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32(IL-3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5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记录Hp感染U值,根据检测结果将胃癌组分为Hp阳性组119例,Hp阴性组32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Hp感染U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与Hp感染U值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Hp阴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均与Hp感染U值呈正相关(r=0.585、0.428、0.40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可引起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升高,Hp感染、IL-32、IL-1β、TNF-α可能通过联合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进展与机体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COPD患者(COPD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正常对照组),将COPD患者分为急性期组41例及稳定期组24例,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IL-17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的FEV1、FVC、PEF、FEV1/FVC、6MWT、血清IL-4水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血清IFN-γ、IL-17及Th1/Th2均显著升高。急性期COPD患者的CD4~+CD25~+Treg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CD4~+CD25~+Treg细胞比例较稳定组COPD患者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CODP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老年COPD疾病的发病以及急性加重过程,导致患者出现肺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上丹参治疗NAFL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PF级别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葛根对照组、丹参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以建立NAFLD模型;丹参治疗组及葛根对照组大鼠给予6.25g·kg-1·d-1的浓缩液每日1次灌胃;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喂饲4周。实验完全结束(第4周),各组大鼠禁食12~14 h,禁水2 h后,采血,收集肝脏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脂(TC、TG、LDL-C、HDL-C)水平及肝功能(AST、ALT)、肝脏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含量。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7、TNF-α水平;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RORγt基因表达。结果:连续4周喂养高脂饮食后,模型组大鼠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丹参治疗组、葛根对照组大鼠TC、TG、LDL-C、ALT、AST水平及肝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成功复制NAFLD大鼠模型。丹参治疗组大鼠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IL-6、IL-17水平、大鼠RORγt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及葛根对照组(P<0.05);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及葛根对照组;Treg细胞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及葛根对照组(P> 0.05);Treg/ Th17显著高于模型组及葛根对照组 (P<0.05)。结论:丹参通过降低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抑制RORγt基因表达,降低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升高Treg细胞含量,调整Th17/Treg平衡,从而抑制NAFL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25例,2型糖尿病患者25例,同时以2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量以及血清IL-17、IL-10和TGF-β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1型糖尿病患者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10和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1型糖尿病患者的IL-10水平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低于正常而Th17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高于正常,这可能与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1(Th1)、T辅助细胞2(Th2)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SOM患者135例记为SOM组,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组(病程14d,49例)、亚急性组(病程14-30d,53例)、慢性组(病程30d,33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SOM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病程SOM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NF-γ、IL-2、IL-4、IL-10与CD3~+、CD4~+、CD8~+、CD4~+/CD8~+的相关性。结果:SOM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低于亚急性组、慢性组,亚急性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低于慢性组(P0.05)。SOM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亚急性组、慢性组,CD8~+水平低于亚急性组、慢性组,亚急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慢性组,CD8~+水平低于慢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M患者外周血INF-γ、IL-4与CD8~+呈正相关(P0.05),IL-4与CD3~+、CD4~+呈负相关(P0.05)。结论:SOM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表现异常,且其水平与疾病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联系,通过监测Th1Th2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评估SOM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le)三组,灌胃给药,观察关节改变情况并评分。称重并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数;ELISA检测血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PSO组足踝肿胀、活动受限程度明显减轻;PSO组脾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Th1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亦较Vehicle组显著下降,Th2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ELISA结果显示P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显著低于Vehicle组。各项结果 PSO组与MTX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补骨脂素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及抑制TNF-α、IL-6和IL-1β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RA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患病过程中血清IL-2、IL-8、TNF-α、IFN-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选的AA患者40例,其中急性患者(AAA)20例,慢性患者(CAA)20例,随机抽取20例健康人,对比监测60例目标病例的血清IL-2、IL-8、TNF-α、IFN-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AA组患者中AAA的各项细胞因子CD3+、CD4+、CD4+/CD8+检测结果较CAA患者波动较大。AA患者的血清IL-2、IL-8、TNF-α、IFN-γ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平均值。AA患者的CD4+、CD4+/CD8+低于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员平均值,CD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障患者发病过程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体液免疫机制异常两种情况,且变化规律与疾病轻重缓急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对致敏脾淋巴细胞Th1/Th2及Treg/Th17平衡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β-乳球蛋白(β-Lg)建立BALB/c小鼠牛乳过敏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分别与不同剂量的WPG共同孵育,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抗体(总IgE和特异性IgE),Th1/Th2及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过敏小鼠脾细胞中Th1/Th2及Treg/Th17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和RORγt mRNA的表达量。【结果】WPG体外刺激致敏脾细胞后可显著抑制IgE的产生,上调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下调Th2型因子(IL-4,GATA-3mRNA)和Th17型因子(IL-17,RORγt mRNA)的表达,且与过敏组相比,中、高剂量WPG的作用效果显著(P0.05);另外,WPG体外作用还上调了Th1型因子(IFN-γ,T-bet mRNA)及Treg型因子(TGF-β,Foxp3 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嗜酸乳杆菌WPG体外刺激可有效纠正致敏脾淋巴细胞的Th1/Th2及Treg/Th17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42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18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伤后不同时间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3d持续升高(P0.05);IL-1β、IL-8、TNF-α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2d持续升高,在伤后3d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AI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偏高,临床通过检测这四种血清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探讨其对DC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检测CHB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DC表面因子CD80和HLA-DR的表达;在DC培养不同时间内加入不同比例CHB Treg细胞,观察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细胞因子IL-10及TGF-β的表达变化。