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描述了藤仓赤霉菌丝体、原生质体及其融合的超微结构,包括细胞壁、菌丝隔膜、核、内质网、脂质粒、排泄泡等.原生质体中97%为单核,大约2.5%为双核体.  相似文献   

2.
藤仓赤霉菌丝体、原生质体及其融合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藤仓赤霉菌丝体、原生质体及其融合的超微结构,包括细胞壁、菌丝隔膜、核、内质网、脂质粒、排泄泡等.原生质体中97%为单核,大约2.5%为双核体.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产生菌藤仓赤霉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武军  郑幼霞 《真菌学报》1992,11(3):221-228
  相似文献   

4.
生长在含2%甘氨酸的G培养基上的藤仓赤霉菌菌丝体,经二硫苏糖醇作预处理,其细胞壁对纤维素酶和溶菌酶的混合酶液敏感,它们的适宜浓度是纤维素酶1.5%,溶菌酶0.7%。在高渗液中酶解3—4小时,细胞壁被逐渐溶解并大量释放原生质体(约10~7/ml),再生率在50%以上。观察了在PDS液体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再生成菌丝体的方式,看到菌丝再生或者是单球直接生长或者是经过一次、两次或多次的细胞分裂。对原生质体进行X射线照射诱变和进行终代谢产物高抗性变种筛选,挑高产赤霉素菌株,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是最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工业化的高生产成本严重制约着它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利用生物技术提升赤霉素产量日益成为研究热点。赤霉素生物合成是多种酶协同作用的过程,阐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利用代谢工程策略调控代谢流量,对提高赤霉素产量至关重要。文中综述了当前藤仓赤霉菌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环境因素、代谢流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代谢调控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实现赤霉素稳产高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改造林可霉素产生菌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LMr,CTCr,产金霉素)的原生质体经u。V.照射40min灭活后,与林可链霉菌林可变种Streptomyces Iinclnensis Var lincilne—nsis(LMr,CTCI,产林可霉素),在42%PEG(Mw6000)诱导下进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在含金霉素50μg/Mi的再生平板上直接选择融合子,融台率达9.05×10-5。从大量融合体中筛选到4株产生抗菌物质不同于亲株并较稳定的菌株。对其中一株所产的抗生索作了初步鉴别,推测其结构与林可霉素相近。另一株的薄层层析RVBf值与氯林可霉素相近,尽管此等产物还有待于进一步鉴别,但这一育种途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诺卡氏菌原生质体融合重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Nocardia sp.48(Strr Rifs)和Nocardia sp.189(StrsRifr)原生质体融合结果。42%PEG6000获最高融合频率。经一定时间的表型延迟后检出抗性互补的融合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原生质体融合过程。融合子形态多样,耐双药性状稳定。有四株融合子产生亲本没有的甾体转化中间休.三株融合子产生亲本没有的抗生物质,还得到一株甾体转化活力明显高于亲本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是最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工业化生产是由丝状真菌藤仓赤霉发酵产生.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藤仓赤霉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分子鉴定和表达调控等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清楚,使得利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进行赤霉菌改良、提高赤霉素发酵水平成为可能.本文对藤仓赤霉中赤霉素合成机理及其表达调控、关键酶基因功能、外源基因转化系统、发酵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聚乙二醇(PEG)方法,将农抗5102产生菌的两株不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WNF-2-l-135(afg-leu+)的原生质体和WNF-2-1-90(1eu-arg+)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细胞壁并获得稳定的原养型融合子。经测定,其中三个融合子(FR-001,FR—005和FR-008)在营养特性、菌体形态和培养特征等方面与两个亲本都有一定差别,在抗菌活性方面,FR-001菌杆和FR-005菌杆具有两个亲本菌株所能产生的三种抗生素,即5102-1号、5102-2号和5102-3号抗生素,FR-008菌株只能产生5102-1号和5102-2号抗生素,而不能产生5102-3号抗生素。融合子所产生的这些抗生素的活性大多比原始出发菌体和亲本要强。除此以外,三个融合子还都能产生两个亲本所没有的对酿酒酵母具有活性的抗生素,而且这种抗生素的性质,三个融合子也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导温度、光照、几种营养物质和pH值对稻恶苗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cc.)wr.]分生孢子萌芽管融合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温度为28℃,光照为完全黑暗下,pH值为中性偏碱性的PD培养液中,稻恶苗菌分生孢子萌芽管融合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对革兰氏阳性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H19和革兰氏阴性的2-酮基-L-古龙酸产生菌S19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进行了两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用链霉素作为抗性标记对融合子进行了选择。从17株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融合子中选出了一株连续传代八次产酸高且产量稳定的融合子15号。