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鸟"的一节教学中,以探究活动为主线,全面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深刻领会"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和领悟构建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促进能力发展并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引入体验式教学的理念,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及特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互动过程、操作体验、实践经历等促使其主动去探索发现。通过"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体验迁移"的模式,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提升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认知兴趣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知识构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前 ,中学教育存在的教学误区主要表现为六重六轻 :重智力 ,轻态度 ;重统一 ,轻个性 ;重书本 ,轻实践 ;重课内 ,轻课外 ;重灌输 ,轻主动 ;重认识 ,轻方法。这严重妨碍学生的自主发展。 2 0 0 1年秋季进行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改变上述状况提供了教育平台。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体验教学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应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阐述在"能量流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模型化方法引领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教学法是在宽松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对自身体验的省思来进行学习并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论述了体验教学的内涵、策略、过程及构建该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案例背景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有利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2案例描述在高二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先讲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再讲授细胞膜的功能的传统教学方式,依次展示细胞膜结构的发现过程中的五个典型实验,层层引导学生通过周密的思考和探索,自己发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过程如下:师…  相似文献   

7.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生物史料,以科学方法的"引入—感知—体悟—运用"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可分解为还原时代背景的问题引入、运用生活原型的现实感知、师生共同构建的体验感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运用等有效环节,环环相扣地获得教学效...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事实性知识居多的课堂上体现科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组织、教学进程把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等5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学生不仅认识到人类积累知识的过程,而且体会到科学认识是无止境的,并感叹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9.
<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提高学生具有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促进学生具有优良的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在此,笔者仅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培养等内容,浅谈自己的观点及做法。一、紧扣课本,挖掘教材,结合生物课的教学内容,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回顾教材,你会发现,新教材从知识体系的构建、表达到学习活动的设计,或隐或显地渗透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  相似文献   

10.
生物知识迁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知识迁移初探袁维新(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1生物知识迁移的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是生物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其实质就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通过关注人类遗传病,一方面对遗传变异的知识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进行优生教育、人口素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素质,并且得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以市级课改公开课“酶的特性”一节为例,对比分析了教材中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的选择与呈现。精心设计后的实验及呈现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得酶特性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被高度激发,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素材,其教育价值有多方面的体现。选择4个案例,介绍如何将生命科学史融于生物学教学,分别阐述生命科学史的四大教育价值:1有助于学生领会生命科学思想;2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体系和学习规律;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批判性思考能力;4有助于学生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与合作等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亲自动手实践获得直观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今天,当我们在生物学教学中加入研究性学习后,我们发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课改实践中存在知识学习与其生成过程割裂的现象,这将影响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尝试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过程融入到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循环过程中。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生活化的导入、探究过程和小结等教学环节的角度,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激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生成能力,并将其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探究”教学是“过程”教学,它不仅教会学生所学知识“是什么”,更主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如何这样”,它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实施“探究”教学正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中学生物“探究”教学结构模式可分4个部分。1$境弓l入情境引人是诱导学生思维和产生探索欲望的前提。上课伊始,教师要善于精心创造一种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真诚友善、充满活力、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信任。师生合作交流,相互学习,观察发现科学真理,共同成长进步。他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人格的交流,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节律,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活动课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本文试就生物活动课实践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培养目标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STS教育是上个世纪末世界各国在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在内容构成上,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在教学方式上,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探究与体验。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强,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具有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玻璃纸制作的传统渗透装置只能演示和说明渗透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只获得感性知识,没有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的提升。学生自制简易渗透装置,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同时有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