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种子萌发不可缺少的外界因素包含水分、温度和氧气,从这些因素处理,设计了对比实验,从中得知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这些对于7年级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以\"DNA的复制\"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平板电脑中的多媒体资源、实时互动、在线测验等功能,辅助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应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线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创设、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设置、评价设计等方面。掌握在线实验教学策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及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是未来国家竞争的核心。“强基计划”是我国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强基计划”招收的学生,往往成绩优异、兴趣浓厚,这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其中,“强基计划”背景下的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超学科教育理念(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STEAM)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理念,与“强基计划”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鉴于此,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强基计划”背景下生物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STEAM教育理念,以“生物学综合设计”课程为例,对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关注重要概念是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实验教学构建生物学科重要概念是较好的手段和方法。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课中,巧妙利用实验教学获取事实,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为例,探索差异·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运用,包括如何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忽视了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即: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仅注意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拴捆种子难以做到松紧适度,烧杯中的水量也不便控制...  相似文献   

8.
教初中植物学"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节时,我有两点不成熟的意见,提出来希望大家参考并指教.(一)把教材内容更加完整一些: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种子萌发的三大条件;各种植物的种子,在萌发时所需要的水分,空气(氧)温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在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目标过渡的关键节点,初中生物学教学普遍存在类似问题: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表述受三维目标表述惯性思维的影响,表达不规范;情境创设重数量及知识生成,轻科学探究素养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业评价重结果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及多元评价落实不到位。为此,在核心素养目标视域下,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及学业评价3个方面进行课堂转型实践探索,并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错误,采取不同的纠错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综合使用实验纠错法、观察纠错法、示范纠错法、比较纠错法、模拟纠错法、评价纠错法等教学方法,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会合作学习,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通过在浙教版科学教材\"种子的萌发\"探究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西瓜汁对西瓜籽萌发的影响\"\"探究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等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资料分析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学习形式,对于提高学生鉴别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动物行为的特点"为例,尝试基于资料分析,进行概念教学,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坚定“四个自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核心、枢纽和前沿学科,课程含有丰富的“组织纪律性”、“合作性”、“奉献性”、“努力进取精神”和“家国情怀”等相关思政知识点。思政融入点多、引导功能强是该课程最大的特点,但知识点多难串联且抽象、线下课时少、教师思政知识点挖掘和融入教学能力不同这三个因素对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影响明显。教学实践显示,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弥补不足”克服了影响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达成的“三因素”,是提升思政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从思政元素挖掘融入、思政实施过程、教学反馈等方面探索实践了课程思政的深化发展,以期使专业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相辅相成,并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瑾 《生物学通报》2022,(12):10-13
“观察鸡卵的结构”通过生动的体验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科学思维;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注重对观察现象的认知理解,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通过情境分析,拓展思维的深度,提升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逐步落实科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课本中“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实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改进,采用“除氧法”避免了新变量的引入,同时选用绿豆作为实验材料使萌发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对教材的实验结论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6.
以“菜篮子工程”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调研探究近年来蔬菜的变化情况—课堂分享归纳蔬菜发生变化的原因—实验探究蔬菜种子萌发的条件—体验蔬菜种植的快乐”开展实践探究,以环环相扣的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进行衔接和融合,为学生提供从实践层面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生物第1册“探究种子的荫发条件”实验中,为了说明种子荫发需要空气,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选用同种优良种子分成A、B两组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其中A组完全被水浸没不接触外界空气,B组放少量水浸没种子的一半使其充分与外界空气相接触,然后放在温暖适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激光对干旱胁迫下油松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e-Ne激光以不同的时间辐照油松种子,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其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辐照油松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活力指数、生物量等分别提高32.23%、81.19%和46.58%;萌发期油松种子幼苗保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8.70%、46.52%。膜脂的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防止或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膜的伤害。激光辐照油松种子其保护酶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激光促进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生物量等生物学效应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目前部分高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并以“生殖和生命的延续”一课为例加以说明如何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以期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三大物质的鉴定实验为例,从任务分工、时间规划、内容安排、关注实验材料的多元化和生活化、设置对照实验等5个方面,阐述提高生化分析类生物学实验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