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绿色植物水分代谢”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因此,课本上安排了一个证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的演示实验。由于原实验在设备上存在一些弱点,常常给教学带来一些麻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 ,我市从 1993年起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课程改革中 ,引入了环境教育内容 ,在部分实验学校的生物学教学与课外实践中 ,进行了环境教育的渗透 ,取得较好的效果。1 在课题研究中 ,重视环境知识的渗透我市教科院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课题“生物 S·T· S”教育实验与研究中 ,在编写生物学延伸教材时 ,结合初中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 ,分别对植物、动物、人体生理部分增加了有关的环境教育知识 ,并在烟台市 6个县市区 8所初中学校进行了试点教学工作。如在一年级教材中编入“珍稀植…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环境教育是环保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中的教育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高中的生物学科,它们两者彼此息息相关。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环保意识还不太深入。因此,教师就必须利用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逐渐地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血液中去,进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本文将通过高中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联系,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几大文科之一,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总是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语数英等主要的文化课的教育上,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深入,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政治思想现状,并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当代高中生政治思想现状,探讨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EEFS)的成功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选取省一级中学高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采用学科渗透、专题研究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展EEFS活动方式,在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环境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问题,并尝试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分析和解决广州的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学教学要以实验作为教学的基础,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使生物课堂教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认知。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操作性科学训练方法,要建立在生物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生物实验试剂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志明 《生物学通报》2004,39(11):52-54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发生、发展、操作、论证等都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下面结合生物学实验设计的规律对部分题目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并运用多维度的观念剖析当下的现实问题,以此了解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维护和创造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于潜  张岭梅 《生物学通报》2001,36(10):24-25
生物学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年来 ,我们结合呼伦贝尔盟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研究会拟订的教育科研课题 ,在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优势 ,使生物学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以根河市第二中学为实验点进行了一些探索。1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积极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中 ,我们除认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利用课余以兴趣小组为龙头 ,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绿化建设。我们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法是研究生物学的主要方法,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实验是很重要的。如何加强实验,并在实验中培养思维能力?一方面是适当增加实验内容,即补做了与高中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初中生物实验,把高中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改编为学生实验,并增加了新的内容,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渗透作用、生长素的发现等。另一方面是重视研究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一般讲授实验课可以先讲理论,后实验;或先实验,后理论;或边讲边实验或以实验设问组  相似文献   

11.
王慧欢 《生物学通报》2001,36(12):20-21
“3 X”高考改革 ,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全新课题之一 ,它体现了国家对人才规格的培养目标已经从基础型转向能力型 ,对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就目前的高考试题来看 ,试题情景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探索性 ,实验探索性思想已经在试题中不断渗透 ,因此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已成为高中生物学能力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实验专题的教学中运用范例分析→归类迁移→挖掘规律→实践应用 4步范例教学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范例分析例 1:已知唾液中含淀粉酶 ,胃液中…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发展和环境三大问题的挑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中学生认识环境。培养起热爱环境的情感,逐步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和知识,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在《生理卫生》的教学中,结合教材讲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治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对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呼吸系统”一章时,着重讲解了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而产生的。向学生介绍了,近  相似文献   

14.
课题"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很难开展实验课程,笔者带领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实验提高了实验成功率;通过分层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了植物和动物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阶段进行STEM教育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和数学知识与技术和工程相结合,体会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将STEM教育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相结合,通过设立课题、撰写计划书、实验探究及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生产生活,让学生体验项目策划和实施的具体过程,感受自己生产产品的快乐,感知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便于学生将以后的科学研究成果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让生物科学史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平 《生物学通报》2010,45(11):24-27
在高中生物学新课改全面铺开的大环境下,生物科学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生物学学习的内涵具有深远影响。生物史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让学生亲身感悟生物学探究的过程,进而增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养成敢于思考、勤于探索的科学品性。回溯历史,关注现实,着眼未来,中学生物学教学必须有意、有机、有力地渗透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为高中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活动。根据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此实验为学生必做活动。  相似文献   

18.
霍湘 《生物学通报》2011,46(3):36-38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和细胞》的一个重要实验。从实验原理、教学组织方式、检测方法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对这一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倡导的STSE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本地资源特点,优化"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材料并进行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生活疑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王彬 《生物学通报》2011,46(10):17-18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技术,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处有所涉及。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教辅资料等并未对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进行严格的区分,以致出现了错误表述。针对《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12期上“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小结”一文,对同位素及其示踪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