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遗",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传的民族瑰宝。如果你对这类宝贝有所了解,一定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你熟悉的野生动物的影子哟!扎只风筝飞上天代表动物:燕子、鹰、蜻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诗中的"纸鸢"指的便是风筝。不过,风筝起初可不是玩具哦!它原本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由人类通过模仿鸟类的飞行而发明。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后来人们在制作这种有趣的工艺品时,最常绘制的图案便是燕子、鹰、蜻蜓等擅长飞行的动物。  相似文献   

2.
王江 《植物杂志》2012,(8):52-65
序幕拉开 追捕、躲藏、杀戮,一幕幕惊险的场景诠释、演绎着大自然残酷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职业杀手,它们生活在丛林的角落里,施展各自的独门秘籍,蜻蜓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大锐 《化石》2010,(2):61-66
蜻蜓是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昆虫了,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曾羡慕过它们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并以捕捉它们为乐……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蜻蜓生着巨大的复眼,捕食时视野极为开阔,因此获得了“捕蚊雄鹰”的称号。  相似文献   

4.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不仅是桃李芬芳,百花争艳,也是昆虫开始飞舞的大好时光。初春伊始,大地还有些寒意,酿蜜的蜜蜂却不顾寒冷,飞出蜂箱四处寻花采蜜;偶尔也可以看到蝴蝶在桃李花间飞翔。当临近暑热夏季,飞蛾、蝉、蜻蜓等昆虫相继出现时,便到了昆虫最为活跃的季节。其中,蜻蜓是我们颇为熟悉的昆虫之一,一到夏秋,雨前雨后,常常成群结队,犹如战斗机群在晴空编队飞行,惹得小朋友们急于捕捉玩耍。体躯肥胖的古老祖先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了学名的蜻蜓约有4500种之多,绝大多数生活在热带。成虫、幼虫都属于肉食性,就是用它们发达的口器,捕食其他昆虫来维持生活。蜻蜓早在三亿多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候蜻蜓的翅膀和体躯,都比现在的要宽大而肥胖。当时蜻蜓的形状和现在的蟑螂很相似,后来,蜻蜓专向飞翔的方向进化,体形也变成了目前灵巧的姿态。但是,它的六只脚却退化而不大好用,除了在空中飞翔时用它扑捉昆虫,停落时用它抓牢枝头以外,是不能用它走路的。  相似文献   

5.
蜻蜓点点点     
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记得杨万里的《小池》吗?诗中这一句提到的蜻蜓或许是在休息,或许马上就要起飞。假如它是一只成年雌蜻蜓,起飞之后很可能会满池塘"点点点"。还记得"蜻蜓点水"的含义吧?来,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蜻蜓点水是在往水里产卵。现在,我要带你欣赏这样的画面:有几只蜻蜓,一会儿在这里点一点,一会儿在那里点一点,点的位置总是出乎你的意料。它们在干吗?咕噜博士为你准备了一些好玩的互动题,请根据题目作出你的选择,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有惊喜哦!话不多说,开始——  相似文献   

6.
陈献勇 《生命世界》2013,(11):34-36
夏日里,善飞的蜻蜓使用它们那急停急起、垂直升降、悬停等飞行特技,让众多的昆虫爱好者痴迷!复眼、薄如轻纱的翅膀、线条纹理、斑纹、点缀色等外貌特征,让昆虫爱好者不由惊呼大自然的神奇!这么多的蜻蜓从何而来?冬日里怎么不见它们的身影?它们又居住在何处?好奇心驱使我一探蜻蜓水虿的究竟。  相似文献   

