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及人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及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方法替换Bs培养基中的碳源,分为不加糖、加葡萄糖2%、加大豆多糖2%、加大豆多糖5%、加低聚果糖2%五组,加3种双歧杆菌(长双歧、青春双歧、两歧双歧)菌液1%,测其24h后的活菌数,比较大豆多糖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替换Bs培养基中的碳源,分为不加糖、加葡萄糖2%、加大豆多糖2%,加低聚果糖2%四组,加人体粪便菌液1%,模拟人体肠道环境厌氧培养24h后,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其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活菌数,观察大豆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大豆多糖添加量为5%时对长双歧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不加糖组(P〈0.05);大豆多糖对人体肠道各菌群的生长促进作用与低聚果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多糖对长双歧杆菌的体外促进作用较明显;以粪菌群发酵糖试验表明,大豆多糖对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有促进作用,和低聚果糖作用效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益生元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双叉奶中合生元对改善肠道菌群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对双叉奶中合生元改善肠菌群的功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依卫生部《新增保健功能评价指标及程序的初步方案》,做动物及人体改善肠道菌群试验。结果 1.双叉奶中合生元对小鼠4种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小鼠肠道内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高剂量组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组乳酸杆菌数量增加显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中剂量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2.双叉奶中合生元对人体5种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与饮用前相比,受试人群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显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肠梭菌数量降低显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受试人群自觉症状观察:所有人无不良反应,可改善便秘、增加食欲、排气。结论 双叉能奶中合生元对小鼠、人体肠道菌群具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结果低聚果糖、水苏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均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并能够酸化肠道的pH;能够显著提高肠道的B/E值(肠道内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数量log值的比值),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比例,有益于稳定肠道的微生态平衡。结论这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灭活双歧杆菌调整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耗尽培养上清液(SCS)对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青霉素造成肠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分别以灭活的双歧杆菌菌液,耗尽培养上清液以及活菌菌液对菌群失调小鼠进行灌胃治疗。结果:活菌组、死菌组及SCS组同自然恢复组的肠道生理菌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死菌组与SCS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SCS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具有调整作用,尤其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更明显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烧伤腹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烧伤后腹泻病人26例,发现腹泻时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总菌量下降,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类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念珠菌的数量明显升高,厌氧菌与需氧菌比例下降,发生菌群失调。喂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后,双歧杆菌数量增加,需氧、厌氧菌比例下降,患者失调的肠道菌群趋向正常,腹泻停止。双歧杆菌的服用重建了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双歧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大鼠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按体表面积予头孢曲松钠钠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然后灌胃不同剂量的长双歧杆菌菌粉,观察治疗后大鼠肠道菌群数量、B/E值和血清内毒素的变化。结果予头孢曲松钠钠处理后,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球菌异常增殖,B/E值明显下降,血清内毒素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倍剂量治疗组肠道内细菌数量恢复程度及B/E值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低倍剂量组。长双歧杆菌各治疗组的血清内毒素含量无明显改善,与自然恢复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头孢曲松钠可诱导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高倍剂量长双歧杆菌对头孢曲松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效果更佳,短期应用不能明显改善头孢曲松钠诱发的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7.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是“昂立一号”家庭新成员,其人群试食研究结果表明,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在短时间(4 d)内就能显著改善食欲、胃肠道及代谢排便功能,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改善作用越强;20 d服用后可极显著地提高人体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却极显著地抑制肠道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腹泻便秘双重调节,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8.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人群试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是"昂立一号"家庭新成员,其人群试食研究结果表明,昂立一号(R)优菌多颗粒在短时间(4 d)内就能显著改善食欲、胃肠道及代谢排便功能,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改善作用越强;20 d服用后可极显著地提高人体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却极显著地抑制肠道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腹泻便秘双重调节,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9.
