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物学》教材第 2册在讲述食物的化学性消化这部分内容时 ,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化学 ,所以对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采用实验法解释这一过程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制备人造胃液取 10片胃蛋白酶片 ,放入烧杯中 ,用清水溶去药片外面的糖衣 ,然后取出药片 ,放入研钵中研碎 (加少量的水 ) ,加 10 0 m L蒸馏水充分混合 ,并过滤。然后再加 10 0 m L蒸馏水和 2 0 m L3%的盐酸配制成人造胃液备用。2 实验过程  课前教师取两块形状 ,大小相同的瘦肉条 ,一条浸入盛有清水的大试管甲内 ,另一条浸入盛有人造…  相似文献   

2.
洪正树 《生物学通报》2002,37(10):16-16
酵母菌属兼性厌氧真核微生物 ,在缺氧时进行酒精发酵 ,积累酒精和二氧化碳。那么 ,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 ,发酵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现介绍一种简易的实验方法 :1 酵母菌的培养繁殖 取一定量的发面 (约乒乓球大小的一团 )放入 2 0 0 m L的烧杯内 ,再倒入浓度为 5 %的葡萄糖溶液至烧杯的 1 0 0 m L的刻度处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盖上培养皿盖后 ,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3~ 4 h,以增加菌体数量。2 发酵产物制备 取 1支较大的试管 (2 0 mm× 2 0 0mm) ,将上述烧杯内的培养液用玻璃棒搅拌后倒入试管中 ,倒至约距试管口…  相似文献   

3.
1 目的要求 观察根与周围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的现象 ,验证根细胞吸附矿质元素离子的实际情况。2 材料用具 洋葱 ,广口瓶 ,小烧杯 ,剪刀 ,镊子 ,蒸馏水 ,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为 0 .1mg/ ml的溶液 ,氯化钙溶液 ,硝酸银溶液。3 方法步骤1)促使洋葱生根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五六天 ,将洋葱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口 ,让洋葱的底部接触水面 ,将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并注意经常换水 ,以促使它生根 ,待根长到 5cm左右时 ,即可供实验使用。2 )将洋葱的根染色 剪取数条洋葱的根 ,将它浸泡到亚甲基蓝的溶液中 ,1~ 2 min以后 ,根就染成蓝色。因…  相似文献   

4.
(续 2 0 0 0年第 3 5卷第 4期第 4 3页 ) 第 4实验室 :行为学试题 ( 5)~ ( 9)你现在可以开始实验了。实验应按以下要求来完成 :将雌鱼放入水槽 ,将一条小尾鳍雄鱼放入一侧的烧杯 ,将一条大尾鳍雄鱼放入另一侧的烧杯 ,中央的烧杯空着。  观察鱼的活动 ,在第 2、3、4和 5m in时记录雌鱼是在哪条雄鱼的区域中 ,还是在位于中间的空烧杯 (的区域 )。还要注意哪一条雄鱼的红色和橙色更深。  将在实验中已用过的鱼放入另外的容器中 ,然后用没有用过的鱼重复实验。当你重复实验时 ,将大尾鳍雄鱼放入右侧烧杯 ,再重复时将其放入左侧烧杯。因为…  相似文献   

5.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中 ,实验 6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中用的淀粉酶是α-淀粉酶。α-淀粉酶因一般的小城镇购买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尝试用唾液中的淀粉酶和多酶片中的胰淀粉酶做该实验 ,其效果相当明显。1 用唾液中的淀粉酶替代 ︿-淀粉酶 ,增设一支对照实验试管基本方法是 :1)收集唾液后 ,取 1m L唾液注入小烧杯中 ,加入 2 m L蒸馏水 ,振荡小烧杯使之混合均匀 ,制成稀释的唾液。唾液稀释量少些 ,含唾液淀粉酶量就多 ,酶促反应速度就快。 2 )取 3支洁净的试管 ,编号为1、2、3。 3)在 1号、2号试管中各注入 2 m L质量分…  相似文献   

