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懿  赵苹 《昆虫学报》2002,45(4):482-486
中华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sinicus Jiang是白蜡虫成虫产卵期的主要天敌。该蜂成虫喜在自然光下活动,取食和交配都在寄主树上进行。中华花翅跳小蜂每雌平均怀卵量34.39粒,产卵前期2~3天。产卵量、产卵率和产卵天数与温度密切相关,27℃时产卵量和产卵率最高。30℃时产卵天数最少。21~27℃卵孵化率达80%以上。幼虫共5龄。每头跳小蜂幼虫平均取食蜡虫卵数分别为:1龄14.6粒,2龄29.8粒,3龄69.4粒,4龄126.9粒。5龄幼虫不取食。全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84℃和574.32日·度。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成虫寿命和产卵天数,提高雌虫产卵量。中华花翅跳小蜂成虫在田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发生在4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每粒虫囊内跳小蜂幼虫数与白蜡虫健卵百分率呈负指数关系,拟合方程为:Y=96.0829Exp(-0.1872x)。  相似文献   

2.
白蜡虫阔柄跳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懿  赵苹 《昆虫学报》1999,42(2):166-171
白蜡虫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ericeri Xu et Jiang在昆明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3、4、5龄幼虫和蛹在白蜡虫雌成虫体内越冬。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45℃和552.93日度。18 ℃、21℃、24℃、27℃和30℃恒温条件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 66.87天、42.27天、35.56天 、30.84天和27.81天。成虫需取食蜜露或白蜡虫雌虫体液作补充营养。性比为1.75~2.88:1(平均2.25:1)。产卵前期2~3天。开始产卵后的2~5天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62.21%。 27℃的产卵量和产卵率分别为19.31粒和89.81%。18℃时仅4.37粒和18.56%。15℃时不产卵。补充营养、性别和产卵与否对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幼虫共5龄。1~4龄以寄主体液和组织为食。5龄幼虫不取食,3~4天后化蛹。  相似文献   

3.
灰胸突鳃金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胸突鳃金龟是沙区的重要地下害虫,以幼虫为害花生等作物的地下部分。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表明:该虫1年多发生1代,以3龄和2龄幼虫越冬。幼虫期326.3天;蛹期24.4天。成虫羽化一般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雄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雌成虫趋光性较弱,成虫寿命20天。每头雌虫产卵8~74粒,散产在5~10cm深的松温沙土中。室内饲养:卵历期平均18.45天,田间观察卵孵化盛期在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4.
本报道甘薯烦夜蛾的生物学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在福建莆田沿海地区一年发生5代,步数6代,冬季无明显越冬现象。日均温26.8℃,相对湿度61%,卵期31天,幼虫期15.2天,蛹期14.2天,成虫产卵前期1.8天,全代历期34.3天。7-9月为幼虫大发生季节,危害早甘薯。幼虫共6龄,成虫单雌产卵量平均111粒。此虫天敌资源较为丰富,烦夜蛾多角体病毒NPV很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红棕象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室内对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在26℃、RH80%、寄主食料华盛顿棕榈饲养条件下,红棕象甲世代历期平均114.77d,最短87.00d、最长166.00d,其中卵期平均3.50d,幼虫期平均36.68d,结茧到产卵前历期平均29.96d。幼虫以8龄为主,1~2龄幼虫的体重小于0.01g,头壳宽短于1.0mm,3龄后幼虫体重、头壳宽度、体长和体宽开始增加,8龄时幼虫平均体重为3.36g,头壳宽度6.0mm。成虫雌雄性比1.78∶1,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成虫寿命,在无补充营养时,雌雄成虫寿命只有7.00d左右,而在补充营养后,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可分别达130.00d和244.00d。雌虫产卵量最大376粒,最小89粒,平均216粒。  相似文献   

