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牙齿的功能在于咀嚼食物、维持颌骨的发育和发音的清晰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一生中要长2次牙。正常情况下,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出乳牙,2岁左右出齐,共20个。6~7岁乳牙开始自然脱落并逐渐长出恒牙,12~13岁左右完全脱落而更换恒牙。没有不换的乳牙。如果出牙太早或太迟,应想到身体其它部分有否疾病?通过观察牙齿的生长,可以大略推知全身骨脂的发育情况。牙齿发育明显迟缓,可见于先天性脑垂体功能低下、佝楼病等全身性疾病。由于乳牙在胎儿期已具雏形,所以母体的健康及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乳牙的生长好坏。小J[…  相似文献   

2.
牙齿不但是重要的咀嚼器官,而且与发音、语言以及保持面部正常形态都有密切关系。人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在面部的正中作一垂线,此中线正好把牙齿分成左右对称各半。乳牙共20个,上下颌上,中线左右各5个(图1)。恒牙共32个,上下颌左右各8个(图2),但不少人会发生第三磨牙的先天性缺失。牙齿都生长在上下颌的牙槽骨内,连续排列成弓形,称牙弓或牙列。  相似文献   

3.
牙齿人类学(Dental anthropology)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通过对人类牙齿特征及其变异性(即牙齿齿冠与齿根的形态学和测量学特征)进行研究来探讨人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此外,牙齿的生长发育、疾病、磨耗、使用模式、人工畸形和拔牙习俗等也是牙齿人类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从牙齿的研究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在推断个体的性别和死亡年龄、复原古人类的行为习惯和食物结构、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迁移路线等问题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光学相干层析用于牙齿病变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适用于牙齿结构成像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系统。系统光源中心波长为1 310 nm,成像分辨率10μm,在牙内成像深度2 mm,成像速度1幅/秒,系统信噪比100 dB。利用此OCT仪清晰检测到牙齿样品的牙釉质和牙本质,观察到牙釉质与牙本质的分界面以及正常牙齿牙釉质与龋齿牙齿牙釉质OCT图像的区别。进一步设计研制了适用于口腔内探测的小型OCT探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牙胚细胞解离重聚过程的细胞形态和分子机制,将小鼠帽状期牙胚解离细胞重聚,移植到小鼠肾囊膜下培养,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再生牙齿的形态发生过程,并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进一步检测了与牙上皮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在再生牙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解离重聚的牙胚细胞在牙齿器官的再生过程重现了正常牙齿的形态发生过程;解离的牙上皮细胞在重聚和再生过程中保持Fgf8、Noggin和Shh等牙上皮发育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即便是被解离形成分散状态的牙上皮细胞,在与牙胚间充质细胞重新聚合后,仍保持牙向分化的潜能。该结果为理解牙齿再生的机理提供新的实验数据,对利用干细胞进行牙齿再生的研究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牙菌斑是天然形成的生物膜,由多种微生物在唾液覆盖的牙齿表面形成。戈氏链球菌(Streptococcus gordonii,Sg)是定植到牙齿表面的先遣部队,促进牙菌斑的最初形成。它通过感知环境中的一些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而黏附到牙齿上,并在牙齿表面定植。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s,TCS)是常见的细菌信号转导系统,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人的乳牙是否全更换为恒牙?有的人认为:"小孩小时患龋齿没关系,反正到时要更换为恒牙",请问,这种说法对吗?(安散黄山二中胡健刚)答:人的一生要长两次牙,第一次长出20个乳牙,第二次长出32个恒牙,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8.
金丝猴的牙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牙齿对古生物、古人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牙齿也是动物分类学所依据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所提供的亲缘证据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材料多是相吻合的。在讨论和评价现生灵长类时,牙齿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就目前所知,已发表的金丝猴(Rhinopithecus)牙齿的研究资料较少。Hooiier(1952)和Swindler(1976)对川金丝猴的牙齿只作了一个简单的记录和扼要的形态描述。至于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牙齿的研究纯属空白。为此,有必要对这三个类群牙齿的形态结构作一个简要的比较观察,试图找出它们之间和属间的异同点,为今后的综合性探讨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南京市栖霞区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现状,并分析患龋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南京市栖霞区8所幼儿园中符合3~5周岁年龄段的儿童。观察入选对象的乳牙患龋现状,对入选对象的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南京市栖霞区3~5岁儿童乳牙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每所幼儿园抽取3、4、5岁儿童各42人,合计1008人。实际完成调查1000人,响应率99.21%,1000人中有573人乳牙患龋,患龋率为57.30%。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其患龋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栖霞区3~5岁儿童乳牙患龋与糖摄入频率、照顾者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使用含氟牙膏情况、睡前进食、大人帮助下刷牙、每天刷牙次数、开始刷牙年龄、近半年有无口腔检查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岁、糖摄入频率≥2次/d、睡前进食、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照顾者学历初中及以下是南京市栖霞区3~5岁儿童乳牙患龋的危险因素,而开始刷牙年龄≤2岁、每天刷牙次数≥2次、使用含氟牙膏是南京市栖霞区3~5岁儿童乳牙患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南京市栖霞区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且受到年龄、糖摄入频率、睡前进食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考虑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乳恒牙替换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乳牙牙根及牙槽骨吸收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往RANK/RANKL通路研究较多的集中到其对破骨细胞的作用,认为RANK将细胞分化等信号传入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内,从而诱导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激活和骨吸收等生物学活性.而RANK/RANKL通路在替牙期乳牙牙根及牙槽骨吸收过程中调控作用的研究特别是对破牙细胞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乳牙牙根以及牙槽骨吸收过程中RANKL/RANK通路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可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众多细胞因子,它们对这一过程起着正向或负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古食性研究中,牙齿微痕是指动物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在牙齿咬合面上产生的微观磨损痕迹。不同食性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牙齿微痕特征,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牙齿微痕特征来重建灭绝动物的古食性,为探讨动物演化和古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主要介绍牙齿微痕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古食性重建方法在古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牙齿微痕的发展历史,形成机理与应用,以及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牙齿微痕定量化分析——表面纹理分析法,并在最后浅谈了牙齿微痕研究未来可能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和比较3种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牙根尖周炎常见细菌的抗菌功效。方法在体外实验中,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并观察3种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及蒸馏水作用于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后形成的抑菌环直径(mm),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重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根管中3种细菌均显示出最强的抗菌潜力,其次是Vitapex?、氢氧化钙糊剂,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蒸馏水对3种细菌是非抑制性的。粪肠球菌对3种药物反应最敏感,其次是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重抗生素糊剂是最推荐用于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3.
郑文杰 《化石》2021,(4):12-16
<正>众所周知,牙齿的形态是研究古生物食性的重要证据。如匕首状的兽脚类牙齿显示它们为肉食性恐龙,而且截面呈D字形的暴龙类牙齿说明它们有很强的穿透力,甚至可以咬穿猎物的骨骼。鸟臀类中呈叶状的牙齿则说明它们是植食性恐龙。成排排列的禽龙类和角龙类的牙齿说明它们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咬合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4.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就要命",这是民间常常用以描述牙齿疼痛感觉的百姓体语言。其实这句话从科学角度来讲,是很不科学的。对于一个牙齿来说,病到痛起来就要命的程度时,相当于癌症的中晚期了。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牙齿解剖学作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5.
王旭日 《化石》2023,(4):22-23
<正>恐龙的食性包括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较大,脑袋较小,牙齿多呈勺状、棒状或片状。我们熟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类、腕龙类和巨龙类等都是植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的体型差异较大,小到几十厘米,大到十几米,牙齿多呈锋利的匕首状、边缘多发育小锯齿。肉食性恐龙除了凶猛的暴龙类,还有许多乖巧的小型兽脚类,如驰龙类和伤齿龙类。杂食性恐龙多具有像鸟类一样的喙部,有的仍保留牙齿,有的完全没有牙齿,如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  相似文献   

