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于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异常疾病,如果能够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就可以避免患儿以后出现智能发育障碍,因此开展新生儿的筛查工作十分重要。简要介绍了苯丙酮尿症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常用筛查方法,如细菌抑制法、荧光法等,并从筛查原理、主要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试验教材,常提到几种遗传病,如指甲髌骨综合征、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即性腺发育不良)等。对于“综合征”与“症”.许多学生很难弄懂,为帮助学生理解,现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喆  李巍 《遗传》2010,32(3)
<正>答: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uria,PKU)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经典型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的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致使血中苯丙氨酸代谢受阻,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表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和高苯丙酮酸尿症。非经典型PKU分别由DHPR,GTP-CH,6-PTS基因的突变所引起,导致生物喋呤代谢缺陷,影响苯丙氨酸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网络化管理对降低秦皇岛地区出生人口缺陷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016年秦皇岛地区214404例新生儿两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的统计资料,并统计2011年至2016年每年及6年的筛查率和两病的筛查发病率,并与秦皇岛地区前6年两病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秦皇岛地区6年内总筛查率为98.0010%,确诊苯丙酮尿症2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79例,两病的筛查疾病发病率分别为1/7782和1/2660。与前6年相比,2011至2016年两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网络化管理通过及时预知并召回可疑患儿,对其采取行预防措施或者一定的治疗手段,降低了秦皇岛地区出生人口缺陷率,同时使新生儿筛查真实、完整、准确,效率较高,较易查询。  相似文献   

5.
《生物磁学》2012,(35):I0001-I0002
据近日《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的一项报告显示,科学家发现症状表现为苯丙氨酸浓度升高的代谢疾病——苯丙酮尿症(PKU)具有淀粉样变病的显著特点,包括有毒蛋白纤维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苯丙酮尿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誌  何蕴韶 《遗传》2004,26(5):729-734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文章综述了苯丙酮尿症中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定位、结构、突变、调控以及突变基因的体外表达和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三维结构特点等分子遗传学进展,阐述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对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体外表达及其三维结构的影响, 以及部分基因型与表型相关的分子机制。 Abstract: Phenylketonuria(PKU) is one kinds of autusomal recessive disease caused by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 gene mut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molecular heredity progress on the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gene’s orientation、structureand gene mutation and gene regulation. At same time, mutation gene in vitro express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3D structure of PAH in PKU are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d the inflence of vitro expression and 3D protein structure by gene mutations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in PKU patient.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甘肃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患病情况及分布情况。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本研究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41 232例甘肃省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研究显示,所有筛查的新生儿中,共有67例确诊为遗传性代谢病,患病率为16.25/10 000。疾病类型主要包括3大类,即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高甲硫氨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β-酮硫解酶缺乏症,异戊酸血症)和脂肪酸代谢病(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苯丙酮尿症的患病例数和患病率为最高,其次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此外,阳性率和确诊率在不同性别、出生体重、出生季度和分娩方式亚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出生孕周亚组中,足月儿的阳性率和确诊率显著低于早产儿和过期产儿(p0.05),提示孕周可能是遗传代谢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三种婴儿代谢遗传缺陷病及其哺乳对策李光秀(福建省松溪县医院妇产科353500)1苯丙酮尿症(PKU)该症是一种人们最早认识的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遗传缺陷病。大约在1万人中可以发现1个人肝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即苯丙氨酸个单加氧酶),使苯丙氨酸降解为酪氨...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两例苯丙酮尿症患者的血清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发现:8个月患儿的血清苯丙氨酸浓度比我国报道的7—13个月正常儿血浆中苯丙氨酸值高10倍,而孕妇患者比我市近年来测定的正常孕妇血清中苯丙氨酸高23倍多。这种测定对优生优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AAAH)家族是一类单加氢酶,包括苯丙氨酸羟化酶(PAH)、酪氨酸羟化酶(TH)和色氨酸羟化酶(TPH). 在辅因子四氢生物蝶呤、铁原子及氧存在下,分别催化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羟化反应. 多种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帕金森氏病以及神经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均与这类酶有关. 本文综述近年来对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家族蛋白结构功能、底物特异性、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类酶的定向进化及功能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分析人工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通透性的实验,对H_2O、O_2、葡萄糖、离子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提出假说。补充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人胱氨酸尿症病理分析等证据,证明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运输中的协助作用,最后从磷脂分子的性质及膜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特点方面解释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理。本节课通过提供实证材料、按照"现象—假说—证据—结论"的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7内新突变的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桂凤  姜莉 《遗传学报》1997,24(6):492-495
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DNA直接测序,对45例中国北方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内突变进行了鉴定。共检出6种错义突变及一种静止突变:R243Q.R41H,G247V.L249H.P254I.G257V和V245V。经与国际PAH基因突变数据库比较,确认G257V.P254I和L249H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突变。结果揭示,中国人与其他种族及中国北方与南方人群PAH突变特点不同。明确了中国北方人群中PAH基因外显子7基因突变分布,有助于提高PKU的基因诊断率,对基因的起源、进化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分析27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及其中177例24h尿分析,并将二者结合作初步评价.结果:草酸钙结石214例(78.9%),感染性结石7例(2.6%),尿酸结石29例(10.7%),磷酸盐结石17例(6.3%),胱氨酸结石4例(1.5%).177例24 h尿分析结果患者中代谢异常129例(72.9%),其中高钙尿症40例(22.6%),高尿酸尿症62例(35.0%),高草酸尿症43例(24.3%),高尿磷71例(40.1%),低枸橼酸尿症117例(66.1%),低尿镁症59例(33.3%),24h尿量<2000ml者72例(40.7%),高胱氨酸尿症2例(1.1%).结论:结石成分及患者的代谢评价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苯丙氨酸脱氨酶(PAL)在食品级乳酸乳球菌中的高效表达,将欧芹palcDNA(palnat)及根据乳酸乳球菌偏爱密码子设计人工合成的pal基因(palart)重组并转化到两种乳酸乳球菌NICE诱导表达系统中,测定基因工程菌表达PAL酶的量及活性,对比分析密码子偏爱性对乳酸乳球菌表达外源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乳酸乳球菌NICE表达系统中,使用偏爱密码子均可显著提高PAL酶的表达效率,使NZ9000/pNZ8048表达系统表达量提高22.23倍,NZ3900/pNZ8149系统提高35.90倍。此研究获得了安全高效表达PAL,可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的基因工程菌。  相似文献   