6.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将染色、冲洗后的根等分投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CaCI。溶液的烧杯中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是:除正常结果外,还常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CaCI。溶液和蒸馏水对比实验后均不变蓝;另一种是CaCI。溶液和蒸馏水对比实验后均变蓝。对此,学生并不知道其原因何在,也不懂得做好该实验的关键在哪里。通过分别用NaCI溶液、KNO;溶液、自来水等进行对比实验,可知;*。"、*"以及自来水中含有的某些离子都可与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吸附而使溶液或自来水变蓝。即使将CaCI。溶液稀释到1…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生态系统”一章的教学 ,我用“生态瓶”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演示实验 ,收到一定效果 ,现做简要介绍。1 制做生态瓶1.1 材料  10 0 m L玻璃标本瓶 1个 ,活小虾 2~ 3只 ,池塘中的绿藻 1小团。1.2 工具 石蜡、烧杯、电炉和干净毛笔。1.3 制做方法1)将标本瓶冲洗干净 ,装入约 90 0 m L新鲜干净的河水 ,再向瓶内放入小虾和绿藻 ,然后盖上瓶盖。2 )将石蜡放入烧杯内 ,用电炉升温使杯内石蜡溶化 ,再用毛笔取石蜡液把瓶盖口密封好 ,使之不透气。3)将上述制好的生态瓶放在窗台上 ,注意不能受阳光直射 ,防止水温升高 ,导…  相似文献   

8.
戴焱 《生物学通报》2001,36(5):38-38
在初中生物第一册“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内容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安排了萝卜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但是在此演示实验中 ,只是根据萝卜块变硬变软而推断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似乎不够严谨。为了使该实验更加严谨、科学 ,我们对其做了些改进。1 准备在上课前一天 ,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准备工作 ,把 1个约 2 50 g重的萝卜去掉皮后分成 3份 ,用刀仔细、耐心地削 ,直到在天秤上称出等重的 3块萝卜块。再取3只烧杯 ,A烧杯注入盐水 ,放入 A萝卜块 ,烧杯内液面控制在 2 0 0 ml刻度上 ;B烧杯注入清水 ,放入…  相似文献   

9.
1.取甲基纤维素(低粘度的精制品,医药商店出售)1克,放入小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用玻璃棒充分搅动,使其溶解,放置到气泡消失、溶液透明时便可使用。用玻棒蘸取该溶液一大滴,滴于洁净的载片中央,用大头针轻轻摊平,再用吸管吸取约与溶液等量的草履虫培养液滴于甲基纤维素液中央,用大头针搅动,使二者充分混匀,搅动时动作要轻,勿使产生气泡,以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实验十一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在这个实验中所选取的实验材料是鸡血细胞。用鸡血细胞做实验材料时存在实验操作步骤繁锁 ,实验过程中较难观察到黏稠物出现 ,在析出 DNA黏稠物时 ,很难估计加入蒸馏水的量。因此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在实验中 ,我们选用洋葱作实验材料 ,实验效果显著 ,具体方法如下 :1)称取 10 g洋葱鳞片叶 ,剁碎后放入研钵中 ,再往研钵中加入 0 .5 g Na Cl和 1m L普通型 (非浓缩型 )餐具洗涤剂 ,作圆周状充分研磨。2 )将混合液用滤纸或二层纱布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一支试管中澄清。3)将澄清液…  相似文献   

11.
对“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的一点看法高中《生物》中关于“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其中有一操作步骤是将染成蓝色的根分成两等份,分别浸泡到盛有蒸馏水和.$量CaCI。溶液的小烧杯中,结果表明。浸泡到Cape溶液中的根...  相似文献   

12.
CaCl2对小麦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Triticumaestivum)“沈农78”种子经0.1%HgCl2溶液浸泡8min,蒸馏水冲洗,浸种后放在6层纱布上,于25℃恒温箱中发芽。幼苗长至2cm后,转放在自然光下生长。每日浇蒸馏水,麦苗长出3片叶后(苗高约10cm)以不同浓度(见表1)Cal2溶液进行处理:上午8时用喉头喷雾器喷洒至叶面布满露珠为止。80株麦苗喷用溶液量约2ml。另以等量溶液浇根。两者均以同量的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处理1d或连续处理3d、5d。每天晚上8时浇5ml蒸馏水,以保持正常的水分供应。CaCl2处理24h后取材测定。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称取小麦叶片1g,加入预冷的0.05mol…  相似文献   

