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分子药物缓释用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了先交联制备可溶胀的壳聚糖载体微球,后将模型高分子药物以被动吸咐方式担载在溶胀的微球内的两步法,制备缓释高分子药物微球,避免了高分子药物接触有机试剂引起的活性损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支架材料上引入具有控释行为的微球,旨在通过微球包裹生长因子,通过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从而促进种子细胞的生长分化。方法:本实验通过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负载具有控释功能的壳聚糖微球,并通过在微球中包载溶菌酶从而达到控制壳聚糖降解速率的功效。实验研究了不同搅拌速度下壳聚糖微球的形貌及粒径大小,通过扫描电镜对壳聚糖微球及复合支架的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紫外光吸收法测试了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并研究了壳聚糖微球在体外的降解行为等。结果:制备的壳聚糖微球表面较光滑,溶菌酶的包封率在25.78%-41.89%之间,载药量在15.20%-24.44%之间。包封溶菌酶的微胶囊在降解9天后壳聚糖分子量下降了70.40%,载荷微球的复合凝胶孔洞增多,孔洞大小均匀。结论:此复合材料有望作为载荷软骨相关生长因子的支架模型,从而解决软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支架材料上引入具有控释行为的微球,旨在通过微球包裹生长因子,通过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从而促进种子细胞的生长分化。方法:本实验通过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负载具有控释功能的壳聚糖微球,并通过在微球中包栽溶茵酶从而达到控制壳聚糖降解速率的功效。实验研究了不同搅拌速度下壳聚糖微球的形貌及粒径大小,通过扫描电镜对壳聚糖微球及复合支架的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紫外光吸收法测试了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并研究了壳聚糖微球在体外的降解行为等。结果:制备的壳聚糖微球表面较光滑,溶菌酶的包封率在25.78%41.89%之间,载药量在15.20%-24.44%之间。包封溶茵酶的微胶囊在降解9天后壳聚糖分子量下降了70.40%,载荷微球的复合凝胶孔洞增多,孔洞大小均匀。结论:此复合材料有望作为栽荷软骨相关生长因子的支架模型,从而解决软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缓释微球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缓释微球疫苗是近年来研制和开发新剂型疫苗的一大热点。本文概述了微球制备工艺、体外降解机理、靶向分布及微球疫苗的动物学实验,主要讨论了口服缓释微球疫苗的优点。应用该技术可望实现将多剂疫苗改为具有同等效力的单剂疫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来氟米特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氛米特可逆性抑制嘧啶合成从头途径,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此外尚具有杭炎、下调黏附分子的糖基化反应、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治疗以及移植免疫等领域亦显示出肯定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萘普生缓释微球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通过复凝聚法将萘普生制成微球,研究成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及载药微球性能,制备了可生物相容,自然降解无毒的载药微球。实验中,以微球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海藻酸钠浓度为1:1,pH值为4.0,搅拌速度为300rpm,反应温度为35℃。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含药微球,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观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例随机进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略去负荷剂量,每日剂量10mg维持),对照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5-2.0g/日。观察期6个月,观察指标为主要疗效指标:肿胀、压痛关节数、患者及医师对疾病状况总体评价;次要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晨僵时间、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50)、健康评价问卷(HAQ)、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6个月后,主要疗效指标压痛、肿胀关节数改善及医师总体评价,来氟米特均优于柳氮磺胺吡啶(p〈0.05)。在次要疗效指标方面,来氟米特组HAQ评分及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5),两组在关节晨僵改善无明显差异。达到ACR20标准的病例,来氟米特组占56.3%,柳氮磺胺吡啶组占57.1%(p〉0.05);达到ACR50标准分别为37.5%、35.7%(p〉0.05)。研究中,来氟米特组胃肠道反应轻微,有2例出现血压升高。结论: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与柳氮磺胺吡啶疗效相当,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观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例随机进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略去负荷剂量,每日剂量10mg维持),对照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5-2.0g/日。观察期6个月,观察指标为主要疗效指标:肿胀、压痛关节数、患者及医师对疾病状况总体评价;次要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晨僵时间、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50)、健康评价问卷(HAQ)、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6个月后,主要疗效指标压痛、肿胀关节数改善及医师总体评价,来氟米特均优于柳氮磺胺吡啶(p<0.05)。在次要疗效指标方面,来氟米特组HAQ评分及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5),两组在关节晨僵改善无明显差异。达到ACR20标准的病例,来氟米特组占56.3%,柳氮磺胺吡啶组占57.1%(p>0.05);达到ACR50标准分别为37.5%、35.7%(p>0.05)。研究中,来氟米特组胃肠道反应轻微,有2例出现血压升高。结论: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与柳氮磺胺吡啶疗效相当,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旨在开发一种胶原酶缓释微球制剂,用以治疗手掌腱膜挛缩症,以减小现有水针剂的不足。方法:利用水相-水相乳化法和低温冷冻相分离法两种方法制备载药颗粒,分别将其包裹于PLGA微球内,制备成胶原酶微球,并用扫描电镜考察其表面形态,对其粒径进行统计学分析,测定体外释放行为并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都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一个星期内释药完全。水相-水相乳化法制备的微球比低温冷冻相分离制备的微球粒径大,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相-水相乳化法制备的微球粒径较均一,其体外释放更加平缓,突释较小。结论:本研究制得的胶原酶微球能实现理想的体外缓释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原酶粉针剂型快速释放并分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猪胸腺肽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采用乳化交联结合单凝聚法制备猪胸腺肽壳聚糖口服微球。方法:以壁材浓度、交联剂含量、油水比值、芯材壁材比值为四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微球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体外释放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制备微球最优化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25%戊二醛含量7%、油水比值2:1、壳聚糖与胸腺肽比值1:1;微球在pH1.5的HC1溶液中2h释放30%,在pH6.8及7.4的PBS缓冲液中最终释放度约80%,并在24h达到释放终点;微球30rain突释率约为10%,1h释放率约为20%,其后缓慢而持续地释放;猪胸腺肽壳聚糖微球在0℃保存8个月时微球外观及形态没有差异,药物剩余率约为91.8%。