6.
椰心叶甲实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周荣  曾玲  梁广  陆永跃  崔志新 《昆虫知识》2004,41(4):336-339
自然温度条件下 ,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 (Gestro) 1年可发生 3代以上 ,世代重叠 ,主要以成虫越冬。成虫平均寿命 1 5 6d ,最长达 2 3 5d ,雌雄性比为 1∶1 ;雌雄虫一生均可交配多次。成虫产卵期长 ,产卵不规则 ,单雌平均产卵 1 1 9粒 ,最多可达 1 96粒。飞行磨测定的初步结果表明 ,雌虫飞行能力比雄虫强 ,2 4h未取食成虫最远飞行距离可达 40 0多m ;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负趋光性、假死性。成虫 3~ 5d不取食、高龄幼虫 7d不取食仍存活。幼虫经历 4~ 5龄 ,在温度或寄主不适宜条件下 ,可进入 6~ 7龄 ,或提前化蛹 ,从卵到成虫羽化大约需 3 6~ 61d。  相似文献   

7.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葱蝇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增明  薛明  王洪涛 《昆虫学报》2007,50(8):775-781
用灭蝇胺、氟铃脲等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对比药剂辛硫磷LC40-50浓度处理葱蝇1龄和3龄幼虫,观察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葱蝇成虫取食药剂对其繁殖力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6种药剂中除虫酰肼外,其余都对葱蝇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成虫产卵前期、成虫寿命、产卵量有很大影响,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显著不利性。其中灭蝇胺和氟铃脲处理1龄幼虫后,存活幼虫的历期和成虫产卵前期各延长3天,化蛹率降低26.7%~30.0%,成虫寿命缩短22.3~24.3天,产卵量降低35.5%~49.9%;处理3龄幼虫主要导致产生畸形蛹,且正常羽化的成虫寿命降低18.0~20.67天,产卵量降低45.7%~57.8%。成虫连续取食用牛奶稀释的2 000倍的药液,能导致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减少、卵孵化率降低,幼虫死亡率极高,达95%以上。结果提示,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特性,将灭蝇胺和氟铃脲等混入牛奶或糖水中诱集成虫取食,可有效降低成虫的繁殖力,有助于实现对葱蝇的无公害治理。  相似文献   

8.
红基盘瓢虫生活习性和捕食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于30.1±0.8℃及70.1±4.5%R 1的平均温湿度下,红基盘瓢虫世代平均历期为26.06天,其中卵期1.99±0.12,幼虫期第一龄至第四龄周期依次为1.28±0.45、1.45±0.57、1.33±0.47、4.33±0.53天,蛹期2.31±0.52天,雌虫产卵前期平均达13.37±4.02天,产卵期为12.11±7.17天,一生产卵82.37±38.02粒,日平均产卵量为8.17±3.09粒。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26.92±14.26、20.60±14.50天,雌雄性比为1.60:1。各龄幼虫对橄榄星室术虱若虫(2-4龄)的平均捕食量依次为96.2±72.4、125.9±78.0、169.2±91.8、427.3±91.3头,成虫则为420.0±11.9头。  相似文献   

9.
Nephaspisoculatus (Blatchley)属毛瓢虫亚科的小毛瓢虫族 ,专食粉虱。它源于中美洲 ,自七十年代初就在美国佛州被发现 ,是柑橘和蔬菜上白粉虱的重要天敌。本研究确定了该瓢虫各幼虫龄期和雌雄成虫在青菜 (col lard)叶上捕食银叶白粉虱BemisiaargentifoliiBellows&Perring卵在 6个密度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其成虫对 5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结果表明 ,该瓢虫捕食率与白粉虱卵的密度呈线性相关。除第四龄幼虫其相关系数 (r2 )仅为0 .6 33外 ,其它各虫态的相关系数高达 0 .82 7~ 0 .94 4。根据该瓢虫各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捕食量和白粉虱卵密度的关系 ,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的第二种反应模式。随着龄期的增加 ,幼虫捕食白粉虱卵的量也随之增加。第四龄幼虫捕食白粉虱卵量最多可达 312粒 ,其次为第三龄幼虫 2 2 9粒 ,第二龄幼虫 73粒 ,而第一龄幼虫捕食量仅为 34粒。雌成虫捕食白粉虱卵量 (32 1粒 )明显高于雄成虫 (2 37粒 )。雌成虫特别喜欢在青菜上活动、取食和产卵 ,而不喜欢番茄 ,大豆 ,茄子和甘薯。有 4 4 .9%的雌成虫在青菜上活动 ,只有 9.9% - 17.1%的雌成虫在其它植物上活动。雌成虫在青菜 ,甘薯和茄子上的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比率依次为 95 .8% ,2 .8%和 1.4 % ,而无任何卵产在番茄和大豆上。  相似文献   

