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更加熟悉与了解植物的生活,以帮助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教学大纲(草案)上所规定的知识。正确的认识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2)培养学生对米丘林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积极自觉性、对自然事物锐敏的观察力、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技巧和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研究科学的兴趣与发挥其创造性,借此培养未来青年一代新的品质与性格;(3)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来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并应用于实  相似文献   

2.
一、组织领导为了贯彻“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应该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研究生物科学的兴趣、积极钻研学术的习惯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技能;从而巩固和扩大课堂所学的知识.基于这一目的,我们组织了小米丘林学家协会.1956年3月,在自愿的原则下,分别在高初中部吸收了对生物学有兴趣的、而又各科成绩及格的56个同学参加,按照各年级知识水平和爱好,结合正课学习,初中一、二年级组织植物学家小组,三年级组织动物学家小组,高中组织米丘林科学研究组.4月初由全体会员大会通过会章,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领导协会经常工作,如搜集情况,制订计划,组织活动等.为了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团队员的积极性,理事会主席由一生物教师担任,小组长由各组从团队员中推定,各组均聘有指导教师,依照计划,按照季节和课程进度开展活动,学校统一规定了每周的课  相似文献   

3.
我们学校的青年米丘林生物学家小组是1948年秋天成立的。出席第一次组织会议的有五十多个五至十年级的学生。在会议上选举了小组的主席、秘书、“青年米丘林工作者”墙报的编辑,通过了第一个工作计划,确定了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开始时,我们接收了所有志愿加入小组的学生,并且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允许他们加入。这就引起了小组工作的混乱,因为对於新加入的学生需要补课,或者使得某些学生只是在小组里  相似文献   

4.
米丘林课外研究小组的作用,经各校实践证明:不但能使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使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得到加深、扩展和巩固;对学生智力、才能和禀赋的发展以及自觉纪律、劳动观点、坚忍不拔的意志性格、集体主义精神和节约、爱护公物的品德的培养是起着一定的作用。故全国各学校对课外小组活动是较为重视的,我们也不例外,在党与学校行政的关怀帮助下,几年来一直坚持着课外小组活动。为了使课外研究小组搞得更好,兹将我们初步拟定的两项主要内  相似文献   

5.
一.口试前的准备工作口试前的准备工作应从提出复习题(即考题)、配制题、划分考试小组和领导学生复习几方面来谈:(一)怎样提出复习题复习题的内容、数量是决定能否测定出学生真实成绩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仔细地研究所提出的复习题,并应在教研组会议上讨论,通过学校领导的审查,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质量.我是按以下两点提出考题的:1.考题必须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内而且是教材中的主要部分,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否合乎国家所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从1957—1958年度起,全国各中等学校在初中三年级的课程里普遍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这门课程体现了中等学校明确的教育任务。它将使学生在已有的动植物知识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生产原理和生产技术知识。为将来初中毕业以后准备参加祖国农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养和教育因素达到统一,理论和实际一致,教师除在课堂透彻、生动的讲清课本知识外,还必须正确的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实习和参观,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并获得一定的生产技能和技巧。我们过去对课堂教学和领导米丘林科学研究小组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实习和参观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全班性的实习和参观与米丘林科学研究小组不同,它的  相似文献   

7.
我校的米丘林科学小组,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关于米丘林生物学的长期的各种实验。一年来,在植物的无性繁殖方面,除了用不同种和不同品种的植物嫁接外,也进行了许多植物的压条分株工作。现在我们关于实验各种果树夏季杄插也取得了成功,今将实验过程简述如下:一、参加这个工作实验的是由爱好生物科学的张诚一、姚中森、乐方礼、薛书雲、叶锡琴、宋同玉等六个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的。这次实验共进行两次。第一次我们根据华汝成所编的关于“无性繁殖有保持植物优良性质、改良植物品种,以及使植物早期开花结实的功效的叙述。我们便于去年夏季(6月28日)趁雨水较多的季节,领导米丘林科学小组的同学开僻了5.6分地,加工施肥以后,便剪取了一般插技常用的校条,如玫瑰、箭杆杨、月季、葡萄等当年的旺亲,截成4寸长,取左右的株距,进行杄插。结果所插的枝条的末端都生了不定根,  相似文献   

8.
第八章植物的改造——米丘林学说目的:在已获得植物体与生活条件统一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改造生物、改造自然的米丘林学说的基本法则,和它的发展,以及在农业上的意义。第二十课时米丘林——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目的:通过讲述米丘林的传记,教育学生学习米丘林的崇高品质,并使学生知道只有在僵越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米丘林学说才能得到支持与发展。重点:1.米丘林的幼年时代和他的愿望。2.米丘林在沙皇时代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9.
一.发动学生助手动脑开辟植物园本学期(1953年)开课不久,我在各班宣布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各班将成立米丘林学习小组,准备在学校后院开辟自己的植物园,以便进行广泛的实验……”,“植物园”引起了学生兴趣,於是有的班级便自动组织了全班性的米丘林学习小组。就这样开始将教师的工作计划变为学生的计划和行动,在这个基础上我抓紧了重点小组,深入帮助很快的试做简单显微镜成功了,这消息当即吸引不少学生的注意,於是我便组织了一次小型的简单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报告会,会上由担任製做的学生讲构造,老师谈原理,会上并作了真显微镜  相似文献   