融合子15号具有两个亲本菌株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初选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农大17菌株为赤霉素A_4、A_7(GA_4、GA_7)的生产菌,该菌株GA_(4+7)的积累量,除与营养条件有关外,温度和pH是极为重要的因子,随着发酵温度从28℃上升至32℃,GA_(4+7)的产量由21μg/ml增至81μg/ml,GA_3由702μg/ml降至328μg/ml。pH回调至中性,GA_(4+7)的产量由75μg/ml增至180μg/ml,GA_3由322μg/ml降至211μg/ml。此外,设法延长发酵周期也是增加GA_(4+7)的一个因素。综合上述条件,即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由48h前的4回调并维持在6.7左右,温度由28℃上调并控制在32℃,摇瓶培养12天,GA_(4+7)的产量达890μg/ml,20—600L发酵罐发酵240h,GA_(4+7)产量达680μg/ml左右。GA_(4+7)浓度的测定亦作了简化处理,发酵液不经提取,可直接用硅胶板G薄层层析(TLC)后进行荧光比色,产品测定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按照上述条件培养的农大17菌株,产生GA_3、GA_7和GA_4的比例为23.131:16.105:31.258,GA_4高于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4.
初选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农大17菌株为赤霉素A_4、A_7(GA_4、GA_7)的生产菌,该菌株GA_(4+7)的积累量,除与营养条件有关外,温度和pH是极为重要的因子,随着发酵温度从28℃上升至32℃,GA_(4+7)的产量由21μg/ml增至81μg/ml,GA_3由702μg/ml降至328μg/ml。pH回调至中性,GA_(4+7)的产量由75μg/ml增至180μg/ml,GA_3由322μg/ml降至211μg/ml。此外,设法延长发酵周期也是增加GA_(4+7)的一个因素。综合上述条件,即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由48h前的4回调并维持在6.7左右,温度由28℃上调并控制在32℃,摇瓶培养12天,GA_(4+7)的产量达890μg/ml,20—600L发酵罐发酵240h,GA_(4+7)产量达680μg/ml左右。GA_(4+7)浓度的测定亦作了简化处理,发酵液不经提取,可直接用硅胶板G薄层层析(TLC)后进行荧光比色,产品测定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按照上述条件培养的农大17菌株,产生GA_3、GA_7和GA_4的比例为23.131:16.105:31.258,GA_4高于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5.
抗菌蛋白产生菌TG26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根部分离纯化并筛选出强烈抑制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生长、产大量抗菌蛋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TG26菌株。用异步培养法检测了该菌株的抗菌活性,比对照菌株 B.subtilis A014和 B_(?)的活性强;平板扩散法测定的 TG26抗菌谱表明,该菌株除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外,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vasinfectum)、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nive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等植物病原真菌以及烟草青枯病菌(Psendomonassolanaceanum)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等植物病原细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拮抗作用。TG26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选用 BPY 液体培养基,起始 pH7.0。接种后30℃振荡培养36小时的培养液经70%饱合度(NH_4)_2SO_4盐析得到130 mg/L 以上的粗蛋白。该蛋白对温度不敏感,对蛋白酶 K 部分敏感。  相似文献   

16.
在赤霉菌培养过程中加入红豆杉细胞诱导物,再用此赤霉菌诱导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与未受植物来源物质作用的单向诱导相比,该交互诱导使红豆杉细胞的紫杉醇含量提高5倍,交互诱导的效果受诱导物的各类的影响,其中,诱导物是红豆杉细胞壁和赤霉菌细胞壁时,交互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啤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及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6号(his~-)啤酒酵母和STA(ade~-)啤酒酵母作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并探讨了菌龄、酶解时间,菌体分散程度和培养基种类等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种间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不仅能使遗传基因高频率重组,而且可以集双亲优良遗传性状为一体.自Schaeffer等人成功地进行了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以来,这项技术便广为人们所接受.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抗菌蛋白能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成的伴孢晶体蛋白可毒杀植物害虫.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这两种芽孢杆菌抑菌杀虫的遗传特性融为一体,选育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一代生防菌株成为可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抗菌蛋白产生菌TG26-10和晶体蛋白产生菌AS1.904-17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种间融合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筛选目的融合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