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活性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艾滋病患者血浆中的HIV病毒载量,但对潜伏的病毒库无效.对HIV的基因治疗包括诱导HIV潜伏感染的休止的CD4 T记忆细胞增生,使潜伏的HIV激活进入复制循环,结合药物治疗和激活潜伏的HIV基因表达但并不诱导细胞增生,而是通过载体携带的基因使细胞凋亡,以清除HIV潜伏感染的细胞,利用载体携带目的基因治疗脑中的病毒.  相似文献   

2.
HEM制药公司和它的有争议的药物Ampligen~(TM)又一次成为新闻话题.这一次,该药被吹棒为治疗人疱疹病毒6(HHV-6)的可能性药物,这种病毒与艾滋病及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关联. HHV-6过去叫人B淋巴细胞营养型病毒,能感染携带CD4受体的T淋巴细胞.如果细胞同时受到HHV-6和HIV的侵染,则HIV的繁殖和T细胞的毁坏将加速.这是离体实验的结果.此外,80%的艾滋病患者中以及50%的健康人身上都有HHV-6这一病毒.  相似文献   

3.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通过包膜糖蛋白gp120与CD4分子结合,以及在细胞因子CDCR4和CCR5受体协同作用下完成吸附和穿入.本文报道从2例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到HIV-1变异株:AD3.v22和AD3.v6,可通过CD8受体侵犯CD8+细胞.  相似文献   

4.
几家公司正发展用可溶态CD4受体预防人体免疫系统缺损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侵染细胞,但现已发现结合于细菌毒素的受体可迅速杀死受HIV侵染的细胞。国际健康协会(Bethesda,马里兰)的研究者已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重组模型,其中细胞识别区域被CD4受体的一部分置换。向未经侵染的人淋巴细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Genentech公司透露,在Ⅰ阶段临床试验中,可溶性CD4受体和CD4为基础的免疫附着疗法未在艾滋病感染患者中获得一致的临床效果.由此,公司将把研究集中到它的第二代抗艾滋病CD4免疫附着剂或CD 4-IgG上,以防止艾滋病病毒从感染的妊娠妇女传给其胎儿.监视Genentech公司rDNA CD4产品开发的R&D有限合营组织董事会也将停止分子结合物作为HIV感染患者唯一治疗物的临床试验. 另一方面,动物研究证实,CD 4-IgG可穿过胎盘.Genentech已开始人类研究,包括HIV感染婴儿的安全性研究.首次Ⅰ期研究将是目前多单位正在进行的儿科学研究的延伸,还将增加HIV感染妊娠妇女的研究.第二次Ⅰ期研究将估价高剂量CD 4-IgG对感染患者的  相似文献   

