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熙淦 《遗传》1981,3(1):25-29
白缘映(Liobagrus marginatus)是一种小型淡水站鱼类,分布于我国四川东部诸河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目前关于站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研究得不多,据报道约有18[3-4],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就白缘映的染色体核型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2.
白缘映(Liobagrus marginatus)是一种小型淡水站鱼类,分布于我国四川东部诸河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目前关于站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研究得不多,据报道约有18[3-4],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就白缘映的染色体核型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3.
条石鲷雌雄鱼核型及C-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核型和带型分析是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对认识鱼类的分类系统、进化关系及染色体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鱼类遗传育种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鱼类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有关鱼类染色体核型已有很多报道。在海水鱼类中,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报道过分布于湖北省的鳊、鲴亚科鱼类的核型。本文继续报道采自四川和广东省的鳊、鲴亚科另10种鱼的核型考察结果。    相似文献   

5.
瓦氏雅罗鱼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是一种适应高寒盐碱化水体生活的主要经济鱼类。用瓦氏雅罗鱼精液和鲮鱼精液混精授精所得的鲮鱼耐寒力有所提高。而对于这类喜冷鱼类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迄今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利用瓦氏雅罗鱼的耐寒性能,作者先就该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鮡科鱼类属中印山区复合体,栖息于山区的湍急河流中,在我国共分布有11属20余种(亚种)。由于采集等研究中的具体困难,关于鮡科鱼类的核型报道极少,国内外共计仅5种,而NOR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原(鱼兆)(鱼兆)属(Glyptosternum McClelland)的高原鱼类—黑斑原跳(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的染色体组型、硝酸银染色及GC碱基特异性荧光染料(CMA)染色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胭脂鱼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胭脂鱼科(Catostomidae)的绝大多数现存种类分布在北美,约有14属、80种。中国胭脂鱼是该科鱼类分布在我国的唯一现生种。 北美胭脂鱼核型曾有报道,其染色体数目是100左右,可是,被某些学者认为是胭脂鱼科发生地的亚洲的一种中国胭脂鱼的核型却未有报道。故此,我们作了它的核型研究 本研究所用的材料是活体鱼的肾脏,实验鱼是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宜宾)提供的,(2♀♀,(?)(?)),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按我们实验室常规方法—空气干燥法进行。  相似文献   

8.
Tun形目三种鱼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un形目鱼类是一种比较特化的真骨鱼类。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并且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现在东方tun属的有些鱼类已成功地用于人工养殖。Nelson(1984)将tun形目分为两个亚目,共329种。迄今考察过染色体的种类有30余种。本文报道了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绿鳍马面tunNavodon septentrionalis、丝背细鳞tunStephanolepis cirrhifer和红鳍东方tunFugu rubripes,其中前2种鱼的核型国外已有报道(Murofushi等,1979;Murofushi等,1980)。后1种鱼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文章还对丝背细鳞tun的Ag-NORs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自从Caspersson等3建立人类染色体喹吖因分带技术以来,相继发展了各种吉姆萨染色分带技术。这些分带技术是精确分析动物染色体的有效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鱼类是低等脊椎动物,研究鱼类的染色体与分带,不仅在鱼类染色体核型、核型的演化与亲缘关系的分析,而且对于脊椎动物染色体的细胞化学、组织结构与进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桑鱼的核型研究1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沈俊宝  范兆廷  王国瑞 《遗传》1983,5(2):23-24