10.
自1954年学习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后,笔者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于是在学生中间成立了生物小组,结合课堂教学,使同学学习了书中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来印证书中的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对同学的学习与知识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过程中,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教育意义最大的,有嫁接法与人工授粉法。一.嫁接法笔者每次教到米丘林学说定向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中学植物学教学应该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1)给学生以巩固的有系统的米丘林生物学的知识;同时逐步揭露生物体和生活条件的统一,使学生建立办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农业的成就和发展,并学习苏联科学家改造自然的理论和成果,以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3)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在自然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对农业上的实际工作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2.
我校近几年来,在校内种植了许多的果树、蔬菜和花卉。由于这些植物的培植,给生物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为了树立学生改造自然的信心,使生物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我校每学期要成立2—4个米丘林生物科学研究小组,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长期的各种生物实验工作。我们的实验中有一项是“植物无性繁殖”实验,除了用不同种或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嫁接外,也以许多植物进行了压条和分株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进行各种果树的夏季扦插中,所获得的经验意义更为重大。兹特介绍于后,希望研究园艺的同志们对这一实验予以指正。参加这个实验的人,是由作者担任指导,和爱好生物科学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的。实验一共进行了两次,都获得了圆满的结果。我们便于去年夏季(6月28日)趁雨水较多的季节,领导米丘林生物科学研究小组,在植物园中,选择肥沃的沙质壤土地2—3分;经过深耕加工整理以后,便剪取了一般插枝常用的树条,如木槿、玫瑰、箭杆杨、珍珠梅、黄刺玫、蔷薇、葡萄、无花果等当年的旺枝,用修枝剪截成4.5寸长,取5寸左右的间隔距离,进行第一次夏季扦插(插入土中部分占枝条的8/9长,露出地面部分约占1/9长,用手指压紧枝条周围的土壤);结果所插的枝条上部都生了芽,下部都生了不定根;而长成了许名新株,由于夏季扦插的初步胜利,便大大的鼓  相似文献   

13.
在没有组织同学们参加课外研究小组以前,先根据教学的内容、土地面积、学生人数、教师的力量等,做好课外小组活动的总的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着可以成立多少个小组、小组的区域划分、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做哪些实验、在领导小组上教师如何分工等,然后再根据统一计划开展工作。成立课外小组,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这是保证课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关键。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不论是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或是参加劳动生产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在实行会考时,我们应对实验能力的评价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制定实验能力评价标准时,要求学生做到: 1.提出问题及建立假说。 2.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试验材料,安全可靠的设备和适当的观察方法。 3.区分实验中的控制因素和可变因素。 4.收集和组织材料,把资料整理好。 5.根据观察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推论和判断。  相似文献   

15.
安军 《生物学通报》2001,36(7):22-23
1 对象 初二年级学生。2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实验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 ,使学生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懂得控制实验条件 ,检验单一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而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2 )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并对实验结果加以观察分析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共享实验成果 ,对学生进行协作精神的教育。3 活动时间、地点、活动方式上课时间 ,实验室 ,集体讨论的方式。4 教学活动过程4 .1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请生物学课外小组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节课进行“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 ,通过“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1 教学过程1.1 课前准备 各小组学生收集相关蚂蚁知识的资料 ,增加对蚂蚁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边蚂蚁活动出没的地点 ,能知道“蚁穴”所在地则更好。1.2 各小组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由学生参考教材的要求 ,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关于蚂蚁觅食的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  相似文献   

17.
辛志刚 《生物学通报》2004,39(11):34-35
1)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提出假设、论证假设、分析问题的能力。4)掌握一般的科研方法。5)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校是1959年开始建立起来的,到现在已毕业学生792名,其中升学的是很少数,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学生,有些人表现的很好,并作出成绩来。有些人缺乏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构建与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人教版高中生物学科教材选修1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材内容也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构建知识体系,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完成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多学科知识交融的魅力,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团员格鲁森科博士十一月七日应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农业大学的邀请,作学术报告,讲题是:“米丘林的基本原理”。听讲的有首都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北京农业大学学生一千九百馀人。格鲁森科介绍了这一伟大生物学家的学说的主要精神,并阐明科学应该为人类服务,为和平服务。格鲁森科又在十一月九日向北京市各中学生物学教员和学生共五百多人作了报告。主持报告会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局长翁独健。格鲁森科向听众们详细讲解了苏联伟大生物学家米丘林学说的要点,和生物学家李森科进一步发展了米丘林学说的成就。 (新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