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猪肺为原料,提取能把游离的L-脯氨酸羟化脯氨酸的羟基化酶。方法:把新鲜猪肺在提取液中低温高速匀浆,然后用4000r/min离心分离20min,取上清液进一步用8000r/min高速离心后,分别用盐析和有机溶剂的方法提取羟基化酶;结果;不同的方法都得到棕色的固体。经电泳测定该固体纯度高,溶于水中后能把游离的L-脯氨酸羟化为L-羟脯氨酸。测定其分子量约为66.000;等电点约为4。结论:所采用的提取工艺流程具有简单,效率高和实用的特点,且猪肺便宜,易得,适合较大规模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细胞壁羟脯氨酸和游离脯氨酸与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乐灵处理能推迟棉苗枯萎病症状的出现、降低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说明氟乐灵处理能提高棉酋对枯萎病的抗性。在健康棉苗中,抗病品种(中棉12)细胞壁结合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6037),但游离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在氟乐灵处理和未处理而接种棉枯萎病菌的两个处理中,两个品种的细胞壁结合的羟脯氨酸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各自的健康株对照,而且抗病品种中的含量都高于感病品种,说明细胞壁结合的羟脯氨酸和游禹脯氨酸的积累是氟乐灵诱发的抗病性表现及棉苗受枯萎病菌侵染后抗性反应的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叶片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3种剂量的UV-B辐射下其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UV-B辐射导致叶绿体膜脂脂肪酸配比改变和IUFA降低,叶片MDA含量升高及ABA和游离脯脯氨酸积累。分析表明,UV-B辐射对膜系统的损坏也许是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后者也是植物抵抗UV-B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添加L 羟脯氨酸的饲料饲喂小鼠一个月后 ,对小鼠体重、抗缺氧、抗饥饿、抗旱、抗疲劳、耐热、耐寒等生理指标进行试验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L 羟脯氨酸有抑制体重增长的作用 ,可增加小鼠的抗缺氧能力、抗旱能力、抗疲劳能力、耐寒能力 ,对小鼠的生命活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甜椒果实游离脯氨酸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后甜椒果实在冷害温度胁迫下,花萼、种子及果肉中的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果肉组织透性增大,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变温处理可降低低温下脯氨酸的积累,减缓果肉细胞电解质的渗漏。  相似文献   

7.
环己亚胺(CHX)单独作用会增加高梁苗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原因可能有:一是CHX抑制了根的正常吸收功能,导致植株失水,游离脯氨酸增加;二是CHX抑制了蛋白质合成,使总的游离氨基酸累积,从而也表现出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后者可能更为主要。为此,用CHX研究与脯氨酸合成有关的基因活性化或表达时,一定要考虑CHX单独的作用。NaCl诱导的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可被CHX处理所抑制。在NaCl处理2~4h内加CHX后,抑制效果几乎可达到100%,以后随CHX处理的时间越长,其抑制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8.
反式4羟基L脯氨酸(trans 4 Hpro)是药物合成中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类高附加值药物.目前,已有许多通过生物催化转化trans 4 Hpro的研究,但如何利用有限的酶资源实现其高效转化是难点.本文中,笔者基于已知脯氨酸4羟基化酶(GenBank No.BAA20094.1)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9.
陈世萍  高玉葆  梁宇  任安芝 《生态学报》2001,21(12):1964-1972
以黑麦草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感染对植株叶片含水量和叶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渗透胁迫条件下植株叶内AB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内生真菌的感染有助于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含水量;②在两种形式的水分胁迫下,。前期至中期高感染种群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感染种群,而在末期则有高出低感染种群的趋势;③内生真菌感染对黑麦草叶内ABA累积的正效应只发生在轻度渗透胁迫下的较短时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游离细胞法与固定化细胞法生产L-丙氨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细胞法与固定化细胞法生产L-丙氨酸的比较徐虹王雪根范伟平欧阳平凯(南京化工大学生物工程与科学系,南京210009)摘要利用假单胞菌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从L-天冬氨酸生产L-丙氨酸,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游离细胞法,另一种为固定化细胞法。本文...  相似文献   

11.
