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以洛氏鱥幼鱼[(6.98±0.01) g/尾]为研究对象, 以鱼粉、棉粕、豆粕及菜粕为蛋白源, 配制成蛋白质水平为24.98%、30. 02%、34.99%、40.01%和44.98%的5种等能、等脂肪的配合饲料, 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条件下, 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 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34.99%和40.01%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及增重率显著高于24.98%组(P<0.05); 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 洛氏鱥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40.01%组洛氏鱥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24.98%组(P<0.05), 但与30.01%、34.99%和40.01%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 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89%时, 洛氏鱥的特定生长率最高; 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11%时, 洛氏鱥饲料效率最高。洛氏鱥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其中, 40.01%组洛氏鱥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24.98%、30.02%、34.99%和44.98%组(P<0.05); 而洛氏鱥肌肉中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其中, 40.01%组显著低于24.98%、30.02%和34.99%组(P<0.05), 但与44.98%组差异不显著(P>0.05)。洛氏鱥肝胰脏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其中40.01%组洛氏鱥AKP、ACP、SOD和LZM活性显著高于24.98%、30.02%、34.99%和44.98%组(P<0.05); 洛氏鱥白肌中RNA含量和RNA/DNA比值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40.01%组洛氏鱥白肌中RNA含量和RNA/DNA显著高于24.98%、30.02%、34.99%和44.98% (P<0.05)。通过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可知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10%时, 洛氏鱥白肌中RNA含量最高; 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91%时, 洛氏鱥白肌中RNA/DNA比率最高。在洛氏鱥配合饲料中, 最适宜蛋白质需求水平为34.99%—40.01%。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传统中药玉屏风散在水产养殖上的生物学功效,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5%和10%的玉屏风散和1%的芪参散配成实验饲料,饲喂实验鱼2周,然后分别观察两种中药对罗非鱼(体重约220 g)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草鱼(体重约20 g)免疫保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中药组均提高了罗非鱼增重率, 10%玉屏风散组效果最显著;各实验组中罗非鱼肝、肾、脾体指数和各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各中药组罗非鱼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均不高于空白对照组; 2.5%、10%玉屏风散组和1%芪参散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药物组罗非鱼溶菌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2.5%玉屏风散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玉屏风散各剂量组罗非鱼呼吸暴发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罗非鱼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各实验组中表达量均上调,肾脏中HSP70在2.5%和5%玉屏风散组表达量上调,脾脏中HSP70在各实验组中表达量均下调;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RⅢ在2.5%玉屏风散组表达量上调,肾脏中TGFRⅢ在2.5%玉屏风散组和1%芪参散组表达量上调,脾脏中TGFRⅢ在各实验组中表达量均上调;玉屏风散各剂量组能够提高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表现为死亡率降低和进入血液的细菌减少,其中5%玉屏风散组效果最佳。实验表明,玉屏风散能够有效促进罗非鱼生长,对其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草鱼的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3.
盐度对暗纹东方鲀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比较不同盐度处理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6、12、18、24和30 5个盐度处理组,淡水组设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的第1、第5、第10、第15、第20、第30、第40和第50天进行取样测定,并进行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当盐度18时,鱼的生长受影响较小,而在盐度为24和30的高盐度组中鱼体生长受到较大抑制,并且死亡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高。经盐度处理后,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先逐渐增加,在达到最高峰后又逐渐降低,在24和30的高盐度组中,最终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保持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结果表明,高盐度(24和30)对暗纹东方鲀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中华鳖经常暴露于高氨环境中。本研究评价了慢性氨暴露对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幼鳖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鳖(体重90.5±20.5g)饲养于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1.49mg/L(C1)、2.61mg/L(C2)和4.14mg/L(C3)的环境中84d,以不外加氨氮的自来水饲养组为对照(C0),实验期间各处理组均保持恒定的温度(29.5±0.5℃)和pH(7.8±0.1)值。氨暴露21、42和84d后测体重,氨暴露84d后取各实验组鳖的血样。在本实验设定浓度范围内,氨对中华鳖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如血清溶血活性、血清杀菌活性、血清溶菌活性和脾脏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氨暴露组中华鳖血液和脾脏淋巴细胞α-乙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对高氨耐受能力比鱼类更强。