7.
马尔代夫生物学家查尔斯·安德森称最近发现,每年上百万只蜻蜓从印度南部到非洲跨海飞行数千公里。这是昆虫迁徙最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湿地植被对北京地区蜻蜓生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辰  高新宇  刘阳  张正旺 《生态学报》2007,27(2):516-525
蜻蜓目(Odonata)昆虫是半变态类(Hemimetabola)昆虫,它的一生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和其他水生昆虫一样,蜻蜓目昆虫是淡水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淡水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蜻蜓目昆虫在其生活史中,取食、交配等活动离不开水生植物和水域附近的植被。为了研究蜻蜓栖息生境中的湿地植被特征对蜻蜓生态分布影响,对北京地区不同湿地类型的17块样地中296个样方分布的蜻蜓种类、多度以及湿地植被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记录到蜻蜓6科26属36种,维管植物40科99属150种。应用TWINSPAN对蜻蜓种类和样地进行双向聚类分析,所有样地被划分成为四组。同时,将植被特征因子和湿地植物的多样性视为影响蜻蜓数量及分布的因子进行CCA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的丰富度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性是影响蜻蜓分布的主要因素;各湿地植被特征因子对于蜻蜓生态分布的影响不一,依贡献率由大及小依次为浮水植物层盖度、湿生植物盖度、G1eason丰富度指数、沉水植物层盖度、G-F多样性指数、挺水植物层盖度。并且首次应用G-F多样性指数分析湿地植物的多样性。对于蜻蜓栖息地的保护、城市中对于湿地的兴建和改造也提出了相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蜻蜓是一类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保健价值的可食用昆虫。目前蜻蜓在国内被食用的种类见诸报道的有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角突箭蜓(Gomphus cuneatus)、舟尾丝蟌(Lestes praemorsa)、闪蓝丽大蜻(Epophthalmia elegans)、碧伟蜓(Anax parthenope julius)、小团扇春蜓(Ictinogomphus rapax)、大团扇春蜓(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黄蜻(Pantala flavescens)、赤褐灰蜻(Orthetrum pruinosum)、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异色灰蜻(Orthetrum triangulare melania)、大黄赤蜻(Sympetrum uniforme)共12种。笔者在来自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大坪乡的待食用蜻蜓稚虫中发现一种体型较小的蜻蜓种类,从形态上初步判断不属于以上12种,通过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这种蜻蜓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该种蜻蜓为黄基赤蜻(Sympetrum speciosum),由此食用蜻蜓报道的种类又增加了一种。  相似文献   

10.
烟蚜茧蜂随寄主有翅桃蚜迁飞而被携带扩散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近  冯明光  陈学新 《昆虫学报》2010,53(2):175-182
蚜虫寄生蜂的广泛分布可能与有翅蚜的迁飞有关。为了证明这一假说, 本研究利用微小昆虫飞行磨系统, 分数十批(≤16头/批)对被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单头寄生后的有翅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进行模拟飞行并系统观察了飞行后有翅桃蚜的单头定殖情况。对实验观察数据按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进行归类,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对有翅桃蚜定殖后的存活和生殖力、烟蚜茧蜂发育等变量的影响; 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对所有变量和归类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成功飞行并定殖的有翅桃蚜有378头, 其中239头有翅桃蚜定殖后形成僵蚜。形成僵蚜的有翅桃蚜在飞行实验时平均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分别为2.63 h和2.16 km, 定殖后平均存活了6.11 d, 定殖第6天和第14天平均产若蚜累计数量分别为8.5头和162头。形成僵蚜和未形成僵蚜的有翅蚜的模拟飞行数据和定殖观察数据无显著差异。形成僵蚜的239头有翅桃蚜中, 最终成功育出烟蚜茧蜂205头, 僵蚜出蜂率为85.8%。雌雄性比为1∶5.2。结论认为, 专性寄生蚜虫的烟蚜茧蜂可以利用有翅蚜的迁飞而被携带扩散传播, 有翅蚜迁飞在蚜虫寄生蜂扩散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起,到今天已经有二、三百万年了。可是,这跟昆虫的历史比较,那只是很短暂的一页。根据古昆虫化石资料,远离现在二亿七千多万年前的晚石炭世,就有很多的有翅昆虫存在。因此,有翅昆虫的出现早在鸟类、飞行的爬行类——翼龙和蝙蝠类之前,它们是地球上最早、也是唯一有飞行器官的无脊稚动物。晚石炭世的昆虫,个体一般比现代大的多。例如一种生存在晚石炭世的古蜻蜓  相似文献   

