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珊瑚及其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珊瑚及其栽培刘贤旺赖学文(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又名九节茶,肿节风,接骨木等,为金粟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或亚灌木。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相似文献   

2.
九节茶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 九节茶[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又名草珊瑚、肿节风、接骨莲。 2材料类别带节茎段。  相似文献   

3.
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是一种为害春茶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天敌军配盲蝽Stethoconus japonicu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茶网蝽的捕食能力,为茶网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室内开展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以及南方小花蝽的种内干扰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的捕食量与茶网蝽3龄若虫的密度呈正相关,但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南方小花蝽成虫、3龄若虫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11.49头、12.82头)大于军配盲蝽成虫、3龄若虫(10.10头、6.41头);军配盲蝽成虫对茶网蝽的寻找效应高于其3龄若虫,而南方小花蝽3龄若虫的寻找效应高于成虫。南方小花蝽成虫、3龄若虫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作用均存在种内干扰反应,且符合Hassell模型,分别为E=0.4263P^-0.825和E=0.5234P^-0.762。综上研究结果,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作用较强,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4.
李新华 《生物学通报》2006,41(10):17-17,F0003
苋科植物牛膝茎节常显著膨大成紫红色至绿紫色的卵形或卵球形,但牛膝同一个体的不同分枝上,以及同一分枝上都可同时存在茎节明显膨大和茎节不膨大两种情况。初步认为造成牛膝茎节膨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瘿螨类等病原动物的侵入,刺激植物节部组织大量增生而在外形上呈病态膨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跷蝽科(Berytidae)是一个较小的科,已知约百余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及印澳地区。体小型,狭长,触角及足细长,触角第一节及各足股节顶端膨大成棒状,触角第四节纺锤形。 本科在我国仅有纪录二种,一种是在台湾高雄发现的Metacanthus gibberosus Horvath,另一种是在甘肃发现的Metatropis denticollis Lindberg。现在在各地采集的标本中,又发现了13个种。其中包括十个新种和三个在我国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6.
植物学教科书中,常把莲(Nelambo nucifera)的地下横走变态茎(藕)作为根状茎的一个典型例子。对于莲藕的外部形态几乎都有如下的描述:具有发达的气道,膨大的食用部分是节间(这无疑是正确的),而相邻两个膨大的节间之间的缢缩部分是节。但根据笔者的反复观察,认为缢缩部分实际上并非仅为一个节,而是包括三个节的一段,只是其节间极短、节极为密集不易区分。仔细观察这段缢缩部分(如图),可见到最前面(靠近根状茎顶端)的一节上生有正常的营养叶(图中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我国的林下经济受到各地高度重视,其中,发展林下药材种植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荫生的药材都适合林下种植,如砂仁、黄精、玉竹等。下面要聊的是另外一种非常适合林下种植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良药——九节茶。  相似文献   

8.
九节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节属植物(Psychotria)是我国南方常用中草药。文献调研表明,关于我国境内本属植物相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报道很少。为进一步研究开发Psychotria属药用植物资源,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深入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多饰管蓟马属是无翅、类似蚂蚁形状的一类蓟马,触角8节,通常节Ⅳ、Ⅴ、Ⅵ腹面端部有突出延伸物,无单眼,前下胸片存在;在绝大部分种类中翅胸很弱,窄于前胸,并且翅瓣缺;复眼腹面延伸大于背面,腹部节I盾板帽状。自从Pelikan于1959年在中国采到一种无翅多饰管蓟马,中国再无人报道过此属。本文记述中国多饰管蓟马属1新种,即网多饰管蓟马Compsothrips reticulates sp.nov.并与无翅多饰管蓟马C.sinensis(Pelikan)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WAFU)。 新种与C.sinensis(Pelikan)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新种1)触角节Ⅲ有1个感觉锥;2)复眼后鬃端部钝,不膨大;3)触角节Ⅰ~Ⅱ黑色,节Ⅲ~Ⅴ棕黄色,节Ⅵ基部棕黄色,端部棕色,节Ⅶ~Ⅷ黑色;而后者,1)触角节Ⅲ有2个感觉锥;2)复眼后鬃端部膨大很宽;3)触角全部黑色,只是节Ⅱ端部边缘灰白色,黄棕色。  相似文献   

