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本文報告了二個實驗:(1)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蟲尾蚴後,定期觀察其機體反應性改变的指標,並自感染後第21天起,分批解剖病兔,以10%氫氧化鉀溶液消化其肝臟法確定蟲卵進入病兔肝臟的日期及肝臟內蟲卵量與病兔機體反應變化的關係。(2)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血吸蟲活蟲卵及死蟲卵後,觀察蟲卵對其機體反應的影響。本文實驗證明了血吸蟲蟲卵確能引起家兔機體反應的变化,並肯定了蟲卵為日本血吸蟲病病因学中的主要因素。 (二)家兔經日本血吸蟲尾蚴感染後第23天,其肝臟內開始沉積蟲卵,至感染後第32天,病兔之機體反應開始出現明顯變化,這些變化與其肝臟內血吸蟲蟲卵量有着一定關係,我們認為病兔機體反應的變化是由於病兔肝內的蟲卵在成熟過程中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的刺激而發生的。 (三)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血吸蟲的活蟲卵後,可以引起与尾蚴感染32天後病兔相似的病理生理反應性的改變,而注射死蟲卵及生理鹽水對照者的此種反應就不明顯。 (四)家兔體內每個日本血吸蟲雌蟲每天所產的卵在家兔肝臟内可發現的數目為764—1097個。 (五)根據感染600條尾蚴的日本血吸蟲病兔血清与蟲卵抗原的補體結合試驗的結果,發現病兔在感染後第25天時,其血清對碎蟲卵浸液開始出現陽性,至感染後第35天,則全部呈陽性反應;而對蟲卵多醣則在感染後第35天才出現陽性,至感染後第49天,全部呈陽性反應。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血吸蟲活蟲卵第10天後,其血清對蟲卵多醣出現陽性反應。  相似文献   

2.
用小白鼠腹腔注射6種磺胺類脯酸化合物及其衍生物、3種硫銻類環狀化合物、2种锡剂及1種汞剂。先測定各藥之LD_(10)、LD_(50)或最小致死量,然後用以治疗血吸蟲病鼠。每鼠感染40條尾蚴,5週後開始治療,給藥14天,停藥14天,然後解剖。平均每鼠餘存蟲數作为療效比較的主要標準。結果發現的療效較吐酒石为佳。  相似文献   

3.
在中等學校里所有達尔文主義基礎以及動物学等生物課程中講授各種生物體與其生活條件統一的關係。很多同學們祇能從形態上或者生活方式上去體會生物體與生活條件的統一性,很少能從新陳代謝的作用上去體會生物體與生活條件的统一性,於是也就更無從體會到生物體一定形態的决定往往也是它的新陳代谢作用因環境影響而變化成一定形式後的結果。這主要的就是因為很  相似文献   

4.
一.問題的存在植物器官的脫落,是植物生活中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秋天的落葉及花謝後的落花及果實成熟後的落果,都是人們所熟悉的事實。植物學者在很久以前,就注意過這個現象,從解剖學及生理學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但是,以人為的方法來防止或加速某種器官的脫落,因而符合於农業生產上的利益,還是最近一、二十年,植物生長素被應用到這個領域來以后的事情。在植物體中曾脫落的器官是很多的。除了我們熟悉的落花、落果、落葉以外,尚有枝條、頂芽、樹皮、小葉片、托葉、花蕾、花序、花蕚、花冠、雄蕊、花柱、種子等。這些器官,不論在發育的  相似文献   

