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口湿地具有显著的咸淡水交互特征和长期持续的固碳能力。本研究以黄河口咸淡水交互区芦苇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弱强度交互区、中等强度交互区、较高强度交互区和高强度交互区布设60个研究点位,分析咸淡水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口咸淡水交互区芦苇湿地面积占比为17.8%,主要分布在弱强度交互区和中等强度交互区。咸淡水交互区芦苇湿地0~6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在1.09~3.65 g·kg-1,有机碳密度在1.85~5.84 kg·m-2,有机碳总储量为(17.32±3.64)×104 t,有机碳含量与密度均随着咸淡水交互作用的增强而降低。咸淡水交互区分区间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随着咸淡水交互强度的增大,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减低。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总氮、铵态氮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盐离子、土壤容重、pH及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0~3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占0~6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的50.9%~64.2%,0~6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占0~400 cm土层有机碳总储量的19.1%~37.7%... 相似文献
2.
流溪河水库水动力学对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流溪河水库2001年年降雨量2250mm,其中79%来自4月至9月的丰水期。入库流量变幅4.25~414.00m^3/s,近60%的入库水量流来自吕田河。流域营养盐输送量取决于流域降雨径流强度,吕田河高于玉溪河。由于营养盐被泥沙吸附沉积,丰水期湖泊区营养盐浓度明显低于河流区。浮游植物密度为17~1245cells/ml,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种群。硅藻密度分布与水流流速和透明度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与营养盐和温度的相关程度。在丰水期,由于受水流和透明度的强烈控制,尽管营养盐供应比较充足,硅藻密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丰水期硅藻密度稍低于枯水期,河流区明显低于大坝处。浮游植物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97~2.75。受水库水动力学(水位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最大浮游植物多样性出现于水位波动比较大的8月份,最小值则出现于水位波动最小的6月份。 相似文献
3.
混合培养对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及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筛选的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进行混合培养 ,研究了菌数与菌液含氮量的变化情况 ,并与其单独培养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 ,两种菌能相互利用、相互促进 ,混合培养液的菌数增加 ,固氮菌的固氮能力提高。这两种菌可混合培养制成混合菌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温室模拟控制实验,研究了咸淡交替灌溉处理对外来克隆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形态性状、克隆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格局的影响。实验共设6种浇灌处理:单一淡水灌溉(D)、单一咸水浇灌(X)、淡咸交替灌溉(DX)、咸淡交替灌溉(XD)、淡咸淡交替灌溉(DXD)和咸淡咸交替灌溉(XDX)。结果表明:DX处理条件下,大米草株高、叶片数及根长均达到最高;克隆数最多,且显著高于X、DXD和XDX处理;芽数及根状茎总长均显著大于XDX处理;在DX和D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这表明作为滨海盐沼植物,大米草种群比较适应淡咸水交替环境,单一的咸水,以及过度的咸淡转换均不利于大米草的生长繁殖与生物量积累,而淡咸水交替过程的失序可能是引起我国大米草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生物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2005年2月28日—3月10日和5月30日—6月4日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外业调查,报道了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组成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冬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28 mg·m-3,高值区集中在口门附近;小粒径浮游植物(<20 μm)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率为66.7%,但在冲淡水区大粒径浮游植物(>20 μm)占据优势.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表层叶绿素a浓度大幅增加,口门内、外的平均值分别为0.67和6.03 mg·m-3,122.5°—123.0° E间水域因水华爆发出现显著的叶绿素a高值区;小粒径浮游植物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高达83.5%,其优势在水华区尤为明显.典型站位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垂向分布显示,2种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差异随水深增加而减小,至底层二者浓度相当.根据所获的环境因子资料,盐度和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分布和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及毗邻海域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2006年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07年3月(春季)的现场调查数据,对珠江口及毗邻海域中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等环境生态因子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氮磷比与叶绿素a含量和种群多样性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该海域营养盐对于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营养盐表现出较强的季节和空间差异性,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均值春季(1.545 mg/L、0.056 mg/L)和夏季(1.570 mg/L、0.058 mg/L)均大于秋季(1.442 mg/L、0.034 mg/L),且春夏季浓度空间差异更明显。