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存活素)蛋白和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6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VE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中逐渐升高,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24.97,P〈0.01;x2=18.65,P〈0.01)。在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密切相关(X2=9.20,P〈0.05;X2=20.60,P〈0.01);VEGF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X2=4.93,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分期密切相关(x2=-38.10,P〈0.01)。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5)。结论:survivin、VEGF分别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MTA1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MTA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TA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TEN与MTA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PTEN和MT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桂玲  张克强  王静 《生物磁学》2011,(19):3700-370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MTA1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MTA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TA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TEN与MTAI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PTEN和MT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裸鼠肿瘤动物模型VEGF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flt 1与flk 1 KDR(VEGF的两个高亲和受体 )在人肿瘤细胞皮下接种肿瘤动物模型的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取荷瘤裸鼠皮下接种瘤块 ,漂洗、固定、石蜡连续切片 ,进行两种受体相应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在 13种荷瘤裸鼠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中flt 1的阳性率大部分为强阳性或中阳性 ,而只有在荷人胃腺癌MKN 4 5裸鼠的肿瘤细胞中flt 1的阳性率为弱阳性 ,在荷人卵巢癌SKOv3裸鼠的肿瘤细胞中flt 1的表达为阴性。相比较而言 ,在 13种荷瘤裸鼠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中KDR的阳性率大部分为中阳性或弱阳性 ,并且在荷人肝癌SMMC 772 1裸鼠 ,荷人胃腺癌SPC A1裸鼠 ,荷人高转移肝癌移植瘤裸鼠 ,荷人卵巢癌SKOv3裸鼠的肿瘤细胞中 ,荷人宫颈癌移植瘤裸鼠和荷人胃腺癌MKN 4 5裸鼠的肿瘤细胞中 ,KDR表达为阴性。结论 VEGF受体共同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 ,提示了VEGF与VEGF受体结合作用在肿瘤演化中的重要性 ,为靶向于VEGF受体的基因治疗策略选择裸鼠动物模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肺组织中的NF-κB P65、VEGF的表达,并用抗CD34测定肿瘤血管的密度(MVD)。结果:(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NF-κB P65、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9%(47/56)、69.6%(39/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2)NF-κB P65的表达在不同的TNM分期、淋巴结及胸腔积液、吸烟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的表达在淋巴结及胸膜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F-κB P65、VEGF、MVD三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NF-κB、VEGF异常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血管的形成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角度探讨自然发情小鼠与诱导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是否受内源雌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7只同日龄母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3个组:自然发情假孕组(对照组)、诱导发情处理假孕组和自然发情假孕第1天摘除卵巢组,3个组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的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核、胞质都有ERα存在,且主要表达在腺上皮;见栓第4、6、8天时,诱导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ER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和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P0.05);见栓第8天时,自然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ERα阳性率与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见栓第4、6天时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自然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ERα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P0.05)。结论诱导发情处理的小鼠子宫内膜,其表面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显著高于自然发情小鼠,且两者都受其内源性雌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及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并对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膜ER、PR及C-erbB2阳性率分别为41.07%、57.14%、53.57%。子宫内膜癌中ER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R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年龄、浸润肌层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而C-erbB2的表达与内膜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ER、PR及C-erbB2表达水平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三者的测定对估计预后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肺组织中的NF-κBP65、VEGF的表达,并用抗CD34测定肿瘤血管的密度(MVD)。结果(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NF-κBP65、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9%(47/56)、69.6%(39/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O.05);(2)NF-κBP65的表达在不同的TNM分期、淋巴结及胸腔积液、吸烟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的表达在淋巴结及胸膜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F-κBP65、VEGF、MVD三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NF-κB、VEGF异常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血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EGE及其受体在胚泡着床前后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转录和表达。结果显示:未孕和受精后第4-5天,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仍呈EGF,EGF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阴性着色,受精后第4-5天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较未孕期增强,受精后第6天,EGF及其受体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初级蜕膜带(primary decidual zone,PDZ);随着胚泡植入的进行,PDZ区蜕膜细胞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明显减少,而PDZ周围蜕膜细胞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增强,结果提示,EGF是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孕激素受体(PR)的角度探讨同期发情处理与自然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孕激素受体分布是否受内源孕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7只同日龄母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个组:自然发情假孕组(对照组)、同期发情处理假孕组和自然发情假孕第l天摘除卵巢组,3个组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三个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三种细胞中都有PR存在;见栓第4天时,同期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PR胞核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P〈0.05);见栓第6天时,同期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三种细胞中的PR胞核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P〈0.05);同时自然发情假孕第1天摘除卵巢组在见栓第6和8天时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同期发情处理的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分布显著高于自然发情小鼠,且两者都受其内源性孕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VEGF、CD34、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81例胃癌组织VEGF、CD34、VEGF—C和VEGFR-3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例胃癌组织中MVD平均值为(42.95±14.79)个/视野,范围为13.00-68.33个/视野,VEGF、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64.2%、67.9%。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34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R-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D34、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通过与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STRs)结合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因而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 SSA)常被用于肿瘤辅助治疗。然而,治疗效果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推测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效果不佳,与内源性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缺失或者表达量和亚型组合有关。为此,检测各亚型SSTR在几例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并检测过表达SSTR2和SSTR5以及受体激活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分析受体激活的可能机制,有助于临床筛选适合SSA肿瘤辅助治疗的病例,预估SSA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SSTR1-5的表达。在培养的293T细胞中过表达SSTR2和SSTR5,免疫共沉淀检测受体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受体细胞内定位。用MTT法检测受体过表达及激活对培养的人肺癌细胞NCI-H460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SSTR1-5在1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亚型及表达量与肿瘤类型和年龄无关,SSTR5在所有肿瘤组织中均表达。SSTR2与SSTR5可形成受体相互作用。SSTR2与SSTR5活化后相互作用增加并定位于细胞质。共表达SSTR2和SSTR5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与受体激活剂呈现剂量相关性。SSTR2/SSTR5的共表达及激活显著减少S期的细胞而滞留于G1期。  相似文献   

13.