13.
高中和中师生物学中讲到: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通透性膜,但水分子可按渗透原理,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低浓度一侧。这一生理现象,可从以下实验验证。并加深理解。取甲、乙、丙3个烧杯(或其他容器),甲烧杯盛蒸馏水(或自来水)100ml;乙烧杯盛1%NaCl 溶液100ml;丙烧杯盛2%的 NaCl 溶液(或更浓的盐水)100ml。再选用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节的教学中,植物根系离子的交换吸附是一个难点。通过实验、突破难点,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教学需要,我们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法与步骤取两株有根系的葱苗,清水洗净根系后蒸馏水再涮洗一次。将葱苗根系浸入1/3000次甲基蓝溶液中约2分钟(染成蓝色)。用蒸馏水反复涮洗被染色的根系,直至不掉色为止。取2只小三角瓶,分别装入蒸馏水和同体积的3/1000氯化铵溶液(用量以浸没葱苗根系为宜),注意观察:二瓶內的液体均五色。把染色葱苗根系分别放人上述两瓶中约3分钟,将三角瓶稍振荡并观察根系、蒸馏水、氯化铵溶液有无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人采用胡萝卜叶、法国梧桐叶、胡萝卜肉质根与菠菜叶等材料进行了“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胡萝卜叶、法国梧桐叶的实验效果很好 ,能清楚地观察到 4种色素的分层、颜色及位置 ,现介绍如下。1 色素的提取方法  分别称取洗净、擦干的上述新鲜植物材料各 2 g,剪碎后放入不同研钵中 ,然后各加入少许碳酸钙、石英砂、3 ml丙酮和 3 ml石油醚 ,研磨成匀浆 ,再用双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静止片刻 ,滤液分为两层 ,上层液色深即为石油醚色素提取液。2 层析方法及装置用 50 0 ml、高 1 1 .5cm的烧杯作为层析容器。取长1 2…  相似文献   

16.
1 目的 学习从人的头发中制备氨基酸的原理和方法 ,验证细胞和生物体中含有氨基酸。2 原理 在氨基酸溶液中 ,当pH达到氨基酸的等电点时 ,氨基酸的溶解度最低 ,析出结晶。3 材料、用具、试剂 人的头发、烧杯 ( 1 0 0ml)、石棉网、玻璃棒、三角架、漏斗、定性滤纸、精密 pH试纸、表面皿、活性碳、浓盐酸、氨水、铁架台。4 方法、步骤、结果1 )制备氨基酸溶液 :将 1 0 0 g人的头发放入烧杯(甲 ) ,加入 50ml浓盐酸。   2 )将装有毛发和浓盐酸的甲烧杯置于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 ,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至毛发全部溶…  相似文献   

17.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教科书上要求的实验步骤是:分别在二个试管中加入2毫升制好的淀粉液;在一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二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然后将它们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过10分钟,在二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但是,我看到一些参考书的习题中,对这个实验步骤作了一点改动:在二只装好淀粉液的试管中,在一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二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再分别加入2滴碘酒,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10分钟观察颜色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一号试管不退色,二号试管退色。以上两个实验步骤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只是前者将二只试管放入37℃左右温水中10分钟后加入碘酒,  相似文献   

18.
取两大 (约 15 0 0 m L)一小 (约 5 0 0 m L)的无色透明塑料饮料瓶各一个 ,取大饮料瓶用剪刀从瓶底往上 12 cm处横向剪断 ,形成一个大杯 ,将小瓶放入大瓶做成的杯中 ,从高出杯口约 1cm处用剪刀横向剪断 ,在小瓶做成的杯身上均匀地打上小孔 (近杯口 2 cm内不要打孔 )。然后 ,将打有小孔的小瓶放入大瓶中 ,在两瓶间的空隙内填入干净的卫生纸、或沙、或土 ,小瓶内加水。另取一大饮料瓶剪出一长条 (长度约 17cm,宽约 5 cm) ,顺向折成 3层 (以增加其强度 ) ,形成一宽约 1cm多的窄长条 ,插入小杯内 ,如图 1。分别取具有萌发力的小麦和菜豆 (或绿…  相似文献   

19.
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其颜色种类各有不同 ,制成标本如采用一般方法想长久保存原先颜色也很困难。笔者通过查资料 ,长期实践、摸索 ,终于找到较满意的制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1 保存绿色 将标本浸入 30 % Cu SO4 溶液中 ,5~ 10天取出 ,用清水冲洗 ,再放入 0 .2 %~ 0 .3%的 H2 SO3溶液标本瓶中 ,密闭瓶盖。2 保存红色 用 2 2 0 g硼酸、150 ml福尔马林、10 0 ml75%~ 90 %酒精、2 0 0 ml蒸馏水制成保存溶液 ,将红色标本 ,如红枣、枸杞子或番茄等洗净浸入 ,然后密封容器口。3 保存紫色 将饱和精盐水 50 0 ml,福尔马林 2 50 ml、蒸馏水 …  相似文献   

20.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 ,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 ,这种现象叫做荧光现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 ,如加上观察荧光现象 ,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清楚地观察到荧光现象呢 ?1 色素提取液的处理1 )量取 2 m L色素提取液倒入 1支洁净的试管中。 2 )再向试管中加入 1 m L丙酮溶液。 3)然后再往试管中加入3m L石油醚。经过以上处理使色素溶解在上层的石油醚中。2 观察荧光现象手持试管 ,使试管中色素层与人眼同高 ,人的视线与光源的光线方向一致。在试管与光源连线的方向上 ,以试管为中心 ,人的眼睛在逆时针 0°~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