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中Vc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及其组织中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 ,以高稳定性维生素C磷酸酯为Vc源 ,研究饲料添加Vc对中华鳖生长及其Vc在组织中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别投喂基础配方相同而分别添加Vc 0、5 0、10 0、2 0 0、4 0 0、80 0mg/kg的饲料 ,在水温 31±2℃条件下养殖于结构相同、面积分别为 10 .5m2 的 18口水泥池中 ,进行为期 10 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1)饲料添加Vc可提高中华鳖幼鳖增重率 ,其中添加 2 0 0mg/kg组效果最佳 ,与未添加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添加Vc能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 ,添加Vc2 0 0、4 0 0、80 0mg/kg组与不添加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而且 ,饲料添加Vc能降低饵料系数 ,但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 ;未添加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未见有Vc缺乏症产生。(2 )基于试验幼鳖增重率折线法分析 ,中华鳖幼鳖获得最佳生长时的饲料Vc最低需求量为 184mg/kg ;(3)肝脏中Vc含量随着饲料Vc添加水平上升而增加 ,相关系数达 0 .95 4 2 ,各添加组与未添加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脏Vc含量的回归分析表明 ,获得维持肝脏组织Vc储存最佳的饲料Vc添加水平为 192mg/kg。 (4)饲料添加Vc可显著地降低鳖体水分含量 (P <0 .0 1) ,并略能增加体脂沉积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Toll样受体9(TLR9)水平及肠道菌群和其代谢产物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为研究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症组(n=51)和重症组(n=56)。另选同期5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AO和TLR9水平、肠黏膜屏障损伤指标(内毒素、D-乳酸、乳果糖/甘露醇比值)、肠道菌群情况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水平。

结果

与对照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和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以及肠道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显著升高,肠道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数量以及丙酸、丁酸、乙酸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重症组和轻中症组患者入院24 h、48 h、72 h时的血清DAO、TLR9水平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重症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清DAO、TLR9水平均高于轻中症组(均P<0.05)。重症组和轻中症组患者入院24 h、48 h、72 h时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重症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高于轻中症组(均P<0.05)。患者内毒素水平与DAO、TLR9水平、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乙酸、丁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丙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D-乳酸水平与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乙酸、丁酸、肠球菌、酵母菌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DAO、TLR9、丙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与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杆菌、乙酸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DAO、TLR9、酵母菌、丁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丙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更重,血清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显著升高,同时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程度与其血清DAO、TLR9水平、肠道菌群数量及代谢产物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肠道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肠道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并结合形态结构特点,对爬行动物黏膜免疫的特征进行了讨论。鳖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尤其大肠段)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明显,上皮间隙内普遍分布着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浆细胞。IEL在上皮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为核下区∶核区∶核上区=4∶3∶3。核上区IEL以小淋巴细胞为主,而核区和核下区的IEI体积略大。淋巴细胞胞质内含有数个粗大的膜包颗粒。上皮内未见微皱褶细胞,IEL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并在上皮细胞之间伸出伪足。肠腔内有完整的游离淋巴细胞。肠道黏膜上皮间隙内的浆细胞一般位于核下区或核区,胞质内充满着扩张状态的粗面内质网。肠道固有膜散布着许多淋巴细胞(LPL)、浆细胞、巨噬细胞和一些白血细胞,以小肠段的分布最丰富。在有些肠绒毛内,LPL分布密集,几乎占据整个绒毛中心,但并未出现淋巴小结。固有膜浆细胞有两种形态:一种浆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呈短的扩张状态,其数量占多数;另一种浆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状,数量较少。结果表明,参与中华鳖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的细胞数量多,但黏膜上皮内缺乏微皱褶细胞(M细胞),固有膜中也不形成淋巴小结。提示爬行动物的黏膜免疫机理与哺乳动物和鸟类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宋超  牛翠娟  陈欣然 《动物学报》2007,53(2):270-277