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鲫鱼分成A0、A1、A2、A3和A4五个组,其中A0组投喂基础饵料,设为对照组,而A1、A2、A3和A4分别投喂添加0.1%、0.2%、0.4%、0.8%无花果多糖的基础饵料,并在试验的第0、第7、第14、第21、第28、第35天检测鲫鱼血清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结果表明,A2组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A0组(P3组补体C3含量、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的高于A0组(P1组、A4组(P3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与A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A0组、A1组和A4组之间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果寡糖对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对银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以50g左右的银鲫为实验对象,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5g/kg(A。组)、1g/kg(A:组)、2g/kg(A,组)、4g/kg(A。组)的果寡糖,另设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组),分别于7d、14d、21d、28d、42d、56d检测银鲫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结果表明,A2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显著高于A0组(P〈0.05),分别于第28、第21、第14、第14天达到最大值;A,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显著高于A0组(p〈0.05),分别于第14、第14、第7、第14天达到最大值。A3组的补体C3的含量显著高于A2组(P〈0.05),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与A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其活性高于A2组。A1组、A4组与A0组之间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黄连须(FRC)和小檗碱(BBR)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的非特异性免疫及对抵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 鱼喂食含1.00%、0.50%、0.25%, 0.10%, 0.00%的FRC和0.05%BBR的饲料28d。喂养28d后, 鱼注射嗜水气单胞菌, 记录感染14d后的存活率。检测NBT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吞噬活性和补体C3水平来评价药物对草鱼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 与模型组相比, 喂养饲料含有FRC和BBR的各组提高NBT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吞噬活性和草鱼补体C3水平。喂食0.50%FRC组感染细菌后的存活率最高, 与模型组比较增加44%。FRC和BBR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最小抑菌浓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FRC和BBR可以用作免疫刺激剂以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和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抵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脂质代谢、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用发酵豆粕分别替代0、10%、20%、30%和40%鱼粉, 用晶体氨基酸平衡各组间蛋氨酸与赖氨酸的差异, 配制成共5种等氮等能(CP47%, GE19 MJ/kg)的试验饲料, 分别为FM、FSM10、FSM20、FSM30和FSM40。将初始体重为(22.05±0.09)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组, 每组设3个重复, 养殖58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之间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替代组饲料系数(FCR)均显著高于FM对照组(P<0.05), FSM40组的存活率(SR)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DM)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脂质代谢方面结果显示, FSM30和FSM4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低于FM对照组(P<0.05), FSM40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水平显著低于FM对照组(P<0.05)。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结果表明, FSM40组的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显著增加的变化(P<0.05)。对肠道菌群进行了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 结果表明: 各组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Sobs、Shannon、Simpson、Ace和Chao)无显著差异(P>0.05), 但OTU数量发生了变化。在门水平上, 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而属水平上, 优势菌群为支原菌属(Mycoplam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FSM20组与FM对照组相比, 软壁菌门和支原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 变形菌门和邻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 在试验条件下, 大口黑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20%鱼粉不会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脂质代谢、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且能显著降低肠道中邻单胞菌属在内的有害菌的相对丰度, 因此,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在饲料中添加0~2500 mg·kg-1的酵母免疫多糖的方法,对900尾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的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酵母免疫多糖添加剂量达到500 mg·kg-1(Ⅴ组)以上时,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均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一水平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添加量达2000mg·kg-1(Ⅷ组)及以上时,随着饲料中的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各组数据反而呈下降变化趋势.可见饲料中适量添加酵母免疫多糖能够提高七彩神仙仔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缺乏和过量都会对七彩神仙仔幼鱼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儿茶酚胺类药物对草鱼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儿茶酚胺类药物对草鱼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腹腔注射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α-甲基-对-酪氨酸(α-MPT,5μg/gb·w和50μg/gb·w)显著降低草鱼鱼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腹腔注射儿茶酚胺能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HODA,5μg/gb·w和50μg/gb·w)也显著降低草鱼鱼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阿卟吗啡(APO,7.1mg/Kgb·w和12.5mg/Kgb·w)通过背大动脉插管注入草 相似文献
12.