(2)调查期间海域营养盐含量超标现象突出,夏季尤为明显。无机氮(DIN)总体均值0.99 mg/L,超四类海水标准限值1倍,活性磷酸盐(PO4-P)总体均值0.021 mg/L,DIN∶PO4-P平均值为130;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p H、温度有较显著的相关性。(3)叶绿素a浓度较高的站位,具有较高的DIN∶PO4-P值,但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偏低,优势种明显,主要为中肋骨条藻。氮磷比的改变会影响不同生长特性的浮游植物间的竞争和种群结构的改变;今后海洋污染治理中,在控制氮、磷污染时要注意氮磷比的改变可能造成的浮游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洋微藻可以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环境保护和生物制能等各种行业,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如何突破海洋微藻培养过程中细胞生物量低下等瓶颈,提高微藻的细胞密度,以低成本、高效率开发利用海洋微藻资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论文以三角褐指藻、亚心型扁藻和杜氏盐藻3 种典型经济海洋微藻为研究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它们两两混合培养与各自单独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生长情况,探讨海洋微藻混合培养在促进微藻整体细胞生长方面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三角褐指藻和杜氏盐藻混合培养在生长前9 天的OD680 高于三角褐指藻或杜氏盐藻分别单独培养的OD680 ,而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混合培养条件下的OD680 与单独培养三角褐指藻的OD680 相似;就三角褐指藻和亚心型扁藻混合培养的OD680而言,在整个生长时期均高于单独培养亚心型扁藻的OD680 ,但低于单独培养三角褐指藻的OD680 ;不同的是,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混合培养下的OD680 在生长第6 天后高于单独培养杜氏盐藻或单独培养亚心型扁藻的OD680 .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三角褐指藻和杜氏盐藻或混合培养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具有一定程度促进微藻细胞生长的潜力.研究结果将为经济海洋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及其高附加价值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光照和营养盐磷对微型及微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4年9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通过在培养水体中添加不同量的磷酸盐和改变光照强度进行现场受控培养实验,对光照和营养盐磷耦合培养作用下浮游植物生长及对磷营养盐的吸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光照条件下(100﹪自然光照),磷酸盐浓度在高磷水平(0.60μmol/L)培养水体中下降速率明显比中磷(0.41μmol/L)、低磷水平(0.25μmol/L)快,浮游植物生长存在着显著的磷限制性,微型浮游植物(nanophytoplankton,简称Nano,2~20μm)在高磷水平下的生长明显得到促进,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简称Syn,<2μm)密度在培养初期有小幅度增加,而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picoeukaryote,简称Euk,<2μm)在低磷水平下生长较快;在低光照条件下(50﹪自然光照),磷酸盐浓度在高磷水平培养水体中的下降是受到抑制的,Nano和Syn也都更宜在中磷水平培养水体中生长,Euk在高磷水平下的生长也是受到抑制的,且在中磷水平培养水体中,三类浮游植物的生长周期都得到延长;无光照暗环境培养条件下磷酸盐浓度在不同磷水平下始终保持着增加趋势,三类浮游植物也都无法生长,磷酸盐浓度随培养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则呈指数下降趋势,且磷酸盐的添加对其本身的释放速率和浮游植物衰减速率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长对营养盐的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4年夏季作者在南海北部海域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动力学,结合物理-化学过程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的影响与机制进行了研究,阐明了水平对流和中尺度涡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及浮游植物生长和现存生物量对其的响应。受西南季风和东向沿岸流作用所形成的Ekman输送的影响,南海北部海岸带表层海水作离岸运动,使深层富含营养盐的冷水爬坡涌升到表层来补充,激发浮游植物生物量迅速增长。海区反气旋涡使海水辐聚下沉,造成水体具高温、低盐、高溶解氧浓度、低营养盐浓度和低浮游植物生物量。同时通过现场营养盐加富试验,发现该海域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且是多种营养元素共同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添加单一的营养盐并不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在生物量出现增长的试验组中,营养盐添加不仅促使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长,而且也改变了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和群落结构。例如,在站S1008,培养前叶绿素a浓度为0.28 mg.m-3,加富培养60 h后浮游植物生物量在NP和NPSi的试验组中有显著的增加,叶绿素a浓度分别达1.07 mg.m-3和1.19 mg.m-3;培养前粒度分级叶绿素a主要以Pico级份占优势,而加富试验结束后,在NP和NPSi的试验组以Nano级份占优势,其它试验组仍以Pico级份占优势;同时,在培养后生物量出现增长的试验组,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类群从甲藻向硅藻演替。 相似文献
10.
