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0,(1):93-96
<正> 我在《广西植物》8卷4期上发表小文谈中国人姓名西译问题,因为在目前正式出版的书刊上翻成西文的中国人姓名很不一致。我的方案是(以我自己的姓名为例):Liang,Chou Fen。我认为这样的译法有如下好处:第一,姓在前,名在后,读起来同汉语一致,这是符合中国人姓名文化特点的;第二,姓后有一逗点,表示逗点之前的字是姓,这是照顾西方人的习惯,或说西方人姓名的文化特点。凡是做学问的人都懂得,文献目录都以作者姓名排列,先排姓,然后其名。但这样的排列就与其常规读(写)法颠倒了,所以要在姓之后加一逗点,以明“身份”。第三,Chou与Fen分开写,各有一个大写字母,缩写时便可写成  相似文献   

2.
陈锐章   《广西植物》1990,(3):270-272
<正> 连续看过本刊第8卷第4期和第10卷第1期上3篇关于中国人姓名西译的文章后,原来在讨论中所举的例子仅限于英语,因此,本文只谈淡中国人姓名汉语拼音在英文中的书写方法。 1.中国人姓名汉语拼音在英文中应如何书写? 如果比较中文(汉语)与英文对姓名的写法,就会发现,中文是姓在前,名在后,不论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拼音方案未正式推行前, 近代较早的文献书籍里对中国植物分类学者姓名的记载以威妥玛拼音为主, 同时混杂其他拼音形式, 另外存在诸多以缩写方式记录人名的情况。在进行近当代中国植物学的文献阅读、资料查询以及文献引证时, 多样化的人名拼写与缩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困扰与混乱。本文简述了中国植物分类学发展初期主要用于人名地名的拼写系统, 以近当代中国植物学相关研究者的姓名索引为基础数据, 结合国内外的植物学相关网站及数据库, 整理出了较完整的早期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姓名拼写的信息对照表。基于历史数据和当下应用实例, 归纳了中国植物分类学者姓名拼写多样现象的类型及其原因。过去及当代国内外在拼写中国人名上存在的问题有: (1)历史记载中写法不规范现象; (2)不同拼音形式的识别与使用混乱现象; (3)现代拼写在姓与名的顺序、拼音大小写、双名连接以及缩写上不统一现象。最后, 我们提出了关于中国植物分类学者姓名拼写与引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88,(4):375-376
<正> 在现代的国际社会活动中,中国人的姓名往往要翻译成西文,以便交流。在过去未开放的时代,要译成外文名的多半是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学者,现在开放了,涉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需要译成外文名的人越来越多。翻译的办法主要是按汉语拼音法用罗马字母把方块字音译拼缀起来。说来简单,但就在这个貌似简单的小事,却出现了很不一致的状况。不但在国内出现不一致,在国际上出现也不一致。因为没有一个为大家一致遵守的规范,连自己要把自己的姓名翻译过去时,也曾多次沉吟再三,几次的翻译都不能一致。  相似文献   

5.
投稿须知     
1 来稿请在文后附文章的英文题目及其所属的栏目类别和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2 稿件请用16开方格稿纸单面横写,字迹清楚、端正、切忌潦草。请使用统一标准的科学名词,正确使用简化汉字(按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书写)和标点符号。采用国际统一计量单位及符号。 3 本刊文后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五篇,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出现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如[1,2]。作者(姓列名前)在三人(含三人)以下列出全部作者,三人以上只摘录前三人,其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 al”(西文)、或(俄文)等。刊名和作者名分别用缩写字母和缩写词时,其缩写字母后不加“·”,缩写词间留一个空格。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列如下:  相似文献   

6.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3,(2):143-143
<正> 近读《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1992年10月17日第三版小栏目《名人追踪》上摘载香港《文汇报》的一篇小文,报道解放前国民党的大官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病逝于美国纽约,入葬墓园上所刻名字为LingKan Kung云。笔者又想起最近常翻阅的《台湾植物志》(Flora of Taiwan英文版)其作者的西译姓名也是把姓放在后面的。例如:刘棠瑞名曰TANG-SHUI LIU,苏鸿杰译为HORNG-JYE SU,同是把姓放在后面,只是名字以连结号连起。由此可见,笔者在《广西植物》11卷第3期“再议……”一文末  相似文献   

7.
本刊文后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出现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如。作者(姓列名前)在3人(含3人)以下列出全部作者,3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其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 al”(西文)或“(?)p”(俄文)等。刊名和作者名分别用缩写字母和缩写词,其缩写名后不加“.”,缩写词间留一个空格。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列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IGCP 是国际地质对比项目的缩写(Interna 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该项目由国际地质联合会(IUGS)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IGCP328 项目属于古生代脊椎动物微体化石研究的首项 IGCP 项目.它是由4国(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和苏联)6人(含王念忠、王世涛)联合发起申请的,  相似文献   

9.
首届国际古植物学会会议(First International Palaeobotanical Conference)于1980年7月7日至7月13日在英国里丁大学举行。来自世界22个国家的120多名古植物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李星学参加了会议。在伦敦参加第五届国际孢粉学会的以徐仁为首的“中国孢粉学代表团”的7名成员,也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古植物学协会(简称IOP)发起,并得到伦敦林奈学会、里丁大学植物系和国际古被子植物协会(简称IAAP)的赞助而联合召开的。英国的哈瑞士教授(T.M.Harris)与查路德教授(W.G.Chaloder)分别担任会议的名誉主席与主席,大英自然博  相似文献   

