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蛋白激酶C亚型在HL—60细胞诱导分化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佛波酯(PMA)处理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3天,用形态学,NBT还原实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测定,证明细胞分别向粒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了蛋白激酶C(PKC)α,βⅠ和βⅡ亚型在分化后的变化。结果显示,ATRA可引起HL-60细胞PKCα,βⅠ和βⅡ的含量升高,分别为对照的5.0,2.8和4.2倍,并存在从胞膜向胞质转位。PMA则使PC  相似文献   

2.
 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nAChR)的表达调控受神经电活动影响 ,电刺激引起肌细胞膜去极化可抑制nAChR的表达 .以往的研究表明 ,Ca2 +和PKC以及生肌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 ,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哪种PKC亚型参与此过程 ,PKC激活对特异转录因子生肌素浆核转位有何影响 ?为探讨PKC在去极化 nAChR转录偶联中的作用 ,构建了含nAChRγ亚基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 (GFP)表达载体pEGFP γ ,将其分别与 4种cPKC(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C2C12肌细胞 .结果发现PKCβⅠ、PKCβⅡ对nAChRγ启动子驱动的GFP报告基因表达没有影响 (P >0 .0 5 ) ,PKCγ对报告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P <0 .0 5 ) ,PKCα则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1) .采用 4种cPKC真核表达载体与GFP 生肌素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pGFP myog)共转染C2C12肌细胞 ,观察了不同亚型PKC表达对生肌素浆至核转位的影响 ,发现只有强制性表达外源性PKCα可明显抑制生肌素向核中转位 ,而PKCβⅠ、PKCβⅡ及PKCγ对生肌素浆核转位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结果提示 ,PKCα通过抑制生肌素转位是阻遏nAChR基因表达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3.
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表达调控受神经电活动影响,电刺激引起肌细胞膜去极化可抑制nAChR的表达.以往的研究表明,Ca2+和PKC以及生肌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哪种PKC亚型参与此过程,PKC激活对特异转录因子生肌素浆核转位有何影响?为探讨PKC在去极化-nAChR转录偶联中的作用,构建了含nAChRγ亚基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EGFP-γ,将其分别与4种cPKC(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C2C12肌细胞.结果发现PKCβⅠ、PKCβⅡ对nAChRγ启动子驱动的GFP报告基因表达没有影响(P>0.05),PKCγ对报告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PKCα则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采用4种cPKC真核表达载体与GFP-生肌素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FP-myog)共转染C2C12肌细胞,观察了不同亚型PKC表达对生肌素浆至核转位的影响,发现只有强制性表达外源性PKCα可明显抑制生肌素向核中转位,而PKCβⅠ、PKCβⅡ及PKCγ对生肌素浆核转位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提示,PKCα通过抑制生肌素转位是阻遏nAChR基因表达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佛波酯(PMA)和γ-干扰素(IFN-γ)对U937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PMA和IFN-γ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细胞向成熟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分化,同时抑制其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PMA和IFN-γ可诱导U937细胞表达TNF-α特异性mRNA和蛋白质。U937细胞培养中加入特异性抗TNF-α抗体可以抑制PMA和IFN-γ诱导U937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说明内源性的TNF-α在介导PMA和IFN-γ上述生物效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TNF-α对U937细胞的这种调节作用与其胞毒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内源性TGF-β1对全反式视黄酸(ATRA)作用HL60细胞的影响,应用定量RT-PCR和ELISA方法,研究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TGF-β1 表达的变化.并构建TGF-β1 RNA干扰表达质粒,抑制HL-60细胞内源性TGF-β1表达,进而研究ATRA诱导内源性TGF-β1表达下降的HL-60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发现,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TGF-β1 表达明显增高.得到4个针对不同靶位点的RNA干扰表达质粒.其中,针对起始编码区的质粒转染48 h后对HL-60细胞的TGF-β1蛋白抑制率为73~2%.内源性TGF-β1表达下降后,ATRA作用的HL-60细胞NBT还原试验的光密度值降低,CD33抗原阳性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升高,CD11b抗原阳性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表明内源性TGF-β1表达下降后,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有所减弱,提示内源性TGF-β1在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二萜epinodosin通过调节NADPH氧化酶源活性氧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向成熟粒细胞分化的特征。结果显示,epinodosin在4.0~8.0μmol/L浓度时抑制HL-60细胞生长,导致其S期阻滞,诱导HL-60细胞形成肾形核和多叶核细胞,使细胞吞噬能力和对硝基四氮唑蓝(nitrotetrazolium blue chloride,NBT)的还原力显著增强、细胞表面抗原CD11b表达上调,表明epinodosin可诱导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epinodosin还诱导HL-60细胞骨架重组,显著促进微管的成束组装以及提高波形纤维含量,上述分化特征与临床诱导分化治疗剂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HL-60细胞的分化诱导特性极为相似。