5.
(一) 小白鼠腹腔注射一次BAL-glucoside及二巯基丁二酸鈉之LD_(50)分别為5660及2730毫克/千克。 (二) 小鼠腹腔注射吐酒石後立即皮下注射BAL、BAL-glucoside或二巯基丁二酸鈉均能明顯地減低吐酒石的毒性。BAL(40毫克/千克)、BAL-glucoside(2500毫克/千克)及二巯基丁二酸鈉(1500毫克/千克)分别提高吐酒石的LD_(50)從31至52、85及491毫克/千克。其中二巯基丁二酸鈉的解毒效果遠比以往文獻報告之任何解毒劑為佳。 (三) 家兔靜脈注射吐酒石致死量(20毫克/千克)後8小時内注射BAL、BAL-glucoside或二巯基丁二酸鈉,能保護家兔不死,或延長其生存時間。 (四) BAL,BAL-glucoside及二巯基丁二酸鈉均减低吐酒石治療小鼠日本血吸蟲病的療效。其中以二巯基丁二酸鈉的作用最為明顯,能使吐酒石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6.
維生素B_6與色氨酸代謝的關係在1942-3年經Lepkovsky氏和他的共同工作者發現後引起了濃厚的興趣。Lepkovsky氏等從缺乏維生素B_6的白鼠尿中提出一種黄色物質,此物質與1935年Musajo氏從飼血纖維朊(Fibrin)的白鼠尿中提出的黄尿酸(Xanthurenic acid)相同。據Lepkovsky氏等報告,不缺  相似文献   

7.
(一) 12只正常猴子平均呼吸頻率为46次/分,心跳为227次/分,收縮壓/舒張壓为155/12s毫米汞柱,體溫为39.0℃。平均紅血球5.3百萬/立方毫米,白血球15.7千/立方毫米,其中淋巴球50.8%,嗜中性45.0%,單核球2.0%,嗜酸性1.6%及嗜鹼性0.6%。 (二) Sb-11(H_2O_3Sb-SCH_2COONa)是5價之(月弟)酸鹽。猴子靜脈每天10毫克/千克,共3週或6週,無咳嗽、噁心嘔吐及食量減少等毒性反應,且對呼吸,血壓、心電圖、體溫及血球數等也無顯著影響。 (三) 5猴各感染日本血吸蟲尾蚴300條,其中2猴不给藥作對照,3猴自感染後第43天開始治療,劑量10毫克/千克/天,療程3週,停藥4週後解剖。對照组2猴各餘存蟲81與138條;治療組8猴分別餘存蟲0,1與13條,蟲體萎縮,所以療效非常顯著。 (四) Sb-11毒性低,對猴子能產生耐藥性,療程延長至6週亦無毒性表現。所以我們建議,臨床上吐酒石短程療法禁忌的病人,可試用Sb-11。  相似文献   

8.
動物於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後,產生初期高血糖和低血糖,最後形成永久性高血糖。一般認為初期高血糖的產生和腦下垂體,腎上腺及肝臟有關,低血糖係由胰島β細胞受損傷放出已形成的胰島素所引起。中樞神經機能活動的改變可以影響内外環境的各種動因對機體引起的反應,因此,中樞神經在戊巴比妥鈉麻醉下是否也能影響四氧嘧啶引起的初期血糖变化,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一)小白鼠自感染日本血吸蟲病前1日起,飼以0.33%rosaniline藥餌26天,可使蟲數顯著减少。在家兔,以每天劑量0.2克/千克自感染日起灌胃14天,或每天0.1克/千克灌胃25天,亦使蟲數顯著減少。 (二)Rosaniline對日本血吸蟲的各發育階段都有一定的抑制生長作用,而在蟲的性發育期間可能更為敏感。 (三)以rosaniline治療日本血吸蟲病,小鼠用0.33%藥餌治療3—4週或家兔用0.6%藥餌治療5—7週,均使餘存蟲數顯著減少,肝移率增高,合抱率降低,蟲體縮小,生殖器官退化;停藥1—2週後逐漸恢復。 (四)所以,rosaniline對於日本血吸蟲病不僅有相當的預防作用,而且也有一定的治療效能,但其作用機理可能与Sb劑不同。本實驗所用陽性釘螺承浙江省衛生實驗院和中國醫学科學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寄贈;本文承龔建章、强昌紹、徐蔭祺及胥彬等教授提供寶貴意見;攝影承王錦蘭同志協助,均此誌谢。  相似文献   