6.
细胞免疫反应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裂解感染的细胞以及产生强有力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FN-γ)]起作用的,而流式细胞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检测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T细胞亚群CD4和CD8细胞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IFN—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是造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CD4 T细胞耗竭的一个关键机制,但对其具体信号通路知之甚少。该研究表明,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已活化的和有效感染的CD4+ T细胞死亡中所占比重很小。余下超过95%的静息CD4+ T细胞是由流产病毒感染引发的caspase‐1介导的pyroptosis死亡。Pyroptosis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强烈炎症模式,即胞质内容物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释放。这条死亡通路连接HIV感染的两个重要特征--CD4+ T细胞耗竭和慢性炎症,使将死的CD4+ T细胞释放炎症信号,以吸引更多的细胞死亡,导致恶性循环。此循环可被caspase‐1抑制剂所阻断,且证明在人类中是安全的,这为靶向宿主而不是病毒本身的新型抗艾滋病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IDEC Pharmacenticals公司1月16日宣布,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2月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临床试验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艾滋病。艾滋病的致病病毒(HIV)在感染于标的CD4细胞时通过病毒的表面抗原上的特定部位而结合。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到HIV上的部位抑制感染。该公司1991年12月申请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通过与靶细胞膜的融合感染宿主细胞,研究表明阻断HIV与受体靶分子的结合可以阻止HIV进入宿主细胞,抑制HIV病毒的感染。设计合成了一个包含CD4和CCR5与HIV-1结合的主要功能结构区,及Flt3-L和Mip-3α分子的融合基因,构建了2个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BK-CKR5-CD4/Flt3L-Mip3α (pABK-HIV-MF) 和pABK-CKR5-CD4 (pABK-HIV-MT),在人胚肾293细胞中进行了表达。RT-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融合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获得了正确的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其对于HIV-1的拮抗并靶向树突状细胞 (DC) 清除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 CD25 是调节性T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同时在感染和移植免疫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这一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的特性,新近发现它亦与爱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IV进入人体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但它也同时被感染,最终由于细胞毒的作用而死亡.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抑制作用,HIV持续的过度活化使得T细胞逐渐耗竭说明在HIV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reg细胞可能都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却对HIV感染与爱滋病发病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此外,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还与HIV病毒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本文就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遗传疗法在以CD4为基础的艾滋病试验疗法中能够发挥作用。CD4分子是艾滋病病毒在进入T细胞前所附着的T细胞受体。CD4疗法的理论是,注入人体的可溶性人工受体CD4可充当诱惑物,并溶解艾滋病病毒,使之不能侵入免疫细胞。初步研究结果令人充满希望,但CD4的半衰期很短,因而,要维持抑制病毒侵染所必需的诱惑CD4的水平是较困难的。基因疗法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2.
CD4^+CD25^+是调节性T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同时在感染和移植免疫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这一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的特性,新近发现它亦与爱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IV进入人体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但它也同时被感染,最终由于细胞毒的作用而死亡。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抑制作用,HIV持续的过度活化使得T细胞逐渐耗竭说明在HIV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reg细胞可能都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却对HIV感染与爱滋病发病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此外,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还与HIV病毒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法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成果:他们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潜藏艾滋病病毒(HIV)的T细胞表面特定表达着一种名叫CD32a的蛋白,这种蛋白在未感染HIV的T细胞中却没有被检测出来。这意味着,CD32a蛋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靶标,用来开发出针对"隐身"状态HIV的全新药物。由于HIV将部分免疫、淋巴甚至肠道等细胞当作"隐身之地",现有药物和免疫系统都无法辨明它们的"身份",导致艾滋病多年来无法得  相似文献   

14.
在离体条件下探讨CD/5 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抗癌作用。通过将CD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多克隆位点构建pCMVCD表达质粒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所构建的质粒 ,并进行CD基因测序。采用LipofectAMINE2 0 0 0脂质体介导法将CD基因转染U2 5 1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 ,G4 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 (取名为U2 5 1/CD细胞 ) ,使用不同浓度的 5 FC作用于U2 5 1/CD细胞 ,MTT法测定活性细胞比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 5 FC培养液内 5 FU的浓度。结果如下 :真核表达质粒pCMVCD构建成功 ,并通过酶切鉴定。U2 5 1细胞获得了质粒的成功转染。未转染的U2 5 1细胞对 5 FC不敏感 ,IC50 约为 6 5 0 0 μmol/L ,而转染基因后IC50 约为 10 μmol/L。基因转染使G4 18抗性细胞(U2 5 1/CD细胞 )对 5 FC高度敏感。并且加入不同浓度的 5 FC后 ,U2 5 1/CD细胞培养液内均能检测到 5 FU。实验结果表明 :CD/5 FC系统可以用于胶质瘤的治疗 ,CD基因修饰U2 5 1细胞及其表达的离体研究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在体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向肿瘤细胞内导入“自杀基因(Suicide gene)”随之激活自杀机制的策略在某些实体瘤的治疗中受到重视,这类“自杀基因”包括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1-tk,HSV2-tk)、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VZV-tk)、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等。目前最常用的“自杀基因”是HSV1-tk基因。截至1995年2月,美国NIH已通过了4项用HSV1-tk基因转移联合抗病毒药物Ganciclovir(GCV)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一种可以包装AAV2/5和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设计并构建了一个由AAV2rep基因和AAV5cap基因嵌合而成的rep2cap5基因,然后,利用一套携带HSV1基因组的粘粒系统(cos6、cos28、cos14、cos56、cos48),将rep2cap5基因插入cos6粘粒上HSV1基因组片段的UL2基因中,而将EGFP的表达单位插入cos56粘粒上HSV1基因组片段的UL44基因中,用这2个重组粘粒与其它3个粘粒(cos14、cos28、cos48)共转染BHK-21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HSV1-r2c5-EGFP并进行了空斑纯化。HSV1-r2c5-EGFP病毒能够在BHK-21细胞连续传代,并且可以观察到几乎所有的感染细胞都能产生绿色荧光。用PCR方法以及Southern杂交方法表明所获得的HSV1-r2c5-EGFP中携带有rep2cap5基因,用HSV1-r2c5-EGFP感染携带报告基因LacZ的AAV载体细胞株,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重组AAV2/5-LacZ。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r2c5-EGFP可提供AAV2/5载体包装所需的全部辅助功能,是一种能简便、高效制备重组AAV2/5病毒的通用性辅助病毒。  相似文献   