16.
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牙齿是近年来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已知牙源性干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成牙信号分子环境是牙齿发育与再生的核心与关键,并贯穿于牙齿形成的全过程,是研究牙组织工程最具潜力的种子细胞,明确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成牙分化能力及相关表型特征和分化特性,对进一步深入认识牙齿发育与再生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从新疆、内蒙古和内地7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居民牙齿磨耗、牙齿疾病、牙齿生前脱落及咀嚼肌发育情况进行的观察和对比发现生活在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居民牙齿平均磨耗与内地新石器时代居民大体接近.在磨耗方式上,新疆和内蒙古居民呈现出一些可能反映其生活或行为方式的特殊磨耗.龋齿病和牙齿生前脱落的出现率在边疆和内地居民具有明显的差别,表现为内地居民龋齿发病率高,而边疆居民牙齿生前脱落更普遍.另外,新疆和内蒙古居民上下颌骨出现有发育显著的骨质隆起.作者认为生活在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居民与同时期,甚至时代更早的内地居民相比,食物更为粗糙坚硬、含颗粒成分高;出现在新疆和内蒙古居民牙齿的局部或特殊磨耗、牙齿生前脱落、颌骨骨质隆起等现象说明边疆地区的居民生活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需要用牙齿啃咬坚硬的物品,或将牙齿作为工具使用.此外,龋齿病出现率的明显差别说明边疆居民谷物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摄入比例较内地居民为低.本文的发现进一步提示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狩猎-采集仍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比重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改良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技术,对太平洋日本沿岸收集到的286头斑点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a)的牙齿标本进行了年龄鉴定,定义了斑点原海豚的牙齿质和牙骨质生长层组(GLGs)。从年龄和生长的角度对斑点原海豚的一些种群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推算了部分种群参数。斑点原海豚在约18龄时,牙齿质停止生长,牙髓腔封闭。牙齿质中计数到的GLGs最多为18层,牙骨质中计数到的最多为42层。斑点原海豚的年龄与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遵循一定的幂函数关系。5—6龄以前,斑点原海豚生长迅速,雌雄生长无明显差异。8—14龄之间,雄性的生长快于雌性。雌性约17龄时达到饱和体长191cm,雄性约22龄达到饱和体长201cm[动物学报51(3):476-485,2005]。  相似文献   

19.
牙齿发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并且复杂的过程。牙齿发育的分子机制可总结为:通过外胚层来源的上皮和其下方的间充质相互作用,来调节牙齿的形态学发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类肽类分子,它们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来发挥作用,以此来调节细胞生长。并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胚胎生长发育和成体组织创伤修复中最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通过众多科学研究,牙齿发育与FGF信号通路的关系已经研究的比较透彻,在牙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FGF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牙齿的发育过程,包括由胚胎早期预定成牙部位到发育形成完整的牙齿,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牙齿的发育过程实际上就是牙源性上皮和颅神经嵴来源的牙源性间充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效骨诱导性的蛋白,能够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转化形成软骨以及骨组织,之后的研究证明BMPs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为止经过众多科学家的研究,牙齿发育与BMP信号通路的关系已经研究的相当透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