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某些常见化石硅藻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研究了中国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常见化石硅藻,结果表明,这些种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变化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根据柱状样品中这些种类数量的变化,能够推断古气候变化,恢复古地理环境,再现海平面波动历程,进而划分、对比第四系地层。  相似文献   

2.
遗迹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在沉积物表面和内部所留下的生命活动记录.遗迹化石不仅与生物种类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还受到环境因子和沉积介质的影响和控制.地质地史时期的软躯体生物很难保存为化石,而它们生命活动的行为习性都烙印在了遗迹化石里.因此,遗迹化石成为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在重建古环境和古生态、探索早期生...  相似文献   

3.
郭建崴 《生命世界》2007,(9):96-103
我去西藏是为了淘宝。什么宝呢?化石。 西藏的化石之所以为宝,除了其蕴涵的关于古生物、进化的信息之外,更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环境,这些化石还能够为我们了解高原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演变的过程提供线索。在我工作过的中国古动物馆里,就“沉睡”着一件曾经生活在2亿1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海洋里的鱼龙化石——喜马拉雅鱼龙。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古籍中,无论是古脊椎动物化石知识,还是古无脊椎动物化石知识和古植物化石知识,以及对化石形成原因和过程的认识,都有极为丰富的记载。在世界古生物学史上,一个国家有如此丰富而古老的记载,可以说唯有中国。我们理所当然地要给予很好地挖掘和整理,以便继承和发展。下面笔者先叙述古脊椎动物化石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化石》编辑部: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10连农工罗玉龙发现了63个各色石头蛋,吸引众人纷纷前往观看。这63个石头蛋乒乓球一样大小。圆形。更令人称奇的是,这63个石头蛋重量都是40克,颜色有白色、红色、淡褐色、黑色和土黄色(见图)。据该连上岁数的人讲,这可能是动物蛋化石。但具体是什么,没有人能讲清楚,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林东风先生:您好!你将贵团职工罗玉龙同志发现的“石头蛋”这件事,及时向《化石》编辑部写信,信中对“石头蛋”作了简要形态描述,并附上彩照,使我们较准确的了解“石头蛋”的基本状况。你…  相似文献   

6.
拿化石说事儿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相似文献   

7.
平婉菁  刘逸宸  付巧妹 《遗传》2022,(5):362-369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DNA,揭示该灭绝古人类群体此前未知的人口更替的历史。沉积物古核DNA富集突破了古DNA研究依赖化石材料的限制,为深入探究远古不同人类群体在更宏大时空框架下迁徙、演化与适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可能。由此,本文将着重解读该研究带来的对尼安德特人遗传历史的新认识及其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将结合人类化石DNA及其他沉积物研究所发现的灭绝古人类线粒体DNA证据,厘清尼安德特人的种群多样性及其种群间分离或替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陆继军 《昆虫知识》1995,32(1):43-43,42
随着古环境和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不断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获取更多的古气候代用指标,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而近年在国际上兴起,并已引起我国学者重视的晚第四纪古昆虫研究,即是该项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晚第四纪古昆虫主要是保存于距今18000年以来沉积物中的昆虫碎屑,它是介于化石昆虫和现代昆虫的中间类型。化石昆虫仅保存有印模;现代昆虫的成虫一般包括硬体和软体两部分,井有复杂的化学组成;而晚第四纪古昆虫为几丁质硬体。在古昆虫组合中,95%以上为鞘翅目种类。这是由于该类昆虫的几丁质骨骼易于在沉…  相似文献   

9.
正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死亡后留下的遗骸,而恐龙足迹化石则是恐龙活着的时候留下的生活痕迹,而且还不会像有些骨骼化石那样在埋藏前被水流或其他介质搬运。因此,恐龙足迹化石在探讨恐龙生活习性、复原古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个动物一生只有一副骨架,但是,它可以留下很多足迹。这就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恐龙曾经的存在。足迹化石是研究古动物生活习性、生存环  相似文献   

10.
斋桑盆地自晚白垩世以来即为淡水湖泊环境,其始新世至中新世湖相及湖边缘相沉积物产有丰富的轮藻化石。文中建立三个轮藻化石组合:(1)Harrisichara mitella—Peckisphaera zajsanica组合(中始新世早期);(2)Lychnothamnus formosus—Peckichara组合(中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3)Gyrogona aralica—sphaerochara clearus组合(中--晚渐新世)。斋桑盆地轮藻化石出现的最高层位为下中新统且化石稀少,推测系盆地环境日益干旱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现生襀翅目稚虫的食性,其通常分为腐食-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食性不同,其口器结构差异明显.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保存的口器结构,利用将今论古、形态功能分析等手段推测襀翅目化石稚虫的食性有腐食-植食性、刮食性、肉食性,以及因化石保存等因素导致的食性不确定.此外,选取热河昆虫群中襀翅目昆虫的优势种类Perlidae的一代表化石稚虫,对其保存的口器形态及其食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推断其食性为捕食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是奇古菌门中的唯一类群,广泛分布于各个生态系统中,对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亚硝酸还原酶是反硝化作用的关键酶,目前关于AOA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较少,对AOA 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揭示AOA在反硝化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奇古菌样的nirK基因克隆文库,研究了这些环境中nirK相似基因的多样性。【结果】对奇古菌样的nirK基因文库及其序列分析表明:湖水及其沉积物的 nirK基因克隆文库得到10个OTUs,菜田土壤和水样则有8个OTUs;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这些nirK氨基酸序列和Candidatus Nitrosopumilus koreensis AR1,Nitrosopumilus maritimus SCM1最为相似,但相似度较低(53%-68%)。克隆文库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所有样品都存在不同类型的nirK基因,水体样品nirK基因类型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土壤样品,菜田土壤的nirK基因类型多样性最高,分布最均匀。【结论】本研究表明土壤和淡水环境中奇古菌门nirK基因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并且这些基因型与海洋样品差异非常大,这些基因编码的亚硝酸盐还原酶可能对这些环境中的反硝化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盘星藻属(Pediastrum)属于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水网藻科。原植体为定形,自由漂浮群体。群体通常呈圆盘状,单层辐射排列。主要产于淡水。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第三纪古地层中多次发现大量盘星藻化石,在世界许多国家也有发现盘星藻化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附近发现有一处新的鸟类化石产地,最初报道认为这一地点产出的所有鸟类化石都属于同一种今鸟型类:赫氏旅鸟(Iteravis huchzermeyeri)。早白垩世的鸟类化石产地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属种多样性上,一般都以反鸟类化石材料为主,因此四合当化石地点是目前发现的极少数以今鸟型类为主的早白垩世鸟类化石地点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课题组的胡晗和邹晶梅在英  相似文献   

