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为了探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120例接受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吞咽困难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CL-90量表得分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认知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根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阶段性康复训练)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认知疗法)。对比两组干预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Fugl-Meyer 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HAMA、HAMD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FMA、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认知疗法有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缓解抑郁焦虑情况,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我们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脑出血病损评分和肢体运动积分情况。发现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脑出血评分和肢体运动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舌三针联合舌下刺络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舌三针"针刺联合舌下刺络放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系统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及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临床疗效,并调查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下降(P<0.05),而治疗组饮水试验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SWAL-QO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 %)(P<0.05)。治疗组总满意度(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 %)(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舌下刺络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肯定,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耐受,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7,(2)
目的评价作业疗法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作业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两个月后采用Brunllstrum法评价患肢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Brunnstrum和Barthel指数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且观察组的Brunnstrum和Barthel指数评定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作业疗法可提高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中药熏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致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致肢体偏瘫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热水外敷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敷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40±7.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11.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8.48±10.21)分,高于对照组的(50.38±12.2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熏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致肢体偏瘫的康复效果良好,且方法简单,治疗费用低,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italstim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纳入我科住院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Vitalstim治疗仪组,针灸治疗组,Vitalstim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组,完成4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各组间洼田饮水实验、SSA评分,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评分、SS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明显高于Vitalstim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SSA评分明显低于Vitalstim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alstim组治疗组、针灸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0.00%、75%,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alstim组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35%,明显高于于联合治疗组1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lstim治疗仪联合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和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治疗)和对照组(55例,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各项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平衡功能[前后倾斜角(F-BIA)、左右倾斜角(L-RIA)、Berg平衡量表(BBS)]、血液流变学和Notch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4周后ADL、FMA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4周后BBS、F-BIA、L-RIA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4周后Notch1信使核糖核酸(mRNA)、Notch2 mRNA、Jagged1 mRNA、Jagged2 mRNA更低(P<0.05)。结论: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Notch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7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4.5小时内的6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285例为溶栓组,未溶栓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脑保护等常规治疗的患者367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治疗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收集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统计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和死亡率。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小时、7天、14天的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溶栓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轻微出血的概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症状性及致死性脑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大量及致死性脑出血部位多在梗死的中心区、出血量多大于10 mL,患者临床NIHSS评分≥24分。溶栓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近期治疗效果良好,轻微出血风险较高,但是死亡率下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NIHSS评分≥24分、出血风险大的患者预后不良,不推荐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超杰 《蛇志》2014,(2):178-179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穴位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82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合穴位针刺治疗组41例和传统穴位针刺治疗的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与口服中药相结合的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穴位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优于对照组的70.7%。结论中药配合穴位针刺是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日至2021年3月2日于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联合针刺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评分、吞咽功能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及SR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3种食团P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3种食团P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 mL水、10 mL水P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5 mL布丁样食物P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 %;对照组患者吞咽障碍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针刺治疗方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吞咽障碍治疗率,患者满意度提高,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基于吞咽造影(VFSS)分析评估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NMES治疗)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腹针)。对照组患者基于VFSS分析评估腹针联合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对比两组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移动度及上食管括约肌(UES)开放度、咽腔收缩率(PCR)、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sF)]、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VFSS评分更高,UES开放度更大,PCR更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Hb、ALB、sF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SSA评分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冰棉棒刺激联合透刺吞咽针法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PBP)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PBP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冰棉棒刺激治疗)和实验组(n=75,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透刺吞咽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棉棒刺激联合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PBP致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脑血流以及血浆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低频脉冲电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吞咽功能、脑血流、血浆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一氧化氮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脑循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用于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56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每日行物理治疗(PT)训练,每次共30分钟,每日一次,每周五次。治疗组患儿常规物理治疗训练同对照组,并同时运用足部生物力学矫形技术及踝关节CPM治疗,每次15分钟,角度恒定为-45-45度,每天一次。两组治疗疗程为三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GMFM(E功能区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踝关节张力及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2.9%和6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GMFM(E功能区评分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改善、踝关节张力、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形鞋垫联合踝关节CPM明显有助于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斜圆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疼痛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温针灸联合斜圆刃针治疗)和对照组(n=59,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疼痛递质[神经肽Y(NPY) 、5-羟色胺 (5-HT) 、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JO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下降,且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NPY、SP、5-H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温针灸联合斜圆刃针治疗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调节血液流变学并减少血清疼痛递质的分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十八段锦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中医科针灸门诊针灸治疗的201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十八段锦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9年 10月~2021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为吞咽良好组(98例)和吞咽障碍组(9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对 92例吞咽障碍组患者发病期间SAP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患者分为 SAP组和非 SAP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发生 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吞咽障碍组与吞咽良好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史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梗死面积、梗死部位脑干比例均高于吞咽功能良好组(P<0.05)。92例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有 34例患者发生 SAP,发生率为 36.9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SAP组与非 SAP组患者的性别、BMI、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病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 SAP组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吸烟史患者比例、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均高于非 SAP组(P<0.05)。经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 NIHS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是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并发 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梗死面积大以及脑干部位梗死患者易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且有部分患者会出现 SAP,而高龄、高 NIHS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是诱发 SAP发生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对患者肢体运动、日常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治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热敷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改善程度,通过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活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评分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15 d和治疗30 d后的上、下肢体痉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30 d后Fugl-Meyer评分与治疗15 d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15 d、治疗30 d后,观察组上、下肢体痉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0 d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恢复患者脑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