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还来就菊花——菊的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栽培品种中,除观赏菊外,还有食用菊、茶用菊、药用菊。据古书记载,秦汉时菊花已开始作饮食菜用,有"叶可以采,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之说,民间还有洗菊花浴、睡菊花枕的习惯。晋唐时代,菊花才渐从饮食药用向田园栽培过渡,半饮食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菊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原产于我国,在我国栽培已近三千年历史。古代的别名很多如治蔷、日精、节花、女节、黄花等十多个别称,这也说明菊花是我国较早而普遍的栽培植物。长期以来经劳动人民的选种和栽培管理,使野生野菊,进化到现今数千个的优良美艳的菊种。菊花从古至今皆为人类喜爱的观赏植物,我国古代诗人和绘画家都喜欢取它作为题材,以它的耐霜形容我国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咏菊诗句和画幅。研究栽培菊花的专门者,集中了菊花的栽培经验写有许多的菊谱、菊鉴和其他关于菊花的著作(比较著名的如宋代刘榮的“菊谱”和南宋范大成的“范村梅菊谱”)。在菊花盛开时举办菊花展览会和赛菊会供人们欣赏,所以它在我国文化生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菊花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且我国自古就有饮菊、食菊的习惯,喝菊花茶、吃菊花宴、品菊花酒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菊花还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药典记载其性凉,味甘、苦,微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延缓衰老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菊花的药食同源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中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著名花卉,多作为观赏植物被人们所熟知。然而菊花除了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菊花也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依据用途可将菊花分为观赏菊和实用菊。实用菊依据应用方式又可划分为药用菊、食用菊和茶用菊三类。介绍了实用菊发展的历史,主要对实用菊的种质资源及其药食同源功效进行综述,旨在引起人们对菊花药食同源功效的关注,弘扬中华菊文化,提高菊花的应用价值,进而推动实用菊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育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布洛芬对菊花插条生根、菊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全根 《生物技术》2001,11(6):14-15
研究了布洛芬对菊花插条生根、茎叶生长和菊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菊花插条束蘸1000mg.L^-1布洛芬液5g然后扦插,能有效地促进菊花插条生根,显著增加平均每插条的生根数、最长根长度和根干重;并能促进菊苗生长,增加茎叶鲜重;菊苗的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菊属11个野生种和12个栽培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明确菊属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菊属11个野生种和12个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7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4个引物,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42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多态位点比率为95.1%;菊属野生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H)及Shannon信息指数(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I)均高于栽培菊花,说明各野生种间基因差异比较显著,多态性强于栽培品种.UPGMA聚类结果表明:菊属野生种呈现由低倍向高倍进化的趋势;栽培菊花之间遗传关系复杂,大体可以推断出平瓣是菊花的基本瓣形;菊花脑与栽培菊花亲缘关系最近,小红菊、龙脑菊、若狭滨菊与栽培菊花关系亦较近,神农香菊与其它材料关系最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菊属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遗传关系比较复杂,而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较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出菊属植物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是一个人工栽培的杂交种,自然界中是没有野生菊花的,许多野生的菊属植物如毛华菊(D.vestitum)、野菊(D.indicum)、紫花野菊(D.zawadskii)等都参与了栽培菊花的起源过程。我国早期的诗文中所记载的菊多指这些野生种,而毛华菊可能是其中的主要种之一。后汉书《荆州记》记载:“县北八百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香……,饮食澡浴,悉用之。此菊茎短花大,食之甘美,异于他菊,广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植之。”宋代…  相似文献   

8.
《生命世界》2005,(1):91-91
菊花的食疗方法很多,主要分三个方面:一、菊膳,以菊花制作佳肴。二、菊花酒,菊花酒可以单独使用菊花,也可以加入各种有益的中草药。三、菊花茶.菊花茶是自古至今长盛不衰的一种很好的保健饮品。以下是菊花古今常用的食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菊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又叫菊虎,属于鞘翅目,天牛科,是菊花的蛀茎害虫。它除为害菊花外,还为害向日葵等十多种菊科植物。菊天牛成虫和幼虫都能为害,成虫啃食茎尖表皮,为害后呈长条斑状,产卵时咬伤茎秆造成萎蔫。幼虫蛀食茎秆,使被害菊花不能开花,甚至枯死。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我国栽培菊花的种类情况;报道了北京小菊,地被菊等小菊品种群在西安地区引种栽培的表现特征与栽培管理要点,以期为生产与观赏展示应用提供依据;讨论了小菊品种在我国的发展概况,传统秋菊与小菊栽培管理要点的异同和依花期对菊花分类等问题,此外,提出了急需建立小菊种质圃,地栽小菊亦应精细管理,推广应用切花菊布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菊花:需要大量的水,保持土壤潮湿,尤其花朵盛开时。把菊花摆在阴凉处,能开得较久。如果花谢了,把凋花剪去.经常浇水和施肥就可维持到第二年,但花朵不会开得像第一年般茂盛,因为花市上的菊花都  相似文献   

