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视X线剂量率自动控制是近代配置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系统的各类X线机所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当人体透视各部位组织厚度及密度有变化时,无须人工调节透视kV和mA值,且能自动进行控制,选择最佳的X线剂量率,以保证X线电视信号相对恒定,监示器屏幕上图象亮度始终保持不变,供临床医生进行诊断。透视X线剂量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使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系统更加趋于完善,给  相似文献   

2.
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研制成功的FZ·WC·01胃肠X线集体检查缩影机,经上海市工农医院、长宁区中心医院临床七百余例的应用,于1984年6月22日在上海通过鉴定。胃肠X线集体检查缩影机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项目,于去年年底完成样机安装调试。全机由XG—200X线机、4G4医用X线工业电视、影象增强器、点片摄影机、操作控制台、电气柜等组成。医务人员可在隔离室远距离遥控透视或间接摄影,诊断床能作直立、平  相似文献   

3.
透视图像亮度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机所配置的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在进行人体透视时,当人体部位密度改变,监视器荧屏图像亮度将随之发生变化。为了保持监视器荧屏图像亮度的稳定性,采用透视图像亮度自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其有助于保证X射线成像质量,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并给临床操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台南京产NSK-19A型X线电视系统,屏幕上出现两只园,一大一小,一暗一亮,小园中只有白亮一片。透视时没有任何图象。开机时间稍长,屏幕的园中出现随机块斑,且逐渐增多,直至整个图象区布满此亮闪闪白斑。 检查与分析:根据X线电视的原理,我们知道,在不透视时,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只园形  相似文献   

5.
临床诊断肾输尿管畸形较为困难,常借助于X线检查,B超的临床应用为其诊断提供了新的影象学依据,本文报告B超诊断2例马蹄肾和2例重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资料与方法 4例中男女各2例,临床均未考虑畸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X线成了人民保健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许多国家,医疗照射即X线诊断检查已成为居民群体剂量的最大来源,为减少受检查的照射剂量,国内外对X线透视和摄影的照射量日益重视。本文采用国产高灵敏氟化锂[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在X线诊断机上进行实验测试,检验热释光剂量的灵敏度,精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X 线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图象诊断技术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 X 线以来,首先用于医学领域的技术手段是摄影(拍片)和荧光透视。后来,造影剂的出现,使 X 线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那些自然对比度较差的组织系统(如胃肠道、支气管、血管以及脑室等),成为传统 X 线诊断技术的基本方法,也是世界上最早普及的非创伤性内脏检测手段。但自原子能技术出现以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核医学的蓬勃兴起和各种同位  相似文献   

8.
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和人的视觉特性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人们利用摄影技术将外界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在底片上。由于黑白底片对亮度非常敏感,能将影象亮度的微小变化变为密度差异记录下来,所以黑白底片所记录的信息不仅容量大而且十分敏感。X线片上的影象亦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组织时,由于各种组织的不同密度对X线的吸收差异,形成不同的X线强度,致使底片上形成灰度不同的黑白影象。虽然一张黑白 X线片上包含着极丰富的灰度级,有大量的重要信息,但是作为传感器的人眼,对不同的黑白灰度级的辨别能力却很差,只有15~20个密度等级,所以即使是有经验的专家,在通常情况下也不能检测或分辨出大量信息。但是人眼对彩色却有非常  相似文献   

9.
上海医疗器械厂设计试制的 XG800型800毫安医用诊断机是一成套 X 线机组,适应子中、大型综合医院 X 线诊断各方面的需要。分布于三室:控制室,造影检查室,分层摄影室。具有双台(电动诊视床台和分层摄影床台),三球管(均为旋转阳极管),一个萤光增强器,二个电视机,附有电动式高压注射器,快速换片机,立式滤线器等,另可配以录象装置等。造型美观、大方、整洁、悦目,自动化程度高,防护措施周到,有连锁保险装置,操作简便,省  相似文献   

10.
XG 3—125型医用诊断 X 线机是上海医疗器械厂研制的新颖中容量 X 线机组。它最大输出管电压为125仟伏、最大输出管电流为320毫安,可供广大基层医院及大、中型综合性医院作透视、胃肠摄片、滤线器摄影、一般摄影及简易断层摄影。机组由高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与影象增强X线电视系统配用的视频图象存储仪,1M字节的动态RAM存储体,可存储4帧分辨率为512×512的黑白图象,精度8位,256灰阶。在输入有效视频信号幅度变化大于25dB的范围内,均能得到清晰的实时或冻结图象。该存储仪亦可用于其他应用电视系统。  相似文献   