草鱼头肾免疫细胞组成和数量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头肾器官有两种静脉(头肾静脉和门静脉)和丰富的血窦。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门静脉及其血窦周围,形成淋巴细胞聚集区。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头肾静脉及其血窦周围,形成粒细胞聚集区。头肾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其中淋巴细胞约占62.2%,粒细胞约占36.6%,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约占1.2%。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草鱼头器官重量及其免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5种投喂水平:饱食(R100)、80%饱食(R80)、60%饱食(R60)、40%饱食(R40)、饥饿(R0),旨在探究上市前一个月的池塘养殖中,采用不同程度限喂的投喂策略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喂水平小于60%,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下降,而屠宰率则表现出相反趋势。饥饿组实验鱼呈现出较瘦体形和较硬的肌肉质地。对可能影响肌肉质地的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总量分析发现,随着投喂水平的降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减少但胶原蛋白总量无显著差异。投喂水平的降低导致鱼体各组织脂肪含量的降低,尤其是内脏脂肪的显著减少。通过SGR与脂肪含量的线性模型,SGR分别解释背肌、腹肌、内脏脂肪含量总变化的56%、66%、71%。在各投喂水平条件下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维持相对稳定,表明在上市前一个月的池塘养殖中,限喂的方式并未对肌肉的蛋白营养价值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二龄草鱼肠炎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从细菌学、血清学、鱼体免疫以及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阐明了点状产气单胞菌是二龄草鱼肠炎病的病原菌。另外还对这种细菌特性及其致病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饲喂蚕豆对草鱼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喂蚕豆100d左右, 草鱼肌肉的弹性和咀嚼性增强, 肌肉品质显著改善, 此种模式养殖的草鱼俗称脆肉鲩。实验比较了投喂蚕豆与商用配合饲料的草鱼, 在养殖过程中(30d、60d、100d)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异同, 以了解脆肉鲩肌肉品质改变过程中鱼体的生物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蚕豆显著影响了草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但对肝胰脏T-AOC、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血清SOD活力无显著影响。实验30d和60d时, 投喂蚕豆的草鱼机体抗氧化能力强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 但实验100d时两种养殖模式的草鱼机体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投喂蚕豆对草鱼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100d时, 投喂蚕豆的草鱼血液红细胞数量(RBC)及白细胞数量(WBC)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投喂蚕豆的草鱼血清TP、ALB、GLB含量在实验30d时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 在实验60d时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无显著差异, 在实验100d时又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投喂蚕豆显著影响了草鱼脾指数及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实验末期, 在投喂蚕豆的草鱼脾脏中IL-1、MHC Ⅱ、IFN-1、TN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以上结果表明, 投喂蚕豆初期鱼体抗氧化能力增强, 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 鱼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至与投喂配合饲料相当的水平; 投喂蚕豆使草鱼产生了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对鲤鱼幼鱼和性成熟雌鱼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性腺未发育的5~6月龄幼鲤和1龄性成熟雌鲤为材料,研究年龄对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能药物刺激的鲤鱼G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龄幼鱼血清基础GH水平明显低于1龄性成熟鱼;5~6月龄幼鱼对LHRHA、DA和APO刺激的GH分泌的反应性也明显低于1龄性成熟鱼;DA和APO在5~6月龄幼鱼和1龄性成熟鱼都不能增强LHRHA对GH分泌的刺激作用;DOM不影响5~6月龄幼鱼和1龄性成熟鱼的血清GH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对养成期草鱼生长性能以及骨骼中钙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旨在探究养成期草鱼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需求及维生素A对养成期草鱼的骨骼中钙磷含量的影响。选取养成期(254.6±0.5)g草鱼42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用维生素A含量为89、732、1129、2378、4688、7218和9802 IU/kg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喂养84d。实验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4688 IU/kg的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养成期草鱼的特定生长率(P < 0.05),并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 < 0.05),但饲料维生素A含量对鱼体摄食率、成活率以及肝脏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2)饲料添加维生素A对鱼体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9802 IU/kg组的鱼体水分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 < 0.05)。(3)饲料中4688 IU/kg的维生素A显著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 < 0.05),但饲料维生素A水平对血清丙二醛、钙、磷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4)饲料添加4688和7218 IU/kg的维生素A能显著提高草鱼头骨和脊椎骨中灰分以及钙、磷含量(P < 0.05)。在实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以及血清SOD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分析得出养成期草鱼适宜维生素A的需求量分别为3184和3077 IU/kg。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