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定鸟类免疫器官内有无内分泌细胞的存在,该文应用Grimelius嗜银染色法,MassonFantana亲银染色法,铅苏木精法和5-H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鸟胸腺,腔上囊和脾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鸡和虎斑颈槽蛇相同,仅胸腺含有少量嗜银,亲银,铅染和(或)5-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腔上囊虽与胸腺同为中枢免疫器官,但没有此类细胞,这说明二者在内分泌调节等方面且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利用同一切片标本,在光镜水平上,对豚鼠小肠EC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和不同银染法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全部Masson-Fontana亲银染色阳性细胞均呈PAP染色阳性;另一方面,小部分(15%)Grimelius嗜银染色阳性细胞却表现为亲银染色和PAP染色双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在显示EC细胞上,亲银染色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仍不失为一种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嗜银染色显示EC细胞,尽管其敏感性稍高于亲银染色法,但不具有免疫细胞化学与亲银染色技术那样明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AgNORs的退染及复染技术朱建伟(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病理科济南,250014)AgNORs嗜银染色是临床及实验病理学特别是肿瘤病理学方面常用的染色方法。但有时因种种原因造成染色效果不理想,影响观察,如背景着色过深以及银染液沉渣等,需要进行重染。...  相似文献   

4.
AgNORs染色在病原菌检测中的特殊应用胥维勇,杨红,李科,杨群(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72)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法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银浸润染色技术,它在判断细胞增殖状态,区别良恶性肿瘤研究时有一定意义[1]。我们应用AgN...  相似文献   

5.
银染技术在生殖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对传统的银染技术作出改良,以氨银反应观察精子发生及受精过程中碱性蛋白的更替,以Ag-As反应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NOR,嗜银细胞器,细胞骨架及其它嗜银成份的变化以及皮层皮应中嗜银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新方法AgNOR—微波技术在角结膜上皮肿瘤中应用邢惠清丁华野田玉旺郭山春黄晓南李颖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中。本文采用微波辐射和增加分化液的新染色方法,对45例角结...  相似文献   

7.
GD3合成酶是膜嵌合蛋白,定位于高尔基体,经过制作微粒体,Triton增溶、AH-Sepharose及GM3-Glassbeadse及GM3-Glassbeads亲和层析等步骤,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组织中的ST2被纯化了31597倍,得率为0.3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色呈1条蛋白着色带,分子量为55kd。  相似文献   

8.
多疣壁虎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用光镜和电镜对多疣壁虎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做了初步的观察,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嗜银细胞密度最高,大肠次之,空、回肠较低;作者认为嗜银细胞的分布与动物生活环境是相关的,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位于肠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结缔组织中,电镜下,嗜银细胞内充满足电子致密颗粒,十二指肠和大肠嗜银细胞颗粒大小和密度不同。根据内分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两类。本文还对多疣壁虎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特点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白条草蜥消化道嗜银细胞进行了染色和切片观察.结果 表明:在白条草蜥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其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锥体形、椭圆形等;其嗜银细胞分布密度于胃幽门最高,胃体次之,十二指肠最低.其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和取食方式等有关;根据其形态,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运用Grimelius银染法对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消化管内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观察,并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统计其分布密度。消化管除食道外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细胞染棕色或黑色;嗜银细胞基本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内,主要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和长条形等多种形态;部分细胞胞突明显,细胞内可见黑色分泌颗粒。嗜银细胞分布密度为颚片最高,嗉囊次之,直肠最低,食道内未检测出嗜银细胞。消化管各段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可能与其食性和消化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中,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胃嗜银细胞位于胃腺部,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可见明显的胞突。肠嗜银细胞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呈长柱形、纺锤形、长颈瓶形或锤状。多数细胞两端有较长胞突,分别与固有膜  相似文献   

12.
以改良龙桂开银染法与Fonana-Messon银染法制作冬眠期与非冬眠期中华蟾蜍、黑斑蛙消化管各部组织切片,观察、测量与比较这两种无尾两栖动物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密度与分布。结果表明:无论冬眠期还是非冬眠期两种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规律相似,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其所在部位及其颗粒分泌方向有关,嗜银细胞在胃幽门处有明显的密度高峰;两种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范围、形状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相似,但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密度和嗜银细胞内的嗜银颗粒密度高于非冬眠期,提示这两种动物冬眠期消化管内分泌机能有较大的贮备。  相似文献   