结果:CHB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DC细胞表面分子CD80和HLA-D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reg细胞处理后,DC细胞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随Treg细胞增加,IL-10及TGF-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增加可能通过诱导IL-10和TGF-β的表达来抑制DC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AL)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53例AL患者(AL组),并同期抽选我院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以及酶联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2、TNF-α和VEGF水平,并探讨A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2、TNF-α、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L组化疗前外周血TNF-α、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外周血IL-2、TNF-α和VEGF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长期缓解未复发者42例、复发者11例;复发患者的外周血TNF-α、VEGF水平较未复发组高,IL-2较未复发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L患者的外周血IL-2、TNF-α、VEGF含量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与氧合指数(OI)、肺部超声B线数目的关系;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显著,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与OI呈负相关,与B线数目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均高于存活组,Th17/Treg比值大于存活组,差异显著(P<0.05);经ROC曲线分析,IL-6、IFN-γ联合Th17/Treg比值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AUC为0.93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IL-6、IFN-γ联合Th17/Treg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肾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分化和miRNA-155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福州总医院接受MSCs诱导+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受者20例(MSCs组),对照组为同期配对的异体肾移植受者20例。两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均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强的松。两组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前、术后第15天抽取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亚群比值;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T淋巴细胞后,Rea1-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iRNA-?155的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移植前两组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比值、IL-2、IL-?10、TNF-α、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术后第15天,与对照组相比,MSCs组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亚群比值(30.44﹪?± 4.23﹪? vs 26.06﹪?±4.77﹪,t = 2.365,P = 0.042)、IL-10水平(20.35?ng/?L?±?5.10?ng/?L? vs 16.63?ng/?L±6.26?ng/?L,t = 2.062,P?=?0.046)上升,而IL-2(27.47ng/?L±4.30 ng/?L vs 31.40?ng/?L±5.33 ng/L,t = 2.252,P = 0.015)、TNF-α(41.52?ng/?L±8.32?ng/L vs 46.67?ng/?L±6.71?ng/L,t = 2.157,P = 0.037)和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水平(1.61±0.31 vs 1.89±0.15,t = 3.688,P?= 0.001)则降低。 结论MSCs能够升高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CD4+细胞比值和IL-10水平,降低IL-2、TNF-α和T淋巴细胞miRNA-155表达水平,与MSCs的免疫耐受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与IL-1β、TNF-α、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参照Michel Lequesen推荐的膝关节炎严重性判断标准将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分为极严重组、非常严重组、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极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非常严重组、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非常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IL-1β、TNF-α、IL-6水平与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且病情越严重,IL-1β、TNF-α、IL-6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耐药型癫痫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耐药型癫痫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分为耐药型癫痫组(45例)、药物敏感型癫痫组(5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临床记忆量表(CMS)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估患者整体智能、记忆功能和注意力,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耐药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指标和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耐药型癫痫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1)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MoCA评分、记忆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耐药型组MoCA评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药物敏感型组(P<0.05);(2)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外周血CD4+和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湿热痹阻组)、4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寒湿痹阻组)以及同期我院体检科确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147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MMP-3、TIMP-1、TNF-α、IL-1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MMP-3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TIMP-1、TNF-α、IL-1β则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P0.05),寒湿痹阻组血清MMP-3、TIMP-1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P0.05),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血清TNF-α、IL-1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MMP-3、TIMP-1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7存在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辅助性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26例作为肺炎伴喘息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伴有喘息患儿54例作为肺炎不伴喘息组,另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_3、白细胞介素(IL)-10、IL-17、Th17细胞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肺功能,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肺炎伴喘息组血清25(OH)D_3、IL-10、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肺炎不伴喘息组、对照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h17/Treg、IL-17高于肺炎不伴喘息组、对照组(P0.05)。各组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伴喘息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峰值呼气流量(PEF)低于肺炎不伴喘息组、对照组(P0.05),肺炎不伴喘息组与对照组FEV1%pred、PE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伴喘息组患儿血清25 (OH)D_3与Th17/Treg、IL-17呈负相关(P0.05),与IL-10、FEV1%pred、PEF呈正相关(P0.05),血清Th17/Treg与IL-10、FEV1%pred、PEF呈负相关(P0.05),与IL-17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OH)D_3、Th17/Treg表达水平异常,肺功能下降,且25(OH)D_3、Th17/Treg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失眠且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脑卒中后非失眠患者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失眠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PSQI总评分(13.10±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2.35)(t=17.90,P0.05)。观察组患者IL-6、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6,13.61,14.35,均P0.05)。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TNF-α、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10.36,11.27,均P0.05),且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增加,IL-6、IL-1β水平呈上升趋势,TNF-α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程度与血清TNF-α水平呈负相关,r=-1.856(P0.05);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720,0.745(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与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有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异常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外周血Th17、Th1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选取我院收治的BA病例57份,称作BA组,另选取呼吸系统正常的病例5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入选者的外周血IL-2、TNF-α、Th17、IL-6、Th1指标表达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BA组Th17(0.62±1.67)%、Th1(1.45±0.48)%及Th1/Th17(2.33±1.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BA组TNF-α(27.46±8.12)pg/mL、IL-6(11.69±2.14)pg/mL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2(2.58±3.89)pg/mL、IFN-γ(3.74±6.15)pg/mL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TNF-α、IL-6、IFN-γ、Th1/Th17、IL-2均和BA有密切相关性(P均0.05)。结论:IL-2、IFN-γ、Th1/Th17、TNF-α、IL-6表达水平均与BA有密切关联,可能是参与BA发病的主要原因,及早进行Th17、Th1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查有助于明确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