12.
近10余年来在医学新领域内,医学成像技术异军突起、突飞猛进,连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使临床诊断学面目一新。现将医学成像技木及其新的进展作一概述。传统的X线诊断学自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X线后,X线巳成为目前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X线机也成为医学上常用的主要设备。早期的X线机结构简单、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50年代以后,X线机设备发展很快,普遍采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提高了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一直是最可靠的仪器,被广泛用于肺部及骨折的诊断。随着X线造影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脑、心血管、消化道快速动态摄影。在  相似文献   

13.
23XZ4J型影象增强管是上海医疗器械九厂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目标之一。目的在于通过消化吸收,对引进的9英寸X线影象增强管的结构、工艺进行重大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最近,该产品在上海医药管理局主持下通过鉴定。 23XZ4J型影家增强管系采用国际上先进技术,用金属输入窗代替玻璃输入窗,减少了输入窗对X线的吸收、散射,采用原引进线所没有的新型阴极衬底处理工艺,减少  相似文献   

14.
1983年曾由我会组织方案论证的“软X线增感屏和专用暗盒”最近在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技术鉴定。我会陈明进秘书长出席会议并参加鉴定委员会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的36名代表参加了鉴定会。软X线增感屏及专用暗盒与软X线机配套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影象清晰度高、被检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简史和临床特长数字 X线摄影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 DR)和核磁共振技术是继计算机断层之后出现的两项重大派生技术。数字诊断技术的特点是将CT开发的图像处理技术移植到现代X线设备上,形成面束投影数字化的信息搜索手段。特别在血管减影技术方面突出地显示其优点。数字X线摄影技术早在七十年代初,由美国Wisconsin,Arizona大学,和西德 Kiel KinderKlink医学中心各自独立研究开发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了一种新的电子X线断层摄影装置,可以不需要放射源作机械运转就能获得病人的断层图象。由于这种电子断层摄影术有可能首次实现断层荧光透视,因此被命名为断层显示(TOMOSCOPY)。新型电子断层摄影术的原理是在常规断层摄影、电视显示电子断层摄影及编码孔断层摄影等(见图1、2、3)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圆形模糊的常规断层摄影,X线球管和胶片按圆形轨迹移动(见图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切开胆总管在X线透视下网篮取石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65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术中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造影,切开胆总管在C臂机透视下用网篮套取结石.结果:65例患者经胆总管造影发现14例有胆总管结石,经胆总管网篮取石成功13例.1例因结石嵌顿胆总管下端、取石网篮无法通过Oddi括约肌而中转开腹.结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X线透视下,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切开胆总管网篮取石可一次完成,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自1920年发明了在胶片片基上涂敷双面摄影感光乳剂的技术之后,大幅度地降低了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剂量。40年代,又因增感技术的提高,大大加快了胶片的感光速度。70年代,又推出了在荧光屏上涂敷稀土类荧光体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发光效率。这些进步,使X线装置(增感屏+X线胶片系统)日趋完备,从而谱写了放射医学——X线诊断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又一个新篇章。然而,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系统在摄  相似文献   

19.
XG800A—X型医用诊断X线机是供消化道摄片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配套使用的大型X线设备,由上海医疗器械厂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对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结构、操作使用和外形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主机系统重新设计研制的新型产品,经上海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站测试检验,并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透视、摄片及各种造影等临床试用,性能稳定图象清晰,使用较满意,经有关医院放射科专家审议,于1983年1月19日在上海通过了技术鉴定。其主机系统不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处于领先地位。该新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主机采用较先进的限时合闸等技术,使突波系数和波纹系数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并能适应DSA所需的大功率、小焦点、高仟伏的高速X线管和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开展医用X线诊断QA工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公众的健康,了解X线诊断中被检者的受照剂量,我们对上海11家医疗机构中接受X线检查的1835名被检者在不同类型检查中的受照剂量进行了调查。同时由于X线诊断机本身对被检者的受照剂量和诊断影像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于1994—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