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面故事     
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由嗅上皮、嗅球和更高级的嗅觉中枢组成。直接探测气味分子的细胞——嗅感觉神经元位于鼻腔内的嗅上皮上。嗅感觉神经元的纤毛上表达很多气味受体蛋白,这些蛋白可以检测进入鼻腔的气味分子。每个嗅感觉神经元只表达一种特定的气味受体。表达一种气味受体的嗅感觉神经元投射到嗅球中的一到两个嗅小球中,一  相似文献   

2.
嗅上皮接收和传导气味信号是嗅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嗅上皮的损伤在通常情况下可自发恢复,但特定疾病或衰老造成的嗅上皮损伤会引起嗅觉功能减退和嗅觉障碍。嗅上皮主要由基底细胞、支持细胞以及嗅感觉神经元组成。为了在体外建立包含多种细胞类型的嗅上皮类器官,本研究采用3D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筛选小分子药物,构建了包含多种细胞类型的嗅上皮类器官模型,包含水平基底样细胞、球形基底样细胞、支持样细胞和嗅感觉神经元样细胞多种细胞类型。类器官培养体系中多种生长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增殖速度、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细胞类型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等方面对类器官产生影响。Wnt信号通路激活剂CHIR-99021能够提高嗅上皮类器官的成克隆率和增殖速度且有利于提高嗅上皮类器官中嗅感觉神经元样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培养体系的任一因子均能提高类器官中cKit阳性的球形基底样细胞克隆比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维生素C均有利于类器官中水平基底样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建立的嗅上皮类器官系统模拟了嗅上皮干细胞分化产生多种嗅上皮细胞类型的过程,为研究嗅上皮组织损伤再生、嗅觉障碍病理...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的目的在于用誘发电位的方法检查嗅上皮与嗅球之間是否具有部位投射关系。所用的方法是以单次电震刺激兔的嗅上皮,在嗅球表面記录其电反应。在反应区的中央部位可以見到振幅較大的負相誘发电位,在它的边緣部則为振幅很小的正相电位。根据刺激不同部位的嗅上皮在嗅球表面所引起的反应分布,可以看出它們之間虽有部分重迭,但是还存在有一定的部位投射关系:鼻腔上部的嗅上皮投射到嗅球的背面;后部的嗅上皮投射到嗅球的腹面;內側及外側面的嗅上皮則分別与嗅球的內側及外侧面有关。这种投射关系的机能意义,目前还不明了。  相似文献   

4.
本工和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大鼠嗅球中僧帽细胞损伤后,B-50(GAP-4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外侧嗅束切断,导致约40%的僧帽细胞内B-50mRNA表达显著增高。持续到损伤后10d,在损伤后4周已下降至对照水平。而外侧嗅束切断后,大量僧帽细胞逐渐退化。因此本文工作报道嗅球中部分僧帽细胞,具有应答损伤而致细胞内B-50mRNA上升的能力,但这种反应并不伴随被切断的嗅束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大鼠嗅球中僧帽细胞(一种CNS神经元)损伤后,B-50(GAP-4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外侧嗅束切断,导致约40%的僧帽细胞内B-50mRNA表达显著增高。持续到损伤后10d,在损伤后4周已下降至对照水平。而外侧嗅束切断后,大量僧帽细胞逐渐退化。因此本文工作报道嗅球中部分僧帽细胞,具有应答损伤而致细胞内B-50mRNA上升的能力。但这种反应并不伴随被切断的嗅束的再生。  相似文献   

6.
嗅感受器主要感知外界环境中化学信号分子.本文采用银染、NADPH-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来观察黑斑侧褶蛙(Petophylax nigromaculatus)的嗅器和犁鼻器的功能差异及细胞组成.银染法可对嗅上皮和犁鼻上皮的细胞进行分类及区分.其中,支持细胞胞核深染成黑色,嗅细胞胞核银染为花斑状.细胞计数显示,犁鼻上皮的嗅神经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嗅上皮.组化结果显示,黑斑侧褶蛙嗅上皮和犁鼻上皮对NADPH-d表达模式差异显著,前者表达明显高于后者.电镜结果显示,黑斑侧褶蛙嗅上皮和犁鼻上皮的支持细胞由两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分别为纤毛型和颗粒型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7.
用光镜观察了秦岭蝮Gloydius qinlingensis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秦岭蝮嗅觉系统主要包括嗅器和嗅球,犁鼻系统主要包括犁鼻器和副嗅球,并且嗅器和犁鼻器已经完全分离形成两个独立的囊,犁鼻器位于嗅器的内侧.嗅器粘膜上皮进一步分化为嗅上皮和呼吸上皮,背侧嗅上皮下的固有层内有丰富的Bowmans腺,腹侧呼吸上皮内有大量的杯状细胞,其固有层未见有Bowmans腺.鼻腔的中段出现了发达的犁鼻器,犁鼻上皮明显比嗅上皮厚,其固有层内未见有犁鼻腺,在犁鼻腔内还有蘑菇体.  相似文献   