15.
安徽五河县戚咀第四纪淡水斧足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篇所记述的淡水斧足类化石,是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4年夏在安徽北部五河县戚咀村所采集的材料中的—部分,其中除少数系直接采自地层中外,主要都是1953年治淮工程中开掘土方时掘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浑善达克沙地5000年以来的古植被、古环境以及古气候的演变,在分析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境内高西马格剖面孢粉的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具淡水指示意义的盘星藻,它们是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 boryanum)和钝角盘星藻(P.muticum)。本文对该剖面的盘星藻化石组合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该组合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约5000~3500 a BP),化石盘星藻零星出现,显示了高西马格湖当时可能为贫含有机质的淡水湖;阶段Ⅱ(3500~1500 a BP),化石盘星藻爆发性地发生,可能表明了该时期潮湿的条件和草原发展的阶段;和阶段Ⅲ(1500~200 a BP),化石盘星藻消失,显示湖水可能碱性化和湖面退缩。代表了一个日趋干旱的环境。这一结果表明,一种指相化石盘星藻在第二阶段化石组合中大量出现,有时甚至达到60%以上,高西马格湖在3500~1500a BP期间水体为富含有机质的淡水且水域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7.
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有孔虫古DNA是近年来国际新兴的研究技术,对于解释海洋全球变化可以获取到传统形态学检获不到的遗传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补充。目前国际上有孔虫古DNA的研究主要开展于深海和极地等有利于DNA保存的环境,但对于近海陆架海域尚无相关有效的技术研究。为了探索适合提取和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中的有孔虫古DNA的方法,本实验以采自山东半岛附近的黄海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DNA提取过程的涡旋震荡时间和洗脱液体积、比较不同的PCR扩增条件和引物对,对陆架浅海地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有孔虫古DNA提取和PCR扩增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借助ImageJ软件对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长涡旋震荡时间和减少洗脱液体积可以提高对海洋沉积物环境总古DNA的提取效能,使用引物对s14F0和s15以及优化后的PCR条件能成功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古DNA。本文探索了适用于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的有孔虫古DNA的研究技术,可为古海洋和古环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有孔虫古DNA是近年来国际新兴的研究技术,对于解释海洋全球变化可以获取到传统形态学检获不到的遗传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补充。目前国际上有孔虫古DNA的研究主要开展于深海和极地等有利于DNA保存的环境,但对于近海陆架海域尚无相关有效的技术研究。为了探索适合提取和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中的有孔虫古DNA的方法,本实验以采自山东半岛附近的黄海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DNA提取过程的涡旋震荡时间和洗脱液体积、比较不同的PCR扩增条件和引物对,对陆架浅海地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有孔虫古DNA提取和PCR扩增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借助ImageJ软件对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长涡旋震荡时间和减少洗脱液体积可以提高对海洋沉积物环境总古DNA的提取效能,使用引物对s14F0和s15以及优化后的PCR条件能成功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古DNA。本文探索了适用于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的有孔虫古DNA的研究技术,可为古海洋和古环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浑善达克沙地5 000年以来的古植被、古环境以及古气候的演变,在分析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境内高西马格剖面孢粉的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具淡水指示意义的盘星藻,它们是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 boryanum)和钝角盘星藻(P.muticum).本文对该剖面的盘星藻化石组合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该组合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约5 000~3 500 a BP),化石盘星藻零星出现,显示了高西马格湖当时可能为贫含有机质的淡水湖;阶段Ⅱ(3 500~1 500 a BP),化石盘星藻爆发性地发生,可能表明了该时期潮湿的条件和草原发展的阶段;和阶段Ⅲ(1 500~200 a BP),化石盘星藻消失,显示湖水可能碱性化和湖面退缩.代表了一个日趋干旱的环境.这一结果表明,一种指相化石盘星藻在第二阶段化石组合中大量出现,有时甚至达到60%以上,高西马格湖在3 500~1 500a BP期间水体为富含有机质的淡水且水域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20.
《化石》2017,(1)
正拿化石说事儿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