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的分裂》是高中生物第一章内容,教学目的:掌握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知识;了解细胞的无丝分裂。重点难点: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分裂是肉眼无法看到,必须借助于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理过程,学生对此没有生活经验,如何把抽象微观的知识用形象直观的手法展示?..  相似文献   

2.
汪晓琳 《生物学通报》2014,(4):27-28,F0003
针对部分学生无法准确辨识细胞分裂图像的现状,探索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分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之间的区别,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生物模型,感受细胞分裂过程,有效突破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难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生长的基础 ,在生物学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一微观的生命现象 ,在教学中是个难点 ,仅仅用语言表达和几幅简图很难让学生理解。许多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使得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 ,制作细胞有丝分裂的多媒体课件 ,需要教师不仅掌握图像处理、动画制作、视频编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 ,而且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 ,互联网为“有丝分裂”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 ,我们不妨利用网上现成的素材或 CAI,下载后再精心设…  相似文献   

4.
1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涉及有丝分裂。在介绍了细胞周期的概念和分裂后,教材安排了观察活动,存此基础上,教材重点阐述了动、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最后通过观察活动,巩同所学的有丝分裂知识,体会人们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方法和手段,培养熟练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使知识和能力均衡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节教学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材处理高中《生物》第三节细胞分裂,介绍了三种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重点,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础,在教学安排上,把“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减数分裂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好有丝分裂知识是学好减数分裂的基础,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又是学好生物生殖、发育和遗传三大规律的基础。为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全面的知识,应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为中心,进行联系比较。 1.用各期变化数据比较: 果蝇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在各期中的变化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毅  李敏  任炳忠 《生物学通报》2011,46(12):46-48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学课堂教学通常以模式图的形式展示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全部过程,模式图片不利于学生对细胞分裂有关内容的建构主义学习。以亚洲飞蝗为实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亚洲飞蝗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完整过程。光学显微照片将为中学细胞分裂的教学提供更为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8.
由于学生已经练习过并巳初步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制作和观察方法,加上荠菜胚发育切片的价格也较高,模型又缺乏,而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实验材料的采集和保存又简单方便,因些,根据我校多年的实验情况,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切片"演示实验改为《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装片制作和观察》的分组实验.当  相似文献   

9.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 ,是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而细胞分裂各时期 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 ,又是进一步理解这个知识的关键。教学实践中 ,各地生物学教师创造了不少方法 ,以突出这一知识重点和难点 ,其中直角坐标系法 (如图 1、2 )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图 1 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 DNA含量变化图     图 2 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坐标法在生物学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1)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细胞分裂各个时期 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图设计者在绘图 1时 ,使 DE⊥X轴 ,即认为从后期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10.
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动力学提出一个新的模型,称为动粒马达-中央区马达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有丝分裂中动粒马达和中央区马达两类马达蛋白分子对染色体运动起重要作用.用这个模型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前中期会聚、中期振荡和子染色体后期分离等运动过程进行统一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胚胎发育、组织器官形成、损伤组织的修复和疾病的发生有关.各种物理因素、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粘附)等,以及胞内的多种信号因子均能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方向产生影响.大量文献表明,应力纤维的排列为有丝分裂中心粒分离和定位提供轨道,最终影响纺锤体和有丝分裂的定向.本实验室的micro-pattern和静态单轴拉伸应变实验进一步提示了应力纤维的排布方式是影响有丝分裂方向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着应力纤维的排布对有丝分裂方向的影响这一研究观点,综述分析了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外粘附-黏着斑的组装-应力纤维的排布-有丝分裂纺锤体定向等一系列影响贴壁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定向的过程.并根据酵母模型,对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定向过程的分子机制进行了介绍;在该过程中肌球蛋白、动力蛋白和kar9等蛋白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有丝分裂”发生于微观世界,染色体变化复杂,相关概念多,过去由于受侧重传授知识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局限,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容易停留在静态的分割层面,难于在脑海中形成分裂过程本身具有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从日常生活的常用材料出发,结合呼吸道的结构,制作了气管的模型,同时加以动态操作,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了 一个直观的气管结构,并模拟了呼吸道能对空气进行处理这一生物学事实,利于学生构建相关生物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有丝分裂的"分裂中期"叶华平(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310029)有丝分裂是高等生物的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在现行的大、中学的教科书中,为了使学生能明确地了解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和便于描述,一般根据核分裂的变化特征人为地把有丝分裂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细胞分裂的方式、特点和过程。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本章着重讲述有丝分裂的过程。主要说明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几个不同分裂时期及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在细胞周期的间期主要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些知识与学习后面有关遗传物质基础知识有紧密联系,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分裂期特点与讲述减数分裂知识有直接关系。所以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 课件设计21 导言复习提问: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分为…  相似文献   

16.
李莺 《生物学通报》2012,47(3):60-61
介绍一种以彩纸和纸盒等简易材料,制作教学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该方法具有用材简单和制作方便的特点,便于在中学教学中推广.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体验动手制作的过程,深入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并了解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主要过程的木质模型,把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基因表达的主要过程。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突破教学上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基因表达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形式。提问不仅应能复习旧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联系,使教学效果得到反馈,而且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及要求,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提问的类型1.直入法。教师就有关知识直接提出问题,学生经观察、阅读或回忆,作简单思索就可对问题作出回答。如:①细胞质中有哪几种主要的细胞器?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哪几个时期?③什么叫渗透压?等等。这些提问要求较低,主要在于通过提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一般这类提问可由学生个别作答,有时为活跃一个课堂气氛也可采用集体作答。但集体作答不能多,否则就会形  相似文献   

19.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活动形式,引领学生比较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从而揭示有丝分裂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作习题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可以使学生在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培养具有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参阅了一些资料,现选择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两道练习题,介绍如下: (一)某一生物的体细胞是二倍体,有24条染色体,指出下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各分裂相一个细胞中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