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痢疾杆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杆菌性痢疾由志贺氏菌属和肠侵袭性大肠菌(EIEC)所引起。志贺氏菌属包括四群: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和宋内氏志贺氏菌,又根据细胞外壁LPS特异性O抗原多糖链的抗原性将每个群进一步分为多个血清型,其中痢疾志贺氏菌包括12个,福氏菌13个,鲍氏菌18个,宋内氏菌1个。  相似文献   

2.
<正>细菌性痢疾遍布世界各地。估计每年世界上菌痢的发病率在1亿人次以上且有近60万人死亡。由痢疾志贺氏菌I型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且常引起慢性感染。痢疾菌的感染剂量很小。在成年志愿者研究中发现,福氏志贺氏2a型菌的ID_(10)约为10个细菌,ID_(50)<1000个细菌。  相似文献   

3.
用半抗原——Digoxigenin标记的福氏2a YSH6000的1.4kb virG DNA探针,检测73株痢疾杆菌(宋氏64株、福氏5株、志贺氏4株)、32株EIEC、17株耶氏菌属菌、5株伤寒杆菌和5株大肠杆菌的DNA同源性。前3种菌同时作Sereny试验,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痢疾杆菌及EIEC中均含virG同源区,其它被测菌则无此同源区。virG DNA仅与痢疾杆菌及EIEC的Sereny试验相关.而与耶氏菌属的Sereny试验无关。用virG DNA探针检测宋氏痢疾杆菌及EIEC的毒力,与Sereny试验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87.5%和90.9%。  相似文献   

4.
痢疾疫苗     
志贺氏菌属的成员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属肠杆菌科,此菌属又可分为福氏、鲍氏、宋内及志贺氏4个菌群,这些菌群又可根据生化及O抗原的差异而分成不同的血清型。志贺氏痢疾菌侵袭灵长类和人类的结肠及直肠上皮,导致痢疾特有的急性粘膜炎症,上皮层的破坏导致水泻,严重腹痛和痉挛,最终产生粘液血便,在缺乏有效治疗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正>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其流行以福氏菌群为主,在发达国家则以宋内氏志贺氏菌较多。由志贺氏Ⅰ型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且后者常引起慢性感染。痢疾菌的感染力较强,约为10-100个菌,ID50<1000个菌。由于菌痢的发病率高,感染性强,感染剂量小,血清型多,以及抗药性菌株的增加。因而对它的防治,在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人们在痢疾菌苗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就其保护性抗原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 引起腹泻、痢疾、伤寒的肠道细菌性感染是整个世界的主要的卫生问题,尤其是对不发达地区的儿童来说,威协严重;这些感染对来自发达国家的参观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者也是潜在的危险。最主要的肠道致病菌有:(ⅰ)肠毒原性大肠艾希氏菌(ETEC),它引起旅游者和不发达国家中的婴儿腹泻;(ⅱ)O_1群霍乱弧菌,引起地方性或流行性霍乱;(ⅲ)肠弯曲菌,是幼儿腹泻及旅游者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ⅳ)痢疾杆菌,引起水泻及痢疾(具血性及粘液性便);(ⅴ)伤寒沙门氏菌,系伤寒的病原,为最常见的肠热病(一种网状内皮系统及肠淋巴组织的伴有持续性发热和菌血症的综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 志贺氏菌感染的致病作用 60年代的研究提示,痢疾杆菌致病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步骤是感染结肠上皮细胞,目前对志贺氏菌属的研究就是基于这些观察之上。当进肠腔的志贺氏菌侵袭肠粘膜后,在细胞内生长的细菌引起溃疡、炎症,并出现临床腹泻症状。丧失了侵犯粘膜能力的突变株不能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8.
志贺氏痢疾杆菌感染通常出现的变化范围,从局限于胃肠突然发病伴有2~3天相对比较轻的腹泻到1~2周持续泄下血、粘液、脓性便、腹痛和严重的气质性症状。志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每年由大肠埃希菌O157:H7引起的感染报道为73000多病例,疾病表现为水样腹泻、血性腹泻以致出现血尿综合征,其主要致病因子是志贺毒素(Stx)。大肠埃希菌(STEC)如O157:H7产生的Stx有2种:Stx1及Stx2。Stx1与志贺痢疾杆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基本相同。Stx2与Stx1在氨基酸水平有55%同源性。STEC可产生Stx1或Stx2,或两者都产生,但重症疾病与Stx2有关。Stx是由溶源性噬菌体编码的。Stx2的编码噬菌体有高度多样性,从同一次暴发流行中分离到的O157:H7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发生与流行,了解志贺氏属痢疾杆菌(Shigella)的菌型分布、药敏试验以及临床类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1976—1977年对临床疑为菌痢的患者进行了病原菌检查,兹将试验结果简要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4种主要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大肠埃希菌,威胁着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建立同时检测4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TEC LT肠毒素基因、EPEC bfpA基因、EHECO抗原基因和EIEC侵袭性质粒特异性基因,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单一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4种主要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多重PCR方法,彼此之间无交叉反应。该多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24株致病菌进行检测,所试4株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均为PCR阳性,其他菌株则为阴性。实践证明,利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24份肉类、奶类制品及人工污染样品等进行检测,检出15份阳性,与国标(GB4789.6-1994)检测结果相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ETEC、EPEC、EHEC和EIEC的单一或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171例菌痢患儿痢疾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感染性腹泻中最常见的病种 ,其感染人群主要为儿童 ,为了解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 ,现将我院 1997~ 1999年收治的菌痢患儿痢疾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 1997~ 1999年住院菌痢患儿大便培养出的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患儿年龄为 8个月~12岁。1.2 方法1.2 .1 菌株鉴定 按志贺菌的定义作生化及血清学鉴定。1.2 .2 药敏试验 采用Kerby Bauer纸片扩散法 ,药敏纸片采用卫生部药品鉴定所制品 ,以NCCLS标准为结果判定标准。纸片包括 9种 :丁胺卡那霉素(丁卡 )、庆大霉素 (…  相似文献   

