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研究表明,缺氧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展,增强其侵袭性,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这一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通过增加多种转录因子和靶基因产物的表达,使肿瘤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增殖、侵袭及转移。本文就HIF-1α在胃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缺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成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0,22(6):367-370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由两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二聚体转录因子,对缺氧具有特异感受性,它的表达受细胞内氧分压的严密调节。HIF-1参与体内许多缺氧反应性基因的转录调节,是机体缺氧应答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4.
5.
缺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兰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0,22(4):202-206
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缺氧诱导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为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HIF-1由HIF-1α和HIF-1β两亚基组成,为异源二聚体转录因子。HIF-1α的bHLH和PAS结构域与二聚化及DNA结合活性有关,TAD结构域则主要参与转录激 活。HIF-1α的全长基因已克隆并在人和小鼠中定位。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HRE0,HIF-1参与缺氧诱导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退变椎间盘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HIF-1α和VEGF在髓核的表达显著高于纤维环;纤维环破裂型显著高于纤维环完整型;各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高度相关。结论HIF-1α和VEGF共同参与了椎间盘退变;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来促进椎间盘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不同月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IF-1α及GLUT-1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50只,分别以1,3,6,12,18个月龄分为5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椎间盘中HIF-1α和GLUT-1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大鼠月龄的增长,其椎间盘纤维环组织中HIF-1α和GLUT-1的表达也发生变化,由低月龄组(1-3月龄)至成年组(6-12月龄)HIF-1α和GLUT-1表达逐渐减少,而老年组(18月龄)二者表达显著增加。且这种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环中HIF-1α和GLUT-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GLUT-1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关系密切相关,HIF-1α可以通过上调GLUT-1等相关因子并延缓椎间盘退变,可能作为椎间盘退变治疗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预处理预防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工作旨在研究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对于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kinases,ERK)活性、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通过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上,观察HPC对于24h后H/R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以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用荧光素染料Hoechst33258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制备心肌细胞蛋白提取物,以磷酸化的ERK1/2抗体测定ERK1/2活性,以抗HIF-1α抗体检测HIF-1α的表达,并观察ERKs的上游激酶(MEK1/2)抑制剂PD98059对于HPC诱导的ERKs磷酸化、HIF-1α表达以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分析细胞损伤与ERK1/2活性、HIF-1α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显示缺氧复氧造成心肌细胞损伤,HPC可以增加心肌细胞H/R后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并激活ERKll2,诱导HIF-1α表达:细胞凋亡与ERKs活性、HIF-1α表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即ERKs活化、HIF-1α表达与预防细胞损伤有关:而ERKs活性与HIF-1α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ERKs的上游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可以消除HPC诱导的ERKs磷酸化、HIF-1α表达和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HPC可以提高乳鼠心肌细胞对于H/R的耐受性,其机制涉及ERKs介导的HIF-1α表达。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lph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2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FGF蛋白的表达,分析HIF-1α与VEGF、FGF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α、VEGF和F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胰腺癌周组织(P〈0.01),HIF-1α与VEGF、FGF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HIF-1α的表达与胰腺癌的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VEGF和FGF的表达与胰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HIF-1α可以上调VEGF和FGF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酒精性肝病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酒精性肝病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酒精灌胃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分别于4、8、12和16周留取血清和肝组织,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用生化比色法检测肝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甘油三酯(TG)、氧自由基(ORF)、抗超氧阴离子(ASO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用HE染色、苏丹Ⅳ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随着病程进展,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呈现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炎性坏死灶、窦周纤维化和汇管区纤维间隔形成等病理改变,血清ALT和AST逐渐升高,CHE降低,肝组织匀浆TG、OFR、MDA和TXB2含量逐渐升高,SOD、ASOA和6-K-PGF1α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ALD发病过程中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在酒精性肝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表达,探讨NAFLD瘦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瘦素抵抗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Wistar大鼠NAFLD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瘦素(leptin,L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比色法测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放射免疫法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空腹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对肝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苏丹Ⅳ染色、瘦素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SAS 8.