15.
<正> 戊二酸尿症是1975年首先由Goodman等人描述了神经变性紊乱的两个同胞,其中之一有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的趋势。被称为戊二酸尿Ⅱ型的另一种戊二酸尿形式,是由Przyrembel等描述的。本症以新生儿期突发的严重疾患和一律死亡为特微。戊二酸尿Ⅰ型的有机酸分析揭示了戊二酸尿和戊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胱氨酸尿症中高胱氨酸浓度对大鼠肾脏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Slc7a9基因敲除大鼠24小时尿液胱氨酸浓度确定高尿胱氨酸;通过IH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选无结石产生的胱氨酸尿症大鼠、观察肾脏组织结构有无明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测定肾脏组织中的LC3-I、LC3-II、p62和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以检测自噬水平的变化,并探索变化原因;通过组织切片Masson染色法检测肾脏髓质纤维化程度。结果:10只无结石胱氨酸尿症大鼠尿液胱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发现有胱氨酸结石的生成与肾脏结构性变化;Masson染色提示胱氨酸尿症大鼠发现轻度肾脏纤维化过程;肾脏组织自噬标记蛋白LC3-I、LC3-II蛋白相对表达量、LC3-II/LC3-I比值以及自噬当量p62相对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mTOR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胱氨酸尿症大鼠模型上,发现无结石形成情况下的尿高胱氨酸水平可通过mTOR途径抑制大鼠肾脏组织的自噬水平,自我保护作用减弱,由此参与胱氨酸尿症的肾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就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以及由脂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脂肪肝、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鉴定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355位密码子上的一个新的错义突变Q355 H, 此突变异致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此突变位点恰位于外显子10和内含子11的交界处, 因此将引起mRNA形成过程中的剪接错误而产生异常的mR NA。Q355H的鉴定为一例苯丙酮尿症胎儿的产前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 at code 355 of phenylalanine hydroxlase gene was identified,this mutation caused the substitution of Gln 355 for His 355.The mutant site was at the boundary of exon 10 and intro 11 and might cause splicing errors during RNA processing,Which could result in abnormal mRNA.Identification of Q355H provided a theortic evidence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a fetus with PKU.  相似文献   

19.
ャマサ酱油公司宣布,在美国内的2个单位开始临床试验,特异地检测小儿期的成神经细胞瘤的检测生尿的单克隆抗体试剂。试验单位是开发苯丙酮尿的筛选法有经验的纽约州州立布法罗大学小儿科教授R. Guthrie和Baltimore Public Health Institute(马里兰州)的2个单位。在这2个单位比较并探讨HPLC法和山坂酱油公司开发的单克隆抗体法。成神经细胞瘤是小儿期特异的癌。早期发病大大地影响生存率。1岁小儿的发病率特  相似文献   

20.
会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遗传》1986,(1)
全国儿科染色体疾病专题讨论会于1985年9月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47名代表和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儿科遗传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医院颜纯副教授主持。儿科遗传协作组组长、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朱畅宁副教授总结了自1981年哈尔滨会议以来,各地开展儿科遗传学工作的成就:举办学习班共26次,培训学员1,995名;对198,320名新生儿进行了苯丙酮尿症筛查,共检出12例患儿(发病率0.06%);对132,138名新生儿进行21-三体筛查,共检出77例患儿(发生率0.58‰);对6,208名新生儿进行脐血染色体检查,共检出染色体畸变42例(其中21-三体征4例);对近39万名儿童和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调查,共检出各种先天性畸形儿2,963例。同时,在儿科遗传咨询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几年来,各地儿科医生们写出了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