本研究旨在探讨壳聚糖对急性氨氮胁迫下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实验组中华鳖分别腹腔注射0mg/ml(C0组)、1mg/ml(C1组)、5mg/ml(C2组)、50mg/ml(C3组)壳聚糖溶液0.1ml,并饲养于总氨氮浓度(TAN)为110mg/L的水环境中;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并饲养于新鲜晾晒自来水中。注射7d后观测外周血和脾脏中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血清旁路途径溶血活性、血清溶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C0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血清旁路途径溶血活性均有显著提高,脾脏T淋巴细胞和血清溶菌活性没有显著变化。与C0组相比,注射壳聚糖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血清溶血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并且恢复到接近对照组的水平(P>0.05),只有C3组溶血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壳聚糖对脾脏中T淋巴细胞ANAE活性没有显著影响。C2组溶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壳聚糖对氨氮胁迫导致的免疫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作用强度因壳聚糖浓度和免疫指标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54例)和常规组(5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清胰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功能(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白介素-6)情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数量均降低,且联合组上述菌群数量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数量均升高,且联合组上述菌群数量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白介素-6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6.30% vs 83.33%,P<0.05),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清胰汤加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肠黏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中华鳖经常暴露于高氨环境中。本研究评价了慢性氨暴露对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幼鳖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鳖(体重90.5±20.5g)饲养于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1.49mg/L(C1)、2.61mg/L(C2)和4.14mg/L(C3)的环境中84d,以不外加氨氮的自来水饲养组为对照(C0),实验期间各处理组均保持恒定的温度(29.5±0.5℃)和pH(7.8±0.1)值。氨暴露21、42和84d后测体重,氨暴露84d后取各实验组鳖的血样。在本实验设定浓度范围内,氨对中华鳖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如血清溶血活性、血清杀菌活性、血清溶菌活性和脾脏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氨暴露组中华鳖血液和脾脏淋巴细胞α-乙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对高氨耐受能力比鱼类更强。  相似文献   

7.
肠道环境的稳态不仅是正常消化功能的基础,还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定居于肠道内的细菌与肠道免疫系统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在维持稳态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本综述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简要阐述肠道正常菌群对肠道淋巴组织发育的影响和对局部乃至全身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进而说明菌群如何与机体共同维持肠道稳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肠道黏膜屏障具有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维护肠道健康的功能。而肠道菌群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构成部分,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引起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及肝、肾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肠道黏膜的结构与功能及肠道菌群对其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肠道菌群对屏障系统的调控作用,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黏液分泌、影响紧密连接和肠道上皮通透性、激发肠黏膜免疫、调控肠上皮凋亡、影响肠上皮DNA稳定性及产生特殊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胃肠道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乐康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87例,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护肝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常乐康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肠道菌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常乐康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中梭菌属I簇和XI簇及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显著升高,而肠杆菌科细菌及肠球菌属细菌数量显著降低;患者血清D-乳酸,内毒素(LPS)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水平显著下降,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上升。结论常乐康可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效减轻系统性炎症反应,可作为阻止乙肝肝硬化病情进展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幼鳖的生长模式及身体各部分生化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条件下,模拟了中华鳖幼鳖背甲宽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曲线,观测了幼鳖身体总干重及内脏,脂肪块,骨骼和其它(肌肉和皮脍)各部分干重与背甲宽的相关关系,并测定了上述身体各部分的生化组成,结果发现幼鳖生长曲线呈S型,用逻辑斯缔生长方程可进行很好的拟合,该方程为:Cw=9.7563/(1+5.8008exp(-0.2301t)(r=0.89,n=420,P〈0.001),幼鳖身体总干重及内脏,脂肪块,骨骼  相似文献   

1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2.