13.
凝结芽胞杆菌TBC 169株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研究凝结芽胞杆菌TBC 169株对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先将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6种菌分别进行单独培养,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内的pH和活菌数,然后将凝结芽胞杆菌TBC 169株分别和致病菌进行混合培养,再测pH和活菌数,并与单独培养时的测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凝结芽胞杆菌TBC 169株对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等6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沙门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凝结芽胞杆菌TBC 169株对肠道致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以往的研究将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分成三类。一类是主要引起婴幼儿流行性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BPEC);另一类是引起旅游者腹泻和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的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再一类是导致痢疾等疾病的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关于ETEC和EIEC的致病机理研究的比较清楚,ETEC中要产生LT和ST肠毒素,EIEC象志贺氏菌一样能侵入肠上皮细胞并繁殖。EPEC的致病性可能与某种粘附因子和细胞毒素产生有关。近来人们又提出两类新的腹泻性大肠杆菌,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  相似文献   

15.
<正>痢疾是世界性流行性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发病率高达20000/10万人口,而发达国家只有50/10万人口。痢疾的发病率在1~5岁儿童中最高。尽管痢疾杆菌有30多个血清型,但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通常只有2~3个流行型,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福氏痢疾杆菌,在发达国家主要是宋内氏痢疾杆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力改善水源、食品和环境卫生状况,加之痢疾杆菌抗药性的出现,使控制痢疾流行更为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致力于研制安全有效的痢疾疫苗。  相似文献   

16.
志贺氏毒素     
<正>志贺氏菌引起的严重腹泻和痢疾综合征(志贺氏菌病)系由具蛋白质的外毒素介导。在志贺氏培养物或细菌溶解产物中有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的证据。显然,所有这些毒素的活性系由同一蛋白质毒素引起。许多研究者对培养细胞系中部分纯化的志贺氏毒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在某些  相似文献   

17.
以往进行痢疾杆菌对中草药敏感作用的试验,一般采用单一菌型,但对同一菌型所出现的不同的突变株对中草药的敏感性,则没有进行研究。我们为了深入研究它们对中草药的作用,应用福氏志贺氏3A痢疾杆菌的链霉素敏感株(S~(?))、耐药株(S~r)和依赖株(S~d),对102种中草药进行了敏感作用的试验。发现这三种不同的菌株对中草药的敏感作用不同。此试验结果对痢疾的防治具有一定意义。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细菌性痢疾在世界许多地区仍然是一种高发的地方性流行疾病,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病因。在美国,菌痢主要发生在精神病院、监狱、印第安人居留地以及内城区,大约三分之二的痢疾病人是由宋内氏痢疾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痢疾志贺氏菌1型(简称志贺氏1型)通常不发酵乳糖,1983年和1984年云南省不少地区相继发生以志贺氏1型为主的痢疾流行,经抽取不同地区的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60株细菌进行鉴定,全部菌株均迟缓发酵乳糖。国内  相似文献   

20.
赤痢(痢疾)一、细菌性痢■病原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痢疾杆菌是短杆菌,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痢疾杆菌不能抵抗热及干燥,但对低温及冰冻却有较大的抵抗力。易为一般消毒剂所杀灭,在1%石炭酸中只要16—30分钟就能杀死。按发酵怍用痢疾杆菌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