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黄桐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 Benth.)树皮中分离获得了10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3-羰基齐墩果酸(1)、齐墩果酸(2)、7-羰基谷甾醇(3)、β-谷甾醇(4)、β-胡萝卜甙(5)、7-羰基-β-胡萝卜甙(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7)、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8)、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9)和壬二酸(10)。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桐树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密花香薷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 Benth.)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 :二十九碳烷 (1)、丁二酸 (2 )、5- (3″,3″-二甲基烯丙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3)、5-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4)、5- (3″-羟基 -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5)、3,4-二羟基肉桂酸 (6)、5-羟基 - 3′-甲氧基双氢黄酮 - 7- O-芸香糖甙 (7)、槲皮素 - 3- O- β- D-葡萄糖甙 (8)、山奈素 - 3- O- β- D-葡萄糖甙 (9)、5-羟基 - 4′-甲氧基黄酮 - 7- O-芸香糖甙 (10 )。其中 ,化合物 4和 5是新的天然产呋喃香豆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黄皮果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lansine(1)、3-甲酰基咔唑(2)、3-甲酰基-6-甲氧基咔唑(3)、6-甲氧基咔唑-3-羧酸甲酯(4)、(6R,7E,9S)-9-羟基-4,7-巨豆二烯-3-酮(5)、7-羟基香豆素(6)、8-羟基呋喃香豆素(7)、辛黄皮酰胺(8)、对羟基肉桂酸甲酯(9)和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的碳谱数据是首次报道。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6、7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这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皮这一药食两用的水果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青蕨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及波谱分析,分别将其结构鉴定为木香素Ⅲ(1),7-甲氧基鬼灯擎素(2),扶桑甾醇(3),5-(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4),2-(3′-羟基-3′-甲基)丁基-4-羟基-5-甲氧基苯酚-1-O-β-D匍吡喃糖苷(青蕨素Ⅰ)(5)和2-(3′-羟基-3′-甲基)丁基-4-羟基-3,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匍吡喃糖苷(青蕨素Ⅱ)(6)。化合物5和6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诺丽(Morinda citrifolia)发酵果汁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应用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1)、7-羟基香豆素(2)、东莨菪亭(3)、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4)、7-羟基-4-甲基香豆素(5)、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6)、(1S,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7)、(1R,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8)、对羟基苯甲酸(9)、龙胆酸(10)。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法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其中化合物1、3、4、10抗氧化活性较强,化合物1和10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160.87、8.32和6.17、9.71μmol/L。化合物2、5~8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本研究得到诺丽发酵果汁中香豆素、有机酸和生物碱三类成分,并且化合物1、3、4、10抗氧化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桂林乌桕中的香豆素和鞣花酸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桂林乌桕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2)、8-羟基-5,6,7-三甲氧基香豆素(3)、东莨菪内酯(4)、3,3’-二甲氧基鞣花酸(5)、4,4’-二甲氧基鞣花酸(6)、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吡喃苷(7)、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吡喃苷(8);其中化合物2,3,6,7,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牵牛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牵牛全草(Pharbitis nilChoisy)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十个化合物。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3),顺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4),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对羟基苯乙胺(6),7-羟基香豆素(7),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8),尿嘧啶(9),β-谷甾醇葡萄糖苷(10)。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从米邦塔仙人掌正丁醇部分分离到10个化合物。应用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β-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2,3,4-三羟基戊酸(3)、4-甲氧基桂皮酸(4)、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5)、5-羟基阿魏酸(6)、4-羟基肉桂酸(7)、原儿茶酸(8)、n-butyl eucomate(9)和eucomic acid(10)。化合物2~10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大管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芸木属植物大管茎皮部位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运用MS、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formyl-6,7-dimethoxycoumarin(1),isoscoploletin-β-D-glucoside(2),6-(trans-1-buten-3-only)-7-methoxycoumarin(3),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4),microfalcatin isovalerate(5),小芸木宁(6),丁香苷(7),coniferin(8),methyl 2-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9),2-hydroxy-5-methoxy-trans-cinnamic acid(10),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1)和邻仲丁基苯酚(1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除5和6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色谱技术对陕西荚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通过NMR、IR、MS等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对羟基桂皮酸(1)、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β-香树脂酮(3)、7-羟基香豆素(4)、香草酸(5)、β-胡萝卜苷(6)、3β,20-二羟基-5β-孕甾烷(7)和β-谷甾醇(8)。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陕西荚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