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甲壳素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苹果连作土壤中添加甲壳素对苹果幼苗生长、土壤酶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甲壳素缓解苹果连作障碍的可能性,为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盆栽条件下,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在苹果连作土壤中分别添加0,0.5,1.0和2.5g/kg的甲壳素,测定了连作土壤中添加不同量的甲壳素后,幼苗生物量、根系保护酶活性、土壤主要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等)活性以及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9月份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g/kg的甲壳素处理连作土,可显著提高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和干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6.8%、82.1%和100.8%;甲壳素处理能增加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其中1.0 g/kg甲壳素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最高,其次为0.5 g/kg,而2.5 g/kg甲壳素处理显著抑制了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1.0 g/kg甲壳素处理可提高土壤中细菌/真菌值,并且提高了土壤中蔗糖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6%、40.5%、81.1%、15.3%、18.7%和49.8%,2.5 g/kg甲壳素处理则降低土壤酶活性或者使土壤酶活性与对照相当。根据T-RFLP的图谱中OUT的数量、种类及丰度,分别计算了不同处理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发现1.0 g/kg甲壳素处理的连作土具有最高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2.2%、8.0%和87.1%。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甲壳素处理的连作土壤中真菌被PC2分成了两部分,其中0.5 g/kg和1.0 g/kg的甲壳素添加量分布在PC2的负方向上,而CK和2.5g/kg的甲壳素处理分布在PC2的正方向上,这说明添加不同量的甲壳素对连作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添加量太多或者太少均会造成土壤真菌多样性下降,只有适量的甲壳素可提高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1.0 g/kg的甲壳素可提高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改善连作土壤环境,有效缓解平邑甜茶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是继纤维素之后又一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使其在农业、医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其强烈的氢键作用,甲壳素很难溶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甲壳素经脱N-乙酰基得到壳聚糖,由于乙酰基的减少,壳聚糖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溶解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同时,由于其存在大量游离的氨基,使其在药物缓释、促进伤口愈合等医药方面有着更重要的经济价值。阐述了甲壳素的传统化学制备方法 -酸碱法,该方法虽技术成熟,却仍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局限性和缺点;基于此,重点综述了绿色环保的酶法及微生物发酵法,讨论了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归纳了甲壳素的重要衍生物-壳聚糖的生物制备方法,并分析讨论了在目前生物法制备甲壳素/壳聚糖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进一步展望了甲壳素/壳聚糖生物制备方法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素是自然界储存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多糖化合物 ,本文综述了其药理作用、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 ,如甲壳素抗感染、抗凝血、抗癌及降血脂等作用及在制剂方面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茂源链霉菌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产量,研究了甲壳素对茂源链霉菌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的甲壳素对茂源链霉菌发酵产酶的促进效果极显著,但甲壳素的添加量达到2%时反而会抑制菌株产酶。从菌株生长代谢过程中p H变化、产酶情况、发酵液中蛋白含量及总氮含量等方面,对甲壳素促进茂源链霉菌发酵产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显示,甲壳素在茂源链霉菌发酵过程中对菌体生长产生一定的胁迫,刺激菌体大量分泌次级代谢产物,从而提高茂源链霉菌的产酶。对菌株发酵过程的显微观察则表明,甲壳素也可能通过分散菌体生长,提高菌体向胞外分泌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量来促进产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甲壳素在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酶,如甲壳素合成酶、甲壳素水解酶和其它相关酶,讨论了它们在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作用机制与模型、酶的固定化、基因工程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甲壳素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领域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酶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甲壳素在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酶,如甲壳素合成酶、甲壳素水解酶和其它相关酶,讨论了它们在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作用机制与模型、酶的固定化、基因工程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对甲壳素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领域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甲壳素脱乙酰酶的热稳定性及酶的反应体系作用条件:酶(干重)添加量为40 mg.L-1,甲壳素底物(干重)质量浓度为75 mg.L-1,反应时间为90 m in,金属离子Mg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在最适宜反应条件下的酶活为2250 U.L-1。甲壳素脱乙酰酶的酶解方式为外切酶型,酶降解终产物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酶对甲壳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羟丙基甲壳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羟丙基甲壳素的合成工艺,确定了甲壳素羟丙基化的条件,并用IR、NMR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的性质和用途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75,自引:6,他引:69  