进一步检测显示,抗氧化剂NAC(N-acetyl-L-cysteine)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apocynin,APO)和联苯基三价碘(diphenyleneiodonium,DPI)均可抑制epinodosin对HL-60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表明epinodosin导致HL-60细胞活性氧浓度的升高与NADPH氧化酶活性关联,提示epinodosin通过调节NADPH氧化酶源性活性氧诱导HL-60向粒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以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APM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设计合成P(HPMA-APMA)-ATRA,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相比于单体ATRA,聚合物的水溶性显著增加,同时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评估聚合物和单体ATRA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者对HL-60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表面抗原CD11b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结合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法评估聚合物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显示,聚合物比单体ATRA具有更强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03和4.09μmol/L;聚合物还具有更高的G0/G1期细胞阻滞效应,1.2μmol/L时,聚合物比单体ATRA的G0/G1期细胞率高出17.7%;同样,0.4μmol/L聚合物与2.4μmol/L单体ATRA诱导HL-60的NBT还原能力相当,0.8μmol/L聚合物与2.4μmol/L单体ATRA诱导HL-60细胞表面抗原CD11b表达相当,表明聚合物比单体ATRA具有更强的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的能力,其药效增强3~4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fos在THP-1巨噬细胞亚型极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PMA刺激诱导THP-1单核细胞极化为巨噬细胞,观察c-fos在单核细胞极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在PMA刺激的基础上,分别运用LPS和IL-4诱导THP-1巨噬细胞向M1及M2亚型极化,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刺激24 h时,细胞亚型标记物CD274、CD86和CD163的表达变化,并动态观察诱导极化过程中,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c-fos在PMA刺激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蛋白和mRNA水平显示上调;LPS诱导THP-1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过程中,c-fos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降低,其特异性标记物在24 h呈现出M1型极化的特点(CD86蛋白表达升高,CD274、CD163蛋白表达降低);IL-4诱导THP-1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过程中,c-fos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其特异性标记物在24 h表现出M2型极化的特点(CD86蛋白表达降低,CD274、CD16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c-fos参与了THP-1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极化的过程,并且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1亚型形成,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的作用参与巨噬细胞的亚型极化及其功能调节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Ⅰ、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2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能活化巨噬细胞的PKCα和PKCβⅡ.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探讨PKC、PKA信号通路在调控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4代人牙囊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KC激动剂(PMA)、PKC非特异性抑制剂(G 6983)、PKC-α和γ特异性抑制剂(HBDDE)、PKC-β特异性抑制剂(LY333531)、PKA激动剂(dbcAMP)和抑制剂(KT5720)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MA组和PMA+HBDDE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G 6983组和PMA+LY333531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dbcAMP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cAMP+KT5720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PKC、PKA信号通路均参与了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VEGF表达的调控,其中PKC信号通路中参与调控的亚型是PKC-β。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山茶科金花茶系七种会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技术,研究了在改良的ER培养基中~[1],七种金花茶在胚状体形成,假珠芽成苗~([6,7]),愈伤组织分化芽及用成年树茎尖进行腋生株快速繁殖等再生方式中的不同效应,试验证明:金花茶系植物同其他山茶科植物一样,其体细胞能通过多种再生方式产生大量的完整植株。本试验所用的七种金花茶无论在所用分化配方,再生方式及移栽方法上都与我们做过试验的茶树,油茶,山茶花等多种山茶科植物极其相似,因此本试验进一步证明可分化配方与种属密切有关,而且在分化情况及再生方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共性,我们根据此一结果正把此方法用于金花茶杂交幼胚的早期培养上,现已得到大量的杂交小金花茶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仙六倍体的诱导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属于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中国水仙的品种不多,在福建漳州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为单瓣水仙,此外,还有重瓣和“金三角”两个品种。中国水仙为三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3x=30[1-3],其高度不孕性,只开花不结实,靠子鳞茎进行无性繁殖繁衍后代。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和病毒感染,现存种质退化、品质下降,花朵数明显减少、香味变淡、生长势差、鳞茎变小、抗性减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花卉的进一步生产和发展。因此,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改良中国水仙,培育中国水仙新品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排卵过程中,滤泡壁必须变薄作为卵母细胞得以离开滤泡的前提。Schochet最早提出水解酶的作用可能使滤泡壁降解的看法。Espey用一些蛋白水解酶在离体条件下处理滤泡组织条,见到组织条的张力减弱;此外,给兔子的成熟滤泡注射小剂量浓缩的蛋白水解酶,则引起滤泡壁排卵点(Stigma)的形成和类似于排卵时的破裂现象。Beers等看到,  相似文献   

15.