10.
(一)本文對擬穀盜(偽步行蟲科)之各期,加以形態上之研究,及飼育上之實驗。 (二)成蟲無顯著之副性特徴。惟雄蟲通常較雌蟲為小(附表一及附表二)。(三)成蟲不飛翔。後翅之外角無脈,其前緣脈已消失。(四)雄性外生殖器官為陽莖,包括莖管舆其莖基及内莖。雌性外生殖器官為筒状之產卵器及雌生殖孔,並具刺毛一對。(五)幼蟲呈圓柱形;頭部具咀嚼口器,有單眼及四節之觸角各一對。胸部分三節,各具胸足一對。腹部為九節,末節具肛突及管状之肛門。(六)蛹屬外露型。雌蛹在尾毛之前方,另具一對細小之附器;在雄蛹中,此附器變為一退化之杯狀突出。(七)生活史各期,在冬季尋常室温之下,即摄氏表十度左右,皆入半墊狀態以越冬。(八)成蟲交尾次數甚多。倘室温適宜,雌蟲在飼育種蟲之瓶中,隨時皆可產卵。(九)幼蟲共有八個齡期(附表三),平均每期經過十七日:然亦有變異(附表四)。蛹期為七日至八日。全部變態自第一齡起至羽化止,最短約經三個月,最長約為六個月,平均為四個半至五個月,故每年至多祇有兩個世代(附表四)。(十)季節之變灌,能影響各幼蟲齡期所經過之日數,而發生一定之變異。自秋末至春初,各齡期經過之日數中,有極大之差數,其餘各月在温暖氣候之中,其差數較小...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自從1921年Hopkins發現穀胱甘肽以來,迄今不過35年,但是關於SH化物的研究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截止目前,雖不能完全明瞭SH化物對機體的作用,可是已經肯定它在機體內具有多種重要的功能。有的SH化物(半胱氨酸)是構成蛋白質的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發生部分阻塞以致增加呼吸氣體流通的阻力時,對呼吸運動就要發生影響,首先反映在氣管内的壓力變化以及氣流速度的相應改變。1928年及以後,Fleisch先後在人體以及犬和羊等動物進行實驗觀察,記錄這些變化。從這些變化中,他得出結論,認為這時的呼吸運動發生了適應性反應。在切斷迷走神經之後,這種反應仍然存在,因此,他認為:這反應是呼吸肌本體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反應。1935年Van Niekerk和Braak不同意這種意見,他們在割斷狗的兩側頸迷走神經、交感神經、頸脊髓第三至第七節神經背根以及在頸脊髓第七節以下横切脊髓之後,觀察到當增加呼吸道阻力時,氣管的内壓與氣流適應性變化仍然存在,故認為此反應由於呼吸肌的彈性滯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3.
对科威特湾微茎科滨鹬马蹄吸虫幼虫期的中间宿主双带盾桑椹螺(Clypeomorus bifasciata)及小相手蟹(Nanosesarma minutum)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调查期超过一年,在检查的1 600只螺和415只蟹中, 11.8 %的螺感染了8种马蹄属线虫中的一种,且以滨鹬马蹄吸虫的感染占优势(9.9 %螺感染) ; 80 %的蟹感染滨鹬马蹄吸虫囊蚴。虽然一年四季两种宿主都会感染,但吸虫的流行和尾蚴(指成熟期感染)在夏季呈现高蜂。从螺体排出的尾蚴具有明显季节性,在此海湾必须要超过最低温度20℃。总的感染率在较大(较老)的螺里有所下降,显示吸虫影响宿主生存并随之影响宿主群体结构。囊蚴的感染丰度与蟹的个体大小有明显相关性;较大的蟹感染较多的囊蚴,显示宿主能耐受更多的吸虫。调查显示,囊蚴的感染率与蟹的大小或性别无相关性。囊蚴体外脱囊以及产卵吸虫的释放证明,成熟虫体终年存在于所有大小和性别不同的蟹里,显示从蟹到鸟的持续感染是可能的。总的来说,滨鹬马蹄吸虫在海湾的传播动态是由这两种无脊椎动物宿主来协调,并似乎是被一系列依赖于温度的活动控制,这些活动影响易感宿主种群及感染性幼虫期尾蚴和囊蚴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自從1950年蘇聯科學院與醫學科學院聯席會議的决議發表之後,在報紙雜誌上相繼的出現了以决議的精神對生理學上某些具體問題進行批判的文章。在我國也很快的出版了很多篇這類論文的譯文。目前在我國担任生理學教學工作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從1942年以後,我國羅宗洛、崔澂、湯玉璋等曾先後用微量元素、植物生長素等化學物質處理種子及植物,並研究了它們對植物生長和代謝作用的影響。他們證明不同的化學物質不但對植物的生長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對代謝作用各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觀察在出生後發育時期中小兔大腦皮層自發電位的成熟過程和被激起的電位的出現與變化。初生的小兔,用番木龞鹼溶液直接塗在大腦皮層土郎能引起番木龞鹼波,但是在出生後一週左右大腦皮層才開始有連續的電位變化。在出生後的第三週末第四週初時小兔大腦皮層的自發電位的圖形已與從大免得到的相仿。在大腦皮層各種被激起的電位變化中,直接刺激大腦皮層所引起的負電位出現得最早。通過胼胝體所引起的電位變化以及刺激錐體束在大腦皮層引起的電位變化都在小兔出生後一週內出現,這兩種電位初出現時都缺少相當於在成年兔得到的相應的反应中,由於突觸後反應所引起的那些部分。兔在出生後的12天左右睜眼。在出生後10天左右用光線刺激眼睛已能在大腦皮層視區引起反應,使眼睛不見光或摘除眼睛對視區電位變化的成熟看不出有影響。  相似文献   