壳聚精(chitosan)为甲壳素(chitin)的降解产物。甲壳素是类似纤维素的生物聚合物,畜量仅次于纤维素,为世界上第二大类有机地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和真菌中,其中海生的无脊椎动物和昆虫的外壳甲壳素量较多。甲壳累资源丰富,制备简单,在美国和日本生产已经工业化[‘’j。我国沿海地区辽阔,每年捕捞虾蟹数量极多,除虾蟹的可食部分外,还留下大量含有甲壳素的废物。但到目前为止,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国内生产的壳聚糖价格为6.5~85万一、吨,外贸价为国内价的10倍左右。将虾头H及含甲壳素的废料转化为壳聚糖,不…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蝉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超声辅助酸碱提取蝉蜕中甲壳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ABTS、DPPH及O2-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提取物对兔血凝固时间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出血模型出血时间、出血量的影响来评价提取物的止血效果。结果表明,蝉蜕中甲壳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脱钙:质量分数:8%盐酸,温度:室温,料液比:1∶25,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150 min;脱蛋白: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温度:60℃,料液比:1∶25,超声功率:无显著差异,超声时间:90 min;脱色:质量分数:5%高锰酸钾、8%亚硫酸氢钠,温度:90℃,时间:高锰酸钾反应60 min、亚硫酸氢钠反应90 min;蝉蜕甲壳素对ABTS、DPPH及O2-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相同剂量的蝉蜕甲壳素粉末与云南白药粉末相比,蝉蜕甲壳素体外促凝血能力更优,且蝉蜕甲壳素显著地缩短了鼠尾出血时间、出血量及肝创口的出血时间。该研究可为昆虫类中药的高值化利用与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壳聚糖在酶固定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金水  刘葳 《生物技术》2006,16(2):89-91
作为功能性材料,甲壳素与壳聚糖分布广泛,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无毒性、凝胶性、生物适应性、降解产物的无毒性、显著的蛋白质亲和性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虽然甲壳素/壳聚糖材料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但是与其它一些酶的固定化载体相比,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壳聚糖在酶的固定化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甲壳素/壳聚糖的理化性质、载体不同制备方法的特色和差异、在食品工业、非食品工业、环保、酶的分离纯化以及医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沟眶象干粉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沟眶象甲壳素的超声波辅助酸碱法提取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研究超声处理的时间、功率、温度以及柠檬酸、氢氧化钠的浓度和固液比对甲壳素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沟眶象甲壳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氢氧化钠质量分数9%、固液比1︰16、温度65℃、时间50 min、超声功率60%;柠檬酸质量浓度1.8 g/L、时间25 min、固液比1︰12、室温、超声功率100%。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甲壳素样品得率为16.50%,比传统酸碱法提取甲壳素的得率减少2.69%,但优化后的超声波辅助酸碱法所用时间仅占传统酸碱法的4.31%,因此超声波辅助酸碱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步法将甲壳素进行碱化,在碱性环境下与氯乙酸反应进行羧甲基结构修饰,制备出水溶性的羧甲基甲壳素。对制备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碱液浓度为45%、碱化时间为12 h、甲壳素与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3.5、反应时间为8 h、体系中含水量为30%时,产品取代度,产品得率为99.04%。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确定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研究发现油葫芦体内主要含有蛋白质、脂类和几丁质三类物质,它们的含量(干重比)分别是58.3%,10.3%和8.7%。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除了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外,非常符合FAO/WHO所确定的人体对氨基酸需求标准。脂肪酸分析显示,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仅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就占总脂肪含量的77.51%。油葫芦的甲壳素含量为8.7%,而且从该虫提取甲壳素/壳聚糖的品质在甲壳素色泽及残留灰分含量、壳聚糖粘度等方面比常规甲壳素原料虾蟹壳的好。因此,油葫芦可以作为很好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或医药原料。  相似文献   

15.
甲壳酶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甲壳酶(甲壳素酶和壳聚糖酶)的物理化学酶学性质,并着重对甲壳酶的结构、催化机制和其多方面应用进行了论述,同时还简介了相关甲壳素脱乙酰酶和溶菌酶等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壳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据国外报道,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中,除可用作保湿剂、杀虫剂、杀菌剂、饲料添加剂和土壤改良剂外,还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在农业中的增产以及品种的改良作用,已引起国外广泛重视,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由虾、蟹加工后的废弃物虾、蟹壳为原料,经酸碱处理制得。低毒。此项研究在我国还处于空白。我们经过两年多来对土豆的试验研究证明,甲壳素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较明显。它具有成本低,投入产出比大,使用极小量0.01—0.02%,即可达到增产目的等优点,并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甲壳素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生物炼制获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概述了木质纤维素和甲壳素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笔者研究团队在平台化合物加氢制液体燃料、甲壳素类生物质制含氮杂环精细化学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综述了甲壳素的重要衍生物--壳聚糖对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方式,并对壳聚糖对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机制及壳聚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CDA,E.C.3.5.1.41)是一种能催化脱去甲壳素分子中N-乙酰葡糖胺链上的乙酰基,使之变成壳聚糖的酶。而壳聚糖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等行业。对CDA的来源、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结构和催化机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在CDA基因的克隆表达、CDA底物的改造及CDA的结构和催化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菌物学报》2017,(12):1632-1641
壳聚糖在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甲壳素脱乙酰酶(CDA)是生物法生产壳聚糖的关键酶。本文首次报道层生镰刀菌深层发酵生产CDA,并研究了层生镰刀菌发酵产CDA的关键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层生镰刀菌发酵产CDA的4个关键基质参数为:酵母膏(A)、乳糖(B)、硫酸亚铁(C)和甲壳素(D)。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B、C 3因素及BD的交互作用对CDA得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预测CDA酶活的回归模型。经响应面最优分析,对应4因素的最佳水平为:酵母膏10.57g/L、乳糖10.63g/L、硫酸亚铁5.48g/L、甲壳素10.22/L。在该条件下,CDA酶活可达17.61/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