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松林的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法测定了云南省永仁林业局云南松不同龄组林分的根系生物量及其沿土壤剖面深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分根系总生物量随林龄而增加,幼龄林(15~17年)的根系生物量为8.50 t·hm-2,中龄林(30~32年)为11.70 t·hm-2,成熟林为(>62年) 18.91 t·hm-2.在不同龄组林分中,粗根(>10mm)生物量差异最大(1.5~12.3 t·hm-2),而中根(5~10 mm)(1.4~1.6 t·hm-2)及小根(<5 mm)(5.3~6.2 t·hm-2)的生物量差异最小.根系生物量沿土壤深度迅速减少,约93%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30 cm土层中,深土层(30~115 cm)的根系生物量仅占7%左右.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林的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利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法测定了云南省永仁林业局云南松不同龄组林分的根系生物量及其沿土壤剖面深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分根系总生物量随林龄而增加,幼龄林(15~17年)的根系生物量为8.50 t·hm-2,中龄林(30~32年)为11.70 t·hm-2,成熟林为(>62年)18.91 t·hm-2.在不同龄组林分中,粗根(>10mm)生物量差异最大(1.5~12.3 t·hm-2),而中根(5~10 mm)(1.4~1.6 t·hm-2)及小根(<5 mm)(5.3~6.2 t·hm-2)的生物量差异最小.根系生物量沿土壤深度迅速减少,约93%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30 cm土层中,深土层(30~115 cm)的根系生物量仅占7%左右.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林的净第一性生产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云南省易门县海拔1600—1700m的云南松中幼龄林分的净第一性生产量。3个林分的净生产量总量依次为:11年生林分是1201.0g/(m~2·a),23年生林分是1060.3g/(m~2·a),4年生林分是530.4g/(m~2·a)。各林分乔木层器官净生产量的分配比例均以针叶为最高,其次是干材。针叶净生产量的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下降,干材、树枝和根的比例则随林龄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4.
广西细叶云南松林的群落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叶云南松广泛分布在南盘江下游两岸海拔300-1600m的丘陵山地,常常构成大面积的森林,群落类型多种多样。本文对其群落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演替等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说明它是一种演替系到群落,变化是比较明显而迅速的。如果要持续利用,就必需采取适当措施,促其更新并恢复成林;如果要让常绿阔叶林发展,就应该加强保护目的树种,并使其逐步地取而代之。这两种类型的森林,在这个区域都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林是西藏高原亮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其生态系统碳储量不但有助于弄清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而且可为准确估算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固碳速率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各器官(叶、枝、干、根)与株高、胸径的生物量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云南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1)用胸径和树高估测单株林木器官生物量的较优模型为指数模型,所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R2>0.90),估计精度较高.(2)在云南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63.80±9.21)、(134.76+12.69)、(142.91±13.02)、(316.72+42.57)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9.48±10.32)、(120.57±9.37)、(124.70±12.92)、(304.76±32.47)t·hm-2,灌草层生物量为(13.09±3.02)、(12.81±2.54)、(11.88±3.12)、(3.47±0.98)t·hm-2,凋落物生物量为(1.23±0.24)、(1.38±0.31)、(0.72±0.11)、(1.13±0.39)t·hm-2.(3)各龄级云南松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分别为(30.67±7.13)、(67.63±19.06)、(71.00±4.15)、(159.32±39.95)t·hm-2,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7.
不同方法计算湿地松林生物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值建模法、估计值建模法和平均标准木法计算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湿地松(Pi-nus elliotii)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和总地上生物量,并与利用文献中的湿地松相对生长方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枝条基径与该枝条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方法计算的总地上生物量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实测值建模法和估计值建模法的计算结果最接近,分别为7.9×104和8.0×104kg.hm-2,利用平均标准木法得到的生物量偏低,为7.41×104kg.hm-2;3种方法得到的各器官生物量差别较大,尤其是叶生物量,利用实测值建模法的计算结果为8450 kg.hm-2,估计值建模法和平均标准木法的计算结果分别为6 580和1.0×104kg.hm-2,其中平均标准木法的计算结果因取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直接利用他人建立的相对生长方程计算的生物量与以上3种方法计算结果相比差异较大,使用时须谨慎。计算总地上生物量时,实测值建模法是最可靠的方法,估计值建模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实测值建模法。 相似文献
8.
低磷胁迫下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松幼苗进行低磷胁迫的实验表明:不同磷处理水平下云南松幼苗的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株高在处理间的差异极为显著;随着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云南松幼苗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下降,株高降低,侧芽数减少;总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和线性回归关系,总生物量随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而下降主要是由茎叶生物量随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而下降引起的。低磷胁迫下云南松幼苗的根系生物量并没有随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少,根系生物量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低磷胁迫下的云南松幼苗主要以降低茎叶生物量为代价来提高根冠比并保持根系生物量在比较高的水平来维持整个生命。实验还表明,在培养液磷浓度0.03125~0.00781mmol·L-1之间或附近,存在着一个云南松幼苗对低磷忍耐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生长对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对重要性,以采自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村林场种子培育的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长、针叶长和侧根数6个生长性状及各组分生物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剔除了对生物量影响不大的性状,在此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指标与生物量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生长性状对生物量均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效应,直接影响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优势因素为地径和苗高,针叶长、侧根长和主根长对生物量的影响也起正向效应。各生长性状对生物量的直接效应均较大,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均较小,其中侧根长通过其他性状对生物量产生的间接影响最大。依据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了云南松各组分生物量与生长性状之间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云南松苗期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11.
12.
用成年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树的无菌增殖芽苗作为生根试验材料。结果表明:接种在含生长素(IBA、NAA)0.01-1.0mg/1的MS/2培养基中,芽苗的平均生根率为50.4%;在高浓度(150-250mg/1)生长素溶液中浸泡芽苗基部30分钟,然后接种到无生长素的MS/2培养基中,其生根率为60.1%;用高浓度生长素液蘸芽苗基部的生根率为83.5%;芽苗在含IBA1-5mg/1的培养基中培养2-4天,然后转入MS/2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92%以上,根伸长正常。黑暗条件明显抑制生根,每日16小时至24小时光照对芽苗生根有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本文是对海拔930m的17年生海南五针松(Pinus fanzeliana)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据调查数,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林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和估测精度都较高,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平均为161.152t/ha,生产力为10630.69kg/(ha·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49.351t/ha,生产力为11095kg/(ha·a),叶面积为199248.734m2/ha,叶面积指数为19.9149m2/m2。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子囊果的形态及其在基质中的位置和松针上线纹的特征,鉴定出四川二郎山云南松针上散斑壳属的一个新种,即四川散斑壳(Lophodermium sichuanense D.X.Qiu et Liu)。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8.
19.
滇中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枯落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滇中高原为背景。研究了通海秀山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的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季节变化规律、营养元素(N、P、K、Ca、Mg、Cu、Mn、Fe)含量、以及林地枯枝落叶层的现量,研究结果表明滇中地区森林的年凋落量是较大的,营养元素含量及贮量也是丰富的。两类森存林的凋落规律相似,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贮量都大于云南松林,但两类森林的枯枝落叶现存量则相接近,说明常绿阔叶林的物质循环周期较云南松林短。文章提出为了提高森林土壤肥力、加快生物循环过程,增加生物产量,要注意保存林地内还原于土壤中的所有凋落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