10.
<正> 档案窃蠹Falsogatrallus sauteri Pic.~*在南方主要为害图书纸张、胶合板、硬纸板等。在北京地区主要为害图书资料,尤以毛边纸为烈。受害严重的物件,表面布满芝麻大的虫孔,内部虫道密布,充满虫粪木屑。 一、形态特征(见图) 成虫 椭圆形,体长2.2—2.5毫米,栗褐色。头部球形。触角棕黄色,9节,端部3节向内侧膨大,端节略呈纺锤形,7、8节呈三角形,第2—6节较细小,呈椭圆形,第1节较其它节粗大。前胸背板长方形,宽大于长,前缘两侧向下卷,前缘侧角小于后缘侧角。鞘翅基和前胸背板等宽,在体侧有狭的腰盾,背面凸、密被细  相似文献   

11.
毛蚊属(Bibio)是毛蚊科中一个较大的属,世界已知150种以上,体多毛,雄性复眼上也常具密毛;前足腿节通常明显膨大,胫节顶端具有一粗壮的刺和一颗距;翅颜色种间多变化,C脉结束于翅顶角之前,Rs不分支;雌性腹末的尾须一节。幼虫腐生和植食性,有的种类是农业上较重要的地下害虫。此属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已知32种。本文记述了10新种和1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艳  罗礼智 《昆虫学报》2005,48(6):986-992
应用扫描电镜对采自我国广东吴川和广西南宁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有翅雌蚁和雄蚁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蚁、雌蚁和雄蚁的触角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为膝状,末端2或3节膨大为棒状,雌蚁的触角11节,比工蚁(10节)的多1节。雄蚁的触角为线状,12节,末端没有棒状结构。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上共有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曲毛形、锥形、腔锥形、坛形、刺形感受器和Böhm氏鬃毛,前6种感受器大多集中在触角末端的棒节,棒节以外的各鞭节上主要是毛形感受器,Böhm氏鬃毛则分布于柄节和梗节的基部,鞭节上无此感受器。雄蚁触角上也有7种感受器,但其分布与工蚁的有较大差异,Böhm氏鬃毛的分布与工蚁和雌蚁的相同,锥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2节,坛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3节,其余的4种感受器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鞭节,而不是聚集在端节。另外,新发现雄蚁中存在一种与已知的毛型感受器不同的超短毛状感受器,定名为超短毛感受器。最后,对红火蚁的触角及感受器在蚁群社会性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毛角隐翅虫属(Trichophya Mannerheim 1830)系毛角隐翅虫亚科(TrichophyinaeGanglb.1895)的单一属。模式种为Trichophya pilicornis Gyllenhal。根据触角着生在眼的前方,11节,第1、2节很膨大,第3节以后细长如线,各节环生长毛;鞘翅缘折无与背面分隔的脊;跗节5节;腹后部渐尖等属征,不难与别的隐翅虫属区分。该属为一小属,全世界已知10种,T.pilicornis Gyll.分布全北区及东洋区;T.lativentris Casey, T.tars-  相似文献   

14.
芳香木蠹蛾中国亚种Cossus cossus chinensis是Rothschild(1921)在Seitz编著的《世界大鳞翅》(Macrolepidoptera of the World)一书中首次描记的,模式产地为中国山东省的青岛,以后Daniel在“古北区木蠹蛾科专论”(1956,Mitt.munch.ent.Ges.,46:255)中也把它作为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的一个亚种。但芳香木蠹蛾原产于欧洲的指名亚种 Cossus cossus cossus L.以及分布于远东地区的亚种Cossuscossus orientalis Gaede等胸部背面和翅基片褐灰色,后足胫节中距发达,基跗节明显膨大,另外抱器背突呈“M”形,骨化较弱。而Cossus 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胸部背面和翅基片全为黄色,后足胫节中距常退化,基跗节不膨大,抱器背突骨化明显,呈长马蹄形;此外,根据地理亚种的定义,一种之内不同地理亚种不可能分布在同一地区,而Cossus 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和Cossus cossus orientalis Gaede却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广大地区重叠在一起。很显然,把Cossus 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 作为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的亚种是不合适的,而应将它提升为种,即Cossus chinensis Rothschild。由于该种昆虫胸部背面全为黄色,所以山东省林科所方德齐先生称其为黄胸木蠹蛾,很恰当。 根据文献记载及所收集到的标本,黄胸  相似文献   