10.
去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西德柏林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细胞生物学会”,有中国、美国、德国(东德、西德)、日本、法国、英国等五十个国家的代表共350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际上许多知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其中有的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所谓“爱滋病”,医学上叫做“获得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cme),其英文缩写为AIDS,故音译为“爱滋病”。爱滋病最初是由在海地(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男妓院冶游的美国同性恋者罹患后传入美国的,1979年首先在美国报道。这类患者大都集中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迈阿密等大城市的同性恋者中,故开始时被称为“同性恋病”,其中以白人青壮年(20—50岁)为多,也有黑人和其它有色人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志留系研究之今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戎嘉余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0,29(4):385-401
一、前言一个半世纪前,两位英国先驱地质学家A.Sedgwick和R.Murchison(1835)分别创立了寒武系(Cambrian System)和志留系(Silurian System)两个系级单元。4年后,Murchison(1839)的“志留系”一书正式出版,距今恰好150年。为此,国际志留系分会和英国的有关学会在英国召开国际志留系大会,并组织野外旅行,考察英格兰和威尔士志留纪地层剖面。当年Murchison创立志留系的这些重要剖面,今日已成为国际志留系的统阶层型;Murchison在创立志留系后,直下威尔士西南角Pembroke郡的Marloos。  相似文献   

13.
原订 2 0 0 2年 3月召开的中国首届国际干细胞学术研讨会 ,由于得到中英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改名为“中英干细胞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规模较前将扩大 ,会议时间也作了一定调整 ,原来的征文仍然有效 ,截稿日期改为 2 0 0 2年 3月31日。根据中英政府科技合作协议精神 ,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 (BBSRC)将于2 0 0 2年 5月 2 4日— 2 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联合外举办“中英干细胞研究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及…  相似文献   

14.
由伦敦地质学会、古生物协会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2B工作组联合发起的“古生代生物地理与古地理学术讨论会”(Palaeozoic Biogeography and Palaeogeography Symposium)于1988年8月14~19日在英国著名的大学城牛津(Oxford)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世界上11个国家约85名专家学者。其中以美国参加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0%以上。而东道主英国只有17人参加,仅占20%左右。中国有3位古生物学家应邀出席了这次盛会,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张璐瑾和廖卫华以及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的侯鸿飞。此外目前在英国进修古地  相似文献   

15.
辅酶Q_(10)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酶Q(以下简称CoQ)是一群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如下:(?)对这群化合物,国际纯化学及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IUB)的生化术语命名委员会在1964年曾推荐采用专门术语“Ubiquinone”(万有醌或辅酶Q),缩写为Q_n或Q-n,n用CoQ侧链的异戊烯单位数而不用碳原子数表示。但文献中仍有继续采用Coenzyme Q(辅酶Q)的情况,缩写为CoQ-  相似文献   

16.
王永栋 《古生物学报》2005,44(3):485-485
在2005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现称为“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科技委员会第三十三次全体会议上,批准了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沙金庚研究员领衔申请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这是今年国际地科联批准的15个项目中唯一一项由中国学者担任首席负责人(Leader)的IGCP项目。这一IGCP项目的其他几位共同负责人(Co leaders)由法国的NicolMorton教授(国际侏罗系分会主席)、英国的BillWimbleden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aulOlsen教授、阿根廷的Alberto…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通报》2004,39(4):55-55
3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方式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领域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重大成果,并将“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2.72×0.1)nm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彩图选作该期杂志的封面。这是中国科学家经过6年时间成功测定的一个重要的光合膜蛋白晶体结构,从而率先破解了这一国际公认的、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前沿难题。“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的两个研究小组合作完成,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国际蜱螨学会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在阶 《昆虫知识》1991,28(2):125-127
<正> 第八届国际蜱螨学会议(Ⅷ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carology)于1990年8月6日至11日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捷克布达约维策(eské Budjovice)举行,到会代表近400人,来自46个国家,其中中国代表5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33篇,展出墙报67篇。开幕式上A.Aeschlimann教授做了“蜱螨学是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报告,B.Rosick博士以“蜱螨学与环境”为题,指出蜱螨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国邱园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植物采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是英国最大的植物标本保藏机构,也是世界顶级植物园之一。截止2012年12月31日,该园共有11 635份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含206科1 102属6 056种植物。它们采自除黑龙江、吉林和天津以外的所有中国省份、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且90%以上的标本来自云南、四川、湖北、西藏、海南和台湾。绝大部分标本采集于1840-1949年间,也有一小部分集中在1975-2000年间。采集者来自多个国家,其中以爱尔兰人亨瑞(Augustine Henry)、英国人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英国人福利斯特(George Forrest)、法国人戴乐维(Pierre Jean Marie Delavay)和法国人卡瓦勒瑞(Pierre Julien Cavalerie)的贡献最大。邱园中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虽然绝大多数来自于西方人对中国植物资源的抢掠,但是对于早期中国植物学的研究以及《中国植物志》的编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2月 12日英国威尔考姆基金会和德国柏林分别举行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美、英、德、法、日及中国也在同一天分别在各国正式宣布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研究计划科学家15日在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正式发表研究成果 ,第二天美国塞莱斯基因公司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项壮举。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当天发表声明称颂 ,“公布详细的人类基因图谱 ,是 2 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它将影响到全球的每一个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萨万特·佩伯教授说 ,“这项成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