用DNA磷酸钙盐沉淀方法把含人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cDNA的表达质粒pSV_2neo-A转染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然后经G 418(400-800 μg/ml)筛选分离20个转染细胞株。选出其中At_1和Aot7细胞株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形态和生长行为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DGF-A链mRNA的表达水平比CHO细胞明显增高,胞质有强阳性的PDGF荧光反应,显示有PDGF样蛋白的合成。这些细胞不但生长速率加快,有高密度持续生长的特性,而且能在软琼脂培基上形成大集落和在裸鼠体内接种形成纤维肉瘤,提示外源PDGF-A链基因的表达有使CHO细胞生长失控和发生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随机屠宰山羊的卵巢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结果显示,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条件下的减数分裂能力不同:≤0.5mm直径卵泡的卵母细胞不能恢复减数分裂;0.8-1.2mm卵泡的卵母细胞可恢复减数分裂,但只能发育到MⅠ期,培养24h发育到MⅠ期比率60%;1.5-5.0mm卵泡卵母细胞已经完全获得减数分裂能力,培养24h发育到MⅡ的比例91%。完全获得减数分裂能力的1.5-5.0mm卵泡卵母细胞处于生发泡(GV)期的比率在成熟培养2-8h期间明显下降;其中,4-6h期间GⅤ比率下降最为迅速(由61%降低到19%,p<0.0005);体外培养6-12h期间MⅠ比率由25%上升到60%,随后下降,到24h仅有2%卵母细胞处于MⅠ期;培养16h有21%卵母细胞进入MⅡ期,24h 91%卵母细胞到达MⅡ期。对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进程的数据做折线图计算结果表明,1.5-5.0mm卵泡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各细胞周期事件出现和维持的时间)为:0-3.0h为GⅤ期,3.0-7.0h为前中期Ⅰ,7.0-14.6h为MⅠ期,14.6-18.4h处于后期-Ⅰ和末期-Ⅰ,18.4-24h为MⅡ期。本实验还证明,部分获得减数分裂能力(0.8-1.2mm卵泡)与完全获得减数分裂能力(1.5-5mm卵泡)的卵母细胞,其各细胞周期事件一旦发生,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山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机制及其调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在莼菜根分生区细胞中,部分粗糙内质网片断转化成单个潴泡,游离于细胞基质中的单个潴泡相互叠加后形成具6—8个潴泡组成的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伸长区进入分泌高峰期,由于其成熟面的潴泡溢出大量分泌泡后消失或潴泡游离出去,使高尔基体潴泡数目减少,部分高尔基体形成面有内质网溢出的小泡互相融合后形成新的潴泡补充,另一些高尔基体由于得不到潴泡补充而逐渐消失;这可能是成熟区细胞内高尔基体数目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胚泡注射法制作嵌合体对家兔交配后96,120和144小时的ICM细胞的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供体胚胎取自青紫兰灰免,受体胚胎取自新西兰白兔,结果表明96和120小时供胚的ICM细胞与96小时受胚胚泡组合后均能参与发育,形成嵌合兔,144小时者未获得嵌合体。由于120小时的ICM细胞发育的2只表型为雄性的嵌合兔,其中1只不育,其性腺和外周血核型表明不育兔为xx/xy性嵌合,性腺中有处于不同发育程度的卵巢和精细管,外周血含xx和xy两种核型。本实验结果首次证明家兔交配后120小时胚泡的ICM细胞仍具有参与嵌合体发育的能力。它不仅能参与体细胞的分化,并具有形成生殖细胞的能力。交配后144小时胚泡的ICM细胞其发育能力似乎已发生了局限。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的细胞外基质——鸡胚视网膜基膜作为培养基底,用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多聚赖氨酸和鼠尾胶等物质包被的表面为人工培养基底,比较了孵育10天的鸡胚视网膜条在这些不同培养基底上神经纤维生长的图像。第一次尝试用计算机对多根神经纤维的生长图像进行辅助定量分析。选择的四个参数是每根神经纤维平均总长度(L)、平均偏转角度(Q)、平均弯曲度(R)和平均分支点数(B)。结果表明,纤维生长图像的各个参数值和培养基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三肽囊素(bursin)是法氏囊组织提取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活性因子,由Audhya T.等在1986年首次报道。近十几年,有关三肽囊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涉及对三肽囊素的生物学活性、组织学定位、功能机制及其应用前景。本研究分别探索了三肽囊素在鸡、鸭免疫器官中的定位,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理解三肽囊素的存在及其生物学意义。鸡用近交系(CB系),由12、14及20日龄胚、新生雏、1—9周龄鸡,采集法氏囊、法氏囊T细胞区、胸腺、哈德氏腺、脾脏及骨髓。鸭用北京鸭,由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