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真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滥用或误用激素外用制剂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以面部较为常见^[1]。临床上时而遇到激素依赖皮炎并发真菌感染的情况,为了解引发激素依赖皮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菌情况,现将本科近年诊治的23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及真菌学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病例统计分析,探讨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免疫病理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2013至收治的20例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相关检查及病例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确诊患者中基本上以中老年男性患者为主,且病程较长,多是在银屑病出现后10年左右才出现大疱性皮肤病的病理表现。对患者进行免疫荧光检查阳性,间接免疫荧光者11例,直接免疫荧光阳性者2例,2例阴性,1例不详。对最近5例患者还采用了ELISA方法对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3例并发天疱疮患者中2例抗Dsgl抗体阳性,1例并发类天疱疮患者抗BP180抗体阳性。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二周内,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对该病的病理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但通过早期合理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烧伤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防治:13例病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科13例烧伤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系统性真菌感染的病例发生在烧伤2周以后,主要为白念珠菌,合并细菌感染是较为突出的特点。发生系统性真菌感染前1~7d曾服用伊曲康唑胶囊进行预防;肺和肠道是最早出现感染症状的脏器,但尿检阳性往往最早,患者可同时感染不同种类真菌;伤情严重、合并细菌感染、新药尚未普及是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时、足量、持久的抗真菌治疗配合其他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快修复创面是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后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肝移植后受体发生真菌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月实施的195例肝移植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 195例肝移植患者,有25例发生真菌感染,共分离出40株真菌,感染率为12.8%。其中25株为白假丝酵母(62.5%),9株为光滑假丝酵母(22.5%),5株为热带假丝酵母(12.5%),1株为曲霉(2.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9.0%)。真菌感染与移植前后广谱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总天数、静脉导管使用天数、术后24h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术后24h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输血量有明显相关性(P<0.05)。肝移植真菌感染死亡3例,病死率12%。结论 多种临床易感因素均可导致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尽量缩短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严格掌握静脉穿刺的适应证、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及时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控制并发症,是预防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Bleeker)隶属鱼纲海龙目,是一种名贵的海产中药材,也是重要的海洋保护鱼类。我们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首次从大海马的垂体总RNA中扩增出其垂体糖蛋白激素α亚基(pituitary glycoprotein hormoneαsubunit,PGHα)全长cDNA,其cDNA全长741bp(不包括polyA尾),5′和3′非编码区分别含有76和314bp,开放读码框为351bp,编码117aa的PGHα亚基前体(包括23aa的信号肽和94aa的成熟肽)。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大海马PGHα亚基含有10个半胱氨酸残基,2个脯氨酸残基和2个N-糖基化位点。序列分析发现,大海马PGHα亚基的成熟肽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50%—61.7%,其中与鲈形目和合鳃目的同源性最高(61.7%),而其信号肽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仅为8.7%—39.1%左右。这些结果表明大海马与已知的脊椎动物PGHα亚基同源性都比较低,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鱼类。大海马PGHα亚基的全长cDNA克隆对海马垂体糖蛋白激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海马的养殖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76例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以及住院期间应注意的问题。方法调查分析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患者一般状态、诊治方法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0.9%),泌尿系次之(17.7%);病原学检测标本共培养出真菌79株,以白色念珠菌占第1位(60.8%),热带念珠菌占第2位(21.5%);老年(≥60岁)、一般状态评分(Ps评分)〉2分、晚期肿瘤差异均有显著性;多数有侵入性操作者(100%)、经过抗生素治疗者(97.4%)、经过激素治疗者(90.8%)和经过放化疗治疗者(82.9%)。结论肿瘤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一般状态是本组病例发生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基本病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既往放化疗及激素治疗等医疗措施是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85例AIDS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感染率为41.2%,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4%,致病菌以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为主,占57.4%,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占71.8%。35例患者中27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临床上以消化道真菌感染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例,并对其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99例COPD患者检出白色念珠菌137例(68.84%),光滑念珠菌32例(16.08%),热带念珠菌17例(8.54%),克柔念珠菌9例(4.52%),毛霉菌3例(1.51%),清酒假丝酵母菌1例(0.50%);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热带念珠菌有上升趋势;196例真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6%、5.1%、1.0%、8.7%和0;2008年至2010年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耐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耐药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十分严重,给民众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COVID-19患者可能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诊治策略上应该给予重视。除了加强高危患者中病原真菌的常规检查外,还应加大力度支持和扶持病原真菌先进检测技术的研发;此外,还应重点支持针对医疗单位、公共场所和家庭等常温环境以及体表和器物表面灭活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新型技术和方法的研发。最终为国家战胜COVID-19和继发感染疫情提供新措施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肝移植受体术后真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其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器官移植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间89例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讨论。结果89例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中21例出现术后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3.6%,较其他病种肝移植更高,其中12例为白念珠菌(57.1%),6例为光滑念珠菌(28.6%),1例为近平滑念珠菌,1例为克柔念珠菌,1例为热带念珠菌。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结论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以念珠菌属的早期呼吸道感染为主。术前肝性脑病与术后发生真菌感染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一般的白念珠菌感染不会显著地影响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的预后。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在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北京朝阳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院内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对真菌(丝状菌)用棉蓝染色直接镜检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50株真菌标本中,念珠菌396株,占88.0%;真菌(丝状菌)54株,占12.0%。分离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氟康唑90.15%,两性霉素B97.98%,伊曲康唑91.67%,氟胞嘧啶89.1%。结论院内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最为多见,特别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怀疑肺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09年7月之间因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而接受肺切除术的10名患者,总结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来探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5例为胸廓切开术,5例为胸腔镜下手术。3例为病灶楔形切除术,7例为肺叶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确诊真菌感染6例(60%),慢性细菌感染1例,3例未见明确病原菌。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3例为轻度并发症(30%),其中2例气胸后自行吸收,1例局限性肺不张;1例严重并发症为血胸(10%)。术后30d死亡率为10%。术后真菌复发率为16%。随访至2009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0.7~31.1个月),4例(40%)死亡,但手术相关死亡率为0%。结论手术切除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而且还可以清除病灶、防止IFI复发和允许进一步的免疫抑制治疗,手术本身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