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概念教学时,始终贯穿"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通过合理运用概念模型促进概念形成、充分运用已有概念构建抽象概念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真实的科学数据是科学观察、调查、实验结果的呈现,是“假设—证据—结论”科学思维中“证据”的体现,也是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参考。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主题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用科技文献中的研究数据构建科学探究情境,将定性的问题定量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复习课中,以我国最新的生态工程技术"月宫一号"为例创设问题情境,将"月宫一号"作为教学主线,设置问题串展开教学。阐述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复习课中的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命系统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持续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系统”是高中生物学新课标必修3模块中的第5个主题.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和稳定性4个层次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热点问题——"太湖的水华"作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出发,找出引起水华的关键因素,领悟系统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使学生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稳定性的影响,内化核心概念,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视觉渠道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大脑接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来源,人类对视觉信息的处理也比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要快几千倍。在学习中采用视觉化学习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视觉化学习不仅仅指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的可视化呈现,更是学习过程视觉化的开展。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例,阐述了视觉化教学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是"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重、难点,概念多且抽象,学生易混淆、难理解。在教学中采用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具体,既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增殖》中"细胞分裂的主要事实、有丝分裂过程的模型构建、相关演示和观察实验"等关键模块的教学内容,从"生物学史的阐释与传递中重回知识发生过程;通过自主与合作在实验中提升探究能力;构建3种模型,从具象到抽象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在模块组合与变换中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创新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易材料构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构建血液循环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生物学"血细胞"实验教学课堂上,依托血细胞的特点构建"血液"这个重要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血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概念、数量,通过数码显微镜、i Pad、电子白板高质量地提升实验观察的质量,促进学生交流、展示所学,更丰富地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虫害干扰为例,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发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具体体现。师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地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人工生态系统优化"一节的教学中,以"团结村鱼塘生态系统、水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的优化"为情境展开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组间的分享和进一步完善,从中提取出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教师结合具体的优化措施对学生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深化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责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过去在进行"眼"的教学时,总是按照教材讲解眼的剖面结构图,并结合眼的结构模型去讲授,但课后,学生见到眼的实物,却仍然不知道眼的具体结构.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改进.1、学生观察新鲜的猪眼,并结合眼球的结构挂图.首先学习眼球外部的结构:眼球呈圆球状,它大部分让白色的巩膜覆盖着,用镊子触碰一下,知道巩膜是很坚固厚实的.突放在巩膜前面的是透明的角膜,大约占眼球的六分之一.然后再学习眼球内部结构:用锋利是  相似文献   

14.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一节课应用思维导图,以"细胞核"为基点,形成"结构、功能、数量"3个节点,将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等看似碎片化的知识有效串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和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减数分裂"这节内容是从细胞水平阐明生命的延续,内容抽象、过程复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毛根玩具可塑性强,能很好地模拟染色体的行为。利用毛根玩具构建模型,与讲授法相结合,使学生思维活跃,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重视证据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在"分析问题—构建模型—发现问题—完善模型"的过程中学习。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阐述在"能量流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模型化方法引领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17.
以"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为例,阐述了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活动为载体,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合作探究和互动评价的教学策略进行概念构建教学。通过确定大概念,逆向设计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和设计学习体验的教学活动;实验活动通过创设情境,明示要素、小组合作、尝试探究构建DNA空间结构以突破概念学习的难点,尝试概念学习的迁移,最终达到学生构建并正确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肺通气"的难点,引导学生在体验生命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构建、模拟实验等形式,认识肺通气的结构基础,理解肺通气的物理学原理,以达成"肺通气"概念的自主构建。  相似文献   

19.
根据学生首次接触到生物学中常用技术"透析"、"琼脂糖凝胶色谱法"、"电泳"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利用导学案构建知识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巧妙点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该实验技术时保持清晰的思路,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取舍、加工、整合,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过程,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