17.
1952年11月下旬,我們遼西省新民中學生物组和新民師範生物組,共同舉行一次觀摩教學。教材是高中人體解剖生理學第8章神經系統第57節腦的構造和第58節各種脊椎動物的腦。分別由中學王國漢同志和師範方德澤同志講授,有两校領導幹部及生物組全體同志參加,事後進行了總結。 現在把這次觀摩教學的準備情况,觀摩過程和總結會上同志們提出的意見,加以整理,用作今後改進教学上的參考,並希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輓近二三十年來,隨着日本血吸蟲病研究的進展,外表渺小似無足道的釘螺業已受到生物學、公共衛生学工作者的重視。它們的生態正在逐漸闡明中,可是它們的分類及命名還是很含糊,可能比以前更混亂。在文獻中我們看到釘螺壳的大小、顏色及紋被用作分類的根據,齒舌的齒数更是普遍地被認為種或屬的特點。  相似文献   

19.
酒石酸銻鉀(吐酒石)是目前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最有效的藥物,許多學者的實驗證明它對於實驗動物(家冤、犬、天竺鼠)體內的日本血吸蟲成蟲,特別是雌蟲,有破壞其生殖系統及抑制其產卵的作用;但是它對於實驗動物組織內的蟲卵,究竟有無作用,文獻中還有不同的意見。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們報告過向健康家兔的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  相似文献   

20.
1957年中苏考察队在黄海沿岸所採到的许多多毛类标本中,发现了一些稀见的种类,特叶须蟲Paralacydonia paradoxa Fauvel便是其中的一种。特叶须蟲是位於叶须蟲科Phyllodocidae和齿吻沙(?)科Nephthyidae中间的一种环蟲,蟲体很小,疣足的结构很像齿吻沙(?)Nephthys。特叶须蟲(Par. paradoxa)是弗维勒(Fauvel)在1913年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