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弱,且与血清瘦素浓度、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细胞脂变、炎症活动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 -0.83,-0.71, -0.65,-0.83, -0.8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肝脂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NAFLD瘦素抵抗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心肌营养素-1(CT—1)mRNA和结缔组织增长因子(CTGF)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动态表达以及厄贝沙坦干预的影响,探讨CT—1和CTGF在糖尿病心肌病(DMC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7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糖尿病组再为厄贝沙坦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治疗组以厄贝沙坦灌服12周。分别在病程2、4、6、8、10、12周处死各组大鼠。称量体重(BW)、全心重量(HW)、左室重量(LVW),计算心体比(HW/BW)和左室重量指数(LVWI)。检测心肌CT—1 mRNA和CTGF的表达水平;心肌胶原(Col)和心肌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组大鼠的HW/BW、LVW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厄贝沙坦治疗组大鼠的HW/BW、LVWI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厄贝沙坦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和范围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糖尿病组大鼠CT—1 mRNA、CTGF表达明显卜调,随病程延长呈升高趋势(P〈0.01),心肌col、Ang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厄贝沙坦治疗组大鼠的CTI mRNA、CTGF表达与糖尿病组相比较下调(P〈0.01);心肌Col、AngⅡ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大鼠心室CT—1mRNA、CTGF和心室局部Col、AngⅡ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CT—1mRNA、CTGF表达上调与心肌肥大、间质纤化密切相关,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心室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町减轻糖尿病心肌病的心室重构,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T—1和CT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NS,核干细胞因子)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13对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NS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NSCLC组织和1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N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NS mRNA相对表达强度(0.848±0.30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53±0.020)(t=8.712,P0.01)。NS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58.9%(43/7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0%(0/13)(χ2=15.315,P0.01)。NS蛋白的表达率与NSCLC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76.5%(26/34)明显高于鳞癌组织的表达率43.6%(17/39)(χ2=8.113,P0.01);低分化组织的表达率81.5%(22/27)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织的表达率45.7%(21/46)(χ2=9.023,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NS基因mRNA及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个新的有应用价值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1886年丹麦医生Hirschsprung首先描述了先天性巨结肠症,故又称为Hirschsprung's Disease(HD)。HD发病率居先天性畸形的第二位,平均每5000个成活新生儿中发生1例,其病理学基础是病变肠段结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但HD的病因较为复杂,迄今仍有争议。Bcl-2蛋白是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产物,具有遏止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正常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Bcl-2蛋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长期表达,提示Bcl-2蛋白对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存活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外周神经受到伤害时,Bcl-2蛋白有助于外周神经的修复。目前,Bcl-2蛋白对神经 相似文献
16.
授粉诱导蝴蝶兰雌蕊中乙烯合成和ACC氧化酶基因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 “Generalku”hor.)在授粉后乙烯的合成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授粉后12、24 和48 h,柱头和花柱中乙烯的产生和ACC氧化酶m RNA 的积累显著下降,而子房中则明显上升,表明授粉后雌蕊中乙烯的产生与ACC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此外,授粉后雌蕊的柱头中合成的乙烯相对量最多,花柱次之,子房中则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REBP-1、FAS表达。方法体外培养HM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特异性SREBP-1质粒引入细胞内并进行表达,进一步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肪酸合酶FA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前体和成熟体以及FAS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粒转染后HMC细胞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特异性质粒能够在细胞内高表达SREBP-1蛋白,进一步对FAS的检测证实了FAS mRNA表达升高。结论高糖可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和FAS表达增强且SREBP-1和FAS之间存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1,TRA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TRA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RAF2结合量的改变与乳腺癌不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在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乳腺癌细胞系中TRAF1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在上述细胞系中TRAF1与TRAF2结合的改变。结果TRAF1在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及中/低转移的乳腺癌细胞系(P〈0.05);TRAF1与TRAF2的结合量在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系中低于正常及低转移的乳腺癌细胞系(P〈0.05)。结论随着乳腺癌转移潜能的增高,TRAF1总蛋白表达水平递增,而与TRAF2结合的TRAF1蛋白量递减;提示TRAF1可能通过减少与TRAF2结合而减弱对TRAF2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乳腺癌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9.
ERK_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RK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ERK2表达状况。结果食管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ERK2表达率分别为20.0%(4/20)、45.7%(16/35)及86.2%(81/94),食管癌组织中ERK2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及癌旁组织组(P<0.05)。正常黏膜组和癌旁组织组ERK2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食管癌组织中ERK2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ERK2过表达在食管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单独检测ERK表达可能无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related protein 1,IGFBP-rP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uman hepatocellar carcinomas,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例HCC、32例癌旁肝组织及9例正常肝组织IGFBP-rP1的表达。结果IGFBP-rP1在HCC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但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IGFBP-rP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IGFBP-rP1的表达强度与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结论IGFBP-rP1抑制HCC的进展,IGFBP-rP1表达下调在HCC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