对3种具有土壤中多种重金属污染修复和病虫害防治功能的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包括Rhodobacter sphaeroides H菌株、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N菌株和Rhodospirillium rubrum M菌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进行混合培养,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确定功能菌混合培养的最佳条件:以光合细菌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外加碳源为10 g/L蔗糖、氮源为1.25 g/L硫酸铵、培养温度为31.5 ℃、初始pH值为7.1、接种量为接种后的初始培养活菌数1.90×109cfu/mL、培养时间为28.0 h。通过功能菌的加性模型法、生长动力学以及混合培养的生长关系分析表明,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生长均存在互惠互利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依据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对长江口北支水域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分布变化成国.结果表明,丰水期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平均为234.38 mg·m-3,涨、落潮时分别为141.3和327.40mg·m-3;枯水期为188.81 mg·m-3,涨、落潮时变化不大,分别为184.69和192.93 mg·m-3;涨潮时长江口北支西侧水域生物量高于东侧,落潮时则相反;潮汐对种类数的影响不明显;多样性指数(H')值涨潮大于落潮.丰水期涨潮时北岸生物量高于南岸,落潮时相反,而枯水期两岸差别不如丰水期明显.长江口北支浮游动物分布的变化与长江口门外浮游动物数量季节变动和潮流携带有关,与长江径流关系不明显.柯氏力通过潮夕作用,是长江口北支南北两岸生物量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2006年2月~11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采样调查,对调查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72属177种(包括未定名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此外还有少量的绿藻、蓝藻和金藻.浮游植物优势物种以可形成链状群体的物种为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在长江口水域全年都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另外还有季节性的优势种,春季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夏季的细长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 f. gracillima),秋、冬季的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浮游植物物种多为温带近岸种,少数为暖水种或大洋高盐种.长江口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的细胞平均丰度在夏季最高,为2027.41×104 cells m-3,其次为春季,秋季最低,为22.15×104 cells m-3.冬季的细胞丰度在各站之间变化幅度是最小的.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细胞丰度及多样性指数在区域上和时间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调查所获4季度月网采浮游植物的丰度资料与历史资料基本吻合,季节变化也基本一致,但也有个别季度差别较大,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动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别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冬季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2月23日至2007年2月3日,采集长江口海域(121° ~127°E, 30°~32.5°N)19个站位0~10cm的底泥样品,根据孢囊的形态特征共鉴定出分属5大类的27种甲藻孢囊类型.其中自养型孢囊10种,异养型孢囊17种,9种为国内首次报道,它们是Scrippsiella sp.、Scrippsiella crystallina、Pentapharsodinium tyrrhenicum、Scrippsiella sp.1、Scrippsiella sp.2、Cochlodinium sp.cf.Geminatum、 P.sp.1、P.sp.2 和Gotoius abei,并发现了Alexandrium tamarense/A.catenella complex、 A.minutum/A.affine complex两种有毒种,Polykrikos kofoidii、Gonyaulax spinifera complex (Spiniferites mirabilis*)和Gonyaulax spinifera complex (Spiniferites cf.ramosus*)3种有害种.各站位孢囊物种数在1~15种之间,M4-13和N11-4最低,O7-6最高,且种类组成上基本以异养型甲藻孢囊为主.在长江口、苏北、杭州湾、舟山海域、外海海域分别鉴定出15、15、12、15、13种甲藻孢囊类型.对每种孢囊的分类学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丰富了长江口海域甲藻孢囊种类记录,对研究该海区的甲藻群落结构及其目标赤潮生物的种群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利用2002年9月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采用物种优势度计算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丰度、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MDS标序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154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60种,甲壳动物30种,软体动物28种,棘皮动物25种,其它类群动物11种。群落中优势种的地位都不明显,只有虫(Listriolobussp.)、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White)、拟单指虫(Cossurella dimorphaHartman)为相对重要的种类。栖息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以及3个多样性指数H′、D和J的空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在122°E以东海域呈不连续的斑块或镶嵌状分布。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20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A12和E4两个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50%。ABC曲线表明,近长江口的A4站和A14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有受到一定程度的轻微污染扰动的趋势;而距长江口较远的P9和P5两站ABC曲线状况正常,表明该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磷虾类数量和分布的季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磷虾类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渔场的关系,丰度的季节差异与水团的关系,分析了优势种的数量变动、对磷虾类的贡献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并与东海外海的生态特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磷虾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与盐度有关。平均丰度夏季最高(10.46ind/m3),冬季最低(0.32ind/m3)。本次调查共发现8种,优势种为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小型磷虾(Euphausia nana),其中中华假磷虾四季皆为优势种,太平洋磷虾是春、秋和冬季的优势种,小型磷虾仅仅是春秋季的优势种。