不同应激损伤所致血管内皮细胞中vWF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C)中vWF的变化,评价VEC的损伤。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体外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中vWF进行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对vWF的细胞阳性率和荧光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观察低氧和低温所引起的vWF变化。结果:正常猪PAEC和大鼠AEC的vWF阳性率在80%左右,阳性程序较高。但缺氧或冷冻损伤可使PAEC和AEC的v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19C-4-2,142G,SL63,Tio63以及Fii32等中华鳖的6个致病菌株的免疫原性,认为T3最强,当它的给予量在50-100×108cfu/mL时,中华鳖的免疫保护率和血清间接凝集抗体效价均达较高水平;低于和高于这个量,中华鳖的免疫应答都会有所降低;当其超过160×108cfu/mL时,则会表现出明显的免疫耐受现象.中华鳖最适宜的免疫温度是25-30℃,水温低于10℃,它的免疫应答反应就大大降低.此外良好的水质,充裕的光照也是提高中华鳖免疫应答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孵化温度对中华鳖胚胎物质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杜卫国  计翔 《动物学报》2001,47(5):512-517
用多重温度组合[7个恒温(23、24、27、28、30、33和34℃)和1个波动温度(22.3-32.8℃)]孵化中华鳖(Pellodiscus sinensis)卵,检测温度对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的影响。卵在波动温度和温和温度下(27℃和28℃)孵化有较高的干物质、脂肪和能量转化率,卵出幼体因而含有较多的无机物,幼体躯干和脂肪体含有较高的能量。卵在极端高温(34℃和33℃)或极端低温(23℃)下孵化物质和能量转化率较低,使得孵出幼体中无机物较少,幼体射干和脂肪中含能量较低。孵化温度显著影响中华鳖孵出幼体内的能量分配;27℃和28℃孵出幼体含能量较高且相似,但27℃孵出幼体剩余卵黄能量小于28℃孵出幼体;34℃和23℃孵出幼体含能量较低且相似,但23℃孵出幼体剩余卵黄能量大于34℃孵出幼体。波动温度拓宽存活孵化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光照强度对中华鳖稚鳖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在3000,1000,300和101x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中华鳖稚鳖的最大日摄食量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中华鳖稚瞥珠最大日摄食量影响显著,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中华鳖稚鳖的最大日摄食量逐渐增加,二者之间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幼体呼吸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改装后的Kalabukhov-Skvorstov呼吸器,同时测定了中华鳖在自由潜水状态下的空气呼吸和水呼吸摄氧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中华鳖主要依靠空气呼吸摄氧;水呼吸仅占总呼吸摄氧量为2.68%左右。呼吸摄氧率无显著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肝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MT几乎广泛分布于所有生物,包括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植物、真菌和蓝细菌,不同生物金属硫蛋白理化特性和其氨基酸序列及中心片段的比较研究,对研究MT的结构和生物功能及生物的分子进化提供重要依据。哺乳动物MT研究较多,爬行动物鳖MT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报道鳖肝的金属硫蛋白,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分别经皮下注射ZnSO4,CuSO4和CdCl2溶液诱导后,取乙醇沉淀的肝脏无细胞提取液再经SephadexG-50、DEAE-SepharoseCL-6B及SephadexG-25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自鳖肝脏中分别获得Zn-MT、Cu-MT和Cd-MT,未经诱导的鳖肝脏中无MT,质谱和HPLC分析其分子量约为6300dalton。根据氨基酸组成分析。鳖肝脏MT含61个氨基酸残基,其中MT的典型氨基酸Cys含量占17%。Lys,Glu和Asp含量较高,而芳香族氨基酸和组氨酸含量极低,从紫外光谱特性分析,Zn-MT、Cu-MT、Cd-MT紫外吸收肩分别在220nm、270nm和250nm。表明确为鳖肝脏MT。从氨基酸残基数和分子量看,鳖肝脏MT与哺乳动物MT类似;而从氨基酸组成和结合金属离子的量看,又与低等生物蚯蚓酵母菌的MT类似。鳖MT的特性介于哺乳动物MT与低等生物MT之间,体现了鳖这种生物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氮排泄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 -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中华鳖稚鳖 (39 5 4— 4 4 2 2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 ,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 ,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 (SGRdr)与摄食率 (Rl)的关系式为 :SGRdr=- 1 8799 1 0 795Rl- 0 0 832Rl2 (r=0 90 6 ,n =2 5 ,P <0 0 1) ;除干物质转化效率外 ,湿重、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 2 %组均达到最大 ,分别为 36 31%、2 1 4 7%和 2 8 10 % ;除能量转化效率外 ,4 %组湿重、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总氮排泄率、氨氮排泄率、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1) ,除氨氮占总氮比例外其他指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氨氮比例在饥饿组最高为 5 5 83% ,由饥饿到饱食其变化范围是 4 4 5 0 %— 5 5 83% ;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的变动范围分别是 19 81%— 6 5 87%、9 4 4 %— 36 31%和 8 2 4 %— 2 9 5 6 % ,回归分析表明 ,幼鳖的总氮排泄率 (μmol/g·d) (G N)、氨氮排泄率 (μmol/g·d) (NH3 N)及尿素氮排泄率 (μmo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