17.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28
亚特兰大Emory大学的Harriet Robinson在重新设计艾滋病疫苗实验中获得了激动人心的结果——发现一种两步艾滋病疫苗,这种疫苗能激发持久的免疫力。 Robinson与她在Emory以及国家过敏反应和传染病研究院(NIAID)的同事合作,围绕一种实验室制备的杂交病毒SHIV 设计了他们的实验。这种病毒是由部分HIV和部分SIV(一种猴的艾滋病病毒)组成的。他们首先将含有连接在细菌DNA 上的几种SHIV基因的疫苗给24只猴子注射。然后,用含有重组的改良牛痘Ankara(MVA,被用作天花疫苗的一种病毒)携带的一系列SHIV基因的试剂对动物加强免疫。裸DNA和MVA都能刺激免疫系统以消除被感染的细胞,而不只是防止感染。Robinson与其同事计划将SHIV置于动物直肠“攻击”已接种过疫苗的猴子来检验这种疫苗。他们进行了3次实验,成功地制备了攻击物,即用已在猴子身上确定了的能直肠接种感染的最小量的SHIV。接种过疫苗的24只猴都被SHIV感染了,但20周后其中的23只控制住了感染且未受到免疫损害。4只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猴却相反,它们的血中均具有高的SHIV水平,随后都死于艾滋病。这种DNA/MVA疫苗的HIV变体被批准于明年初在美国进行人类实验。 (Science,2001,291:1879~1881)(马兵李学军)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可使被感染者体内CD4细胞数量减少,最终导致艾滋病。关于HIV-1如何杀死免疫细胞的精确机制仍是1个争论的问题。现已知道,细胞凋亡为HIV-1诱导细胞死亡的一个重要机制。HIV可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通过活化作用,同源被感染的细胞的介导,以及CD^8 T细胞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因子在HIV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HIV-1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HIV感染中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4^ T细胞的丢失在HIV感染引起免疫缺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造成CD4^ T细胞丢失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细胞凋亡可能是CD4^ T细胞丢失的一个重要因素,HIV感染以后,病毒蛋白的持续性产出导致免疫系统的持续性激活,引起Th1细胞的丢失,Th1细胞通过合成Ⅰ型细胞因子,抑制淋巴细胞的自发凋亡,另外,病毒蛋白或其他因素能够使CD4^ ,CD8^ T细胞和APC转化为凋亡的效应细胞,通过Fas/FasL或其他途径引起细胞凋亡,HIV感染人体后凋亡细胞不仅有CD4^ T细胞,还包括B细胞,NK细胞,粒细胞,神经细胞和单细胞,凋亡作为机体的自我防护措施,在清除感染细胞的同时,并没有抑制HIV在单细胞/巨噬细胞内的复制,反而造成大量未感染细胞的凋亡,导致对HIV复制的失控,发展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引起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药物治疗主要障碍是难以彻底清除病毒、副作用大、成本高且需长期用药。CCR5是HIV侵染的主要辅助受体,缺陷型CCR5(CCR5△32)的CD4+T细胞对R5嗜性HIV-1病毒感染有高度抵抗力。通过骨髓移植CCR5△32干细胞到患者体内可以降低HIV病毒载量至无法检出水平,同时可维持T细胞数目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CCR5△32基因缺失的人群所占比例少、配型困难等问题,CCR5△32干细胞移植无法广泛用于艾滋病的临床治疗。通过锌指核酸酶(ZFNs)或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两种方法可以将自体细胞CCR5基因人为部分缺失,将产生的CCR5缺陷细胞回输体内可阻断HIV-1入侵途径,稳定CD4细胞群体并最终清除病毒。而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对配型要求低等优点,使其作为修饰的靶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