑程度青少年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其与生活应激、炎症因子和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7例青少年首发GAD患者,根据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分为轻度焦虑组(5-9分,50例)、中度焦虑组(10-14分,65例)、重度焦虑组(15-21分,32例)。检测血清NPY、5-HT、BDN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α、IL-6水平,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延迟匹配测验(DMS)评估生活应激水平和记忆功能。比较组间血清NPY、5-HT、BDNF、CRP、IL-1α、IL-6水平以及SLSI、DMS差异,分析血清NPY、5-HT、BDNF水平与血清CRP、IL-1α、IL-6水平及SLSI、DMS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焦虑组血清NPY、5-HT、BDNF水平低于中度焦虑组和轻度焦虑组(P<0.05),且中度焦虑组低于轻度焦虑组(P<0.05),重度焦虑组CRP、IL-1α、IL-6水平以及SLSI评分高于中度焦虑组和轻度焦虑组(P<0.05),且中度焦虑组高于轻度焦虑组(P<0.05)。重度焦虑组总延迟反应时间、无延迟反应时间长于中度焦虑组和轻度焦虑组(P<0.05),且中度焦虑组长于轻度焦虑组(P<0.05);重度焦虑组总延迟正确数、无延迟正确数少于中度焦虑组和轻度焦虑组(P<0.05),且中度焦虑组少于轻度焦虑组(P<0.05)。青少年首发GAD患者血清NPY、5-HT、BDNF水平与SLSI评分、CRP、IL-1α、IL-6、总延迟反应时间、无延迟反应时间呈负相关(P<0.05),与总延迟正确数、无延迟正确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首发GAD患者随着焦虑程度加重,其生活应激强度增强、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记忆功能减弱,且均与患者血清NPY、5-HT、BDNF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胆碱酯酶(CHE)、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3例AD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AA、CHE、ApoA1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AA、CHE、ApoA1水平及MMSE、MoCA评分。根据MMSE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观察并比较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SAA、CHE、ApoA1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SAA、CHE、ApoA1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血清SAA高于对照组,血清CHE、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MoCA、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SAA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CHE、ApoA1水平低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GF蛋白及前列腺F2α受体(PTGFR)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6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痛经程度分为11例轻度组、14例中度组、11例重度组。同期选择36例月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GF蛋白和血浆PTGFR水平,分析二者和痛经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单独和联合检测时诊断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子宫腺肌病痛经组血清NGF蛋白和血浆PTGF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痛经组血清NGF蛋白及血浆PTGFR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血清NGF蛋白和血浆PTGFR水平和子宫腺肌病痛经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12,0.88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GF蛋白联合血浆PTGFR蛋白检测诊断子宫腺肌病痛经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血清NFG蛋白及血浆PTGFR水平单独检测(P0.05)。结论:NGF蛋白和PTGFR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生和发展,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子宫腺肌病痛经。血清NGF蛋白水平及血浆PTGFR蛋白水平和子宫腺肌病痛经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LXA4)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结果为健康的40例志愿者纳入正常对照组,根据病情的不同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持续组(26例)、中度持续组(36例)、重度持续组(24例)。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血清LXA4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严重程度的第1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LXA4水平与FEV1%的相关性。结果: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重度持续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LXA4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持续组血清中LXA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持续组、重度持续组和正常对照组,重度持续组血清中LXA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持续组和正常对照组,轻度持续组血清中LXA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重度持续组的FEV1%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持续组的FEV1%显著低于轻度持续组和中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的FEV1%显著低于轻度持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统计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LXA4水平与FEV1%呈明显的负相关(r=-0.486,P=0.041)。结论:LXA4在支气管哮喘中度持续患者血清中表达最高,在轻度持续患者血清中表达最低,支气管哮喘越严重FEV1%水平越低,同时LXA4水平与FEV1%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与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轻度哮喘组(n=30)、中度哮喘组(n=38)和重度哮喘组(n=28),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3浓度、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CD4~+、CD8~+、CD4~+/CD8~+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免疫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3浓度、FEV1%pre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CD4~+/CD8~+、血清IgA、IgM、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组血清25-(OH)D3、IgA、IgM、IgG水平、FEV1%pred、CD4~+、CD4~+/CD8~+均低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又低于轻度哮喘组(P0.05),重度哮喘组CD8~+水平高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又高于轻度哮喘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FEV1%pred、CD4~+、CD4~+/CD8~+、IgA、IgM、IgG均呈正相关(P0.05),与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25-(OH)D3浓度显著降低,且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25-(OH)D3浓度的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介素(IL)-10、IL-17、IL-33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科以及黄浦分院神经内科于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AD患者 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AD患者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39)、重度组(n=23)。对比三组患者的IL-10、IL-17、IL-33、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认知功能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血清IL-10、IL-17、IL-33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中度组的IL-17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IL-10、IL-33水平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梭菌纲、厚壁菌门、梭菌科、梭菌目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产碱杆菌科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10、IL-33与MMSE评分、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呈正相关,与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产碱杆菌科呈负相关(P<0.05)。IL-17与MMSE评分、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呈负相关,与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产碱杆菌科呈正相关(P<0.05)。结论: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血清IL-10、IL-17、IL-33水平异常变化,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异常,且IL-10、IL-17、IL-33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老年痴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循环酶法检测9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0例非痴呆患者作为同龄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分将老年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划分痴呆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结果:AD、MD、VD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痴呆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Hcy浓度越高,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越重。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老年期痴呆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认知功能减退的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通窍活血汤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老年痴呆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叶酸(F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脑病科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79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每次60 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口服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每天服用1剂,早晚分2次温服,每次200 mL。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及血清Hcy、CRP、FA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I、MMSE评分、血清F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cy、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窍活血汤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精神状态以及血清Hcy、CRP、FA水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血流、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脑血流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GF、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S-QOL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同期,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调节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FKN)、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分析NPSL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中44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NPSLE组),62例患者未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非NPSLE组)。检测血清sFKN、LDH水平,采用SLE疾病活动程度(SLEDAI)评分评估疾病活动程度,根据 SLEDAI评分将NPSLE组患者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12例)。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sFKN、LDH水平与SLEDAI评分之间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PSLE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NPSLE组血清sFKN、LDH水平、SLEDAI评分均高于非NPSLE组(P<0.05)。重度组血清sFKN、LDH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血清sFKN、LDH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sFKN、LDH水平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s=0.868、0.73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未接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高sFKN、高LDH是NPSLE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PSLE患者血清sFKN、LDH水平均增高,高水平sFKN、LDH与NPSLE发生和疾病活动程度增加有关,临床监测血清sFKN、LDH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NPSL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首次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55例,依据入院前2周内是否曾有过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n=75)和无自杀行为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自杀未遂组HAMD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5-HT及TC水平均低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5-HT及T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5-HT、TC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CRP、IL-6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水平降低,CRP、IL-6水平升高,检测血清5-HT、TC、CRP及IL-6有助于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及出现自杀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血管生成素2(ANGPT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8例,分别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和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血清Pin1、nesfatin-1、ANGPT2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Pin1、nesfatin-1、ANGPT2水平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光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Pin1、nesfatin-1、ANGPT2水平变化。结果: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Pin1、ANGPT2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nesfatin-1水平均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进行期组患者的Pin1、ANGPT2水平高于静止期组和退行期组患者,而nesfatin-1水平低于静止期组与退行期组患者(P<0.05);静止期组与退行期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Pin1、ANGPT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而nesfatin-1水平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Pin1、ANGPT2水平明显降低,nesfatin-1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情越重,血清Pin1、ANGPT2水平越高,而nesfatin-1水平越低,且三者对患者疗效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