黄桑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脆科 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及黑 龙江诸流域。它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肉嫩味 美等特点,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关于 黄桑鱼的核型,尚未见报道。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从Caspersson等建立人类染色体喹吖因分带技术以来,相继发展了各种吉姆萨染色分带技术。这些分带技术是精确分析动物染色体的有效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鱼类是低等脊椎动物,研究鱼类的染色体与分带,不仅在鱼类染色体核型、核型的演化与亲缘关系的分析,而且对于脊椎动物染色体的细胞化学、组织结构与进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鱼类染色体比哺乳类的细小,数目较多,染色体分带困难较大,至今分带的工作不多,在国内尤其少见。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鲇形目、科、黄颡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桂建芳等[1]进行了黄颡鱼银染核型研究,沈俊宝等[2]也报道了黄颡鱼的核型,其核型为2n=52。刘汉勤等[3]利用人工雌核发育等技术开展了全雄黄颡鱼研究,认为黄颡鱼的遗传性别决定类型为XY雄性异配型,Wang,et al.在黄颡鱼中开展了性别连锁的DNA标记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黑龙江水系鮈亚科8属11种鱼的染色体组型,认为鮈亚科鱼类的核型具有明显的属的特异性。其中条纹似白鮈、东北鳈、东北黑鳍鳈、兴凯颌须鮈、高体鮈、细体鮈和突吻鮈等7种鱼的核型为初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王雪  沈俊宝 《遗传》1989,11(3):23-25
本文报告了黑龙江水系约亚科8属11种鱼的染色体组型,认为峋亚科鱼类的核型具育明显的属的 特异性。其中条纹似白约、东北鲸、东北黑鳍鲸、兴凯领须约、高体约、细体约和突吻约等7种鱼的核型 为初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西藏鱼类染色体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报道了西藏鱼类染色体多样性的研究结果。黑斑原Zhao的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20m+12sm+10st+6t;同时还存在2n=42与2n=44两种类型,并据此认为黑斑原Zhao不应是Zhao科鱼类中的最特化种,西藏高原鳅、尖裸鲤、拉萨裸裂尻鱼、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裂腹鱼的染本数目与核型公式分别为2n=50=14m+4sm+22st+10t,2n=86=24m+12sm+22st+18t,2n=94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鲤科雅罗鱼亚科7属7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它们的染色体二倍数和核型特征差异较大,有5种鱼的2n=48。其中草鱼和赤眼鳟的核型相似,有较多的m和sm组染色体,臂数较高;综鱼和鳡鱼的核型接近,st组染色体较多,还有一对t组染色体,臂数较低;鳤鱼虽然没有t组染色体,但st组染色体特别多,臂数最低。另外两种鱼,马口鱼和宽鳍(?)的染色体二倍数在鲤科中非常特殊,分别为76和78,它们的臂数是相同的,NF-86。通过这7种鱼的核型分析,以及与其他有关鲤科鱼类核型的比较,对它们的染色体进化方式,和与此有关的鲤科鱼类的系统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裂腹鱼亚科中的四倍体—六倍体相互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重唇鱼、裂腹鱼、昆明裂腹鱼和大理裂腹鱼的核型。基于相互间以及与近缘类群的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鱼类间进行的染色体数、染色体臂数和核DNA含量的比较,第一种被判定为四倍体,第二、三、四种被判定为六倍体。还讨论了裂腹鱼亚科的起源以及该亚科中已研究过核型的鱼类的相互关系和进化分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I染色体的C一带及银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融科动物的核型和分带研究,Hsu等 (1967-1974)以及I'pa中oAaMCKAA等(1976, 1977) 已有过一些报道,但是黄融(Mustela sibirica)染色体的研究报道尚少,仅1'pa中。z1aMCKHI3 等(1976)作了核型和G带分析。本工作 进一步研究了黄触的核型,用C分带技术观察 了异染色质的分布,并描述了核仁组织者(Ag- NORs)的数目和位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鳊亚科10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它们的染色体二倍数均为2n=48,由中部、亚中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88—92。初步推测该亚科鱼类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是2n=48。对它们的核型特征和染色体演化方式分析表明,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变化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的核型也大致相似,基本上可概括为14—20 M+24—28SM+4—8ST,都有一对最大的可资区别的染色体,这反映了该亚科鱼类校型的同源性。因此预测在这些鱼的种间乃至属间进行人工杂交获得成活,甚至能育后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水龙骨科丝带蕨属丝带蕨Drymotaenium mivoshianum Makino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生殖方式.结果表明:丝带蕨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72,核型公式为2n=2x=72=18m 26sm 24st 4T,核型为3B,核型不对称系数As.K=71.24%,丝带蕨的核型为首次报道.丝带蕨是有性生殖二倍体.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染色体数目、核型在水龙骨科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