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进行硅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单壳缝目硅藻的5个中国新记录种,隶属于3个属,分别为菲斯特曲丝藻Achnanthidium pfisteri Lange-Bertalot、罗森斯托克曲丝藻Achnanthidium rosenstockii(Lange-Bertalot) Lange-Bertalot、齐格勒片状藻Platessa ziegleri(Lange-Bertalot) Lange-Bertalot、劳恩堡沙生藻Psammothidium lauenburgianum(Hustedt) Bukhtiyarova&Round和苏格兰沙生藻Psammothidium scoticum Bukhtiyarova&Round。利用光学显微镜(L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这5个种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对其形态分类学特征和生境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曲壳类硅藻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兴安岭曲壳类硅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结合国际通用的分类系统对Karayevia RoundBukhtiyarova(卡氏藻属)、Lemnicola RoundBasson(附萍藻属)、Planothidium RoundBukhtiyarova(平面藻属)和Psammothidium BukhtiyarovaRound(沙生藻属)4个属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在大兴安岭地区观察到的曲壳类硅藻12个分类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给出了他们的生境分布特点。研究观察到中国新记录3个分类单位:Achnanthes tumescens SherwoodLowe(膨胀曲壳藻)、Planothidium lanceolatoide(Sovereign)Lange-Bertalot(近披针形平面藻)、Psammothidium rossii(Hustedt)BukhtiyarovaRound(罗斯沙生藻)。  相似文献   

3.
海链藻(Thalassiosira)与圆筛藻(Coscinodiscus)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植物研究》2009,29(3):282-288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繁多,是硅藻门中的大属和代表属。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具有较多相似之处,易混淆鉴定。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比较研究了海链藻和圆筛藻种类的形态学特征。海链藻种类除了具有1~2个唇形突之外,还具有数量较多的支持突,少数种类具有闭合突;筛膜位于壳面内侧;中孔在壳面外侧。而圆筛藻种类只具有数量众多的唇形突,且其中两个较大;筛膜位于壳面外侧;中孔在壳面内侧。由于两属形态学特征的区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清晰观察到,因此尚有较多的分类修订工作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4.
微型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类群, 由于其个体微小,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被忽略了。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若干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样品进行观察, 经鉴定, 确认一个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微壳藻属Nanofrustulum Round, Hallsteinsen &; Paasche 1999。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透射电镜下的照片, 并对相似属种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过程中,对采自大兴安岭的600余号标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共观察到舟形藻科中国新记录植物1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其中类缝藻属1种:粗脉肋缝藻;长篦藻属3种:大长篦藻、细尖长篦藻、双型长篦藻;舟形藻属1种:乌普萨拉舟形藻;辐节藻属5种:两头辐节藻、河生辐节藻、细长辐节藻、豆形辐节藻、地中海辐节藻。本文对这些种类的分类学特征及生态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硅藻是一个庞大的微藻类群,不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也很广泛,是水体中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类群^[1]。硅藻是浮游动物、贝类、鱼类的饵料,在水生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常被作为重要的生物指示类群,用于监测水质和评价水环境。化石硅藻也是重要的指示生物,用于石油勘探、底层划分,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等领域的研究^[2]。硅藻的分类学依据主要是其硅质细胞壁上的花纹,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分类系统是将硅藻门分为中心纲(Centrieae)和羽纹纲(Pennatae)两个纲。  相似文献   

7.
在对武陵山区硅藻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收集到了一种双肋藻的标本,经研究鉴定,其为明晰双肋藻[Amphipleura pellucida(Kützing)Kützing]。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明晰双肋藻具有以下特征:(1)纺锤形的壳瓣外形。(2)长而直的中央胸骨。(3)仅着生在靠近壳面两端的短壳缝系统。(4)线纹密度为38~39条/10μm,孔纹密度为54~58个/10μm。(5)壳缝的外近缝端呈直线状,远缝端略微膨大。(6)孔纹内侧开口被圆形筛膜覆盖。该研究结果为明晰双肋藻提供了清晰的超微结构图片资料以及科学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报道了采自中国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长海的4种中心类硅藻种类, 其中新种1个: 长海小环藻(Cyclotella changhai sp. nov.), 中国新记录种1个: 克里特小环藻(C. cretica)和2种较少报道的种类: 可辨小环藻(C. distinguenda)和辐纹琳达藻(Lindavia radiosa)。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这4个种类形态学的特征进行观察, 并与相似种类进行比较。与长海小环藻相似的种类包括C. comensis Grunow, C. pseudocomensis Scheffler和C. costei Druart & Straub, 主要通过壳面中央区的不同形态进行区分-长海小环藻的中央区近平滑且具有不规则的凹陷。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大兴安岭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水体的硅藻门管壳缝目菱形藻科中国新记录植物3种、1变种,分别为Hantzschia rhaetica Meister、Hantzschia robusta Ostrup、Nitzschia dissipatavat.media(Hantzsch)Grun.、Nitzschia perminuta(Grun.)M.Peragallo。使用光学显微镜对这些种类进行了观察,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记录了它们的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沿海拟菱形藻属的2新记录种及其产毒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澄清我国沿海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的物种多样性,并确认中国海域拟菱形藻属是否具有产生多莫酸(Domoicacid)的能力,采用毛细管显微操作技术从我国沿海水体中分离、纯化拟菱形藻细胞,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并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 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结合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数据,鉴定到我国拟菱形藻属的2新记录种:银河拟菱形藻(P. galaxiae Lundholm & Moestrup)和微孔拟菱形藻(P. micropora Priisholm, Moestrup & Lundholm),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相似种类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多莫酸特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培养株系并不产生多莫酸。这些为我国拟菱形藻属物种多样性和产毒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