13.
姚伟红  李淑兰 《四川动物》2008,27(2):280-283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了褐家鼠Arattus norvegic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结果 显示,在褐家鼠的消化道除食管未见嗜银细胞外,其它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其分布密度为胃贲门部最高,回肠部最低.嗜银细胞多分布于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有时可见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内.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圆形、梭形和椭圆形.根据其嗜银细胞形态,认为褐家鼠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改良Giemsa染色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Giemsa染色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杨红,胥维勇,李科,杨群(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市610072)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近年,文献报道HP感染增加胃癌发病危险[1,2],使HP检测的临床意义更...  相似文献   

15.
张敏军  陈霞 《动物学杂志》2020,55(6):752-759
为了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Rattus norvegicus)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及分布密度的影响,本实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8周运动组(n=9)与对照组(n=9)肥胖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及分布密度。结果显示,大鼠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两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上无差异,均以圆形、椭圆形、锥体形、梭形为主;两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高峰均位于胃体,而低谷有所不同,对照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低谷位于食管、贲门,运动组大鼠位于食管、贲门、空肠、回肠、直肠;两组相比,食管和直肠两部位分布密度差异不显著(P> 0.05),其余各部位均有差异,且运动组大鼠贲门、胃体、盲肠、结肠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幽门、空肠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运动组十二指肠、回肠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动物嗜银细胞分泌密度的这种改变与动物机体所处不同生理状态以及消化道各部位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生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30~46期的极北鲵幼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食管、胃、小肠各部分的发生时间不同。胃中的嗜银细胞在第41期出现,小肠中的在第42期出现,食管中的在第43期出现。嗜银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和锥体形,大多分布在消化道黏膜上皮之间。根据嗜银细胞的形态判定其可能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重功能。极北鲵胚后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嗜银细胞出现顺序的不同可能与其消化生理活动及个体生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原位杂交技术的不断改进,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染色体的基因定位。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应用使基因定位变得更加简单易行,从而有可能对动物的转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本文首次采用胶体金标记药盒(Antidigoxigeningold)和银加强试剂(Silverenhancementreagents)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对转基因猪外源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如Fig.1所示:表达质粒pSMTPGH含有载体pUC19,羊启动子MT011和猪生长激素PGH基因。选5头带有pSMTPGH的转基因猪,分别制备含有染色体DNA的杂交膜。用BglII和SmaI对pSMTPGH进行完全酶切,收集0.9Kb片段作为探针,以dig11dUTP进行标记。探针与DNA杂交后,用Antidigoxigeningold和Silverenhancementreagents进行显色反应。胰酶法G—显带后,用光学显微镜检查。选择分散相良好、显影银颗粒清楚的玻片进行摄影记录(Fig.2)。对染色体上的显影银颗粒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家猪的染色体标准带型,确定外源PGH基因整合位点。Fig.3为4104号转基因猪染色体上的银颗粒分布情况。对5头  相似文献   

18.
19.
刺猥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楚德昌  邓振旭 《四川动物》2002,21(4):252-254
通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刺猥消化道各段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胃贲门以及所有消化管,其中胃,十二指肠与小肠末段嗜银细胞分布密度较高,小肠中段及直肠末段密度较低,嗜银细胞分布于消化管壁粘膜层腺体与绒毛,其中在腺体密度较高,在绒毛较低,并且胃、小肠壁固有膜腺体的中、底部密度最高,另外在胃幽门有狭小的高密度分布区。嗜银细胞有锥体形,瓜子形,椭圆形,长梭形,圆形等,锥体形,瓜子形,长梭形多有明显的长突起。嗜银颗粒或充满整个细胞,或集中于起端或基底部,细胞外常见到刚释放的嗜银颗粒,特别是锥体形,瓜子形细胞的尖端处常可见到向腺管或肠腔释放的嗜银颗粒。  相似文献   

20.
刺猬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楚德昌  邓振旭 《四川动物》2002,21(4):252-254
通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刺猬消化道各段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胃贲门及以下所有消化管,其中胃、十二指肠与小肠末段嗜银细胞分布密度较高,小肠中段及直肠末段密度较低。嗜银细胞分布于消化管壁粘膜层腺体与绒毛,其中在腺体密度较高,在绒毛较低,并且胃、小肠壁固有膜腺体的中、底部密度最高,另外在胃幽门有狭小的高密度分布区。嗜银细胞有锥体形、瓜子形、椭圆形、长梭形、圆形等。锥体形、瓜子形、长梭形多有明显的长突起。嗜银颗粒或充满整个细胞,或集中于突起端或基底部。细胞外常可见到刚释放的嗜银颗粒,特别是锥体形、瓜子形细胞的尖端处常可见到向腺管腔或肠腔释放的嗜银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