10.
空心莲子草叶甲室内大量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大量繁殖供环境释放的空心莲子草叶甲Agasicles hygrophila以实现空心莲子草区域减灾, 我们探索出室内大量饲养与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方法与流程, 包括用叶片法或苗水培法孵化卵粒、用盒养法饲养各龄幼虫与成虫并供成虫产卵、用栽培活苗笼养法化蛹羽化。在室内成虫终日均能取食、交配、产卵, 产卵前期约4~5 d, 产卵高峰期在羽化后第7~24 天, 每雌平均产卵21.08块, 约570粒。盒养法叶片平均可着卵4.28块, 叶背与叶面着卵量相近; 笼养法叶片平均着卵为1.46块, 卵主要产于叶背。盒养法与笼养法得到的卵孵化率分别为94.02%与92.50%。空心莲子草叶甲除化蛹需在栽培活苗上完成外, 各龄幼虫与成虫均可用离体新鲜苗盒养法密集饲养。初孵1龄幼虫转株(叶)期、3龄老熟幼虫转化蛹苗期是室内大量饲养与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关键时期, 高密度成功饲养与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最适化蛹接虫量是每株8头, 产卵期雌虫的最适密度是每株5头。  相似文献   

11.
苍耳杆野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良成  潘桐 《昆虫知识》1994,31(6):363-365
苍耳杆野螟是寄生在苍耳上的1种重要药用昆虫。在湖南(常德)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五龄)在苍耳茎杆蛀道内越冬。室内自然变温下(22.2~25.0℃)饲养,卵期为4.8天,幼虫期为23.6天,蛹期为见11.8天,成虫期为6.1天。每雌可产卵124~585粒,块产。一、二龄幼虫食叶,三龄后蛀茎。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 Matsushita生殖行为的方式和特点,寻找有效的防治手段,本试验观察了栎旋木柄天牛的生殖行为,并在林间尝试了成虫诱集。结果表明:雌雄成虫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吸引作用,近距离时雌雄虫可相互吸引,而远距离时雌虫引诱力更强。室内试验中求偶时间会随着成虫的衰弱而增加。成虫交配主要发生于白天。羽化出孔后1~14日龄雌虫和2~13日龄雄虫均可多次交配。成虫一次完整交配平均需时70.12min,交配后保护平均仅用时3.86min。一次完整交配过程中,不同日龄成虫的交配历时、交配间隔历时及交配次数都存在差异,各日龄成虫的交配间隔历时均大于交配历时。交配或产卵经历对雄虫交配行为的影响明显大于雌虫。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30.71h。雌虫每产1粒卵平均需时99.58s,并随日龄增长显著加长。每头雌虫平均每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分别为7.89和26.20粒。雌虫多在白天产卵,用产卵器触探树皮表面寻找合适的产卵部位。卵主要产于树皮裂缝和枝条疤痕内,一般每次产卵1粒,卵表面无覆盖物。  相似文献   

13.
银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华  吕锡麟 《昆虫知识》1990,27(5):287-289
银纹夜蛾在我区发生5~6代。在27℃下,卵期2.8天、幼虫12.3天,预蛹0.8天,蛹6.6天。成虫补充营养时其寿命14天左右,无补充营养时则羽化后2~3天就死亡且不能产卵。每雌平均产卵311.9粒,最多756粒,低于20℃成虫多不产卵。据剪叶模拟试验,随剪叶量的增加而产量损失加重,剪叶愈早损失愈大,尤以开花和结荚二个阶段损失大。  相似文献   