昂立一号优菌多颗粒是“昂立一号”家庭新成员,其人群试食研究结果表明,昂立一号优菌多颗粒在短时间(4d)内就能显著改善食欲、胃肠道及代谢排便功能,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改善作用越强;20d服用后可极显著地提高人体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却极显著地抑制肠道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腹泻便秘双重调节,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合生无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阴性对照组灌服蒸馏水14 d,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灌服1 g/kg·d剂量的台生元益生菌冲剂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灌服后小鼠肠道菌群与灌服前比较,,双歧杆菌数量有显著性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有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内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菌群的影响。用大黄水煎液灌胃予小鼠,造成实验性脾虚模型,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双歧杆菌,乳杆菌量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当服用扶正固本丸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均上升至正常水平。本研究表明,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规律以及服用拜糖平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冈法对糖尿病患者、服用拜糖平患者及正常人群粪便中的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粪便中肠杆菌科细菌增加(9.0±0.5 vs 8.5±0.8,P<0.05),而双歧杆菌和类杆菌数量减少(分别为8.1±1.2 vs 8.9±1.9和9.2±1.0 vs 9.9±1.4,P<0.05);服用拜糖平的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9.1±1.3,P<0.05),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有所恢复(分别为8.8±1.3和8.6±0.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肠道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生素、肠道准备以及饮食对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禁饮食组,术后早期禁饮食组和术后早期进食组,共处理4天,第5天脱颈椎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回盲部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结果: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以及禁饮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抗生素组与肠道准备组、禁饮食组比较,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均明显增加,双歧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显著减少,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进食组与术后禁饮食组相比,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有所减少,双歧杆菌、肠球菌数量有所增加,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有所提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肠道准备以及禁饮食均可引起S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最大;并且术后早期进食对肠道菌群失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口服培菲康和妈咪爱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观察患者口服妈咪爱和培菲康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及血氮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4种进行培养和计数.选择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计数肠道菌群中4种细菌的数量.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三联活菌)及妈咪爱(二联活菌)共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落计数、粪便pH、血氨水平.结果:①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则显著增多(P<0.01)②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随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而加重.③临床表现有腹泻的肝硬化患者,肠道总体菌量和厌氧菌数量均低于非腹泻患者,以双歧杆菌(P<0.01)减少为著.④两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肝硬化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并可降低血氨和粪便pH(P<0.05).结论:①肝硬化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②益生菌制剂均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可降低血氨和粪便pH.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的井喷趋势已经引起国家的干预和重视。慢性病可防可治,临床上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常有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及伴有其他肠道菌群减少或增多。增殖患者体内益生菌数量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状态。益生元具有增殖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理功能,通过选择服用益生元类产品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NC)组、模型(MD)组和低聚果糖(FOS)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制作UC小鼠模型。造模7d同时给予干预治疗,停用造模药物并后续治疗7d。采用细菌定量测定法检测肠道菌群,放射免疫法检测肠黏膜sIgA,ELISA法检测小鼠肠黏膜IL-10、TNF-α和IL-6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调(t=2.088,2.036,2.203,2.109,P0.05),其TNF-α、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1.734,1.801,P0.05),肠黏膜sIgA、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t=1.820,1.806,P0.05);低聚果糖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其TNF-α、IL-6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t=1.980,1.816,1.936,1.920,1.969,1.893,P0.05),肠黏膜sIgA、IL-10高于正常对照组(t=1.801,1.796,P0.05)。结论低聚果糖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屏障功能,可以提高肠黏膜sIgA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通过调节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使免疫屏障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受试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检测受试者服用前后的肠道菌群并计数。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酷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受试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检测受试者服用前后的肠道菌群并计数。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合益生菌活菌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三联活菌后肠道菌群、血氧及血浆内毒素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42例肝硬化患者给予三联活菌治疗21 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血氨(干片法)、血浆内毒素(改良鲎试验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10.12±0.71比9.27±1.25,P<0.05).治疗后,双歧杆菌由9.27±1.25增至10.43±1.2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氨水平降低,并可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109.21±12.23)pg/ml比(71.46±9.12)pg/ml,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  相似文献   

20.
“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属于微生态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腹泻及便秘。其药效成分是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3种健康人体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其药理作用是通过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从而达到治疗腹泻及便秘的目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商品名为金双歧。金双歧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获得医护工作者及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将金双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