VEGF受体KDR胞外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最重要因子,与多种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应用其可溶性受体阻断它的病理作用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课题。将VEGF受体KDR胞外区前三个Loop 969碱基对的cDNA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I,与杆状病毒表达载体Bacmid同源重组后,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证明了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证实表达产物的特异性。经ELISA和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可阻断VEGF的生物学活性,抑制鸡胚CAM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新生血管大量形成在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介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最主要因素。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KDR胞外区cDNA片段。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AAV基因治疗载体pSNAV中,得到重组质粒pSNAV/KDR。重组质粒转染BHK细胞,加入辅助病毒后,获得了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AAV。重组病毒表达的KDR在体外实验中具有与VEGF结合的活性。在体内实验中,重组AAV感染的黑色素瘤细胞在小鼠中形成肿瘤的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新生血管大量形成在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介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最主要因素。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提取细胞总RNA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KDR胞外区cDNA片段。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AAV基因治疗载体pSNAV中 ,得到重组质粒pSNAV KDR。重组质粒转染BHK细胞 ,加入辅助病毒后 ,获得了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AAV。重组病毒表达的KDR在体外实验中具有与VEGF结合的活性。在体内实验中 ,重组AAV感染的黑色素瘤细胞在小鼠中形成肿瘤的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PTEN、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用CD34检测肿瘤细胞微血管数。结果PTEN和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为76.5%与0.0%、胃癌组织为30.9%与69.1%、淋巴结转移组织23.6%与74.5%;PTEN和VEGF蛋白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为76.5%与0.0%、胃癌组织27.9%与82.4%、淋巴结转移组织16.3%与91.0%;胃癌组织中新生血管呈浸润生长,以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明显。胃癌组织PTEN mRNA和蛋白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VEGF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PTEN与VEGF表达负相关(P〈0.05),VEGF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正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失活和VEGF的过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相关,可能是通过调节包括VEGF在内的血管生成因子而在血管形成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Survivin和VEGF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肾癌组织和70例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VEGF和Survivin在肾癌中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urvivin和VEGF在肾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1%(53/70)和72.86%(51/70),在癌旁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70)、17.14%(12/7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和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VEGF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VEGF和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为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Survivin和VEGF在RCC中的表达关系密切,测定RCC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Survivin和VEGF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肾癌组织和70例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VEGF和Survivin在肾癌中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urvivin和VEGF在肾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1%(53/70)和72.86%(51/70),在癌旁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70)、17.14%(12/7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和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VEGF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VEGF和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为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Survivin和VEGF在RCC中的表达关系密切,测定RCC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9.
以VEGF及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EGF和VEGFR因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又一个重要靶点。通过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物,可溶性受体及导向治疗,或使VEGF和VEGFR表达减少,或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达到抑制血管新生,切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姜自彬  李元 《微生物学报》2002,42(4):411-417
应用RT-PCR技术,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扩增出编码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1胞外区前四个结构域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UC18质粒进行测序,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链霉菌表达载体pSGLgpp,获得重组质粒pSGLgpp-F,将其转化至Streptomyces lividans TK24,获得基因工程菌株Sreptomyces lividans(pSGLgpp-F),对其培养上清液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63.6kD处有特异性条带出现,表明sFLT-1在链霉菌中获得了成功表达,受体配基结合实验显示表达产物与VEGF可特异性结合,表明其具有配基结合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