14.
寄主植物对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邱宝利  任顺祥 《昆虫学报》2005,48(3):365-369
研究了茄子和扶桑两种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寄生性天敌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特性的影响。在26±0.5℃的条件下,在扶桑上,双斑恩蚜小蜂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为13.6天,2龄幼虫至成虫的存活率为93.2%;而在茄子上双斑恩蚜小蜂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和2龄幼虫至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12.1天和91.1%。扶桑上双斑恩蚜小蜂雌性成虫的平均寿命为8.0天,平均单雌产卵量为35.9粒;而在茄子上雌性成虫的平均寿命为6.6天,平均单雌产卵量为27.6粒。双斑恩蚜小蜂在扶桑和茄子植物上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081和0.892。两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双斑恩蚜小蜂在若虫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量以及内禀增长率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立英  吕文彦  杜开书  谢金良 《昆虫知识》2006,43(4):567-570,F0004
通过田间及室内饲养观察,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plotnikoviNikolskaya在河南省太行山区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果内过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产卵的盛期。幼虫5月中旬开始孵化,在果内取食至8月中、下旬老熟越冬。成虫在果壳内停留4~5d,出壳后成虫寿命:雄虫3~7d,雌虫4~17d,产卵前期3.7d。平均产卵量35.4粒,卵期3~4d。幼虫共5龄,预蛹期4~5d,蛹期8~10d,蛹期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阶段性分为4级。成虫交尾产卵的最适温度为23~25℃,化蛹、羽化较适宜的湿度为65%~70%。  相似文献   

16.
王克让 《昆虫知识》1992,29(1):32-33
记述了梨斑叶甲各虫期的形态。该虫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内越冬。3月下旬出蛰取食,产卵于寄生叶背面。卵期7~10天,幼虫期20天左右,蛹期11天左右,成虫期360天左右。在幼虫三龄以前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喷雾防治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肾毒蛾Cifuna locuples Walker是2007年在武汉发现危害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L.)的一种新害虫,幼虫能取食千屈菜叶片和花朵。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结果表明,肾毒蛾在武汉市1年发生3代,以低龄幼虫越冬,次年3~4月开始为害。5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1d后即可分多次产卵于叶背,卵粒数十几到两百多粒。幼虫有5龄,初孵幼虫群集为害,2龄以后分散取食,4~5龄取食量大。幼虫在叶背吐丝结稀疏的薄茧化蛹。  相似文献   

18.
梦尼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 1999年 ,在新疆库尔勒市对梦尼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梦尼夜蛾 1年发生 1代 ,以蛹在土壤 2 0~ 10 0 mm深处越冬。3月上旬始见成虫 ,发蛾高峰在 3月底 4月初 ,产卵部位集中 ,孵化整齐。幼虫共 6龄 ,平均历期为 2 9.6天 ,以幼虫食叶危害 ,危害盛期为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本文还提出了该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春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新疆北疆地区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在林间对春尺蠖的各虫态进行详细调查,记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性比、行为与习性。【结果】春尺蠖蛹主要集中分布在树盘基部30~60 cm、土壤深度为20~30 cm范围的土层中,成虫羽化后,次日19:00—23:00或第3天下午4:00—6:00交尾,其交配行为是多次交配型。雌虫比雄虫羽化稍早,雌虫平均寿命为16~18 d,雄虫平均寿命为8~13 d。翌日黄昏开始产卵,卵期最长34 d,最短26 d,雌虫每天平均产卵块数最高达5.1块/头、平均卵粒数为363.1粒/头,最低为1块/头、平均卵粒数为86粒/头,平均孵化率为86%。1、2龄幼虫食叶量较低,3龄开始暴增,5龄最高,平均每日食叶量可达443 mm2/头。【结论】春尺蠖成虫按翅面斑纹和颜色,可分三种类型:深色型、常见型、浅色型。幼虫的头壳与虫龄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幼虫1~2龄期间,死亡率较高,高达60.37%;4~5龄幼虫,死亡率较低,且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85.81%。所以应选择在3龄幼虫高峰期之前进行防治。雌雄比为1︰0.7068,可预测下一代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红腹柄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红腹柄天牛是阔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戴云山2a发生1代,当年以幼虫、次年以成虫在被害木虫道内越冬。雌成虫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是产卵末期。卵期7—17d。幼虫共8龄,历期约为481d。成虫出孔后即可交配,每雌虫最大产卵量69粒,最少为20粒,在1株树上产卵量4—46粒不等。雌雄性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