8.
G蛋白亚单位以前被认为在味蕾中特异性的表达,和味导素、苦味受体共表达于味蕾的II型细胞。目前的研究发现,Gγ13(G proteinγ-subunit Gγ13)在小鼠不同发育时期嗅上皮和梨鼻均存在表达,包括胚胎期15.5 d(E15.5)、生后期第0 d(P0)、生后期第5 d(P5)、生后期第10 d(P10)、生后期第21 d(P21)和成年期(P40)。研究也表明,Gγ13可能是一个成熟嗅神经和梨鼻神经的分子标记物。m RNA原位杂交表明,Gγ13和Gα亚单位Gαolf(Gαolf在成熟嗅神经细胞中表达)的表达模式在嗅上皮是一致的,Gγ13和Gα亚单位Gαi2(Gαi2在成熟梨鼻嗅神经细胞中表达)在梨鼻上皮共定位。Gγ13的分布不同于标记细胞发育的标记物GAP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在嗅上皮的分布,它的表达也不同于另外一个G蛋白亚单位Gγ8的表达分布。在P21的嗅觉系统,Gγ13蛋白在嗅上皮嗅毛中表达丰富,在梨鼻的嗅毛表达也丰富。在主嗅球,在颗粒细胞带、外网层、僧帽细胞带均发现Gγ13的阳性信号。而且,m RNA原位杂交也显示,Gγ13在僧帽细胞带表达,表明Gγ13可能参与到僧帽细胞向大脑嗅皮质区的信号输送。在副嗅球,在颗粒细胞层发现微弱的阳性信号。总之,目前的研究表明,Gγ13可能参与嗅上皮和梨鼻的嗅分子信号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9.
啮齿动物的犁鼻器和副嗅球与社会通讯和生殖行为有关,主嗅球影响其觅食行为。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一种具有较低社会行为的储脂类冬眠动物。本研究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究了其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结构特点及嗅球神经元活动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结果发现,达乌尔黄鼠犁鼻器具有较大的血管,犁鼻器管腔外侧为非感觉性的呼吸上皮(Respiratory epithelium,RE),内侧为感觉上皮(Sensory epithelium,SE),RE较SE薄,靠近管腔处为假复层柱状上皮。选取犁鼻器中间部位比较,发现SE的厚度、长度及感觉细胞密度均无性别差异。副嗅球位于主嗅球后方背内侧,由6层细胞构成。侧嗅束穿过副嗅球,位于颗粒细胞层之上。雄性达乌尔黄鼠较雌性有更长的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春季(3月)和冬季(1月)达乌尔黄鼠主嗅球的嗅小球层、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的c-Fos-ir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夏季(7月)和秋季(10月),且冬季外网织层的c-Fos-ir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说明达乌尔黄鼠在冬季和春季的嗅觉神经活动较弱,呈现出对冬眠的生理性适应。这些结果丰富了动物犁鼻器和副嗅球的形态学资料,并有助于理解冬眠动物嗅觉系统对季节变化和冬眠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鱼类嗅觉系统和性信息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嗅觉系统包括外部嗅觉器官、嗅神经和嗅球三个部分.嗅觉器官也称为嗅囊,由嗅上皮和髓质组成.气味物质的化学信息主要由嗅上皮上随机分布的嗅觉感受神经元感知,通过嗅神经将嗅觉信息传递到嗅球,嗅球在空间上有不同的功能分区,嗅觉信息经过嗅球各分区整合后分别传入端脑,发挥其生理功能.性信息素在鱼类生殖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嗅觉系统来完成的,其中嗅觉感受神经元上的性信息素受体起着重要作用.鱼类性信息素受体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低浓度特异的性信息素引起嗅觉器官电生理反应或行为反应入手,寻找特异的性信息素受体;二是参照哺乳动物嗅觉受体的研究结果,从嗅觉受体基因遗传保守性入手,研究鱼类性信息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