以盆栽耐盐碱芦荟'不夜城'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2CO3溶液(不同渗透势)处理芦荟幼苗7 d后,测定其叶片叶绿体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以及叶绿素、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等的变化,以探讨芦荟抵抗盐碱胁迫伤害的机制.结果显示:当溶液渗透势较高时(大于-7.19×105 Pa),Na2CO3胁迫下的芦荟幼苗叶片叶绿体保护酶活性都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电解质外渗率却无明显变化;在溶液渗透势较低时(小于-7.19×105 Pa),Na2CO3胁迫下芦荟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增高,叶绿体保护酶活性特别是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却呈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Na2CO3胁迫下,芦荟幼苗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叶绿体保护酶的活性来降低活性氧的积累量,同时提高渗透调节能力来增强其抗逆性;但在过高浓度的盐碱胁迫下,过高的Na+浓度和pH也会对芦荟幼苗叶片造成一定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pH对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 (Stål)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用3种专性底物测定了不同pH环境下蝗虫中肠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雄性红褐斑腿蝗中肠肠液的pH值为6.92±0.043, 雌性为7.03±0.054, 两性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发现3种蛋白酶的最适pH值各不相同, 其中雌雄虫的强碱性类胰蛋白酶(以BAPNA为底物)最适pH分别为8.5和10.5; 雌雄虫的弱碱性类胰蛋白酶(以TAME为底物)最适pH分别为9.0和9.5; 而雌雄虫的类胰凝乳蛋白酶(以BTEE为底物)最适pH雌性为8.5, 雄性为8.0。统计结果显示, pH对红褐斑腿蝗中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1), 两性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1)。在最适pH情况下, 雌性的类胰蛋白酶活性高于雄性, 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则是雄性高于雌性。在中肠pH范围内雌性比雄性具有更高的消化蛋白酶活性, 显示雌性具有较强的食物处理能力以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为繁殖活动(孕卵)作准备, 而该种蝗虫最适pH范围较宽, 可能与其取食植物范围较宽有关。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出现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由此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温度、水分和施氮量对温室土壤pH及电导率的耦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5年棚龄温室土壤样品进行培养试验,研究温度(T)、水分(W)、施氮量(N)及其耦合效应对温室土壤pH及电导率(E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温室土壤pH逐渐下降,下降速率可用一级反应模型进行定量描述,其速率常数受各因素的影响表现为N>W>W×N>T×W. EC在培养的第1周内快速上升到最大值后略有下降,并在培养后期逐渐趋于稳态值(ECsty),ECsty受N、W、T×W、T及W×N的影响,其中N、W、T×W和T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W×N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减小施氮量及适当亏水灌溉可有效延缓温室土壤酸化和EC升高.建立了pH下降速率常数及ECsty回归模型,可对不同环境及水肥条件下土壤酸化及EC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碱度和pH对西藏拟溞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度为16±0.5℃和盐度15.5±0.5的条件下,研究了碱度和pH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Sars)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拟溞的24h半致死pH为4.18和10.84;48h半致死pH为4.37和10.71;24h和48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529.43mmol/L和503.69mmol/L。西藏拟在培养液的pH7—8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H7时,西藏拟溞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3014/d。pH8时次之,为0.2924/d。西藏拟溞在各碱度组中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碱度为11.9mmol/L时,西藏拟溞产幼前发育期最短,为18.70±0.65d。在碱度11.9和18.9mmol/L时,其产卵率为1.1671和1.1877,高于其他各组。西藏拟溞在碱度为7.54mmol/L组中的rm最高,为0.3425/d,其他各组的rm在0.2889—0.3276/d之间。西藏拟溞生存的最适pH为7—8,最适碱度为4.75—18.9mmol/L。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pH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钾电流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在正常细胞外液和不同pH的灌流液中,PASMCs膜上电压门控性钾电流大小(Ikv),并分析了其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结果:①胞外pH降低可快速可逆性抑制Ikv。,与对照相比(pH7.4),pH值为7.0、6.5、6.0时,+60mV处的峰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6.93%±2.47%、33.03%±2.13%、41.59%±6.53%,电流一电压关系曲线右下移。②胞外pH为7.0、6.5、6.0时,使电压依赖性Gk-Em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同时使半激活电压增加。结论:在缺氧所致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发生中,胞外pH的降低可参与对Ikv的调节,从而使细胞膜去极化,Ikv减小电压门控钙通道打开,平滑肌细胞收缩,这可能是缺氧导致HPV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受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生物破乳剂产生菌Alcaligenes sp.XJ-T-1,生长的最适初始pH范围为9.0~11.0,为兼性嗜碱菌,能在初始pH 6.0~pH 11.0生长并产生生物破乳剂,但只有在碱性环境下才产生胞外产物。XJ-T-1菌悬液和胞外产物溶液可将蒸馏水表面张力分别降低到30 mN/m左右和35 mN/m左右。经过TLC分析,初步推测XJ-T-1产生的胞外产物为脂肽类和糖脂类的混合物。XJ-T-1菌悬液主要针对O/W型乳状液破乳,胞外产物主要针对W/O型乳状液破乳,初始pH 9.0培养下的菌悬液和胞外产物破乳效果最好。投加210 mg/L菌悬液可使O/W型乳状液在24 h的破乳率达77.5%,投加40 mg/L胞外粗产物溶液可使W/O型乳状液在24 h的破乳率达90.0%。通过透射电镜照片推测,随着培养pH提高到9.0以上,胞外产物的产生使XJ-T-1利用石蜡的过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消化酶在条石鲷成鱼体内的分布及pH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消化酶在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成鱼体内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和pH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蛋白酶活力为胃>后肠>中肠>前肠>肝,淀粉酶活力为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脂肪酶活力为前肠>中肠>胃>后肠>肝,表明胃是消化蛋白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道在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中起重要作用,而肝中3种酶活力很低,可能在食物的消化中作用较小。(2)条石鲷胃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宜pH值分别为3.2和5.6,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而胃淀粉酶在弱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肝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是7.6,在中性条件下活性较高;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为6.6,在弱酸性条件下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20.
赵文  王超  张路  魏杰  杨为东  藤力平 《生态学报》2009,29(2):589-598
在温度为(25±0.5)℃,盐度为31.5±0.5的条件下,研究了碱度和pH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溞的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的pH 6~8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晋南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 5758 ind · d-1,内蒙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519 ind · d-1.碱度的实验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的碱度为2.05到4.58 mmol · L-1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晋南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573 ind · d-1,内蒙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376 ind · d-1.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两品系体长的增长差异不大,但各生殖参数晋南品系大多高于内蒙品系.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存活的最适pH为6~8,最适碱度为2.05到4.58mmol · L-1,晋南品系对于碱度和pH的适应能力大于内蒙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