15.
陈树椿 《昆虫学报》1991,34(3):344-345
膜天牛属Necydalis,隶属于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Linné建立于1758年,模式种为Necydalis major Linne。 本属体形细长,亚圆筒形,体被疏毛。头宽,触角基瘤明显,触角丝状,在两性中均短于体长,第3节与第4节之和长于第5节,口须末节钟形。前胸背板侧面略膨大,一般长大于宽。鞘翅短缩,不盖及腹部基节,其长度稀有大于肩宽,两鞘翅端部分开。后足甚长,  相似文献   

16.
太子参试管微块根形成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组培苗单茎节段插入含45g·L^-1蔗糖的MS培养基中,于60μmol·m^-2·s^-1光照强度下培养120d后,其节部位长出不定根膨大形成与太子参体内块根相似、重量约为块根1/20的微块根,平均每株可形成1.54个微块根。微块根移植入大田后,其生长特性和物候期与大田块根相似,都有低温萌芽、高温休眠的特性;开花结果、不定根膨大、块根成熟等也相似。同时,组培中的微块根还具有易培养、耐贮存、体积小、易移栽和繁殖系数高等优点,在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草珊瑚叶和根中萜类化合物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差异,解析其药效品质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和Illumina H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叶和根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参与叶和根中萜类合成的差异代谢物有50个,包括法尼西基半胱氨酸、甘油醛-3-磷酸、甲羟戊酸-5-磷酸等。转录学结果表明差异代谢酶基因有57条,包括ACTCHMGCRMVKDXSKS等,并预测了MYBC2H2AP2/ERF-ERF等7个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草珊瑚不同组织部位中萜类的合成和积累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8个参与萜类合成的酶基因在草珊瑚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学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有助于阐明草珊瑚叶和根临床疗效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同时为草珊瑚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南方小花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4,(4):578-584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捕食能力较强,对田间多种小型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新羽化的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以及5龄若虫触角均为线状,共4节,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其中毛形、刺形感器各有2个类型,耳形感器是首次在蝽类昆虫触角上发现。雌、雄成虫的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若虫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比成虫少。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本文以期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为揭示南方小花蝽的寄主选择行为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吻额蛛属一新种(蜘蛛目:皿蛛科:微蛛亚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作者1986年采自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吻额蛛属Aprifrontalia一新种:膨大吻额蛛,新种Aprifrontalia afflata sp.nov.。目前,除本新种外,世界仅报道过1种:Aprifrontalia mascula,本新种雄蛛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额向前突呈吻状,触肢胫节前端甚膨大。外雌器形成一斜向下方的突起。模式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20.
栽培茶树的驯化起源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饮品之一, 其栽培类型的驯化起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相关研究的进展, 讨论了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分布有众多栽培茶树的野生近缘种, 特别集中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一方面南方各族语言中“茶”发音的相似, 暗示了茶知识起源的单一性, 最可能起源于古代的巴蜀或云南, 另一方面遗传分析揭示栽培的茶存在多个起源中心, 即使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的几个栽培变种也可能起源于不同的地区; 文献记载, 茶的栽培中心曾经从西向东再向南迁移, 遗传多样性的变化也揭示了这一可能性, 但考古发现却提示最早的栽培茶可能出现在长江流域的最东部。我们推测在茶知识及栽培品种的传播过程中, 各地野生近缘植物的基因渗入栽培类型中, 或各地居民直接用当地野生茶培育出新的栽培茶类型, 从而导致遗传上的复杂性和语言上的一致性并存。茶树的祖先类型、起源地点、起源时间以及栽培品种的演变历程都还需要更为明确的证据, 未来应该以整个茶组植物为对象, 将茶文化、群体遗传学、谱系地理、人类学、气候变化、考古等多学科研究进行整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