中华假磷虾在春、夏和冬季对总丰度的贡献率较高,并占绝对优势,其更适应夏季咸淡水交错水域的环境,而太平洋磷虾和小型磷虾更适应东海近海暖温高盐环境。长江冲淡水势力强弱和中华假磷虾的数量对磷虾类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中华假磷虾对咸淡水环境的适应则是影响该种数量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于2004年4月初,采集长江口(E122°~123°30',N29°~32°)10个站点0~15cm底泥样品,研究甲藻孢囊在这10个站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情况。在30个样品中共鉴定出6大类24种甲藻孢囊。孢囊组成以异养型原多甲藻类孢囊为主,有13种,平均密度为157cysts·g-1DW,为调查海域的最优势种群。两种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孢囊,塔玛亚历山大藻和链状裸甲藻,在海区分布广泛但数量较低。10个站点甲藻孢囊的种类数在11~18种之间,平均密度为189~846cysts·g-1DW,在远离河口的D6站点有一个明显的最高峰,位于最北部的D1站点孢囊密度最低。与其它海湾相比,属于孢囊密度较低的海区。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在2.57~3.27之间。甲藻孢囊的密度分布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系数r=-0.72。3个不同深度的甲藻孢囊密度分别为351cysts·g-1DW、412cysts·g-1DW、432cysts·g-1DW;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2、2.95、2.98。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长江口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丰度的季节差异与水团的关系,分析了种类的数量变动,并与东海外海的生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涟虫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平面分布变化与盐度有关.平均丰度夏季最高(0.59 ind./m3),春季最低(0.05 ind./m3).本次调查共发现涟虫类4种,分别为三叶针尾涟虫(Diastylis tricincta)、卵圆涟虫(Bodotria ovalis)、亚洲异针尾涟虫(Dimorphostylis asiatica)和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其中,三叶针尾涟虫四季均出现,四季优势度分别为0.04、0.03、0.04和0.06;卵圆涟虫出现在夏、秋和冬季,优势度分别为0.11、0.00和0.07;亚洲异针尾涟虫和细长涟虫仅秋季出现,优势度分别为0.17和0.002.仅在夏季发现两种枝角类,分别为肥胖三角溞(Evadne tergestina)和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在长江口,枝角类和涟虫类的分布特征与长江冲淡水都有一定的关系,显示出这两大类浮游动物具有咸淡水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然地理特征的长江口水域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口分区是营养盐基准制定的前提,也是进行河口资源管理的得力工具。基于长江口2005-2006年的调查数据,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长江口本身的特征,提出以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利用层级分区方法,对长江口水域进行分区。经一、二级分区后,长江口水域可划分为长江口过渡区、长江口外近海区、杭州湾和舟山海区等4个海区。4个海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各具特色,且各海区间的分界线具有明确的地理学意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各分区的水体特征和沉积物特征进行一致性检验,不同分区间的差异性较为显著,说明分区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江口3个区域潮间带(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嵊山岛)监测数据,对长江口区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长江口海域泥相和岩相潮间带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9门57种,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多毛类构成主要类群。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两个泥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96.4个/m~2和160.4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8.42 g/m~2和45.71 g/m~2;嵊山岛岩相潮间带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88.9个/m~2和763.72 g/m~2。各断面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位于1.36—3.24、0.75—2.88和0.48—0.77,泥相潮间带低潮区生物多样性优于中潮区和高潮区,岩相潮间带中潮区生物多样性最好。聚类分析可见长江口海域潮间带底栖生物分为泥相和岩相2个大组群,物种分布存在明显的分潮区现象,高潮区站位成群或与个别中潮区站位成群,低潮区站位成群或与个别中潮区站位成群,表明底质类型和潮汐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近30年来,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底栖生物种类数存在一定波动,嵊山后陀湾断面生物种类数明显下降;3个区域潮间带... 相似文献
20.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dinoflagellate resting cyst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inoflagellate cysts, surface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stations in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from 122°E to 123.5°E and from 29°N to 32°N in four cruises from May 2002 to February 2003. In the present study, 38 different cyst morphotypes representing 21 genera and 6 groups were identified, while 1 type was not identified into genus level. Species number and cell density of dinoflagellate cysts ranged from 10 to 25 species and from 12 to 587 per gram of dry weight,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cyst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among seasons. However, the highest cyst species number and density were recorded in summer and winter, respectively. Cysts of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s, which held 55.7% of the overall cyst density averagely, dominated cyst assemblages. Cyst density and species number increased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within the study area. Cysts of toxic dinoflagellates Alexandrium cat‐enella and Alexandrium tamarense complex distributed widely and were observed in almost all stations, with the maximum cell density of 81 per gram of dry weigh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