结论:采用乳化交联结合单凝聚法制备的猪胸腺肽壳聚糖口服微球为缓释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纳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药领域,这一技术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目前已有多种纳米微球制剂投入临床使用。纳米微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概述了近年来纳米微球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纳米微球药物载体缓释技术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单因素设计的要点,通过溶剂挥发的方式综合研究微球载药量,从具体微球粒径大小入手设计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如何制备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缓释制剂,首先分析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缓释制剂的制备思路,然后从制剂材料载药量的影响、制剂制备的稳定性、制剂制备质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效果,全面总结和归纳制备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缓释制剂的要点,强化制剂制备的综合效益,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R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和激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配伍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13%、78.13%,略高于对照组26.67%的完全缓解效率和76..67%的总有效率,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治疗,RNS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逐渐下降,而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比对照组明显(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而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能明显缓解RN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且短期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一种白细胞介素-2(m-2)长效缓释微球剂型。方法:采用S/O/W法制备了白介素-2因子多糖微粒的PLGA微球,考察了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等,并且运用ELISA方法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放效果。结果:本方法制备的白介素-2因子微球光滑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体外缓释达32天,累积释放率近90%。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白介素-2因子微球,不仅具有有效地保护IL-2蛋白活性,同时实现长效缓释的目标,是一种可行的蛋白缓释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R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和激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配伍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13%、78.13%,略高于对照组26.67%的完全缓解效率和76..67%的总有效率,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治疗,RNS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逐渐下降,而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比对照组明显(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而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能明显缓解RN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且短期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以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葡萄糖和10-十一碳烯酸合成了6-O-(10-十一碳烯酸)-葡萄糖酯,在K2S2O8引发下合成了葡萄糖基聚合物.采用复凝聚法以葡萄糖基聚合物和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将非诺洛芬钙包裹制成缓释微球.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是葡萄糖基聚合物:海藻酸钠质量比=1:2,pH 3.0,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成球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非诺洛芬钙缓释微球,粒径范围是10~20μm,平均药物包封率(73.74±3.12)%.同时,体外溶出试验表明,该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丝素蛋白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制备不同形态的材料提供了依据;丝素蛋白也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为生物材料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选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的探究,包括乳化法、喷雾干燥法、层流射流技术以及自组装方法,并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丝素微球在药物缓释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几个针对制备丝素微球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是具有生物粘附性且能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且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它具有生物黏附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对人体无毒性且能够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作为载药微球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等优点。国内外近些年已将其应用于药剂学领域,以及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经微球化与药物结合形成给药系统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较多成果。本文主要阐述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主要生物特性、作用特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装载于不同分子量的PLGA中的5-氟尿嘧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方法: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将5-氟尿嘧啶包裹在高分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中,形成缓释微球,考察其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性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大小较均匀。具有一定得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其处方1和处方2的缓释时间为8天和23天。结论: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制备的PLGA 5-氟尿嘧啶微球能够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装载于不同分子量的PLGA中的5-氟尿嘧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方法: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将5-氟尿嘧啶包裹在高分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中,形成缓释微球,考察其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性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大小较均匀。具有一定得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其处方1和处方2的缓释时间为8天和23天。结论: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制备的PLGA 5-氟尿嘧啶微球能够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