12.
<正>小瓢虫乔尼遭遇了一起飞行事故——它不小心撞到玻璃上,折断了触角。自从没了触角,乔尼觉得自己"鼻子"失灵了,同类说话听不大懂了,就连身体也头轻脚重不得劲儿了,它真的非常需要一对新的触角。在同类的介绍下,它来到一家昆虫触角专卖店。多彩触角"哇,这么多触角!"乔尼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它有一种被触角包围的感觉。"先生您好!请问您对触角的颜色有偏好吗?"导购对乔尼  相似文献   

13.
<正>蜻蜓,一种神奇的动物,一种美丽的动物。三岁的小童也会吟诵杨万里那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以说,杨万里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本来就极具灵动活泼气息的蜻蜓护送到了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的金字塔顶端。金字塔的顶端,有着我们古人诗词歌赋文里最常见、最富有意境、最具文化内涵的各类意象,它们是月亮、柳树、秋风、蝉、梧桐、梅花、松柏、琴瑟、鸳  相似文献   

14.
长空骑士     
王大锐 《化石》2021,(2):69-72
信天翁,是人们难得一见的美丽大鸟,它的翅膀展开足有3.6米,是当今世界上翅膀最长的鸟类,它们沿着南半球的新西兰海岸翱翔天空,搏击万里. 信天翁堪称地球上最大的"飞行机器"——它名称的真实意义就是"骨骼、肌肉和大风".它的身体堪称完美——一只信天翁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的羽毛美丽,身体极为适应飞行,线条极美.  相似文献   

15.
思维跳跳糖     
变回正常大小后,糖兄糖妹还想继续探寻蜻蜓飞行的秘密,于是,他们用网兜抓了一只小俘虏,带回屋子……趣事贴吧我的小表弟午休时,一只蚊子在他的胳膊上叮了一个包。我看见后,帮他抹了一些花露水,这时,小表弟突然醒了,看着胳膊大声嚷道:哎呀,不好了,蚊子在我胳膊上撒了一泡尿。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12月,我到美国弗罗里达大学访问,在该校的国际蜻蜓研究所(International Odonata Research Institute)工作四天,看到他们的蜻蜓标本保藏很好。现就所知,将蜻蜓标本采集制作与保藏方法介绍于下。 一、标本的采集制作 采集蜻蜓用的采集袋,可制成一个厚纸盒,套上布袋,挂在腰间。盒内放许多三角纸包。将捕得的蜻蜓标本,放在三角纸包中,装入厚纸  相似文献   

17.
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午后吉它在虫鸣中更清脆……一首周杰伦的《稻香》,唤起都市人多少的乡间童趣记忆和出离心境。依稀仿佛间,又回到了童年的夏日午后,三五成群的小玩伴们在哥哥的带领下,或上树或下田,手拿自制的长竹竿和纱网兜,顶着骄阳在池塘田野间四处追逐蜻蜓、蝴蝶,粘知了……  相似文献   

18.
蜻蜓     
吴超  钟茗 《生命世界》2008,(12):76-77
在我们的童年,或多或少都对一类略显纤细又行动迅猛的飞虫着迷过。这些舞者轻盈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凶猛的本性,用水底长期昏暗的生活换来阳光下短暂绚丽的飞行。它们在滑过水面时擦出留给人们无限联想的涟漪,它们在连接交尾时又做出自然天成的心结。这就是蜻蜓,真实世界中的精灵。  相似文献   

19.
蜻蜓没有蛹     
本刊1979年第2期刊登的《古今蜻蜓趣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昆虫类一般都是以幼虫变为蛹,再由蛹羽化成虫,蜻蜓也不例外。水虿先爬到水草上变为蛹,在羽化成虫时,蜻蜓便从蛹中破开外皮爬到枝头上,……。”  相似文献   

20.
蜻蜓是昆虫中的飞行能手,翅膀质薄轻盈,重量只有0.005克,每秒却可振动30~50次,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0.23公里,冲刺飞行速度可高达40米/秒。体长不到5厘米的小蜻蜓,飞翔速度却可以和世界女子百米短跑冠军的速度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