12.
德州栽培菊花有多年历史并在历届全国菊展中获奖。为探讨菊花的耐盐能力,1988—1990年重复进行了菊花盆栽试验。试验地位于德州市区东北部,盆菊摆放地东、南、北三面无遮挡,西面为楼群,基本符合盆菊的采光条件。浇灌水为日晒24小时的自来水,日晒后的水 pH 7.6,矿化度为0.8克/升。培育菊花使用三种土壤:素砂土,用纯净面沙土8份,北京腐殖酸实验厂花卉营养土2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北京市第14届菊展(市花展)期间,我送去6株黄色菊花和3株白色菊花,这9株菊花都是挂着高原之云的品种名牌,这并非作者工作疏忽,而是因为黄色菊花是高原之云的芽变。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用菊花品种绿原酸含量的RP-HPLC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药用菊花系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清心、明目、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等[1].菊花为常用中药,使用量大,产地多,加工方法各异.中国菊花的药用类群通过人工长期栽培选育已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栽培变种[2],由于受产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菊花药材品种所含主要成分差异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绿原酸作为菊花含量测定的指标[3],据此,本实验采用RP-HPLC法测定了来源于4省13个菊花品种的绿原酸含量,以期为药材菊花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菊花黑斑病严重降低了菊花的品质和产量.链格孢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粗毒素是菊花黑斑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本文从菊花黑斑病发病叶片中分离筛选出致病真菌链格孢菌1株,研究其粗毒素对菊花幼苗‘神马’生长的影响以及测定盆栽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抗性物质含量、诱导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菊花‘神马’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均有抑制作用,毒素浓度与抑制效果呈正相关,且粗毒素原液处理14 d后,菊花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受到显著抑制,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8.9%、21.4%和23.3%;链格孢菌粗毒素处理菊花‘神马’幼苗后,根系组织细胞膜透性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毒素浓度处理下,菊花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毒素原液处理菊花幼苗后,菊花幼苗叶片中抗性物质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以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链格孢菌10倍稀释液处理对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提高最为显著.链格孢菌粗毒素对切花菊‘神马’幼苗的致病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菊花幼苗根、茎的正常生长,增加菊花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影响切花菊幼苗叶片中抗性物质代谢以及提高叶片保护酶活性而影响植株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6.
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菊花黑斑病严重降低了菊花的品质和产量.链格孢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粗毒素是菊花黑斑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本文从菊花黑斑病发病叶片中分离筛选出致病真菌链格孢菌1株,研究其粗毒素对菊花幼苗‘神马’生长的影响以及测定盆栽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抗性物质含量、诱导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链格孢菌粗毒素对菊花‘神马’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均有抑制作用,毒素浓度与抑制效果呈正相关,且粗毒素原液处理14 d后,菊花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受到显著抑制,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8.9%、21.4%和23.3%;链格孢菌粗毒素处理菊花‘神马’幼苗后,根系组织细胞膜透性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毒素浓度处理下,菊花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毒素原液处理菊花幼苗后,菊花幼苗叶片中抗性物质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以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链格孢菌10倍稀释液处理对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提高最为显著.链格孢菌粗毒素对切花菊‘神马’幼苗的致病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菊花幼苗根、茎的正常生长,增加菊花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影响切花菊幼苗叶片中抗性物质代谢以及提高叶片保护酶活性而影响植株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7.
蕾插菊     
蕾插菊,又名超矮案头菊,它是在9月中旬采集带蕾菊花的嫩头扦插,生根后上盆,从扦插至上盆开花只需要40天。这项技术成果是安徽省芜湖市园  相似文献   

18.
潘峰 《化石》2000,(2):19-19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名句已为历代文人所传诵。足以见得菊花在中国古今文化中享有的独特地位。也许正因为人们对菊花的厚爱感动了上苍 ,为了弥补对菊花凋谢的哀叹 ,大自然竟鬼斧神工地为我们创造出一种永不凋谢的石质菊花———菊花石 ,算是对天下“花痴”们最真诚的回报。菊花石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观赏石 ,资源较为稀少。而且 ,迄今为止 ,国外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所以 ,堪称我国“特产”。我国著名的品种有北京的京西菊花石、河北的兴隆菊花石、陕西的宁强菊花石、湖北的恩施菊花石、江西的永丰菊花石、湖南的浏阳菊…  相似文献   

19.
中国菊属一些种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分支分析方法研究了12种原产中国的野生菊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引入了若干栽培品种及部分杂种一代植株作为分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分支分析方法有效而准确地将分类群分类,并揭示出毛华菊(Dendranthemarestitum)与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同为菊属植物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种,部分种间杂种也已进入栽培类群。同时还发现不同性状在各品种间平行进化的现象。根据上述结果,作者讨论了中国菊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及菊花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被菊开花繁密,花色多,花期长,耐盐碱,抗逆性强,是地栽菊花的新秀。德州市盐碱土绿化研究所在陈俊愉教授指导下,引进15个地被菊新品种,经过3年试种,其中的铺地荷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